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郁閉度測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森林調查工具,尤其涉及一種測定林分郁閉度的器具。
林分郁閉度是樹冠投影面積與林地面積之比,它是森林的主要調查因子之一。現行的調查方法有系統樣點抬頭觀測法、一米一抬頭法、樹冠垂直壓線法和坐標紙樹冠投影法。這些調查方法都是在進行地面輔助測量的基礎上,由測定者抬頭仰視樹冠,再計算出林分郁閉度。由于樹冠是在一定高度的空中,而根據人體頸部的結構,人目光很難達到向上與地面垂直的程度,因此判斷樹冠邊緣因人而異,沒有一個統一的測定標準,難以進行測定精度的比較。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的郁閉度測定器具,以使林分郁閉度的測定有統一的標準可遵循。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利用球冠鏡將林地上的樹冠影像聚集于計點盤上,通過查數樹冠影像所覆蓋的點數,直接獲得林分郁閉度。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測定標準,避免了抬頭觀測的主觀因素影響,測定相對誤差為±3%,不同人員測定的變動系數在3%以下,提高了測定精度;同時省略了現行調查方法中的地面輔助測量工作,比一米一抬頭法提高工效4倍以上;另外本實用新型僅由球冠鏡、計點盤、壓環和底盤組成,結構特別簡單。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際使用情況對本實用新型作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郁閉度測定器的結構圖。
圖2是圖1中計點盤的平面圖。
圖3是使用本實用新型測定林分郁閉度的示意圖。
如圖1所示,郁閉度測定器由球冠鏡(1)、計點盤(2)、壓環(3)和底盤(4)組成。計點盤(2)位于球冠鏡(1)底面,它們由壓環(3)安裝在底盤(4)里。
計點盤(圖2)上有便于查數點數的16個方格(5)和A、B兩套彩色點,例如A套為黃色(6),B套為紅色(7)。黃色點(6)100個用于測定郁閉度百分數。這100個黃色點(6)的繪制方法是,在球冠底面內接正方形上,先等分16個方格(5)。在這16個方格(5)中均勻繪制64個點。再用近似勻稱的方法在4個弓形(8)中各繪9個點。合計100個黃色點均勻分布在計點盤上。它相當于一個樹冠投影圓形樣地。
另一套紅色點(7)10個,用于測定十分法郁閉度。這10個紅色點位于劃分方格(5)的第2條、第4條橫線與5條豎線的交叉點上。它相當于一個樹冠投影矩形樣地。
實際測定時將本實用新型水平持于胸前,如圖3所示,測點周圍的樹冠影像(9)便聚集于計點盤(2)上,此時查數樹冠影像所覆蓋的黃色點(6)數,即為郁閉度百分數。當林分較密時,可以查數樹冠未覆蓋的黃色點(6)數。再從100里減去,余下值即為測定值。圖3中樹冠未覆蓋的黃色點(6)數為37個,測定結果郁閉度百分數為63%。如果查數樹冠影像(9)所覆蓋的紅色點(7)數,則其十分法郁閉度測定值為0.6。
下面舉兩個實施例1、用汽車倒車鏡改制。
①取一舊式鐵殼倒車鏡,摳下殼邊的塑料壓環,取出球冠玻璃反光鏡,用稀硝酸腐蝕掉水銀,成為透明的球冠鏡(1)。
②制作計點盤(2)的材料為黑色、紅色不干膠紙和黃色塑料墊板。將黑色不干膠紙和黃色塑料墊板剪成球冠鏡底面大小。
③按照事先做好的模片,在黑色不干膠紙上用2mm沖子沖出100眼,用針扎出方格線的位置。
④將沖好的黑色不干膠紙貼在黃色塑料墊板上,即呈現出100個的黃色點(6)。再按已定出的方格位置劃刻方格線,呈現出16個黃色方格(5)。
⑤用2.5mm沖子在紅色不干膠紙上沖出10個小紅片,分別貼在劃分方格的第2條、第4條橫線與5條豎線的交叉點上,成為10個紅色點(7)。
⑥將作好的計點盤(2)放入倒車鏡殼(4),蓋上球冠鏡(1),重新壓上塑料壓環(3),使其復原。郁閉度測定器制作完畢。
2、批量生產。
在倒車鏡生產中去掉鍍水銀工序,用上側②~⑥的方法直接制作。
權利要求1.一種郁閉度測定器,由球冠鏡(1)、計點盤(2)、壓環(3)和底盤(4)組成,其特征在于計點盤(2)位于球冠鏡(1)底面,其上繪有16個方格(5)和兩套不同顏色的點(6)、(7)。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郁閉度測定器,其特征在于計點盤(2)是在球冠底面內接正方形上,等分繪制16個方格(5)。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郁閉度測定器,特征在于計點盤(2)上均勻分布著100個A色點(6),其中16個方格(5)中有64個點,余下的4個弓形中各有9個點。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郁閉度測定器,其特征在于計點盤(2)上10個B色點(7)位于劃分16個方格的第2條、第4條橫線與5條豎線的交叉點上。
專利摘要一種森林調查工具——郁閉度測定器,由球冠鏡、計點盤、壓環和底盤組成,計點盤位于球冠鏡底面,其上繪有16個方格和A、B兩套不同顏色的點,A套100個點、B套10個點。球冠鏡將林地上的樹冠影像聚集于計點盤上,查數樹冠影像所覆蓋的點數,即為林分郁閉度。
文檔編號G01D21/00GK2245763SQ9522474
公開日1997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1995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1995年10月24日
發明者趙同堂 申請人:趙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