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管檢測裝置,尤其是指利用水壓密封檢測原理,對石油鋼管進行高壓密封自動檢測的裝置。
石油工業所采用的鋼管必須能耐一定壓力,使用未經檢測且有滲漏的鋼管進行采油,將給采油工作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所采用的油管打壓測試方法是單根鋼管的人工測試,每次只能測試一根鋼管,效率低、勞動強度大。測試鋼管時需勞力25名,測試速度常常滿足不了石油用管的需求。因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往往只能對一部份鋼管進行檢測。要想檢測每一根鋼管就必須采用高效率檢測裝置,才能滿足石油生產和需要。
為了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該裝置采用微機程序控制,可同時對多根長度不一的鋼管,實現從鋼管進料開始到檢測完畢輸出全過程的全自動、全封閉檢測。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鋼管液壓檢測裝置由進料上絲扣機,鋼管液壓檢測機和卸絲扣卸料機組成,其特征是進料上絲扣機在位于進料一端安置有輸入滾,第一組翻轉器和儲料架以配合完成進料;儲料架后配有第二組翻轉器和上絲扣機,使鋼管兩端分別裝上測試頭和絲堵;上絲扣機后安置有第三組翻轉器,儲料架,第四組翻轉器,定位滾,第五組翻轉器和儲料架,使待測鋼管完成定位;鋼管液壓檢測機是安置在進料上絲扣機后,由第一運料車,第二運料車,測試臺和升降卸料架組成的鋼管液壓檢測機完成鋼管注壓測壓工作;卸絲扣卸料機是由第六組翻轉器,卸絲扣機,第七組翻轉器,合格鋼管輸出滾和不合格鋼管輸出滾組成,最終完成下絲扣,輸出已測鋼管的工作。
被測鋼管是通過進料上絲機的輸入滾進入的,第一組翻轉器將鋼管翻轉到儲料架上,經程控開關控制,第二組翻轉器將鋼管翻轉到上絲扣機上。上絲扣機接到鋼管后,捕捉到鋼管兩端口,此時液壓鉗夾緊鋼管,上絲扣機由液壓馬達旋轉,將前端測試頭,后端絲堵旋合到鋼管兩端絲扣上,完成進料上絲扣工序。
然后,鋼管液壓檢測機的第三組翻轉器將上好測試頭和絲堵的鋼管翻轉到儲料架上,第四組翻轉器又將鋼管從儲料架上取下,翻轉到定位滾上,鋼管定位后,第五組翻轉器將鋼管從定位滾上取下,送到儲料架上,再由第六組翻轉器依靠仿形模板一步步將鋼管翻轉到運料車上。每裝上一根鋼管,運料車就向前移動一步,運料車裝滿以后,第一運料車從儲料架上移出,同時第二運料車也同步移動,第一、第二運料車分別將待測鋼管和已測鋼管裝卸到測試臺上和卸料架上,運料車返回原位置,繼續完成下一個循環動作。已測鋼管由第七翻轉器從升降卸料架上取下,送到卸絲扣機上。卸絲扣機捕捉到鋼管兩端后,第二液壓鉗將鋼管夾緊,液壓馬達將鋼管兩端的測試頭和絲堵卸下,兩端的翻轉器將卸下的測試頭和絲堵翻轉到前后輸送器上通過提升機送回上絲扣機循環使用。測試完畢并卸完絲扣的鋼管按合格鋼管和不合格鋼管再分別由第八組轉器和兩組輸送滾分別輸出,完成鋼管測試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解決當前人工檢測鋼管費時,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的弊病,可同時對16-50根,長短分別從6-9米的鋼管進行施壓26Mpa的密封性檢測,每小時可測125-375根鋼管,提了工作效率,滿足了石油工業的需要。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做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的側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的俯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鋼管翻轉器側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液壓夾緊鉗側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液壓自動檢測裝置注壓測壓器側剖面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液壓自動檢測裝置注壓測壓器俯視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液壓自動檢測裝置卸絲扣機側視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卸絲扣機俯視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測試頭返回裝置側視圖中7輸入滾 8第一組翻轉器9儲料架 10第二組翻卷器11上絲扣機12第三組翻轉器13儲料架 14第四組翻轉器15定位滾 16第五組翻轉器17儲料架 18夾緊鉗19碰撞開關20第一運料車21第二運料車 22測試臺23雙觸點壓力表24升降卸料架25第六組翻轉器26卸絲扣機27輸出滾 28第七組翻卷器29輸出滾 30翻轉支臂31鋼管32液壓缸33液壓缸 34夾鉗頭35測試頭 36高壓泵37雙向液動開關38絲堵卸扣小車39絲堵返回線 40測試頭返回線41測試頭卸扣小車移動氣缸 42測試頭卸扣小車43絲堵卸扣小車移動氣缸44夾緊鉗45提升機 46斜導槽47輪導向 48測試頭翻轉器49仿型翻卷器 50支架圖1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的側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的俯視圖。從圖1和圖2可以看出鋼管31從箭頭A的方向被輸入滾7送入,當鋼管31的前端觸動碰撞開關19時,第一組翻轉器8啟動,將鋼管31翻轉到儲料架9上;在程序控制下,第二組翻轉器10將鋼管31翻轉到上絲扣機11上。上絲扣機11接到鋼管31后,自動跟蹤捕捉鋼管31的兩端,此時夾緊鉗18工作,將鋼管31夾緊;上絲扣機11的兩端液壓馬達旋轉,將前端測試頭和后端絲堵旋合到鋼管31兩端。完成上絲扣任務后,第三組翻轉器12將上好測試頭和絲堵的鋼管31翻轉到儲料架13上。
第四組翻轉器14將鋼管31從儲料架13上取下,送到定位滾15上定位。然后,第五組翻轉器16將鋼管31從定位滾15上取下,放到儲料架17上,完成進料上絲扣工序。
仿型翻轉器49將鋼管31從儲料架17上取下,靠仿形模板一步一步的將鋼管31翻轉到第一運料車20上,第一運料車20每裝上一根料就向右移動一步。當第一運料車20裝滿以后,第一運料車20從儲料架17下全部移出,此時第二運料車21行至測試臺22下面,在程序控制下,第一、第二運料車開始上升,第二運料車21從測試臺底部將測試完的鋼管托起,兩車到位后,向右行駛,當第一運料車行至測試臺22下面時,第二運料車21剛好行至卸料架24上方。兩車同時下降,分別將待測鋼管和已測試完的鋼管卸到測試臺22和升降卸料架24上。在測試臺22上,啟動注壓測壓機完成鋼管測試工作。
第二運料車運到升降卸料架24上的已測試完的鋼管,由第六組翻轉器25移至卸絲扣機26,鋼管31兩端的測試頭35和絲堵分別被旋下,然后用第七組翻轉器把合格鋼管和不合格鋼管分別翻轉至輸出滾27和輸出滾29,分別輸出,最終完成鋼管全自動加壓檢測。
圖3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鋼管翻轉器的側視圖。當翻轉臂30處于圖中所示位置,處于儲料架9上的鋼管3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儲料架9的傾斜平面下滑到儲料架9的邊緣。翻轉臂30在液壓缸32作用下抬起,托起一根鋼管于圖中虛線所示位置,鋼管將沿翻轉臂30下滑,滑入上絲扣機11,完成一次鋼管的翻轉運輸動作。
圖4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夾緊鉗的側視圖。其結構由液壓缸33,夾緊頭34,支架50組成。夾緊頭34通過樞軸可轉動地固定在支架50上,當液壓缸33推動夾緊頭34的下端,夾緊頭34的上端將鋼管31夾緊,便于對其進行上絲扣,卸絲扣等工序。
圖5和圖6分別是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鋼管注壓測壓機側剖面圖和俯視圖。
從雙向液動開關37注入的液體,在液壓缸的作用下,通過鋼管一端測試頭35注入待測鋼管31。通過雙觸點壓力表23,使壓力達到預定值,檢測出鋼管耐壓情況,檢測出合格及不合格鋼管。
圖7和圖8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卸絲扣機側視圖和俯視圖,被測鋼管31進入卸絲扣機;夾緊鉗44夾緊鋼管31,絲堵卸絲扣小車38和測試頭卸絲扣小車42分別在氣缸41和43的推動下,將被捕捉到的絲堵和測試頭利用液壓馬達將兩者卸下,再利用測試頭翻轉器48將測試頭取下,放入圖11所示測試頭返回裝置(絲堵也以同樣裝置和原理放入絲堵返回裝置)。
圖9是本實用新型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測試頭返回裝置側視圖,卸下的測試頭在測試頭翻轉器48作用下,放入斜導槽46,滑動到上絲扣機一端,使用提升機45,將測試頭35放入上絲扣機11內,完成測試頭的循環使用工序。
權利要求1.一種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是由進料上絲扣機,鋼管液壓檢測機和卸絲扣卸料機組成,其特征在于進料上絲扣機在位于進料端安置有輸入滾、第一組翻轉器和儲料架;儲料架后配有第二組儲料架和上絲機;上絲扣機后安置有第三組翻轉器、儲料架、第四組翻轉器、定位滾、第五組翻轉器和儲料架;鋼管液壓檢測機是安置在進料上絲扣機后,有由第一運料車、第二運料車、測試臺和升降卸料架組成的鋼管液壓檢測機;卸絲扣卸料機是由第六組翻轉器、下絲扣機、第七組翻轉器、合格鋼管輸入滾和不合格鋼管輸入滾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管翻轉器具有一個液壓缸支撐的轉動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絲扣機和卸絲扣機均具有一個夾緊鉗,該夾緊鉗是由液壓缸,帶樞軸的夾緊頭和支架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試臺備有注壓測壓裝置,該裝置具有雙向液動開關、高壓泵和雙觸點壓力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絲扣機是由測試頭卸扣小車、絲堵卸扣小車、測試頭卸扣小車移動氣缸、絲堵卸扣小車移動氣缸、夾緊鉗、導向輪和測試頭翻轉器組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絲扣機包括測試頭返回線和絲堵返回線,該測試頭返回線和絲堵返回線均包括一個翻轉器、一個斜導槽和一個提升機。
專利摘要一種鋼管打壓自動檢測裝置,是由進料上絲扣機,鋼管液壓檢測機和卸絲扣卸料機組成。可對鋼管進行自動跟蹤,定位,上絲扣,加壓測試,自動卸絲扣,并可將測試頭和絲堵通過自動傳輸線返回循環使用。該裝置可同時對16—50根長度為6—9米的石油鋼管施加26MPa的壓力,對鋼管螺紋結合處和鋼管本身在加壓后的密封情況進行全自動檢測。
文檔編號G01M3/28GK2387526SQ99201000
公開日2000年7月12日 申請日期1999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1999年3月10日
發明者杜國山 申請人:杜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