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fā)動機缸蓋封堵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密封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發(fā)動機缸蓋封堵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針對現在的汽車發(fā)動機缸蓋氣密性檢測,首先是對應的水道或者氣道上的檢測孔堵塞密封,然后再給對應的進氣孔通氣,最后等待檢測氣道或者水道中的氣壓,針對檢測得到的氣壓值來判斷該氣道或者水道的氣密性,但是目前的采用的檢測方法是對缸蓋檢測道路的逐一密封才完成發(fā)動機缸蓋的氣密性檢測,采用上述方式,耗時,裝卸密封端部工序繁瑣。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逐一對缸蓋氣道或者水道上的檢測孔密封檢測氣密性,工序繁瑣耗時。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對缸蓋氣道和水道檢測孔同時堵塞密封的發(fā)動機缸蓋氣密性檢測密封裝置,一種發(fā)動機缸蓋封堵裝置,包括側堵塞、主堵塞、后堵塞,所述側堵塞存在兩組,兩組側堵塞關于主堵塞左右對稱布置,單組側堵塞包括側上堵塞和側下堵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堵塞包括若干主堵桿和主連接板,若干堵桿固定在主連接板上,若干主堵桿分別與缸蓋上表面中間的檢測孔對應;所述的側上堵塞包括若干側上堵桿和側上連接板,若干側上堵桿,側上堵桿固定于側上連接板上,側上堵桿分別與缸蓋上表面兩側的檢測孔對應;所述的側下堵塞裝置包括側下堵塊和側下連接板,側下堵塊固定于側連接板上,側下堵塊與缸蓋側面的若干檢測孔對應;所述的后堵塞上有后堵桿和后連接板,后堵桿分別與缸蓋后面的檢測孔對應布置。
[0005]主堵塞上的若干堵桿連接在同一塊主連接板上,能夠通過推動主連接板,主連接板能帶動若干堵桿與之對應的檢測孔配合實現堵塞;側上堵塞關于主堵塞左右對稱,側上堵塞的側上連接板上固定有若干側上堵桿,在推動側上連接板,側上連接板帶動側上堵桿與側上堵桿對應的檢測孔實現堵塞;側下連接板上直接固定在側下連接板上,側下連接板與若干檢測孔對應,能夠實現通過一塊連接塊實現側下連接板的全部堵塞;后堵塞由后堵桿和后連接板組成,后堵桿與缸蓋后面的檢測孔對應布置;在該發(fā)動機缸蓋封堵裝置對發(fā)動機缸蓋封堵檢測時,能夠實現對所有檢測孔的同時密封。
[0006]將各位置的堵塞桿分組固定與各自對應的連接板上,能夠實現五次堵塞可將缸蓋的所有檢測孔全面堵塞,較以往的單個檢測孔的堵塞工序簡單,耗時小,工作量小等優(yōu)點。
[0007]進一步優(yōu)化,采用缸蓋推動各個堵塞,能縮短人工堵塞過程的耗時,同時采用這種氣動堵塞精度高。
[0008]進一步優(yōu)化,采用雙活塞桿缸蓋,保證活塞軸向運動中的精度,有效防止活塞桿的轉動。
[0009]進一步優(yōu)化,用堵桿支撐件,充分利用硅膠堵頭的彈性變形實現堵塞密封,這樣的密封性好,同時硅膠堵頭螺紋連接在堵桿的端部,這樣便于更換硅膠堵頭。
[0010]進一步優(yōu)化,側連接板與在滑軌上滑動,能降低缸蓋活塞桿在運動中的振動,保證堵頭在堵塞檢測孔過程中的傳動精度。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主堵塞I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側上堵塞2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側下堵塞3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后堵塞4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側下堵塞3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主堵塞1、主堵桿11、主連接板12、側上堵塞2、側上堵桿21、側上連接板22、側下堵塞3、側下堵塊31、右側下堵塊31A、側下連接板32、右側下連接板32、后堵塞4、后堵桿41、后堵塊42、側堵塞6。
【具體實施方式】
[0012]本發(fā)明能有效解決缸蓋在氣密性檢測過程中,逐個對氣路、水路上的檢測孔密封,所帶來的工序繁瑣等問題。
[0013]實施例1:
如圖1所示,圖1為堵塞缸蓋上各檢測孔關于各堵塞桿的位置分布位置,圖1中主堵塞I位于缸蓋的正上方中間位置,四個主堵桿11與缸蓋上的檢測孔對應布置,且連接于主連接板12上,主堵塞I的結構如圖2所示;側堵塞6關于主堵塞I左右對稱,側上堵塞2中的四個側上堵桿21與缸蓋上表面兩側邊的檢測孔對應布置,且分別螺紋連接于側上連接板22上,側堵塞3的結構如圖3所示,左右側下堵塞3與缸蓋側面的檢測孔對稱布置,左右側下堵塞3由一塊堵塊31與側下連接板32螺紋連接,左右側下堵塞3的結構如圖4所示;后堵塞4缸蓋后端面的氣孔對應布置,后堵塞4由后堵桿41與后堵塊42螺紋連接,后堵塞的結構如圖5所示。
[0014]上述將各主堵桿11、側上堵桿21、側下堵塊31和后堵桿41與缸蓋接觸完成堵塞部位有硅膠,其中主堵桿11和側上堵桿21的硅膠堵是通過螺紋連接在各自的堵塞端部,而側下堵塊31和后堵桿41則是在各自的堵塞板上粘接覆蓋了硅膠層。
[0015]采用上述結構能夠通過六次堵塞完成缸蓋上檢測孔的堵塞,能有效節(jié)省工時,工序簡單。
[0016]實施例2:
如圖1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在主堵塞1、后堵塞4、側上堵塞2和側下堵塞3上安裝缸蓋,通過缸蓋的活塞桿螺紋連接,實現缸蓋拖動主堵塞1、后堵塞4、側上堵塞2和側下堵塞31,完成缸蓋檢測孔的堵塞,同時側上堵塞2采用的是雙活塞桿缸蓋,并在側上連接板22底部螺紋連接滑塊,支撐架螺紋連接的導軌,導軌和滑塊形成鋼珠線軌副連接(側上堵塞2的結構如圖7所示),右側下連接板的結構如圖6所示,右側下堵塞3采用若干個側下堵塊3IA與右側下連接板32A螺紋連接。
[0017]采用上述雙活塞桿缸蓋能夠有效的防止活塞桿轉動,導軌和滑塊形成鋼珠線軌副連接進一步提尚了側上堵塞2到檢測孔間的精度。
[0018]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fā)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主權項】
1.一種發(fā)動機缸蓋封堵裝置,包括側堵塞(6)、主堵塞(I)和后堵塞(4),所述側堵塞包括在兩組堵塞,兩組側堵塞關于主堵塞(I)左右對稱布置,單組側堵塞包括側上堵塞(2)和側下堵塞(3),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堵塞(I)包括若干主堵桿(11)和主連接板(12),若干主堵桿(11)固定在主連接板(12)上,若干主堵桿(11)分別與缸蓋上表面中間的檢測孔對應; 所述的側上堵塞(2)包括若干側上堵桿(21)和側上連接板(22),若干側上堵桿(21),側上堵桿固定于側上連接板(22)上,側上堵桿(21)分別與缸蓋上表面兩側的檢測孔對應; 所述的側下堵塞(3)包括側下堵塊(31)和側下連接板(32),側下堵塊(31)覆蓋于側連接板(32)上,若干側下堵塊(31)與缸蓋側面的若干孔對應; 所述的后堵塞(4)包括后堵桿(41 ),后堵桿與缸蓋后面的檢測孔對應布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動機缸蓋氣密性檢測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上堵塞(2 )、側下堵塞(3 )、主堵塞(I)和后堵塞(4)上分別連接有缸蓋。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fā)動機缸蓋氣密性檢測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上堵塞(2)連接的缸蓋是雙活塞桿缸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動機缸蓋氣密性檢測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堵塞桿(I)和側上堵塞(2)端部有硅膠堵塞頭,硅膠堵頭與主堵塞桿(I)和側上堵塞(2)的端部螺紋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fā)動機缸蓋氣密性檢測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上連接板(22)通過鋼珠線軌副與機架連接。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發(fā)動機缸蓋封堵裝置,包括側堵塞、主堵塞、后堵塞,所述側堵塞包括在兩組,兩組側堵塞關于主堵塞左右對稱布置,單組側堵塞包括側上堵塞和側下堵塞,通過將缸蓋各個部位的氣孔分成若部分,然后對各部位置的檢測孔進行堵塞,完成氣密性檢測時的密封。
【IPC分類】G01M3-26, F16J15-02
【公開號】CN104764571
【申請?zhí)枴緾N201510165811
【發(fā)明人】胡培林
【申請人】重慶鼎昊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8日
【申請日】201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