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質自動監測設備給排水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水質自動監測設備給排水裝置,屬于水質監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在我國的使用已經比較普遍。水體成分復雜,采取合適的水樣采集和預處理方法是很重要的。本發明涉及的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給排水裝置是水質自動監測系統中的水樣采集裝置。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是一套水質自動檢測設備上的水質采樣及傳感器防護給排水裝置,具有水樣自動采集、測畢水樣自動排水、水質凈化處理等功能,并且能夠方便安裝傳感器。
[0004]一種水質自動監測設備給排水裝置,該裝置包括傳感器夾塊1、右檢測桶蓋2、檢測桶基體3、左檢查桶蓋4、螺栓孔5、溢流管6、進排水口 7、檢測桶支板8、檢測桶9、鋁塑管10、直角管接頭11、電磁閥dl2、去離子樹脂13、過濾器14、電磁閥al5、水泵16、三通管接頭17、電磁閥bl8、電磁閥cl9。
[0005]具體而言,右檢測桶蓋2、左檢查桶蓋4與檢測桶基體3通過螺栓孔5的螺栓連接固定在其頂端,傳感器夾塊I安裝在右檢測桶蓋2、左檢查桶蓋4銜接處,檢測桶基體3整體通過螺栓安裝在檢測桶支板8上。
[0006]所述傳感器夾塊1、右檢測桶蓋2、檢測桶基體3、左檢查桶蓋4、螺栓孔5、檢測桶支板8共同組成檢測桶9 ;檢測桶9的中間底部設有進排水口 7 ;溢流管6 —端安裝在檢測桶基體3內部邊緣處,另一端置于檢測桶9底部的邊緣處。
[0007]水泵16通過鋁塑管10、直角管接頭11、三通接頭17與檢測桶9的進排水口 7相連;過濾器14、去離子樹脂13通過鋁塑管10、直角管接頭11和三通接頭17與檢測桶9的進排水口 7相連;同時,溢流管6通過鋁塑管10與被檢測水源相連。電磁閥al5設置在水泵16與過濾器14之間的支路上。
[0008]電磁閥bl8設置在水泵16與檢測桶9之間的支路上。
[0009]電磁閥cl9設置在去離子樹脂13與檢測桶9之間的支路上。
[0010]電磁閥dl2設置在由進排水口 7、水泵16及去離子樹脂13、過濾器14的組成的主體主體水管道末端。
[0011]所述電磁閥al5、電磁閥bl8、電磁閥cl9、電磁閥dl2由PLC控制。
[0012]檢測桶基體3為不銹鋼制成,304不銹鋼防腐蝕性能強,以免被污染水質腐蝕。
[0013]溢流管6通過檢測桶基體的底部的通孔與被檢測水源相連,其固定方式采用強力膠固定在檢測桶基體3的桶內壁上;過濾器14內置可更換海綿濾芯,設計成左旋螺紋接口與主體水管道相連。
[0014]本發明所述給排水裝置由水泵16、電磁閥al5、電磁閥bl8、電磁閥cl9、電磁閥dl2、鋁塑管10、溢流管6、檢測桶9組成。其中檢測桶9底部開進出水口 7和溢流口 6,右檢測桶蓋2、左檢測桶蓋4為兩塊對稱的半圓端蓋,在兩端蓋對接處開若干半圓形槽,在對接處焊接兩塊檢測桶支板8,檢測桶支板8在與右檢測桶蓋2、左檢測桶蓋4對應的地方開圓槽,兩鋼塊用螺栓連接,可拆卸和調整松緊度,整個檢測桶9的邊沿與右檢測桶蓋2、左檢測桶蓋4邊沿用螺栓固定。
[0015]一種水質自動監測設備給排水裝置,工作前所有電磁閥關閉,水泵16關閉。工作時,首先打開電磁閥al5和電磁閥cl9,給水泵16通電,水流經過過濾器14和去離子器13處理,進入檢測桶9,當水注入到預設容量,關閉電磁閥al5和電磁閥cl9,關閉水泵16,待檢測完畢打開電磁閥dl2和電磁閥cl9排水;需要清潔檢測桶9時,可打開電磁閥bl8,水泵16接清水,沖洗完畢后,開電磁閥cl9、電磁閥dl2排水。水流路通過PLC時間順序控制電磁閥al5、電磁閥bl8、電磁閥cl9、電磁閥dl2的開關來實現給排水、溢流及清洗檢測桶的操作,實現對檢測系統的上水、過濾、去離子、溢流、清洗檢測桶和排水等一體化操作。
[0016]本發明設計巧妙,水路結構簡單,控制方便。
[0017]本發明積極效果。實現給排水功能,為水質監測系統提供預處理水樣。
【附圖說明】
[0018]圖1檢測桶整體裝配圖。
[0019]圖2檢測桶基體俯視圖。
[0020]圖3檢測桶基體仰視圖。
[0021]圖4檢測水流程圖。
[0022]圖中:1、傳感器夾塊,2、右檢測桶蓋,3、檢測桶基體,4、左檢查桶蓋5、螺栓孔,6、溢流管,7、進排水口,8、檢測桶支板,9、檢測桶,10、鋁塑管,11、直角管接頭,12、電磁閥d,13、去離子樹脂,14、過濾器,15、電磁閥a,16、水泵,17、三通管接頭,18、電磁閥b,19、電磁閥Co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如圖1-4所示,一種水質自動監測設備給排水裝置,工作前電磁閥關閉,水泵16關閉。工作時,首先打開電磁閥al5和電磁閥cl9,給水泵16通電,水流經過過濾器14和去離子器13處理,進入檢測桶9,當水注入到預設容量,關閉電磁閥al5和電磁閥cl9,關閉水泵16,待檢測完畢打開電磁閥dl2和電磁閥cl9排水;需要清潔檢測桶9時,可打開電磁閥bl8,水泵16接清水,沖洗完畢后,開電磁閥cl9、電磁閥dl2排水。水流路通過PLC時間順序控制四個電磁閥的開關來實現給排水、溢流及清洗檢測桶的操作,實現對檢測系統的上水、過濾、去離子、溢流、清洗檢測桶和排水等一體化操作。
【主權項】
1.一種水質自動監測設備給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傳感器夾塊(1)、右檢測桶蓋(2)、檢測桶基體(3)、左檢查桶蓋(4)、螺栓孔(5)、溢流管(6)、進排水口(7)、檢測桶支板(8)、檢測桶(9)、鋁塑管(10)、直角管接頭(11)、電磁閥d(12)、去離子樹脂(13)、過濾器(14)、電磁閥a (15)、水泵(16)、三通管接頭(17)、電磁閥b (18)、電磁閥c (19); 具體而言,右檢測桶蓋(2)、左檢查桶蓋(4)與檢測桶基體(3)通過螺栓孔(5)的螺栓連接固定在其頂端,傳感器夾塊⑴安裝在右檢測桶蓋⑵、左檢查桶蓋⑷銜接處,檢測桶基體(3)整體通過螺栓安裝在檢測桶支板(8)上; 所述傳感器夾塊⑴、右檢測桶蓋⑵、檢測桶基體⑶、左檢查桶蓋⑷、螺栓孔(5)、檢測桶支板⑶共同組成檢測桶(9);檢測桶(9)的中間底部設有進排水口(7);溢流管(6)一端安裝在檢測桶基體(3)內部邊緣處,另一端置于檢測桶(9)底部的邊緣處; 水泵(16)通過鋁塑管(10)、直角管接頭(11)、三通接頭(17)與檢測桶(9)的進排水口(7)相連;過濾器(14)、去離子樹脂(13)通過鋁塑管(10)、直角管接頭(11)和三通接頭(17)與檢測桶(9)的進排水口(7)相連;同時,溢流管(6)通過鋁塑管(10)與被檢測水源相連;電磁閥a(15)設置在水泵(16)與過濾器(14)之間的支路上; 電磁閥b(18)設置在水泵(16)與檢測桶(9)之間的支路上; 電磁閥c (19)設置在去離子樹脂(13)與檢測桶(9)之間的支路上; 電磁閥d(12)設置在由進排水口(7)、水泵(16)及去離子樹脂(13)、過濾器(14)的組成的主體主體水管道末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質自動監測設備給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閥a (15)、電磁閥b (18)、電磁閥c (19)、電磁閥d(12)由PLC控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質自動監測設備給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檢測桶基體(3)為不銹鋼制成,304不銹鋼防腐蝕性能強,以免被污染水質腐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質自動監測設備給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溢流管(6)通過檢測桶基體的底部的通孔與被檢測水源相連,其固定方式采用強力膠固定在檢測桶基體⑶的桶內壁上;過濾器(14)內置可更換海綿濾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質自動監測設備給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給排水裝置由水泵(16)、電磁閥a (15)、電磁閥b (18)、電磁閥c (19)、電磁閥dl2、鋁塑管(10)、溢流管(6)、檢測桶(9)組成;其中檢測桶(9)底部開進出水口 (7)和溢流口(6),右檢測桶蓋(2)、左檢測桶蓋(4)為兩塊對稱的半圓端蓋,在兩端蓋對接處開若干半圓形槽,在對接處焊接兩塊檢測桶支板(8),檢測桶支板(8)在與右檢測桶蓋(2)、左檢測桶蓋(4)對應的地方開圓槽,兩鋼塊用螺栓連接,可拆卸和調整松緊度,整個檢測桶(9)的邊沿與右檢測桶蓋(2)、左檢測桶蓋(4)邊沿用螺栓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質自動監測設備給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一種水質自動監測設備給排水裝置,工作前所有電磁閥關閉,水泵(16)關閉;工作時,首先打開電磁閥a(15)和電磁閥c(19),給水泵(16)通電,水流經過過濾器(14)和去離子器(13)處理,進入檢測桶(9),當水注入到預設容量,關閉電磁閥a (15)和電磁閥c (19),關閉水泵(16),待檢測完畢打開電磁閥d(12)和電磁閥c(19)排水;需要清潔檢測桶(9)時,可打開電磁閥b(18),水泵(16)接清水,沖洗完畢后,開電磁閥c (19)、電磁閥d (12)排水;水流路通過PLC時間順序控制電磁閥a (15)、電磁閥b (18)、電磁閥c (19)、電磁閥d (12)的開關來實現給排水、溢流及清洗檢測桶的操作。
【專利摘要】一種水質自動監測設備給排水裝置,具體而言,右檢測桶蓋、左檢查桶蓋與檢測桶基體通過螺栓孔的螺栓連接固定在其頂端,傳感器夾塊安裝在右檢測桶蓋、左檢查桶蓋銜接處,檢測桶基體整體通過螺栓安裝在檢測桶支板上。檢測桶的中間底部設有進排水口;溢流管一端安裝在檢測桶基體內部邊緣處,另一端置于檢測桶底部的邊緣處。水泵通過鋁塑管、直角管接頭、三通接頭與檢測桶的進排水口相連;過濾器、去離子樹脂通過鋁塑管、直角管接頭和三通接頭與檢測桶的進排水口相連;溢流管通過鋁塑管與被檢測水源相連。溢流管通過檢測桶基體的底部的通孔與被檢測水源相連,其固定方式采用強力膠固定在檢測桶基體的桶內壁上。
【IPC分類】G01N35-10, G01N33-18
【公開號】CN104569467
【申請號】CN201410818619
【發明人】徐明剛, 羅學科, 謝富春, 李文, 王磊, 馬小林, 張振, 黃文勇
【申請人】北方工業大學
【公開日】2015年4月29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