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晶間腐蝕試驗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布了一種晶間腐蝕試驗裝置,主要解決現有技術中腐蝕試驗裝置投入費用高,冷卻能耗高,且冷卻效果不佳的技術問題,其技術方案是在該腐蝕試驗裝置的回流冷凝器與水箱之間設置了的循環水冷卻裝置和過濾裝置,循環水冷卻裝置和過濾裝置與綜合控制裝置連接,綜合控制裝置的另一端連接有測溫計,所述水箱中還設置有浮球液位計,浮球液位計也與綜合控制裝置相連接;本實用新型設置的過濾裝置可確保循環水在進入到回流冷凝器之前過濾掉水中的雜質及重金屬離子,防止回流冷凝器形成管垢,保證了回流冷凝器的冷卻效果,此外,由于循環水冷卻裝置設置在回水管路上,循環水冷卻裝置可用較小的功率即可達到冷卻效果,能耗低,試驗成本小。
【專利說明】一種晶間腐蝕試驗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材料金相腐蝕試驗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不銹鋼材料的晶間腐蝕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金屬晶間腐蝕是指沿著或緊挨著金屬晶粒邊界發生的腐蝕,是使金屬強度、塑性和韌性大大降低的危害性很大的腐蝕類型。晶間腐蝕試驗是將金相磨光試樣在特定的酸液中進行熱蝕或電解浸蝕,而后在顯微鏡下觀察沿晶腐蝕的網狀組織和晶間裂紋并進行評定,或作彎曲(90° ),檢驗表面狀態,如光澤、發紋痕跡和裂縫等并進行評定,是檢驗金屬原材料和焊接試板是否滿足化工設備生產的首要條件,所以對不銹鋼管材質量評價時必須檢驗其晶間腐蝕性能。
[0003]目前,我國常用的晶間腐蝕試驗標準為GB/T4334-2008《金屬和合金的腐蝕不銹鋼晶間腐蝕試驗方法》,按標準規定進行試驗時,需要將材料樣品放入沸騰的腐蝕溶液中連續熱腐蝕2、16、48、120小時,才能完成晶間腐蝕試驗。晶間腐蝕試驗裝置主要由加熱器、裝有腐蝕液的錐形燒瓶和安裝在燒瓶上端的回流冷凝器組成,為提高試驗速度和精度,并能自動調溫、定時、安全、準確地完成晶間腐蝕試驗,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2013529U公開了一種晶間腐蝕試驗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包括:(I) 一套循環水冷卻系統,由儲水箱、水泵、冷凝管組成,用于停水時為系統提供冷卻水;(2) —套溫度加熱及控制系統,由自動溫控儀表、溫度傳感器、手動電子調節器、加熱器組成,對系統的加熱點進行加熱及溫度控制;(3) —套時間記錄及控制系統,由整流充電電池組、內記憶控制電源及開關S、機械行走、紅外開關組成,用于記錄系統達到設定溫度的累計時間,達到累計時間時將信息傳遞給加熱及控制系統,系統停止加熱。該實用新型解決了多方面的問題,第一、可以不受停水的制約,只要不停電,水泵就不停的工作,冷卻系統就不會由于缺水造成冷凝管溫度過高導致危險;第二、一箱水可以反復利用多次,又節約了水資源,預計每次試驗可節約150頓水;第三、由自動控制系統進行時間及溫度的控制,比人為控制更準確,有利于試驗質量的控制;第四、無須人員全程監護,大大節省了人力投入。但是該實用新型連續工作一段時間后,儲水箱內的冷卻水溫度會上升,當溫度上升至一定數值時,流淌在冷凝管內,其冷卻效果會大打折扣,不能確保在試驗過程中保持腐蝕溶液良好的冷凝,針對此,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3616682U公布了一種不銹鋼晶間腐蝕試驗的自動控制裝置,該技術方案是在循環水箱內的加入循環水冷卻裝置來實現循環水的冷卻,然而該技術方案投入費用較高,冷卻能耗高,同時由于水箱中需要不定時補充自來水,由于自來水中經常含有一些礦物質雜質以及一些重金屬離子,使得這些雜質在回流冷凝器表面容易形成管垢進而造成管垢腐蝕,不僅大大影響回流冷凝器的冷卻效果,而且還縮短了回流冷凝器的使用壽命,基于此,有必要對該技術方案中做出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技術方案的缺陷,提出了一種投入成本低,維修方便,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及應用價值的晶間腐蝕試驗裝置。
[0005]為達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晶間腐蝕試驗裝置,包括加熱器(I )、燒瓶(2 )、設置在燒瓶(2 )上端的回流冷凝器(3)以及水箱(12),創新之處在于:還包括設置在回流冷凝器(3)與水箱(12)之間的循環水冷卻裝置(4)和過濾裝置(6),所述循環水冷卻裝置(4)和過濾裝置(6)均與綜合控制裝置(5)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綜合控制裝置(5)的另一端連接有測溫計(9)。
[0007]進一步地,所述循環水冷卻裝置(4)設置在回流冷凝器(3)與水箱(12)之間的回水管路上,所述過濾裝置(6)設置在回流冷凝器(3)與水箱(12)之間的進水管路上。
[0008]進一步地,所述水箱(12)中設置有浮球液位計(10),浮球液位計(10)的一端連接與綜合控制裝置(5 ),另一端連接與自來水開關(11)。
[0009]進一步地,所述過濾裝置(6)與水箱(12)之間的進水管路上還設置有流量控制閥(7 )與水泵(8 ),所述流量控制閥(7 )與綜合控制裝置(5 )相連接。
[0010]進一步地,所述加熱器(I)也與綜合控制裝置(5)相連接。
[0011]進一步地,所述燒瓶(2)為錐口燒瓶或廣口燒瓶中的一種。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實用新型在回流冷凝器的與水箱的進水管路上設置了過濾裝置,該裝置可確保循環水在進入到回流冷凝器之前過濾掉水中的雜質及一些鈣、鎂等重金屬離子,防止回流冷凝器形成管垢,保證了回流冷凝器的冷卻效果,由于回流冷凝器不會形成管垢,自然不會形成管垢腐蝕,延長了回流冷凝器的使用壽命;
[0014]2.本實用新型中循環水冷卻裝置設置在回流冷凝器與水箱之間的回水管路上,而非如【背景技術】中所述的將循環水冷卻裝置置于水箱中,本方案的益處在于,由于回水管路中的水流量遠比水箱中的水容量小的多,所以,循環水冷卻裝置可用較小的功率即可達到冷卻效果,能耗低,試驗成本小,此外,由于該循環水冷卻裝置是置于水箱外,當冷卻裝置出現故障后,方便維修更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7]如圖1所示,一種晶間腐蝕試驗裝置,包括加熱器1、燒瓶2、設置在燒瓶2上端的回流冷凝器3以及水箱12,此外,該裝置還包括設置在回流冷凝器3與水箱12之間的循環水冷卻裝置4和過濾裝置6,所述循環水冷卻裝置4設置在回流冷凝器3與水箱12之間的回水管路上,所述過濾裝置6設置在回流冷凝器3與水箱12之間的進水管路上,所述循環水冷卻裝置4和過濾裝置6均與綜合控制裝置5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綜合控制裝置5的另一端連接有測溫計9。
[0018]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試驗時,綜合控制裝置5控制水泵8啟動,同時控制加熱臺I開始加熱,循環水經過濾裝置6過濾后,經過回流冷凝器3,循環水冷卻裝置4返回到水箱12中,常態下,循環水冷卻裝置4處于不工作狀態,只有在水箱12中的循環水達到一定的溫度時,比如25°C時,綜合控制裝置5通過測溫計9監控到溫升變化,此時,綜合控制裝置5控制循環水冷卻裝置4開始工作降溫,當降溫后,綜合控制裝置5控制循環水冷卻裝置4關閉,以達到節能的效果;水箱12與過濾裝置6之間設置有流量控制閥7,可根據燒瓶中的試驗溫度來調節經過回流冷凝器3的水流量,當水箱12中循環水有所減少時,浮球液位計10的監測信號給反饋給綜合控制裝置5,綜合控制裝置5控制自來水開關11開啟,開始對水箱12補水。
[0019]本實用新型投入成本低,維修方便,試驗能耗小,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及應用價值。
【權利要求】
1.一種晶間腐蝕試驗裝置,包括加熱器(I)、燒瓶(2)、設置在燒瓶(2)上端的回流冷凝器(3)以及水箱(1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回流冷凝器(3)與水箱(12)之間的循環水冷卻裝置(4)和過濾裝置(6),所述循環水冷卻裝置(4)和過濾裝置(6)均與綜合控制裝置(5)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綜合控制裝置(5)的另一端連接有測溫計(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晶間腐蝕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水冷卻裝置(4)設置在回流冷凝器(3 )與水箱(12 )之間的回水管路上,所述過濾裝置(6 )設置在回流冷凝器(3)與水箱(12)之間的進水管路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晶間腐蝕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2)中設置有浮球液位計(10),浮球液位計(10)的一端連接與綜合控制裝置(5),另一端連接與自來水開關(1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晶間腐蝕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裝置(6)與水箱(12 )之間的進水管路上還設置有流量控制閥(7 )與水泵(8 ),所述流量控制閥(7 )與綜合控制裝置(5)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晶間腐蝕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器(I)也與綜合控制裝置(5)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晶間腐蝕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燒瓶(2)為錐口燒瓶或廣口燒瓶中的一種。
【文檔編號】G01N17/00GK204142618SQ201420579432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9日
【發明者】李偉, 曾光前, 吳枝峰, 郁建定 申請人:四川法拉特不銹鋼鑄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