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連續式纖維計量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續式纖維計量裝置,藉貯棉筒底部設有兩組相對的導棉滾筒,以控制轉速,達到設定連續送出的速度及棉花量,使各貯棉筒的不同種類棉花進入混棉道內,配合用磅秤定時的檢測反饋信號控制導棉滾筒的轉速,以使送出貯棉筒的棉花量獲得最精確的控制,且以一組松散器疏密將松散度均勻的棉花徹底松散進入混棉道內,以提高混棉的品質及精確的混棉比例。
目前在將各種不同種的棉花混棉的過程中,多半是直接將不同種類的棉花稱重后,再進行混棉作業,該稱重過程中,無論是以人力或自動機械控制,均成一間歇式動作,即稱一定量后再將成團的棉花置入混棉機內混棉,在稱重的過程以及輸送上,均無法將該各成團的棉花予以松散開來,而層疊在一起,再進入混棉的機械內進行混棉作業,這不但增加該混棉機械的流程,而且要將已成團狀相互層疊形態的棉花確實的松散混合實難達到,又因成團棉花于混棉過程中,甚難松散,以致無法達到比例混合的效果,亦即成團棉花中心處該種棉花的較密,他種棉花的較小,造成棉種混合不均的缺點,而且各團棉花間的松散度必較各團中心處的棉花較疏,縱使經過混棉的作業,其成團的棉花仍難以松散,使得整批棉花呈現疏密不均的現象,難達疏松散度均勻的目的,而由于該混棉效果不佳,造成后續程序施工品質上的缺點,諸如染色時,由于棉花松散不均,造成染色深淺度的不同,較密處吸收色料必然較多,顏色必然較深,且各種棉花的吸收染料的程度亦有不同,而混棉不均勻,必然造成吸收量不均的情形,如此顏色深淺上的差異,成為不合格品的機會甚大,故該混棉過程實有改良的必要。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精確連續計量并能予以確實松散以提高整體混棉均勻度及速度的計量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連續式纖維計量裝置,其內具有計量裝置及磅秤,其特征在于該計量裝置設置多個供計量裝置輸入各種棉花的貯棉筒,在各貯棉筒底部與混棉道連通,在各貯棉筒與混棉道間設兩組導棉滾筒,在兩導棉滾筒間的下方位置另設一松散器,而內貯有不同棉種的貯棉筒底部的導棉滾筒可由不同的控制電動機帶動,相對不同棉種的導棉滾筒可以不同的轉速轉動,而松散器由松散器電動機定速帶動,使各貯棉筒可由導棉滾筒連續轉動推送并以松散器打散松散至混棉道內再送出計量裝置進入磅秤內或其他的設備中。
前述的連續式纖維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計量裝置具有輸送不同棉種的輸送管路,分別將不同棉種的棉花送入計量裝置內,經計量裝置連續計量后由出棉道送出,出棉道末端具有分道器外接檢測管及輸送管,兩管中段處均具有風車,檢測管末端連通一磅秤的入棉道,磅秤的出棉道經合道器與輸送管于風車前接成同一管路,輸送管于風車后接至一松包機。
前述的連續式纖維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計量裝置的各貯棉筒與計量裝置不同的輸送管路連通,該連通處設透氣網,底部具有兩組導棉滾筒及一組松散器并與混棉道連通,混棉道一端呈開口狀的入風口,另一端與出棉道相通。
前述的連續式纖維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磅秤在頂部設入棉道與檢測管相接,入棉道底部接入一降壓室,降壓室內用透氣網相隔成內外復合的形態,透氣網內為棉花通過,外部通氣流透出并由降壓室底部的氣壓出口流出泄壓,而降壓室與底部的秤棉箱連通,秤棉箱中段內緣設有斜導板,以將棉花導入設于導棉下方的承棉箱,承棉箱開口向上以承接下落的棉花,底部設于一電子磅秤上,電子磅秤底部由固定于秤棉箱底部的緩沖器支撐,承棉箱底部側向相對出棉道設出棉口。
本實用新型裝置,使混棉中計量的過程、配合中央處理器成為一全自動高速連續的動作過程,故本實用新型可獲致以下的功效。諸如1.連續計量各貯存不同棉種的貯棉筒21,其底部各由不同控制電動機23、24所帶動的導棉滾筒22,各以相對的轉速持續的轉動,如此即可將各貯棉筒21內的棉花向下帶動,且以持續不斷的轉動方式帶動,可使棉花以連續的方式向下經松散器25進入混棉道27內送出,不以人為的方式為之,可達快速方便的目的。
2.貯棉筒21輸出棉花松散度均勻由于各種棉花經氣流送至貯棉筒21時,其為氣流沖散的形態到達貯棉筒21,且經透氣網210的釋壓,棉花以自身的重量均勻的集中在貯棉筒21內,故由貯棉筒21送出棉花并非一成團的形態,是成松散度十分均勻的形態,連續由貯棉筒21送至混棉道27,并經過松散器25的打散松散,使棉花成散開的形態,松散度十分的均勻。
3.混棉疏松散度均勻由于貯棉筒21的連續以均勻的疏密程度輸出,且進入混棉道27內是成散開松散的形態,加以混棉道27內氣流的沖擊,可使各棉種有快速而均勻的混合,經由該初步的混棉進入出棉道29的棉花,業已成一極佳混合的形態,無論在棉種混合的比例松散度上或者疏密的程度上,均可達到十分精確的境界,再經過正式混棉的過程,即可獲準均勻度極高的混棉。
4.準確計量本實用新型計量裝置20配合磅秤30每隔一段時間即作檢測,可藉檢測時分別量得T、R棉的重量后,經控制臺28的計算,而經變頻,改變兩控制電動機23、24的轉速,而推送棉花的各組導棉滾筒22可確實以其適切的轉速推送適量的棉花進入混棉道27,使各種棉花可以設定的比例混合,以符合紡織業者的需要,且該各棉種混合的比例亦可隨時作改變。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目的。
附圖簡要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置平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計量裝置立體外觀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磅秤立體外觀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計量裝置平面部份剖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導棉滾筒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計量裝置內松散器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磅稱平面剖示圖。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計量是以整體裝置配合,達到整體快速連續計量為目的,裝置10內主要由計量裝置20(如圖2所示),配合如圖3所示的磅秤30,達到定時適量以連續不斷的方式送出不同種類棉花以供精確混合的目的。
如圖2、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計量裝置20主要是由裝置10中輸送不同棉花的輸送管路11經風車110的鼓風送入并列的數貯棉筒21內,各貯棉筒21呈縱窄橫寬的直立長形筒狀體,而以本圖例所示,裝置10的一輸送管路11位于裝置20的貯棉筒21上方以曲繞的方式跨于四組貯棉筒21上方,并向下與貯棉筒21連通,而另一輸送管路11則以并排的方式與另兩組貯棉筒21連通,使四貯棉筒21可送入同種類的棉花,另兩貯棉筒21則可供入另一種棉花。
而各貯棉筒21的頂部輸送管路11的下方兩側設有可供透氣的透氣網210,使經由風車110鼓風帶動的棉花至此,原由氣流成橫向推送的棉花會有部份棉花隨風流下降至貯棉筒21內并經透氣網21的氣壓消散,使棉花成自然落下的形態,均勻的堆積于各貯棉筒21內,透過貯棉筒21設于腰部的透明紗網狀的視窗211可監視貯棉筒21內棉花堆積的情形,而于各貯棉筒21的底部開口處下方兩側相對設有兩組長形橫置的導棉滾筒22,如圖5所示,是在圓柱形的本體220表面等分角度上設有多個突出平板狀的推料凸緣221,以將貯棉筒21內的棉花隨本體220的轉速而以相對量向下落,而本體220端部橫突穿過貯棉筒21側壁的心軸222配合齒輪及鏈條由控制電動機23、24帶動,其中,控制電動機23同時控制具有同種棉花的各貯棉筒21下方的導棉滾筒22,而另一控制電動機24則控制具有另一種棉花的各貯棉筒21下方導棉滾筒22,使不同種類的棉花可相對不同轉速的導棉滾筒22而于同一時間內以不同的落量向下落,而該兩控制電動機23、24為可變速的形態,本實用新型所使用的控制電動機23、24為一般的變頻式變速電動機。
另于各貯棉筒21兩組導棉滾筒22下方中央位置處另設一長形橫向的松散器25,如圖6所示,該松散器25是以兩圓盤狀的側板250間以等分的角式結合四板體251,各板體251的接縫處各伸設鋸齒狀的打板252,兩側板250中心處向貯棉筒21外側突伸出心軸253配合齒輪經鏈條的帶動與一松散器電動機26所連動,將由導棉滾筒22間向下落的棉花松散,并推入于松散器25下方的混棉道27內,前述的各控制電動機23、24及松散器電動機26同時為一設于計量裝置20前端的控制臺28所控制。
而前述的混棉道27的由控制臺28下方處開設有一入風口270,空氣可由此被吸入,并于混棉道27內形成一股風流,由于各貯棉筒21的底部均與混棉道27連通,可將各貯棉筒21下落的棉花同時以氣流帶動,由后端的出棉道29帶離計量裝置20。
于出棉道29的末端即與裝置10的分道器12連接,并于分道器12末端分出一檢測管13與一混棉輸送管14,兩管13、14的中段處同時接一風車130、140,以鼓風產生氣流,將計量裝置20內的棉花吸出,其中,檢測管13經風車130接至磅秤30頂部的入棉道31,而磅秤30的出棉道32則以另一合道器141將輸送管14與出棉道32于風車140前合而為一,合道器141的結構形態與分道器12相當,僅將裝置的方向相反設置而已,而輸送管14的末端設一松包機15。
如圖3、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磅秤30結構除與前述一樣,于頂部設入棉道31底部設出棉道32外,于入棉道31下方設有一相通的降壓室33,方形的降壓室33是藉透氣網330將降壓室33隔成內外復合形態的空間,透氣網330內部與入棉道31相通,棉花可由其間通過,而帶動棉花的氣流則可通過透氣網330將降壓室33的外層空間,于降壓室33的前端底部設有一長形的氣壓出口331,可將氣流及氣壓確實的經由該氣壓出口331排出,使棉花可經由降壓室33透氣網330的內部向下落至秤棉箱34內。
方形的秤棉箱34頂部與降壓室33連通,于腰部處的內緣面上周設向下斜向突伸的導板340,使降壓室33向下落入秤棉箱34內的棉花為導板340向中央位置集中,而于導板340的下方位置設有一承接棉花的承棉箱341,承棉箱341頂部開口的面積略大于導板340底緣所圍成的面積,以將落入秤棉箱34內的棉花確實承接住,以免發生遺漏的現象,而承棉箱341的底部直接固定于一電子磅秤35上,使承棉箱341及棉花整體的重量完全落于該磅秤35上,而該磅秤35與秤棉箱34底部間設有一緩沖器36,本圖例的緩沖器36為一圈狀的彈簧,以防止磅秤35受過大的沖擊力而產生損害,可提高磅秤35的準確度并延長其使用的壽命;而于承棉箱341的底部相對于出棉道32另設有一突伸的出棉口342。
而本實用新型整體的動作過程,如圖1、圖2、圖3所示,以俗稱為T棉的聚酯棉(POLYSTER)與俗稱為R棉的紋累縈(RAYON)混合過程對本實用新型的裝置10動作進行分析及說明。
其中,控制臺28為一般的中央處理單元,故可事先設置多種不同的參數,以供控制的需要,該部份非本實用新型的重點所在,僅簡略舉例說明參數設計的過程以及本實用新型動作的配合,本實用新型可確實達到精確混棉及連續出棉的設計功能。
以設定T/R棉的混棉比例70/30為例,檢測時,將磅秤30送入T、R棉的時間設成相同,而比例較多的T棉是由計量裝置10的輸送管路11送入裝置20四組貯棉筒21內,而將比例較少的R棉送入另兩組貯棉筒21內,再設定帶動前四組貯棉筒21及該兩組貯棉筒21下方導棉滾筒22的控制電動機23、24轉速,并設定檢測間隔時間、檢測啟始時間、結束時間、T、R棉的重量標準值、重量誤差最大值及最小值、容許誤差值、控制電動機23、24變頻輸出的范圍以及T、R棉重量標準值誤差比范圍等參數。
所有的參數設定后,再將磅秤30內的電子磅秤35作歸零的動作,于檢測時,風車110已由輸送管路11將T、R棉分別送入并充滿于計量裝置20貯棉筒21內,再開動風車130,關閉風車140,并單獨啟動控制電動機23或另一電動機24,使T棉或R棉單獨由出棉道29經檢測管13送入磅秤30的承棉箱341內,檢測同一時間內T棉或R棉送入磅秤30內的實際重量后,經控制臺28計算出標準值誤差比后,倘未超出標準值誤差比值的范圍時,則不作任何的變動,而超出標準值誤差比值的范圍時,即將變頻輸出值隨該實際重量與標準重量的比值不同而增加或減少,就是使控制電動機23、24的輸出轉速可于檢測時作修正。
待任何一棉種檢測完畢后,關閉風車130打開另一風車140,將磅秤30內承棉箱341內的棉花經出棉口342、出棉道32至輸送管14吸去,而待另一棉種亦檢測完成后,該風車130即保持關閉的形態,而風車140則成開啟的形態,計量裝置20內的控制電動機23、24即以檢測后的不同轉速轉動,將各貯棉筒21內的棉花以連續推動的方式,不間斷的將棉花定時適量向下推送并經為松散器電動機26帶動成定速轉動的松散器25松散下落的棉花,使棉花進入混棉道27內,經由風車140形成的氣流由混棉道27、出棉道29、分道器12及輸送管14,不經過磅秤30,抽送至松包機15。
權利要求1.一種連續式纖維計量裝置,內具有計量裝置及磅秤,其特征在于計量裝置設多個供裝置輸入各種棉花的貯棉筒,各貯棉筒底部與混棉道連通,各貯棉筒與混棉道間設兩組導棉滾筒,兩導棉滾筒間的下方位置另設一松散器,而內貯有不同棉種的貯棉筒底部導棉滾筒由不同的控制電動機帶動,相對不同棉種的導棉滾筒可以不同的轉速轉動,而松散器由松散器電動機定速帶動,使各貯棉筒可由導棉滾筒連續轉動推送并以松散器松散至混棉道內再送出計量裝置進入磅秤內或其他的設備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式纖維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裝置具有輸送不同棉種的輸送管路,分別將不同棉種的棉花送入計量裝置內,經計量裝置連續計量后由出棉道送出,出棉道末端具有分道器外接檢測管及輸送管,兩管中段處均具有風車,檢測管末端連通一磅秤的入棉道,磅秤的出棉道經合道器與輸送管于風車前接成同一管路,輸送管于風車后接至一松包機。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連續式纖維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計量裝置的各貯棉筒與裝置不同的輸送管路連通,該連通處設透氣網,底部具有兩組導棉滾筒及一組松散器并與混棉道連通,混棉道一端呈開口狀的入風口,另一端與出棉道相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式纖維計量裝置,其特征在于磅秤是在頂部設入棉道與檢測管相接,入棉道底部接入一降壓室,降壓室內由透氣網相隔成內外復合的形態,透氣網內由棉花通過,外部通氣流透出并由降壓室底部的氣壓出口流出泄壓,而降壓室與底部的秤棉箱連通,秤棉箱中段內緣設斜導板,以將棉花導入設于導棉下方的承棉箱,承棉箱開口向上以承接下落的棉花,底部設于一電子磅秤上,電子磅秤底部為固定于秤棉箱底部的緩沖器所支撐,承棉箱底部側向相對出棉道設出棉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續式纖維計量裝置,其內設多個內具有不同種棉花的貯棉筒,貯棉筒底與外接出棉道的混棉道連通,連通外設兩組導棉滾筒及一組松散器,藉導棉滾筒轉速控制可于單位時間內連續快速送出適量、松散度均勻且松散完成的棉花,及磅秤適時檢測,達混棉比例精確提高品質。
文檔編號G01G17/00GK2197658SQ94209110
公開日1995年5月17日 申請日期1994年4月8日 優先權日1994年4月8日
發明者張學通 申請人:張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