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測量由轉子失衡所產生的力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測量由轉子的失衡所產生的力的裝置,這種裝置可由DE3332978A1得知。
對于測量由一轉子失衡所產生的力的這樣的一裝置,已知的是,安裝一測量軸,該測量軸在兩個軸承裝置中旋轉,所述軸承裝置相互隔開一定的軸向距離布置并且通過與一空心的軸承殼體相對的力傳感器支承。該測量軸的安裝是通過一固定框架來支承的。
由EP343265A1可知,在一平衡機的情況中,應相對于一固定框架可轉動地安裝一支承梁,其向測量軸軸向地延伸,并且要布置傳感器,這些傳感器相互之間以一定的軸向距離布置在支承梁與固定框架之間。由DE3330880A1可知,要通過相互以一定的軸向距離布置的力傳感器將一支承件支承到一固定框架上,該支承件用于容納測量軸的旋轉安裝。
在由EP0133229A1可知的用于平衡機動車的車輪的一裝置中,測量軸用一安裝件支承在一固定框架上,該安裝件具有一力傳感器。為了獲得一動態平衡,給測量軸的安裝件設置兩個安裝面,其中布置有力傳感器。
從EP0058860B1的一用于一旋轉體的一平衡機可知,測量軸旋轉地安裝在一彈性的柔性扁平件上,該扁平件垂直地布置在機座上。為此,測量軸的旋轉安裝件設置在扁平件的上邊緣。扁平件的位置偏移經傳感器的一臂來檢測,其中該臂垂直于扁平件延伸;傳感器的力觸發器相互垂直地延伸。在這個連接中,一個傳感器記錄靜態部分,另一傳感器檢測由動態失衡造成的力并且促使垂直的彈性柔性扁平件繞例如一中心線扭轉。
此外,從DE-AS 1698164可知一振動測量(超臨界的)測量系統,其帶有用于位于葉片彈簧上的轉子的一安裝件,該安裝件相互對角線地設置并且其延長線在要平衡的轉子的一個平衡面內形成一虛擬交點。相互對角線地設置的兩個葉片彈簧經一中間板支承在一基板上,其中中間板位于相互平行地布置的垂直立起的葉片彈簧上。通過振動傳感器,檢測到由一轉子的失衡造成的葉片彈簧的振動并且轉換成相應的測量信號。
由DE-AS 1027427和DE-AS1044531可知,在構成平衡機的振動安裝件的彈簧桿或板簧的情況中,是通過薄的點形成鉸鏈。
在已知裝置中設置在測量點的安裝面內的力傳感器輸送傳感器信號,其正比于由轉子失衡造成的離心力并且該離心力引起由傳感器測量的反作用力。對用于車輪平衡機的傳統標準的的測量系統,測量軸與夾持于其上的轉子通常是采用一浮動安裝件。根據靜力學杠桿原理,為了對失衡進行動態平衡,在轉子的兩個平衡面上發生平移直線運動。因此由傳感器在兩個安裝面內所測量到的力獨立于轉子分別離兩個傳感器的距離。由于這些距離不同,在例如由于溫度、期限、沖擊、過載、運送中的震動、濕度等因素的影響下,使兩個測量轉換器之一的靈敏度變化時,為各平衡面計算出與平衡質量的非常相稱的誤差。
本發明的技術問題是提供在開頭所述類型的一裝置,其中由于上述力的動態變化,一測量轉換器的靈敏度的修改僅輕微地影響在平衡面內要進行平衡的質量,例如通過安裝平衡塊。
該技術問題根據本發明所提供的裝置來解決,其中其帶有一測量軸,該測量軸安裝在一樞轉軸承內并且繞其軸線旋轉,要測量的轉子被安裝到該測量軸上,和測量軸的具有一力傳感器的一安裝件,該安裝件位于一固定框架上,其中安裝件具有一中間框架,測量軸在具有一力傳感器的一支承面內支承在該中間框架上,其特征是中間框架經另一力傳感器被支承在固定框架上,并且測量軸被支承在中間框架上,而中間框架被支承在固定框架上,并且測量軸與中間框架進一步被支承在由支承連桿形成的一虛擬安裝位置。
為此,剛性設計的中間框架經另一力傳感器支承在固定框架上,在該中間框架上支承測量軸,在一安裝面內具有一力傳感器。因此,兩個力傳感器位于用于進行力測量失衡檢測的兩個安裝系統內,其中每一力傳感器用于兩個安裝系統之一。兩個安裝系統位于測量軸與剛性框架,例如平衡機之間,在平衡機上對一機動車的車輪進行失衡測量。在這個連接上,力傳感器可以位置不同的安裝面內,例如位于剛性的中間框架的區域或者位于一公共安裝面內。
采用上述兩個安裝系統的設計,給測量軸提供至少一個支承,因為這具有在另一安裝面內的一虛擬安裝位置的特性。也可提供帶有這樣的虛擬安裝位置的兩個這種安裝面。虛擬安裝位置可以位于要測量的轉子的兩側。然而,也可以僅提供一個附加的安裝面,其具有一虛擬安裝位置;該平面最好位于轉子的兩個平衡面之間,或者也可位于設置力傳感器與轉子的平面之間。
兩個力傳感器最好設置在一公共安裝面內,該安裝面垂直于測量軸這軸線延伸。在力傳感器內作為反作用力所觸發的力平行地、特別是相互共軸地取向并且位于公共安裝面內。力傳感器可以位于不同安裝面內的中間空間的軸向延伸的區域內。
一優選的結構形式是測量軸在一第一安裝面內和在一第二安裝面內被支承在中間框架上,該第一安裝面具有一力傳感器,并且第二安裝面具有虛擬支承點,并且中間框架經第二力傳感器在一個安裝面內被支承在固定框架上,此外,通過一平行的導引被連結到固定框架上。具有虛擬支承點的安裝面可以位于轉子、特別是一機動車車輪與安裝面之間,該安裝面具有兩個力傳感器,或者最好是位于轉子、特別是一機動車的車輪的兩個平衡面之間。
中間框架可以經一對支承連桿和在支承連桿的各端部的鉸鏈支承。測量軸也可經一對支承連桿和在支承連桿的各端部的鉸鏈支承到中間框架上。各鉸鏈的軸線垂直于力傳遞到力傳感器的平面以及安裝測量軸的軸線延伸。將中間空間支承在固定框架上的支承連桿對可同時設置中間空間的導引。為此,支承連桿相互平行地延伸。但是,也可以相互成一定角度地布置支承連桿,其中角的頂點最好位于測量軸的軸線上或者該測量軸軸線附近。支承連桿的鉸鏈被支承在支承連桿的一梯形構造的角部。采用該布置,就建立了位于轉子外側的虛擬安裝位置。也可通過相互以一定角度布置并且其鉸鏈被支承在支承連桿配置的一水平梯形的角部的方式來形成虛擬安裝位置,其支承在轉子內側,特別是在平衡面之間。支承連桿最好被形成剛性的扁平件,例如板狀金屬件、鑄造件、滾壓的扁平件等,其確保通過鉸鏈,所希望的力能基本上線性地和軸向地延伸傳遞給傳感器。由扁平件形成的支承連桿布置可被設計成一單塊坯件,其中扁平件被設計成剛性的并且僅居間地設置的和基本上線性地延伸的鉸鏈是柔性的。鉸鏈可通過弱點、例如各個柔性扁平件之間的縮口來形成。由此,柔性鉸鏈軸線被形成在柔性扁平件之間。采用相應的布置,平行的或成角度的,就在各個線性延伸的安裝軸線上建立了所希望的虛擬安裝位置,正如上面所描述過的。
虛擬安裝位置也即在平衡機的框架計算中所考慮的測量位置,并且表示虛擬測量點。
通過附圖,本發明用實施例更詳細地描述,其中
圖1表示一第一實施例;圖2表示一第二實施例;圖3表示一第三實施例;圖4表示一第四實施例;圖5表示一第五實施例;圖6表示一第六實施例;圖7表示用于測量軸的一測量布置與安裝的一頂視圖,其可用在圖1、3和5的構造中;圖8表示從前向后觀看時圖7的測量布置的一透視圖;圖9表示從上面和側面觀看時圖7和8的測量布置的一透視圖;圖10表示一第七實施例。
附圖中表示了一轉子1,為了進行非平衡(失衡)測量,其用已知的方式通過圖中未詳細示出的夾持裝置被連接到測量軸2上。測量軸2被轉動地安裝在一固定框架6上。固定框架6可以是一輪式平衡機的機架。安裝是通過一安裝件3來進行的,該安裝件還將詳細描述并且具有力傳感器4、5。安裝件3可以具有一管狀旋轉軸承26,其中測量軸2轉動地安裝在該軸承內。容納測量軸2的旋轉軸承26在一第一安裝面8b內牢固地安裝在位于傳感器4之上的一中間框架7上。另外,在另一安裝面9內,通過支承連桿13、14建立一虛擬支承點24,所述支承連桿形成一支承連桿對并且相互以一定的角度延伸。支承點24用作一擺動銷,該擺動銷垂直于由非平衡測量所獲得的反作用力向傳感器4所傳遞的力的方向延伸。支承連桿13和14在其端部與中間框架7可轉動地連接(通過鉸鏈19和22),并且與測量軸2的旋轉軸承26可轉動地連接(通過鉸鏈20、21)。鉸鏈19~22的鉸接軸線平行于形成在虛擬安裝位置24處的擺動銷延伸。虛擬安裝位置24可以位于轉子1與安裝面8之間,其中傳感器4和5位于安裝面內8(圖1和2)。但是,虛擬安裝位置24也可位于轉子的區域,特別是在平衡面27、28之間,其中在這兩個平衡面之間對失衡進行平衡,例如通過附著平衡塊(圖5和6)。
中間框架7經力傳感器5支承在固定框架6上。該力傳感器5可以布置在安裝面8內,其中安裝面8垂直于測量軸。然而,也可以將力傳感器5布置在另一安裝面內,該安裝面在測量軸2的軸向偏離。此外,中間框架7經一對支承連桿(11和12)支承在固定框架6上。支承連桿11、12的端部與固定框架6可轉動地連接(通過鉸鏈15、16),并且與中間框架7可轉動地連接(在圖1、3、5、10和7~9中通過鉸鏈17、18,在圖2、4、6中通過鉸鏈19、22)。中間框架7被設計成一剛性安裝塊或剛性安裝框架。
在圖1、2以及5~9的結構形式中,支承連桿11和12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平行于測量軸2的軸線23。這樣支承連桿11和12對于傳遞給力傳感器5的力形成一平行的導引,所述的力大致垂直于測量軸2的軸線23引導,它是在非平衡測量過程中所造成的反作用力。
在圖3、4和10的結構形式中,兩個支承連桿11和12相互布置成一銳角,銳角的頂點位于測量軸2的軸線23上或者在軸線23附近。該頂點形成另一虛擬安裝位置25,該安裝位置在位于轉子1外側并且垂直于測量軸2延伸的一安裝面10內。
在圖10的結構形式中,虛擬安裝位置25與安裝面10位于測量軸2的由點劃線表示的一延伸位置,其相對于測量軸2的安裝件3在測量軸2的縱向延伸的相反側延伸。安裝位置25及其安裝面10相對于安裝件3位于轉子1的相對側。
虛擬安裝位置25也具有一擺動銷的特性,該擺動銷垂直于測量軸2的軸線23并且垂直于力傳遞給力傳感器4和5的引導方向。在所示的實施例中,力的傳遞是在安裝面8內進行。為了形成在各個虛擬安裝位置24、25處的擺動銷特性,鉸鏈15~22的鉸接軸線相互平行地并且垂直于測量軸2的軸線23并垂直于反作用力在安裝面8內向力傳感器4和5的力傳遞方向延伸。
在圖3和4的實施方式中,在轉子2的兩側,即在轉子的內側和外側,建立帶有虛擬安裝位置24和25的安裝面9和10。虛擬安裝位置24和25具有虛擬測量點的特性。作用于內部安裝位置24的力L和作用于外部安裝位置25的力R被傳遞給力傳感器4。力傳感器產生相應的傳感器信號L’和R’。在虛擬安裝位置24和25也建立虛擬測量點,這是因為當由轉子失衡產生的一離心力作用在左側安裝面9時,就由力傳感器5發射正比于該離心力值的一測量信號L’,而力傳感器4則不發射信號。當由轉子失衡產生的一離心力R作用在右側外部安裝面10時,僅力傳感器4發射一正比的測量信號R’,而力傳感器5不發射信號。這就獲得一浮動的安裝,其中平衡面27和28位于轉子1上在虛擬測量點/虛擬測量面之間,其中虛擬測量點/虛擬測量面與安裝面9和10一致,正如圖3和4中所示。在由安裝面9與10之間的轉子失衡所造成的一力作用的情況中,在這些平面(虛擬測量面)內作用的安裝力就根據離作用點的距離進行分配,并且由力傳感器4和5發射相應的傳感器信號。
在圖10所示的結構形式中,一個虛擬安裝位置24位于兩個平衡面27、28之間的安裝面9內,最好是大致在兩者之間的中間位置,其中由轉子失衡造成的一離心力L在該虛擬安裝位置24處是有效作用的。另一虛擬安裝位置25相對于測量軸2的安裝件3位于測量軸延伸的另一側。這里由轉子失衡造成的一離心力R是起作用的。如上所述,傳感器4和5輸出正比于離心力R和L的測量信號R’、L’。
在圖1、2和5~9的結構形式中,外部虛擬安裝位置位于一無窮大或者幾米的一相對遠的距離處,例如從大約3~20米或更大的一位置處,這是因為由支承連桿11和12而產生對中間框架7的一大致平行的導引。如果由轉子失衡造成的一離心力(圖1和2中為L,圖5和6中為S)以這些結構形式傳遞到虛擬安裝位置(虛擬測量點)處的安裝平面9(虛擬測量面),則該力僅由力傳感器5檢測到并且由其發射一正比信號L’/S’。力傳感器4不發射信號。不管所傳遞的離心力的距離,力傳感器5將僅發射正比于離心力值的一信號,因為中間框架7是平行的引導的。另一方面,力傳感器4將發射一測量信號M’,其不僅正比于離心力值和失衡值,也正比于安裝面9/虛擬安裝位置24的力傳遞點的距離。
在圖1、3、5和10以及7~9的結構形式中,中間框架7借助于由支承連桿11和12形成的支承連桿對支承在固定框架6上,并且測量軸2的管狀旋轉安裝件26通過由支承連桿13和14形成的支承連桿對來支承,其中當沿測量軸2的軸向觀看時,一對支承連桿位于另一對支承連桿后。圖3和4結構形式的支承連桿對具有相同的傾斜方向。在實施例中,11、12的傾斜方向相反于支承連桿對13、14的傾斜方向。在圖2、4和6的結構形式中,支承框架7被支承在固定框架6上,并且測量軸2的旋轉安裝件26被支承在中間框架7上,其中各支承連桿對11、12和13、14首尾相接或相互疊置。在此,鉸鏈17、19和18、22可以合并成中間框架7上的公共鉸鏈19和22,如圖2、4和6所示。
支承連桿11~14可以由扁平件形成,這些扁平件堅固和剛性地設計。扁平件可以由一單塊坯件形成,而鉸鏈由線性的弱點形成,即采用縮口的形式。由圖7~9可看出,作為保持裝置29的一元件的一保持板33也可由形成支承連桿11~14的扁平件的坯件形成。保持板33例如通過焊接而與管狀旋轉安裝件26牢固地相連。另外,作為保持裝置26的一元件,也可設置一角架34;該角架也例如通過焊接而與保持板33及旋轉安裝件26固定地連接。在圖中,示出了上部角架34。也可設置一下部角架。上部和下部角架也可包括一彎肘,其中旋轉安裝件26例如通過焊接而與彎肘穩固地相連,并且以一導引的方式穿過彎肘內的一開口。由此,在兩個鉸鏈20與21之間建立了保持裝置29與旋轉安裝件26的一堅固和剛性的連接。鉸鏈20與21位于兩個支承連桿13、14與保持板33之間。
由形成支承連桿11~14的扁平件的單塊坯件也可形成安裝板37、38和40、41。安裝板37、38例如通過螺栓連接或其它方式而與固定框架6牢固地相連。安裝板37和38形成用于支承連桿臂的接合點,其中支承連桿臂由支承連桿11和12形成,并且中間框架7被支承在固定框架6上。在安裝板37、38與形成支承連桿11、12的扁平件之間,通過線性弱點/縮口方式形成鉸鏈15與16。弱點具有一凹入的特別是一半圓形的橫截面。
另外,由單塊坯件形成兩個安裝板40、41,它們例如通過螺栓連接、焊接或類似方式而與中間框架7的側面牢固地相連。在兩個安裝板40、41與支承連桿11、12之間,由弱點/縮口方式形成鉸鏈17和18。在形成支承連桿13和14的扁平件之間,由弱點/縮口方式形成鉸鏈19和22。
由此,由一單塊坯件實際上形成整個安裝件3,其中測量軸2支承在固定框架6上并且預先確定虛擬安裝位置與測量點。
中間框架7在固定框架上的平行導引基本上來自于這樣的事實即凹入的縮口15、17和16、18的輪廓位于支承連桿11、12的兩側大致在平行的平面35和36內,其中獲得兩個支承連桿11和12的導引功能。各縮口15、17和16、18位于形成扁平件的支承連桿11、12的相對表面上。支承連桿11和12相互以一極其尖銳的角度傾斜,但與此相關的是,正如已描述的,由在平行的平面35與36內的一導引功能獲得平行的導引。由此,可以獲得相應于圖1~5的測量布置。為了獲得對應于圖3的一測量布置,支承連桿11和12可以用一相應較寬的角度相互傾斜。
為了實現圖10所示的實施例,圖7~9中的支承連桿11、12在其后端相互面對。后部縮口/鉸鏈15、16比前部縮口/鉸鏈17、18更靠近于測量軸2的軸線設置。
正如圖8也表示的,兩個力傳感器4、5布置在一基準線上,其中力傳感器4布置在旋轉安裝件6與中間框架7的內側之間,而力傳感器5則布置在中間框架7/安裝板41的外側(圖9)與固定框架6之間。
為了驅動測量軸2,設置一電機30,其經一驅動皮帶31來驅動測量軸。電機30經一延伸臂32安裝在旋轉安裝件26上。采用該安裝件,測量結果就不會受到由電機驅動所造成的干擾的影響。
從軸向觀看時,在固定框架6上建立了用于測量軸2的一緊湊的安裝件3。隨著力的動態變化的降低,特別是給測量軸2采用一浮動的安裝,這將導致降低對力傳感器靈敏度變化的影響,例如由于溫度、老化、沖擊、過載、運輸過程中的震動和濕度的影響,可以減少所需的對力傳感器的更換,以及在運輸和設置機器后重新調節測量布置,可以降低維護成本,改善測量精度,降低在將模擬測量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的過程中對AD轉換器的分辨率的要求,并且盡管結構緊湊卻能獲得一更大的測量面虛擬距離。雖然測量軸是固定安裝的,但對于在轉子兩側采用兩個安裝位置的這些測量布置,可類似地獲得力的動態變化的降低。1轉子2測量軸3安裝件4力傳感器5力傳感器6固定框架7中間框架8安裝面9安裝面10 安裝面11 支承連桿12 支承連桿13 支承連桿14 支承連桿15 鉸鏈16 鉸鏈17 鉸鏈18 鉸鏈19 鉸鏈20 鉸鏈21 鉸鏈22 鉸鏈23 測量軸軸線24 虛擬安裝位置25 虛擬安裝位置26 樞轉安裝件27 平衡面28平衡面29保持裝置30電機31驅動皮帶32延伸臂33保持板34角架35平行的平面36平行的平面37安裝板38安裝板39安裝板40安裝板41安裝板
權利要求
1.用于測量由一轉子的失衡所產生的力的裝置,其帶有-一測量軸(2),該測量軸(2)安裝在一樞轉軸承(26)內并且繞其軸線(23)旋轉,要測量的轉子(1)被安裝到該測量軸上,和-測量軸(2)的具有一力傳感器(4,5)的一安裝件(3),該安裝件(3)位于一固定框架(6)上,其中-安裝件(3)具有一中間框架(7),測量軸(2)在具有一力傳感器(4)的一支承面內支承在該中間框架(7)上,其特征是-中間框架(7)經另一力傳感器(5)被支承在固定框架(6)上,并且-測量軸(2)被支承在中間框架(7)上,而中間框架(7)被支承在固定框架(6)上,并且測量軸與中間框架進一步被支承在由支承連桿(11,12,13,14)形成的一虛擬安裝位置(24,2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力傳感器(4,5)被布置在剛性中間框架(7)的區域內的安裝面內。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力傳感器(4,5)位于一公共安裝面(8)內。
4.如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中間框架(7)安裝在固定框架(6)上,并且測量軸(2)安裝在中間框架(7)上,以至于傳遞給力傳感器(4,5)的力位于一平面內并且平行地定位,特別是相互同軸地定位。
5.如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虛擬安裝位置(24,25)位于補償面(27,28)外側。
6.如權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虛擬安裝位置(24,25)在其與測量軸(2)交界處構成虛擬測量位置。
7.如權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虛擬安裝位置(24,25)被線性地設計并且垂直于測量軸軸線(23)。
8.如權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測量軸(2)在一第二安裝面(9)內被支承在中間框架(7)上,該第二安裝面具有由支承連桿(13,14)形成的虛擬安裝位置(24),并且中間框架(7)被支承在安裝面(8)內,該安裝面(8)具有力傳感器(5)并帶有在固定框架(6)上的平行導引。
9.如權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安裝件(3)僅具有一個虛擬安裝位置(24)。
10.如權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一虛擬安裝位置(24)位于補償面(27,28)之間。
11.如權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一虛擬安裝位置(24)位于轉子(1)與固定框架(6)之間。
12.如權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兩個虛擬安裝位置(24,25)設置在轉子(1)的兩側。
13.如權利要求1~12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一個虛擬安裝位置(24)大致位于兩個補償面(27,28)的中間。
14.如權利要求1~13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由一第一對支承連桿(11,12)形成的虛擬安裝位置(25)位于測量軸(2)的一延伸處,其相對于測量軸(2)的安裝件(3)在測量軸(2)的縱向的相反側延伸。
15.如權利要求1~14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安裝位置(24,25)位于各對支承連桿的支承連桿(11,12/13,14)的延伸線的相交位置。
16.如權利要求1~15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中間框架(7)經一第一對支承連桿(11,12)和鉸鏈(15~18)支承在固定框架(6)上,并且測量軸(2)經一第二對支承連桿(13,14)和鉸鏈(19~22)支承在中間框架(7)上,并且各鉸鏈(15~22)的軸線基本上垂直于被傳遞給力傳感器(4,5)的力的作用方向并且垂直于測量軸(2)的軸線(23)的方向延伸。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第一對支承連桿的支承連桿(11,12)被平行地或者以一角度布置,該角度的頂點基本上位于測量軸(2)的軸線(23)上。
18.如權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支承連桿(11~14)由剛性的扁平件形成,它們布置在相連的鉸鏈(15~22)之間。
19.如權利要求16~18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形成支承連桿(11~14)的扁平件以其表面位于與相應鉸鏈(15~22)的軸線相同平面內的方式設置。
20.如權利要求16~19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支承聯合(11~14)與鉸鏈(15~22)由一單塊坯件形成,并且鉸鏈(15~22)被設計成線性延伸的弱點。
21如權利要求1~20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兩個虛擬安裝位置(24,25)中的至少一個相對于測量軸(2)的軸線(23)偏離到各相應的力傳感器(4,5)所位于的那一側。
22.如權利要求1~21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測量軸(2)在中間框架(7)上的支承和中間框架(7)在固定框架(6)上的支承這樣設置,即當沿測量軸的軸線觀看時,一個位于另一個后或者一個接著一個。
23.如權利要求1~22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樞轉安裝件(26)與一剛性保持器(29)固定地相連,該剛性保持器離設有力傳感器(5,6)的安裝面一定的軸向距離,并且保持器(29)經相互以一定角度布置的兩個支承連桿(13,14)支承,并且鉸鏈(19~22)被支承到中間框架(8)上。
24.如權利要求1~23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形成鉸鏈(15~22)的弱點具有一凹入的橫截面。
25.如權利要求1~23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形成鉸鏈(15~22)的弱點被設計成線性的孔洞。
全文摘要
用于測量由一轉子(1)、特別是一機動車的車輪的失衡所產生的力的裝置,其帶有繞其軸線(23)旋轉地安裝的一測量軸(2),要測量的轉子(1)被安裝到該測量軸上,和測量軸(2)的具有一力傳感器(4,5)的一安裝件(3)位于一固定框架(6)上,其中安裝件(3)具有一中間框架(7),測量軸(2)經一第一力傳感器(4)支承在該中間框架上,并且中間框架(7)經另一力傳感器(5)被支承在固定框架(6)上。這樣,與傳統的機器相比,用浮動安裝可獲得降低的力的動態變化。
文檔編號G01M1/04GK1298484SQ99805586
公開日2001年6月6日 申請日期1999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1998年9月2日
發明者艾克哈特·格貝爾 申請人:斯奈幫技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