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外滑輪張力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用于檢測連續線狀體絲、紗線及織物、各種金屬絲線等張力大小的儀器。
目前在連續線狀體的有關張力測量中,常用的有機械式張力儀和電子式張力儀兩大類。機械式張力儀多采用三滑輪傳遞張力,計量彈簧測力,將力通過位移顯示出來。電子式張力儀一般在張力傳遞滑輪上加裝力敏傳感器,采用非電量電測技術,測量結果可用數字顯示,有的還帶有數據處理電路,自動記錄等功能,兩者相比,機械式張力儀又有其獨特的優點,如在測試現場不需要拉導線,也無需更換電池,不怕電磁場的干擾,使用方便,造價低等。所以在工業生產中,仍廣泛采用機械式張力儀作檢測儀器。但機械式張力儀,如YFS-12型單絲張力儀,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其指針的角位移與所測量的張力大小成非線性關系,隨著張力的增加,其指針的角位移增量卻越來越小,這種非線性大大影響了測量精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機械式張力儀的顯示線性特性,使張力的顯示成為線性或接近線性,提高測量精度,而且還簡化了機械式張力儀。
對于一張緊的連續線狀體,要測量其內部的張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其剪斷,然后測其斷頭處的拉力。但這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是不可能的。然而,根據這一設想,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裝置。
采用三只構成三角形的滑輪作張力傳感器,其中邊上兩只固定在儀表殼上,中間的一只裝在連桿4上,可帶動連桿4移動,在張力儀內,也裝有如此三只滑輪,其中的一只裝在連桿4的另一端。連桿的移動受測力彈簧9的限制,該彈簧為計量彈簧,有一尺寸穩定的繩索被繞在內滑輪上,繩索一端固定在調零螺釘5上,一端繞在指針帶輪11上,如圖2。測試時,被測體無需被剪斷,即采用所謂并接的形式。被測物體的張力通過連桿4轉移到內三滑輪的繩索10上,彈簧9和12之間原有的平衡被破壞,9和12都產生相應的變形,達到新的平衡,指針14在彈簧12的帶動下,產生偏轉,顯示出被測物體的內部張力。彈簧12可以是拉簧,如圖1。也可以是扭轉盤簧,如圖3。
如果彈簧9為無初應力拉簧,張力儀量程從零開始,如彈簧9有初應力,張力儀的量程初值不為零,這樣可將量程選在某一需要的范圍。
被動指針15是用于動態測量時的峰值保持指針,安裝在指針帶輪11的同軸線上,并與阻尼毛圈16相接觸。如圖2所示,用于顯示峰值,這對動態張力測試非常重要。
圖1是內外滑輪張力測量儀的原理圖。其中1、2、3、6、7、8是滑輪。4是連桿。5、13、17是調節螺釘。10是繩索。11是帶輪。9和12是測力彈簧。14是指針。15是從動指針。16是阻尼毛圈。20是殼體。
圖2是A-A剖視圖。編號與圖1同。
圖3是一種實施例的立體圖。其中12是扭轉盤簧。21是轉向滑輪。18是連桿帶輪。19是滾動軸承。其余編號與圖1同。
圖3是一種實施例的立體圖。其工作原理與圖1基本相同。連桿4的運動被設計成角位移擺動,并在其轉動中心裝上滾動軸承,提高了張力儀的靈敏度,并減少了零件自重引起的測量誤差。由于連桿4的運動變成了轉動,測力彈簧9可用扭轉盤簧,也可用如圖1指針帶輪相似的結構,乃采用一拉簧。
為了使張力儀結構緊湊,外觀美觀,通過轉向滑輪21將指針帶輪轉移到內外動滑輪的連線上,使張力儀外殼成左右對稱。測試時,張力儀表面平行于被測線狀體的軸線,這樣易于觀察和讀數。
本張力儀主要優點是顯示線性好,結構簡單,適用于各種張力測量。如用于紡織行業時,測量范圍為0-200g和200-2000g,誤差小于3%。一般繩索的張力測量為2kg-100kg。在架空線、鐵塔拉線等的張力測量中,測量范圍為100kg-1000kg。誤差均小于5%。
權利要求1.一種內外滑輪張力測試儀,采用三只滑輪作張力傳感器,其特征為在儀器的殼體內也安裝有三只滑輪,內外滑輪中的兩只移動滑輪,由連桿4相連接,在內滑輪上,繞有一根繩索10,一端固定在調節螺釘5上,一端繞在帶輪11上,帶輪上裝有指針14,用兩只計量彈簧作測力原件,當一只變形增加時,另一只也相應變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張力儀,其特征是在帶輪11的同軸線上,裝有一只從動指針15,從動指針15的下面,有一扇形阻尼毛圈。
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張力儀,其特征為測力彈簧9可以是拉簧或盤簧,彈簧12也可以是拉簧或盤簧,拉簧9可以有初應力。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張力儀,其特征為張力儀顯示表面平行于被測線狀體的軸線。
專利摘要一種內外滑輪張力儀,由三滑輪傳遞張力,在儀器殼體內也安裝有三只滑輪,內外滑輪由連桿相連接。在內滑輪上繞有一繩索,繩索的一端繞于一帶輪上,由帶輪帶動指針偏轉,顯示出被測物體的張力來,并帶有動態峰值保持指針。該儀器可用于紡織業,架空線、鐵塔拉線等的張力測量。其結構簡單,顯示線性好,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G01L5/04GK2053750SQ88215939
公開日1990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1988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1988年11月9日
發明者吳立普 申請人:吳立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