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盤壓合翻轉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托盤壓合翻轉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升降組件、翻轉組件、夾持組件以及托盤壓合高度檢測組件,升降組件上的升降件連接翻轉組件,翻轉組件上的翻轉軸向左連接一塊翻轉板(9)的右邊框中部,所述夾持組件包括兩組第一夾持件(10)以及兩組第二夾持件,托盤壓合高度檢測組件設置于夾持組件的下方。該托盤壓合翻轉裝置具有能夠自動對托盤進行壓合以及翻轉,節省人工,提高夾持精度以及翻轉精度,且能檢測托盤夾合高度以識別托盤是否夾緊,提高壓合質量的優點。
【專利說明】托盤壓合翻轉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端封裝外觀檢測機,尤其涉及一種高端封裝外觀檢測機的托盤壓合翻轉裝置。適用于IXD、手機等要求特性高的通信產品用QFN、BGA、QFP、CSP等集成電路產品的外觀檢測。
【背景技術】
[0002]高端封裝外觀檢測機主要是由許多的機械零件配合氣動組件、步進馬達、伺服馬達、傳感器、視覺檢測系統、激光測量系統等組成之機電一體化設備。其設備流程程式、視覺檢測系統與激光測量系統均采用獨立工控機編程。主要是由滿盤供料單元、空盤供料單元、空盤分盤單元、翻轉單元、托盤搬運單元、InputPVI視覺檢測系統、OutputPVI視覺檢測系統與激光測量單元、Sorting單元以及收料單元等所組裝而成。其動作原理是:將裝滿產品的托盤放置入料單元,傳送機構將盤送至光檢單元,檢測完成以后通過軌道傳送到3D光檢單元,然后通過搬盤單元搬運至翻轉單元,翻轉單元的功能是將產品進行180°的翻轉。然后將盤搬到2D光檢單元,檢測產品的另一面,檢測完成以后,將盤傳送到分料單元,將盤內的不良品抓取至不良品盤內,良品則進入到收料單元,至此完成整盤產品的檢測。
[0003]與一般傳統的光檢機不同,高端封裝外觀檢測機對檢測要求精準度非常高,電性要求也是重要的一部份,故而針對此產品所使用的專用托盤夾合機構要求也相當高。托盤夾合機構為高端封裝外觀檢測機的中間過渡環節。以往的托盤夾合機構沒有進行夾合后檢測、夾合高度檢測等,因此其夾合裝置不太穩定,容易在夾合后進行下一步翻轉動作時損壞產品,對產品質量無法保證,造成客戶投訴過多。以往的封裝產品檢測裝置是人工將托盤翻轉后放入軌道中經行定位檢測,對軌道加工精度,封裝產品定位方式要求比較高且檢測的效率非常低。
[0004]因此尋求一種能夠自動對托盤進行壓合以及翻轉,節省人工,提高夾持精度以及翻轉精度,且能檢測托盤夾合高度以識別托盤是否夾緊,提高壓合質量的托盤壓合翻轉裝置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夠自動對托盤進行壓合以及翻轉,節省人工,提高夾持精度以及翻轉精度,且能檢測托盤夾合高度以識別托盤是否夾緊,提高壓合質量的托盤壓合翻轉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7]—種托盤夾持翻轉裝置,它包括升降組件、翻轉組件、夾持組件以及托盤壓合高度檢測組件,升降組件上的升降件連接翻轉組件,翻轉組件上的翻轉軸向左連接一塊翻轉板的右邊框中部,所述夾持組件包括兩組第一夾持件以及兩組第二夾持件,第一夾持件與第二夾持件的結構相同,兩組第一夾持件對稱設置于翻轉板前后邊框的右段上部,兩組第二夾持件對稱設置于翻轉板前后邊框的左段下部,翻轉板后邊框右段上部的一組第一夾持件包括左軸承座、右軸承座、固定座、旋轉塊、旋轉軸、夾持條、第一氣缸、升降塊以及頂桿件,左軸承座以及右軸承座左右布置于翻轉板后邊框的右段上部,旋轉軸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于左軸承座以及右軸承座上,固定座以及旋轉塊套設于旋轉軸上,夾持條與固定座的前側連接,夾持條左端延伸至翻轉板后邊框的左段前側,第一氣缸設置于翻轉板后邊框右段的底部,第一氣缸的伸縮端穿過翻轉板向上設置,升降塊連接于第一氣缸的伸縮端頂部,升降塊與旋轉塊鉸接,頂桿件位于右軸承座右方,頂桿件包括針形第一氣缸以及支撐頭,針形第一氣缸于翻轉板后邊框右段的后側面向前布置,針形第一氣缸的伸縮端連接向前的支撐頭,所述托盤壓合高度檢測組件設置于夾持組件的下方。
[0008]作為一種優選,升降塊的內設置有左右方向的一個腰型孔,有一根滾軸穿過腰形槽,旋轉塊的后側左段以及右段均設置有凸塊,兩個凸塊之間留有間隙,兩個凸塊內設置有左右方向的滾軸孔,滾軸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于兩個凸塊的滾軸孔內。
[0009]作為一種優選,托盤壓合高度檢測組件包括前后對稱布置的兩組壓合用托架,前方的一組壓合用托架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上部左右對稱設置有前后方向的水平導軌,水平導軌上設置有一個水平滑塊座,兩個水平滑塊座的前端之間連接有連接桿,水平滑塊座的后端向上有一個豎向布置的導軌座,導軌座上設置有豎向滑塊座,豎向滑塊座的前側連接有一塊承接板,導軌座的頂部連接有豎向布置的彈簧,承接板的頂部向后設置有彎折邊,彎折邊的底面連接于彈簧的頂部,承接板的前側中部設置有向前布置的延長桿,兩根延長桿的前端之間連接有承接桿,承接板的頂部前側設置有一個托盤擋板,承接桿的中部向上設置有一個豎向布置的尺座,尺座的前側嵌置有豎向布置的磁條,連接桿的中部向上設置有一個感應座,感應座上設置有位置傳感器,連接桿的中部向下設置有一個連接座,第二底板上設置有一個向前的第二氣缸,第二氣缸的伸縮端與連接座連接。
[0010]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升降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設置于第一支架上的升降控制機構、設置于第二支架上的升降座以及第一底板,第二支架以及第一支架左右布置于第一底板上,第一支架包括三根豎向布置的第一支撐桿以及連接于三根第一支撐桿頂部的一個第一平臺,第二支架包括三根豎向布置的第二支撐桿以及連接于三根第二支撐桿頂部的一個第二平臺,升降控制機構包括第一電機座、第一電機、聯軸器、絲桿以及絲桿座,所述第一電機座設置于第一平臺上,第一電機設置于第一電機座上,第一電機的輸出端向下,第一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連接絲桿的上端,絲桿的下端連接于第一底板上,絲桿座套設于絲桿的中部,絲桿座下方的絲桿上套設有一個第一軸承,升降座通過四個直線軸承套設于第二支架的其中兩根第二支撐桿上,升降座的右側面與絲桿座連接。
[0011]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翻轉組件包括翻轉控制機構、旋轉軸以及翻轉板,所述翻轉控制機構包括第二電機座、第二電機、第一帶輪、第二帶輪以及同步帶,第二電機座設置于升降座的頂部,第二電機設置于第二電機座上,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向右,第二電機的輸出端連接第一帶輪,第一帶輪通過同步帶連接第二帶輪,第二帶輪位于升降座的右方,旋轉軸的右端連接第二帶輪,旋轉軸從右向左穿過升降座,旋轉軸的左端設置有夾具連接座,夾具連接座上連接有夾具,翻轉板為矩形框架,翻轉板的右邊框中部與夾具連接。
[0012]作為一種優選,升降檢測件包括一個第一傳感片以及三個第一傳感器,三個第一傳感器從上至下依次通過三個第一傳感器座固定于左側的一根第一支撐桿上,第一傳感片設置于升降座的后側,第一傳感片的位置與第一傳感器位置對應。
[0013]作為一種優選,翻轉檢測件包括第二傳感片以及第二傳感器,第二傳感片設置于第二帶輪的左端面上,第二傳感器通過第二傳感器座固定于升降座的右側。
[0014]作為一種優選,腰型孔的左方以及右方的升降塊上開設有前后方向的滾輪槽,兩個滾輪槽內均設置有滾輪,滾軸穿過滾輪。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實用新型通過升降控制機構的第一電機控制升降座的高度,通過升降檢測件檢測升降座的三個工位高度是否到位,通過第二電機控制翻轉板的翻轉,通過翻轉檢測件檢測翻轉板的翻轉角度是否到位,夾持精度以及翻轉精度較高,夾持組件實現自動夾持功能,大大提升了托盤夾合的精準度、可以保證產品在翻轉的時候不會因為夾合不完全而損壞產品,進而保證了產品的質量,也使機器的穩定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因此該托盤壓合翻轉裝置具有能夠自動對托盤進行壓合以及翻轉,節省人工,提高夾持精度以及翻轉精度,且能檢測托盤夾合高度以識別托盤是否夾緊,提高壓合質量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托盤壓合翻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托盤壓合翻轉裝置的升降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圖2的爆炸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托盤壓合翻轉裝置的翻轉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圖4的爆炸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托盤壓合翻轉裝置的夾持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7為圖6的爆炸圖。
[0024]圖8為圖7中旋轉塊與升降塊的連接結構放大圖。
[0025]圖9為本實用新型托盤壓合翻轉裝置的托盤壓合高度檢測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10為圖9的爆炸圖。
[0027]其中:
[0028]第一支架1、第一支撐桿1.1、第一平臺1.2
[0029]第二支架2、第二支撐桿2.1、第二平臺2.2
[0030]升降控制機構3、第一電機座3.1、第一電機3.2、聯軸器3.3、絲桿3.4、絲桿座3.5、第一軸承3.6
[0031]升降座4、直線軸承4.1
[0032]升降檢測件5、第一傳感片5.1、第一傳感器5.2、第一傳感器座5.3
[0033]第一底板6
[0034]翻轉控制機構7、第二電機座7.1、第二電機7.2、第一帶輪7.3、第二帶輪7.4、同步帶7.5
[0035]旋轉軸8、第二軸承8.1、軸承蓋板8.2、螺母8.3、夾具連接座8.4、夾具8.5
[0036]翻轉板9
[0037]第一夾持件10、左軸承座10.1、左軸承10.1.1、右軸承座10.2、右軸承10.2.1、固定座10.3、旋轉塊10.4、凸塊10.4.1、滾軸孔10.4.2、旋轉軸10.5、左擋圈10.5.1、右擋圈10.5.2、平面槽10.5.3、夾持條10.6、連接塊10.6.1、第一氣缸10.7、升降塊10.8、腰型孔10.8.1、滾輪槽10.8.2、滾軸10.8.3、滾輪10.8.4、限位塊10.9、頂桿件10.10、針形氣缸10.10.1、支撐頭10.10.2、中間軸承10.11
[0038]翻轉檢測件11、第二傳感片11.1、第二傳感器11.2、第二傳感器座11.3
[0039]壓合用托架12、第二底板12.1、水平導軌12.2、水平滑塊座12.3、連接桿12.4、導軌座12.5、豎向滑塊座12.6、承接板12.7、彈簧12.8、延長桿12.9、承接桿12.10、托板擋板12.11、尺座12.12、磁條12.13、感應座12.14、位置傳感器12.15、連接座12.16、第二氣缸12.17
[0040]底板支撐座13
[0041]基板14。
【具體實施方式】
[0042]參見圖f圖10,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托盤壓合翻轉裝置,它包括升降組件、翻轉組件、夾持組件以及托盤壓合高度檢測組件。
[0043]所述升降組件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設置于第一支架I上的升降控制機構
3、設置于第二支架2上的升降座4、升降檢測件5以及第一底板6。
[0044]第二支架2以及第一支架I左右布置于第一底板6上,第一支架I包括三根豎向布置的第一支撐桿1.1以及連接于三根第一支撐桿1.1頂部的一個第一平臺1.2,第二支架2包括三根豎向布置的第二支撐桿2.1以及連接于三根第二支撐桿2.1頂部的一個第二平臺 2.2 ο
[0045]升降控制機構3包括第一電機座3.1、第一電機3.2、聯軸器3.3、絲桿3.4以及絲桿座3.5,所述第一電機座3.1設置于第一平臺1.2上,第一電機3.2設置于第一電機座3.1上,第一電機3.2的輸出端向下,第一電機3.2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3.3連接絲桿3.4的上端,絲桿3.4的下端連接于第一底板6上,絲桿座3.5套設于絲桿3.4的中部,絲桿座3.5下方的絲桿3.4上套設有一個第一軸承3.6。升降座4通過四個直線軸承4.1套設于第二支架2的其中兩根第二支撐桿2.1上,升降座4的右側面與絲桿座3.5連接。升降檢測件5包括一個第一傳感片5.1以及三個第一傳感器5.2,三個第一傳感器5.2從上至下依次通過三個第一傳感器座5.3固定于左側的一根第一支撐桿1.1上,第一傳感片5.1設置于升降座4的后側,第一傳感片5.1的位置與第一傳感器5.2位置對應。
[0046]所述翻轉組件包括翻轉控制機構7、旋轉軸8、翻轉板9以及翻轉檢測件11。
[0047]所述翻轉控制機構7包括第二電機座7.1、第二電機7.2、第一帶輪7.3、第二帶輪7.4以及同步帶7.5,第二電機座7.1設置于升降座4的頂部,第二電機7.2設置于第二電機座7.1上,第二電機7.2的輸出端向右,第二電機7.2的輸出端連接第一帶輪7.3,第一帶輪7.3通過同步帶7.5連接第二帶輪7.4,第二帶輪7.4位于升降座4的右方,旋轉軸8的右端連接第二帶輪7.4,旋轉軸8從右向左穿過升降座4,旋轉軸8與升降座4之間設置有兩組第二軸承8.1,升降座4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個軸承蓋板8.2,右方的一個軸承蓋板8.2通過其右側的一個螺母8.3鎖緊,旋轉軸8的左端設置有夾具連接座8.4,夾具連接座8.4上連接有夾具8.5,翻轉板9為矩形框架,翻轉板9的右邊框中部與夾具8.5連接。翻轉檢測件11包括第二傳感片11.1以及第二傳感器11.2,第二傳感片11.1設置于第二帶輪7.4的左端面上,第二傳感器11.2通過第二傳感器座11.3固定于升降座4的右側。
[0048]所述夾持組件包括兩組第一夾持件10以及兩組第二夾持件,第一夾持件與第二夾持件的結構相同,兩組第一夾持件對稱設置于翻轉板9前后邊框的右段上部,兩組第二夾持件對稱設置于翻轉板9前后邊框的左段下部。以設置于翻轉板9后邊框右段上部的一組第一夾持件10為例:該第一夾持件10包括左軸承座10.1、右軸承座10.2、固定座10.3、旋轉塊10.4、旋轉軸10.5、夾持條10.6、第一氣缸10.7、升降塊10.8、限位塊10.9以及頂桿件 10.10。
[0049]左軸承座10.1以及右軸承座10.2左右布置于翻轉板9后邊框的右段上部,旋轉軸10.5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于左軸承座10.1的左軸承10.1.1以及右軸承座10.2的右軸承10.2.1上,旋轉軸10.5的左端以及右端分別設置左擋圈10.5.1以及右擋圈10.5.2,固定座10.3以及旋轉塊10.4左右套設于旋轉軸10.5上,旋轉塊10.4與固定座10.3之間的旋轉軸10.5上設置有一個中間軸承10.11,夾持條10.6與固定座10.3的前側連接,夾持條10.6上設置一個連接塊10.6.1,連接塊10.6.1位于夾持條10.6的右段上,連接塊10.6.1左方的夾持條10.6延伸至翻轉板9后邊框的左段前側。限位塊10.9設置于固定座10.3后方的翻轉板9上。第一氣缸10.7設置于翻轉板9后邊框右段的底部,第一氣缸10.7的伸縮端穿過翻轉板9向上設置,升降塊10.8連接于第一氣缸10.7的伸縮端頂部,升降塊10.8的上段內設置有左右方向的一個腰型孔10.8.1,腰型孔10.8.1的長度方向為前后方向,腰型孔10.8.1的左方以及右方的升降塊10.8上開設有前后方向的滾輪槽10.8.2,兩個滾輪槽10.8.2內均設置有滾輪10.8.4,有一根滾軸10.8.3穿過兩個滾輪10.8.4與腰形槽10.8.1,旋轉塊10.4的后側左段以及右段均設置有凸塊10.4.1,兩個凸塊10.4.1之間留有間隙,即旋轉塊10.4的后側中段留有間隙,該間隙對應處的旋轉軸10.5后側設置有平面槽10.5.3,兩個凸塊10.4.1內設置有左右方向的滾軸孔10.4.2,滾軸10.8.3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于兩個凸塊10.4.1的滾軸孔10.4.2內,使得升降塊10.8穿設滾軸10.8.3的上段位于間隙內。頂桿件10.10位于右軸承座10.2右方,頂桿件10.10包括針形氣缸10.10.1以及支撐頭10.10.2,針形氣缸10.10.1于翻轉板9后邊框右段的后側面向前布置,針形氣缸10.10.1的伸縮端連接向前的支撐頭10.10.2,支撐頭10.10.2可以伸出翻轉板9后邊框右段的前側面或者縮進翻轉板9后邊框右段內。
[0050]所述托盤壓合高度檢測組件設置于夾持組件的下方,托盤壓合高度檢測組件包括前后對稱布置的兩組壓合用托架12,前方的一組壓合用托架包括第二底板12.1,所述第二底板12.1的上部左右對稱設置有前后方向的水平導軌12.2,水平導軌12.2上設置有一個水平滑塊座12.3,兩個水平滑塊座12.3的前端之間連接有連接桿12.4,水平滑塊座12.3的后端向上有一個豎向布置的導軌座12.5,導軌座12.5的導軌面向前,導軌座12.5上設置有一個或者兩個豎向滑塊座12.6,豎向滑塊座12.6的前側連接有一塊承接板12.7,導軌座12.5的頂部連接有豎向布置的彈簧12.8,承接板12.7的頂部向后設置有彎折邊,彎折邊的底面連接于彈簧12.8的頂部,承接板12.7的前側中部設置有向前布置的延長桿12.9,兩根延長桿12.9的前端之間連接有承接桿12.10,承接板12.7的頂部前側設置有一個托盤擋板12.11,托板擋板12.11的頂部后側有一段斜面段,承接桿10的中部向上設置有一個豎向布置的尺座12.12,尺座12.12的前側嵌置有豎向布置的磁條12.13,連接桿12.4的中部向上設置有一個感應座12.14,感應座12.14上設置有位置傳感器12.15,連接桿12.4的中部向下設置有一個連接座12.16,第二底板12.1上設置有一個向前的第二氣缸12.17,第二氣缸12.17的伸縮端與連接座12.16連接。
[0051]兩組壓合用托架12的下方設置有一塊基板14,基板14的左邊緣設置有兩個底板支撐座13,兩組壓合用托架的第二底板12.12的左端固定于底板支撐座13上。第一底板6固定于基板14的右端。
[0052]工作原理:
[0053]當裝滿產品的托盤即將要放置在兩組壓合用托架的頂部時,兩個氣缸同時縮回,然后裝滿產品的托盤被安置在四塊承接板的頂部,通過四個托盤擋板進行托盤邊緣的限位,夾持組件夾住一空盤過來放置在裝滿產品的托盤上,使兩只托盤初步夾合,夾持組件同時對這兩個盤進行加壓,在受到壓力的同時,托盤下降一定的高度,帶動承接桿上的磁條下降,此高度被位置傳感器測量到,如果是正常夾合,則位置傳感器不報警,如果兩只托盤夾合有不完全,則位置傳感器檢測到下降的高度與正常時有差異,位置傳感器報警,起到高度檢測的功能。當托盤離開時,彈簧復位,保證下一次托盤壓合時,磁條回歸原位。此結構方式大大提升了托盤夾合的精準度、可以保證產品在翻轉的時候不會因為夾合不完全而損壞產品,進而保證了產品的質量,也使機器的穩定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0054]通過升降控制機構的第一電機控制升降座的高度,通過升降檢測件檢測升降座的三個工位高度是否到位,通過第二電機控制翻轉板的翻轉,通過翻轉檢測件檢測翻轉板的翻轉角度是否到位。待翻轉板的位置到達托盤位置,針形氣缸將支撐頭頂出,使得四個支撐頭位于托盤的前后兩側邊緣底部,第一氣缸的伸縮桿頂出,旋轉塊帶動旋轉軸旋轉使得兩組第一夾持件以及兩組第二夾持件的夾持條夾緊托盤,然后可以啟動第二電機,將翻轉板進行翻轉,進行托盤的背面檢測。
【權利要求】
1.一種托盤壓合翻轉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升降組件、翻轉組件、夾持組件以及托盤壓合高度檢測組件,升降組件上的升降件連接翻轉組件,翻轉組件上的翻轉軸向左連接一塊翻轉板(9)的右邊框中部,所述夾持組件包括兩組第一夾持件(10)以及兩組第二夾持件,第一夾持件與第二夾持件的結構相同,兩組第一夾持件對稱設置于翻轉板(9)前后邊框的右段上部,兩組第二夾持件對稱設置于翻轉板(9)前后邊框的左段下部,翻轉板(9)后邊框右段上部的一組第一夾持件(10)包括左軸承座(10.1)、右軸承座(10.2)、固定座(10.3)、旋轉塊(10.4)、旋轉軸(10.5)、夾持條(10.6)、第一氣缸(10.7)、升降塊(10.8)以及頂桿件(10.10),左軸承座(10.1)以及右軸承座(10.2)左右布置于翻轉板(9)后邊框的右段上部,旋轉軸(10.5)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于左軸承座(10.1)以及右軸承座(10.2)上,固定座(10.3)以及旋轉塊(10.4)套設于旋轉軸(10.5)上,夾持條(10.6)與固定座(10.3)的前側連接,夾持條(10.6)左端延伸至翻轉板(9)后邊框的左段前側,第一氣缸(10.7)設置于翻轉板(9)后邊框右段的底部,第一氣缸(10.7)的伸縮端穿過翻轉板(9)向上設置,升降塊(10.8)連接于第一氣缸(10.7)的伸縮端頂部,升降塊(10.8)與旋轉塊(10.4)鉸接,頂桿件(10.10)位于右軸承座(10.2)右方,頂桿件(10.10)包括針形氣缸(10.10.1)以及支撐頭(10.10.2),針形氣缸(10.10.1)于翻轉板(9)后邊框右段的后側面向前布置,針形氣缸(10.10.1)的伸縮端連接向前的支撐頭(10.10.2),所述托盤壓合高度檢測組件設置于夾持組件的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托盤壓合翻轉裝置,其特征在于升降塊(10.8)的內設置有左右方向的一個腰型孔(10.8.1 ),有一根滾軸(10.8.3)穿過腰形槽(10.8.1 ),旋轉塊(10.4)的后側左段以及右段均設置有凸塊(10.4.1),兩個凸塊(10.4.1)之間留有間隙,兩個凸塊(10.4.1)內設置有左右方向的滾軸孔(10.4.2),滾軸(10.8.3)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于兩個凸塊(10.4.1)的滾軸孔(10.4.2)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托盤壓合翻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托盤壓合高度檢測組件包括前后對稱布置的兩組壓合用托架(12),前方的一組壓合用托架包括第二底板(12.1),所述第二底板(12.1)的上部左右對稱設置有前后方向的水平導軌(12.2),水平導軌(12.2)上設置有一個水平滑塊座(12.3),兩個水平滑塊座(12.3)的前端之間連接有連接桿(12.4),水平滑塊座(12.3)的后端向上有一個豎向布置的導軌座(12.5),導軌座(12.5)上設置有豎向滑塊座(12.6),豎向滑塊座(12.6)的前側連接有一塊承接板(12.7),導軌座(12.5)的頂部連接有豎向布置的彈簧(12.8),承接板(12.7)的頂部向后設置有彎折邊,彎折邊的底面連接于彈簧(12.8)的頂部,承接板(12.7)的前側中部設置有向前布置的延長桿(12.9),兩根延長桿(12.9)的前端之間連接有承接桿(12.10),承接板(12.7)的頂部前側設置有一個托盤擋板(12.11),承接桿(12.10)的中部向上設置有一個豎向布置的尺座(12.12),尺座(12.12)的前側嵌置有豎向布置的磁條(12.13),連接桿(12.4)的中部向上設置有一個感應座(12.14),感應座(12.14)上設置有位置傳感器(12.15),連接桿(12.4)的中部向下設置有一個連接座(12.16),第二底板(12.1)上設置有一個向前的第二氣缸(12.17),第二氣缸的伸縮端與連接座(12.16)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托盤壓合翻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組件包括第一支架(I)、第二支架(2)、設置于第一支架(I)上的升降控制機構(3)、設置于第二支架(2)上的升降座(4)以及第一底板(6),第二支架(2)以及第一支架(I)左右布置于第一底板(6)上,第一支架(I)包括三根豎向布置的第一支撐桿(1.1)以及連接于三根第一支撐桿(1.1)頂部的一個第一平臺(1.2),第二支架(2)包括三根豎向布置的第二支撐桿(2.1)以及連接于三根第二支撐桿(2.1)頂部的一個第二平臺(2.2),升降控制機構(3)包括第一電機座(3.1)、第一電機(3.2)、聯軸器(3.3)、絲桿(3.4)以及絲桿座(3.5),所述第一電機座(3.1)設置于第一平臺(1.2)上,第一電機(3.2)設置于第一電機座(3.1)上,第一電機(3.2)的輸出端向下,第一電機(3.2)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3.3)連接絲桿(3.4)的上端,絲桿(3.4)的下端連接于第一底板(6)上,絲桿座(3.5)套設于絲桿(3.4)的中部,絲桿座(3.5)下方的絲桿(3.4)上套設有一個第一軸承(3.6),升降座(4)通過四個直線軸承(4.1)套設于第二支架(2)的其中兩根第二支撐桿(2.1)上,升降座(4)的右側面與絲桿座(3.5)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托盤壓合翻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組件包括翻轉控制機構(7)、旋轉軸(8)以及翻轉板(9),所述翻轉控制機構(7)包括第二電機座(7.1)、第二電機(7.2)、第一帶輪(7.3)、第二帶輪(7.4)以及同步帶(7.5),第二電機座(7.1)設置于升降座(4)的頂部,第二電機(7.2)設置于第二電機座(7.1)上,第二電機(7.2)的輸出端向右,第二電機(7.2)的輸出端連接第一帶輪(7.3),第一帶輪(7.3)通過同步帶(7.5)連接第二帶輪(7.4),第二帶輪(7.4)位于升降座(4)的右方,旋轉軸(8)的右端連接第二帶輪(7.4),旋轉軸(8)從右向左穿過升降座(4),旋轉軸(8)的左端設置有夾具連接座(8.4),夾具連接座(8.4)上連接有夾具(8.5),翻轉板(9)為矩形框架,翻轉板(9)的右邊框中部與夾具(8.5)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托盤壓合翻轉裝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檢測件(5)包括一個第一傳感片(5.1)以及三個第一傳感器(5.2),三個第一傳感器(5.2)從上至下依次通過三個第一傳感器座(5.3)固定于左側的一根第一支撐桿(1.1)上,第一傳感片(5.1)設置于升降座(4)的后側,第一傳感片(5.1)的位置與第一傳感器(5.2)位置對應。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托盤壓合翻轉裝置,其特征在于翻轉檢測件(11)包括第二傳感片(11.1)以及第二傳感器(11.2),第二傳感片(11.1)設置于第二帶輪(7.4)的左端面上,第二傳感器(11.2)通過第二傳感器座(11.3)固定于升降座(4)的右側。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托盤壓合翻轉裝置,其特征在于腰型孔(10.8.1)的左方以及右方的升降塊(10.8)上開設有前后方向的滾輪槽(10.8.2),兩個滾輪槽(10.8.2)內均設置有滾輪(10.8.4),滾軸(10.8.3)穿過滾輪(10.8.4)。
【文檔編號】G01N21/88GK204078811SQ201420489901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8日
【發明者】李毛惠, 王曉華, 李亞峰 申請人:江陰新基電子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