一種壓緊力可控的缸筒同軸度自動檢測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壓緊力可控的缸筒同軸度自動檢測機,包括檢測臺、左固定柱、右固定柱、兩個塞規、基準平板、三個位移傳感器、PLC、兩個弧形壓爪、壓力傳感器和升降位移傳感器;檢測臺上設有能放置缸筒的弧形基準凹槽;每個塞規均能與缸筒的內孔相配合;基準平板設置在弧形基準凹槽的正上方,基準平板的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三個位移傳感器,每個弧形壓爪的頂部均通過升降桿與基準平板固定連接;其中一個弧形壓爪的底部設有壓力傳感器,其中一根升降桿上設有升降位移傳感器。本申請在檢測過程中,位移傳感器不與油缸缸筒直接接觸,位移傳感器使用壽命長,且不會對油缸缸筒表面產生劃痕,檢測準確度高、檢出率高、檢測方便、能自動讀數。
【專利說明】
一種壓緊力可控的缸筒同軸度自動檢測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一種油缸生產過程中的輔助檢驗裝置,特別是一種壓緊力可控的缸筒同軸度自動檢測機。
【背景技術】
[0002]油缸生產過程中,對缸筒的左右兩端的同軸度要求較高,對較長缸筒,生產中更容易出現變形、橢圓或左右不同軸的現象。因此,生產過程中,均需要對缸筒的同軸度進行檢測,現有方法大多數是人工目視檢測,檢出率低,已漏檢。也有采用使用塞規左右兩端進行塞套的辦法,但檢測繁瑣,工作量大,且不能讀出變形的具體數據,不便于分析。
【發明內容】
[0003]本申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壓緊力可控的缸筒同軸度自動檢測機,該壓緊力可控的缸筒同軸度自動檢測機在檢測過程中,位移傳感器不與油缸缸筒直接接觸,位移傳感器使用壽命長,且不會對油缸缸筒表面產生劃痕,檢測準確度高、檢出率高、檢測方便、能自動讀數。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壓緊力可控的缸筒同軸度自動檢測機,包括檢測臺、左固定柱、右固定柱、兩個塞規、基準平板、三個位移傳感器、PLC、兩個弧形壓爪、壓力傳感器和升降位移傳感器;檢測臺上設置有能放置缸筒的弧形基準凹槽;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分別固定設置在弧形基準凹槽的兩側,左固定柱底部右側設置有長度能夠伸縮的左伸縮橫桿,右固定柱左側設置有長度能夠伸縮且能夠旋轉的右伸縮橫桿,左伸縮橫桿和右伸縮橫桿的高度相等,且均與放置于弧形基準凹槽上的缸筒高度相等;左伸縮橫桿和右伸縮橫桿的自由端各同軸固定設置一個所述塞規,每個塞規均能與缸筒的內孔相配合;基準平板設置在弧形基準凹槽的正上方,基準平板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接桿與左固定柱或右固定柱固定連接;基準平板的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三個位移傳感器,三個位移傳感器呈一條直線設置,且三個位移傳感器的連接線與弧形基準凹槽的長度方向相平行;相鄰兩個位移傳感器之間的基準平板上各設置有一個能與缸筒表面相配合的弧形壓爪,每個弧形壓爪的頂部均通過升降桿與基準平板固定連接;兩根升降桿能夠同步升降;其中一個弧形壓爪的底部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其中一根升降桿上設置有升降位移傳感器;每個位移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和升降位移傳感器均與PLC相連接。
[0005]檢測臺上設置有控制面板,PLC內置在控制面板中。
[0006]每個塞規均呈楔形。
[0007]每個塞規均呈圓錐形。
[0008]弧形基準凹槽的截面弧長不小于缸筒周長的三分之一。
[0009]本申請采用上述結構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每個上述位移傳感器均能測試位移傳感器頂端至缸筒外表面的距離值。當缸筒在右伸縮橫桿的帶動下旋轉后,每個位移傳感器均能實時監測位移傳感器頂端至缸筒外表面的距離變化值,并將測量數據實時傳遞給PLC,PLC能自動記錄數據,并根據需要繪制距離變化值曲線圖,同時能自動計算平均值,計算出的平均值即為缸筒的同軸度值,從而測量誤差小,測量數據精度高。
[0010]2.在檢測過程中,位移傳感器不與缸筒直接接觸,位移傳感器使用壽命長,且不會對缸筒表面產生劃痕。
[0011]3.上述弧形壓爪的設置,當塞規在塞入缸筒的內孔之前,弧形壓爪高度下降,對待測缸筒進行壓緊,從而方便后續塞規的自動塞入。壓力傳感器的設置,能使弧形壓爪與缸筒配合更為緊密,有效防止后續塞規塞入時,缸筒位置移動。同時,也能防止,弧形壓爪的過壓,對缸筒的損傷。
[0012]4.兩個塞規能自動檢測缸筒是否同軸,檢出率高,檢測方便。右伸縮橫桿轉動,帶動塞規轉動,最終帶動缸筒轉動,三個位移傳感器能實時檢測缸筒轉動中的軸向跳動,也即變形度。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申請一種壓緊力可控的缸筒同軸度自動檢測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較佳實施方式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5]如圖1所示,一種壓緊力可控的缸筒同軸度自動檢測機,其中有檢測臺1、弧形基準凹槽11、左固定柱2、左伸縮橫桿21、右固定柱3、右伸縮橫桿31、塞規4、基準平板5、連接桿51、位移傳感器6、缸筒7、弧形壓爪8、升降桿81、壓力傳感器82和升降位移傳感器83等主要技術特征。
[0016]—種壓緊力可控的缸筒同軸度自動檢測機,包括檢測臺、左固定柱、右固定柱、兩個塞規、基準平板、三個位移傳感器、PLC、兩個弧形壓爪、壓力傳感器和升降位移傳感器;檢測臺上設置有能放置缸筒的弧形基準凹槽;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分別固定設置在弧形基準凹槽的兩側,左固定柱底部右側設置有長度能夠伸縮的左伸縮橫桿,右固定柱左側設置有長度能夠伸縮且能夠旋轉的右伸縮橫桿,左伸縮橫桿和右伸縮橫桿的高度相等,且均與放置于弧形基準凹槽上的缸筒高度相等;左伸縮橫桿和右伸縮橫桿的自由端各同軸固定設置一個所述塞規,每個塞規均能與缸筒的內孔相配合;基準平板設置在弧形基準凹槽的正上方,基準平板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接桿與左固定柱或右固定柱固定連接;基準平板的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三個位移傳感器,三個位移傳感器呈一條直線設置,且三個位移傳感器的連接線與弧形基準凹槽的長度方向相平行;相鄰兩個位移傳感器之間的基準平板上各設置有一個能與缸筒表面相配合的弧形壓爪,每個弧形壓爪的頂部均通過升降桿與基準平板固定連接。
[0017]兩根升降桿能夠同步升降,優選由同一臺電機驅動升降或由兩臺同步電機驅動升降。
[0018]其中一個弧形壓爪的底部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其中一根升降桿上設置有升降位移傳感器;每個位移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和升降位移傳感器均與PLC相連接。
[0019]檢測臺上設置有控制面板,PLC內置在控制面板中。
[0020]每個塞規均優選呈楔形或圓錐形。
[0021]弧形基準凹槽的截面弧長不小于缸筒周長的三分之一。
[0022]本申請采用上述結構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每個上述位移傳感器均能測試位移傳感器頂端至缸筒外表面的距離值。當缸筒在右伸縮橫桿的帶動下旋轉后,每個位移傳感器均能實時監測位移傳感器頂端至缸筒外表面的距離變化值,并將測量數據實時傳遞給PLC,PLC能自動記錄數據,并根據需要繪制距離變化值曲線圖,同時能自動計算平均值,計算出的平均值即為缸筒的同軸度值,從而測量誤差小,測量數據精度高。
[0023]2.在檢測過程中,位移傳感器不與缸筒直接接觸,位移傳感器使用壽命長,且不會對缸筒表面產生劃痕。
[0024]3.上述弧形壓爪的設置,當塞規在塞入缸筒的內孔之前,弧形壓爪高度下降,對待測缸筒進行壓緊,從而方便后續塞規的自動塞入。壓力傳感器的設置,能使弧形壓爪與缸筒配合更為緊密,有效防止后續塞規塞入時,缸筒位置移動。同時,也能防止,弧形壓爪的過壓,對缸筒的損傷。
[0025]4.兩個塞規能自動檢測缸筒是否同軸,檢出率高,檢測方便。右伸縮橫桿轉動,帶動塞規轉動,最終帶動缸筒轉動,三個位移傳感器能實時檢測缸筒轉動中的軸向跳動,也即變形度。
[0026]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申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申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申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等同變換,這些等同變換均屬于本申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壓緊力可控的缸筒同軸度自動檢測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檢測臺、左固定柱、右固定柱、兩個塞規、基準平板、三個位移傳感器、PLC、兩個弧形壓爪、壓力傳感器和升降位移傳感器;檢測臺上設置有能放置缸筒的弧形基準凹槽;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分別固定設置在弧形基準凹槽的兩側,左固定柱底部右側設置有長度能夠伸縮的左伸縮橫桿,右固定柱左側設置有長度能夠伸縮且能夠旋轉的右伸縮橫桿,左伸縮橫桿和右伸縮橫桿的高度相等,且均與放置于弧形基準凹槽上的缸筒高度相等;左伸縮橫桿和右伸縮橫桿的自由端各同軸固定設置一個所述塞規,每個塞規均能與缸筒的內孔相配合;基準平板設置在弧形基準凹槽的正上方,基準平板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接桿與左固定柱或右固定柱固定連接;基準平板的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三個位移傳感器,三個位移傳感器呈一條直線設置,且三個位移傳感器的連接線與弧形基準凹槽的長度方向相平行;相鄰兩個位移傳感器之間的基準平板上各設置有一個能與缸筒表面相配合的弧形壓爪,每個弧形壓爪的頂部均通過升降桿與基準平板固定連接;兩根升降桿能夠同步升降;其中一個弧形壓爪的底部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其中一根升降桿上設置有升降位移傳感器;每個位移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和升降位移傳感器均與PLC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緊力可控的缸筒同軸度自動檢測機,其特征在于:檢測臺上設置有控制面板,PLC內置在控制面板中。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緊力可控的缸筒同軸度自動檢測機,其特征在于:每個塞規均呈模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緊力可控的缸筒同軸度自動檢測機,其特征在于:每個塞規均呈圓錐形。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緊力可控的缸筒同軸度自動檢測機,其特征在于:弧形基準凹槽的截面弧長不小于缸筒周長的三分之一。
【文檔編號】G01B21/24GK106017398SQ201610605529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7月29日
【發明人】谷香梅
【申請人】谷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