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客車側翻試驗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包括至少2個立柱,至少2個舉升件,分別設于立柱、舉升件上的第一縱梁和第二縱梁,以及多個橫梁;橫梁的兩側分別固定有支撐板,并在該橫梁面向第一縱梁及第二縱梁的兩側端部分別設置有2個連接件,且所述第一縱梁及第二縱梁各自縱向貫穿對應側的連接件,其中所述橫梁在面向第二縱梁的一側端部還設置有連接凸耳,并通過軸承、限位軸與固定在舉升件的伸縮桿部上的耳朵進行限位連接;每個立柱在遠離地面的一側分別開設有弧狀缺槽,且當所述第一縱梁裝配至立柱上時,所述第一縱梁嵌裝在立柱的弧狀缺槽內,并由橫梁上面向第一縱梁的連接件進行位置限位。其滿足了客車側翻試驗的使用需求,且其整體結構可拆卸,可重復使用。
【專利說明】
一種客車側翻試驗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客車試驗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客車側翻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0002]2014年7月I日,我國開始實施GB 17578-2013《客車上部結構強度要求及試驗方法》客車上部結構安全性標準,代替舊標準GB/T 17478-1998,并修改為強制性標準。相比舊標準,新標準增加了許多新內容,特別是標準中的4.1和4.2規定為強制性標準,要求車輛上部結構應該具有足夠的強度,并且在整車傾翻過程中與側翻后保證乘員的生存空間不被侵入。為了取得客車的上牌許可,客車上部結構安全性必須達到法規的要求。目前,大多數客車側翻試驗平臺是臨時搭建的,比較耗費人工工時,且試驗的可靠性也高低不同,考慮到客車側翻試驗次數的有限性,以及成本的高昂,有必要開發一套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客車側翻試驗平臺。
[0003]現有的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存在的缺點與不足:
[0004](I)對于固定式的側翻試驗平臺,試驗后,繼續占用一個固定的場地,由于客車側翻試驗的次數較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資源的浪費。
[0005](2)對于一次性的側翻試驗平臺,試驗后,拆卸了就不能再次使用,同樣也造成資源的浪費。
[0006]可以理解,用于車輛翻滾的試驗平臺有很多,比如【申請號為2014200821047,名稱為一種整車翻滾試驗平臺】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其包括底盤主框架、車輛搭載平臺、行駛輪系、導向限位機構、角度定位支架和制動裝置,所述行駛輪系設置在所述底盤主框架上,所述車輛搭載平臺通過所述角度定位支架與所述底盤主框架相連;所述制動裝置設置在所述底盤主框架的碰撞軌道的終端;在所述底盤主框架的前、后各設有所述導向限位機構,所述導向限位機構具有導向柱,導向柱與碰撞軌道接觸限位;所述車輛搭載平臺的側邊梁上安裝可左右位置調節的車輛止動座,還設置可前后位置調節的車輪定位支架。其試驗平臺主要用于SAE J2114翻滾臺車試驗[I](梅塞德期-奔馳公司于1970年開發了SAE J2114翻滾臺車試驗,美國交通部采用了該試驗,并據此頒布了 1970年開發了FMVSS 208法規中的翻滾臺車試驗),其動態翻滾仿真與試驗軌跡對比,與本專利申請請求保護的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兩者存在本質的區別。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客車側翻試驗裝置。
[0008]本發明所提供的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包括至少2個立柱,至少2個舉升件,分別設于立柱、舉升件上的第一縱梁和第二縱梁,以及橫向連接第一縱梁與第二縱梁的多個橫梁;所述橫梁的兩側分別固定有支撐板,并在該橫梁面向第一縱梁及第二縱梁的兩側端部分別設置有2個連接件,且所述第一縱梁及第二縱梁各自縱向貫穿該連接件,其中所述橫梁在面向第二縱梁的一側端部上設置有連接凸耳,并通過軸承、限位軸與固定在舉升件的伸縮桿部上的耳朵進行限位連接;其中,每個立柱在遠離地面的一側分別開設有弧狀缺槽,且當所述第一縱梁裝配至立柱上時,所述第一縱梁嵌裝在立柱的弧狀缺槽內,并由橫梁上面向第一縱梁的連接件進行位置限位。
[0009]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其中,設于外側的兩個橫梁在面向第一縱梁的一側端部設置有2塊車輪定位板和車輪擋板,所述車輪擋板設置在車輪定位板的外側。
[0010]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2塊車輪定位板對應地設置在2個連接件上。
[0011]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橫梁包括相對設置的2根橫桿,其中每根橫桿的兩端分別固定有一個連接件。
[0012]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連接件包括固定在橫梁上的兩個直板部,以及用于套接在第一縱梁或者第二縱梁上的彎折部,其中所述兩個直板部對稱地設置在橫梁的兩側,并通過螺釘與橫梁中的橫桿固定連接。
[0013]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包括3個立柱和2個舉升件,其中設于外側的2個立柱與2個舉升件相對設置。
[0014]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包括3個橫梁,且每個橫梁與立柱
——對應設置。
[0015]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舉升件為液壓氣缸。
[0016]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每個立柱分別通過定位板固定在地面上。
[0017]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應用,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發明的客車側翻試驗裝置,通過合理的結構設置,滿足了該試驗裝置對客車側翻試驗的使用需求,同時該試驗裝置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工作可靠性較高,且該試驗裝置整體結構可拆卸,其不僅便于存儲,而且可重復使用,經濟性好,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客車側翻試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圖1中的A部放大圖。
[0021 ]圖3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客車側翻試驗裝置的使用狀態圖。
[0022]圖4為本發明中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24]請參閱圖1?圖3,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客車側翻試驗裝置100,是用于客車側翻試驗的,根據客車側翻試驗的使用要求,其包括至少2個立柱10,至少2個舉升件20,設于立柱10上的第一縱梁30,設于舉升件20上的第二縱梁40,以及橫向連接第一縱梁30與第二縱梁40的多個橫梁5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試驗裝置100具體包括了3個立柱10和2個舉升件20,其中,設于外側的2個立柱10與2個舉升件20相對設置,以配合客車四側的輪子。可以理解,本實施例的立柱10與舉升件20的數量可以設置成大于2個的任意個數,只要滿足用舉升件20對該試驗裝置100上放置的客車進行一側舉升即可。
[0025]可以理解,所述的立柱10是并排設置,以對置于其上的第一縱梁30進行支撐,且該立柱10的高度是固定不變的,為了提高該試驗裝置100整體的穩定性,亦即為了提高立柱10設置在地面上時的穩定性,本實施例中的每個立柱1分別通過定位板11固定在地面上。在本實施例中,每個立柱10在遠離地面的一側分別開設有弧狀缺槽(圖未示),且當該第一縱梁30裝配至立柱10上時,所述第一縱梁30具體是嵌裝在立柱10的弧狀缺槽內,亦即所述立柱10上開設有的弧狀缺槽具體是與第一縱梁30的外側面相匹配的,可以理解,這樣實現了第一縱梁30與立柱10進行裝配時,立柱10對第一縱梁30在徑向方向上的限位固定。
[0026]所述舉升件20也是并排設置的,以對置于其上的第二縱梁40進行支撐,且在本實施例中,設于外側的2個舉升件20與其中2個立柱10是一一對應設置的,以滿足該試驗裝置100在使用時對客車模擬側翻試驗的使用要求。在本實施例中,設于外側的2個舉升件20與同樣設于外側的2個立柱10是一一對應設置的。所述舉升件20具體可設置為液壓氣缸,其在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向上提升第二縱梁40,于此同時,橫梁50在鄰近第二縱梁40的一側就隨之抬升,以實現該試驗裝置100整體一側的抬升,進而實現對置于該試驗裝置100上的客車進行一側抬升,以達到對置于該試驗裝置100上的客車模擬側翻的試驗功能。
[0027]由上可知,所述橫梁50是設置在第一縱梁30與第二縱梁40之間,具體地,所述橫梁50在面向第一縱梁30及第二縱梁40的兩側端部分別設置有2個連接件51,且當橫梁50與第一縱梁30以及第二縱梁40進行裝配時,該第一縱梁30與第二縱梁40各自縱向貫穿于橫梁50上對應側的連接件51,并實現該試驗裝置100中第一縱梁30、第二縱梁40與橫梁50之間的裝配。在本實施例中,橫梁50與第一縱梁30首先進行相互裝配,并將裝配有橫梁50的第一縱梁30放置到立柱10上時,其橫梁50上的2個連接件51分別設置在立柱10弧狀缺槽的兩側,并首先對第一縱梁30在軸向方向上的限位,這樣就實現了立柱10、第一縱梁30及橫梁50之間的裝配連接,其在滿足試驗裝置100使用目的的需求上,便于了立柱10、第一縱梁30及橫梁50三者之間的裝配。而該橫梁50在面向第二縱梁40的一側端部上設置有連接凸耳52,并通過軸承(圖未示)、限位軸(圖未示)與固定在舉升件20的伸縮桿部上的耳朵21進行限位連接,亦即連接凸耳52與舉升件20的伸縮桿部之間是轉動連接的,這樣該舉升件20的伸縮桿部在上升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耳朵21與連接凸耳52之間的轉動連接,實現將橫梁50的一側進行抬升,這樣就達到了該試驗裝置100在使用時對客車進行模擬側翻的使用目的。可以理解,上述橫梁50與舉升件20之間的轉動連接,可以通過對限位軸的拆卸來輕松實現橫梁50、舉升件20及第二縱梁40之間的拆裝,進而便于了該試驗裝置100整體結構的拆裝。
[0028]具體地,所述橫梁50包括相對設置的2根橫桿,其中每根橫桿的兩端分別固定有一個連接件51,其中,所述橫梁50的兩側分別固定有支撐板53,并可將置于該試驗裝置100上的客車的輪胎具體放置到橫梁50的支撐板53上。在本實施例中,為了提高該試驗裝置100對其上客車模擬側翻的真實性,本實施例的試驗裝置100在設于外側的兩個橫梁50在面向第一縱梁的一側端部設置有2塊車輪定位板54和車輪擋板55,所述車輪擋板55設置在車輪定位板54的外側。進一步地,所述2塊車輪定位板54對應地設置在2個連接件51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試驗裝置100具體包括3個橫梁50,且每個橫梁50與立柱10是一一對應設置。
[0029]由上可知,根據該連接件51的使用需求,本實施例的連接件51具體可以設置為兩個部分,請參考圖4,所述連接件51包括固定在橫梁50上的兩個直板部511,以及用于套接在第一縱梁30或者第二縱梁40上的彎折部512,其中所述兩個直板部511對稱地設置在橫梁50的兩側,并通過螺釘與橫梁50中的橫桿固定連接。
[0030]綜上,本發明的客車側翻試驗裝置,通過合理的結構設置,滿足了該試驗裝置對客車側翻試驗的使用需求,同時該試驗裝置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方便,工作可靠性較高,且該試驗裝置整體結構可拆卸,其不僅便于存儲,而且可重復使用,經濟性好,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0031]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2個立柱,至少2個舉升件,分別設于立柱、舉升件上的第一縱梁和第二縱梁,以及橫向連接第一縱梁與第二縱梁的多個橫梁;所述橫梁的兩側分別固定有支撐板,并在該橫梁面向第一縱梁及第二縱梁的兩側端部分別設置有2個連接件,且所述第一縱梁及第二縱梁各自縱向貫穿對應側的連接件,其中所述橫梁在面向第二縱梁的一側端部還設置有連接凸耳,并通過軸承、限位軸與固定在舉升件的伸縮桿部上的耳朵進行限位連接;其中,每個立柱在遠離地面的一側分別開設有弧狀缺槽,且當所述第一縱梁裝配至立柱上時,所述第一縱梁嵌裝在立柱的弧狀缺槽內,并由橫梁上面向第一縱梁的連接件進行位置限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設于外側的兩個橫梁在面向第一縱梁的一側端部設置有2塊車輪定位板和車輪擋板,所述車輪擋板設置在車輪定位板的外側。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塊車輪定位板對應地設置在2個連接件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包括相對設置的2根橫桿,其中每根橫桿的兩端分別固定有一個連接件。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固定在橫梁上的兩個直板部,以及用于套接在第一縱梁或者第二縱梁上的彎折部,其中所述兩個直板部對稱地設置在橫梁的兩側,并通過螺釘與橫梁中的橫桿固定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包括3個立柱和2個舉升件,其中設于外側的2個立柱與2個舉升件相對設置。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包括3個橫梁,且每個橫梁與立柱 對應設置。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舉升件為液壓氣缸。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側翻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每個立柱分別通過定位板固定在地面上。
【文檔編號】G01M17/007GK105841978SQ201610334873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9日
【發明人】陳希良, 林志立, 肖江劍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