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檢具用l型支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具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檢具用L型支座。
背景技術:
支座是指用以支承容器或設備的重量,并使其固定于一定位置的支承部件,還要承受操作時的振動與地震載荷。行業中現有的檢具用支座,大多采用鋼板焊接,型鋁或型鋼加工,設計未標準化,每次都需制作3維和2維圖紙,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加工效率;同時,在現場加工時,加工量大,加工成本高,浪費材料。因此,一種精度高,能夠提高效率,進行批量化生產,節省材料,降低加工成本的檢具用L型支座亟待出現。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 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精度高,能夠提高效率,進行批量化生產,節省材料,降低加工成本的檢具用L型支座。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檢具用L型支座,包括背板和底板,所述背板所在的平面與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背板與所述底板一體成型形成L形;在所述背板上設置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底板的四個角上均開設有第一安裝孔。優選的,所述背板的上端面到所述底板下表面的距離為100mm、125mm或者150mm,粗糙度為0.8mm。優選的,所述底板的長和寬相等,均為80mm。優選的,在所述底板的兩寬邊上還開設有一對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二安裝孔的中心與在所述底板同一寬邊上的所述第一安裝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優選的,所述第一安裝孔的直徑為9mm ;所述第二安裝孔的直徑為6mm,粗糙度為
1.6mm。優選的,在所述底板寬邊上的兩個第一安裝孔的孔中心間距為45mm ;在所述底板長邊上的兩個第一安裝孔的孔中心間距為62mm,公差為0.0075mm。優選的,所述的加強筋為三角形加強筋。優選的,所述背板的厚度與所述底板的厚度相等。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種檢具用L型支座,包括背板和底板,所述背板所在的平面與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背板與所述底板一體成型形成L形;在所述背板上設置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底板的四個角上均開設有第一安裝孔;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檢具用L型支座,根據所需要的檢具結構,進行標準化設計,進行批量化生產,通過鑄造工藝,一體成型,提高了精度和工作效率,節省了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公開的一種檢具用L型支座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公開的一種檢具用L型支座的俯視圖。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1.背板 2.底板 21.第一安裝孔 22.第二安裝孔3.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精度高,能夠提高效率,進行批量化生產,節省材料,降低加工成本。實施例1,如圖1和如圖2所示,一種檢具用L型支座,包括背板I和底板2,所述背板I所在的平面與所述底板2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背板I與所述底板2—體成型形成L形;在所述背板I上設置有加強筋3,所述加強筋3與所述底板2固定連接;所述的加強筋3為三角形加強筋。所述背板I的厚度與所述底板2的厚度相等,所述背板I的上端面到所述底板2下表面的距離為100mm,粗糙度為0.8mm ;所述底板2的長和寬相等,均為80mm。在所述底板2的四個角上均開設有第一安裝孔21 ;在所述底板2的兩寬邊上還開設有一對第二安裝孔22,所述第二安裝孔22的中心與在所述底板2同一寬邊上的所述第一安裝孔21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所述第一安裝孔21的直徑為9mm ;所述第二安裝孔22的直徑為6mm,粗糙度為1.6mm。在所述底板2寬邊上的兩個第一安裝孔21的孔中心間距為45mm ;在所述底板2長邊上的兩個第一安裝孔21的孔中心間距為62mm,公差為0.0075mm。上述技術方案中,采用40Cr鑄造制作,要求無氣孔無砂眼,重要尺寸留加工余量,其余非關鍵尺寸直接鑄造到位不用加工。這樣材料和加工成本很大的降低,標準化以后可以制定完善的加工工藝,更好的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檢具精加工后鍍鎳磷處理,并進行鹽霧試驗48小時,表面無銹蝕。本技術方案所制成的鑄造支座,根據檢具結構的功能結構,在支座的測量面安裝一些翻轉機構、模擬型塊、定位銷、定位塊等檢具方面零件,將這些支座進行標準化設計,進行批量化生產,通過鑄造 工藝,一體成型,提高了精度和工作效率,節省了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實施例2,其余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背板I的上端面到所述底板2下表面的距離為125mm或者150mm,粗糙度為0.8mm。除此之外,上述各零件的尺寸,在具體實施允許范圍內,還可以為其他的尺寸,在此,本實用新型不做任何限定,以能夠實現本實用新型為主。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種檢具用L型支座,包括背板I和底板2,所述背板I所在的平面與所述底板2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背板I與所述底板2 —體成型形成L形;在所述背板I上設置有加強筋3,所述加強筋3與所述底板2固定連接;在所述底板2的四個角上均開設有第一安裝孔;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檢具用L型支座,根據所需要的檢具結構,進行標準化設計,進行批量化生產,通過鑄造工藝,一體成型,提高了精度和工作效率,節省了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 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檢具用L型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和底板,所述背板所在的平面與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背板與所述底板一體成型形成L形; 在所述背板上設置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 在所述底板的四個角上均開設有第一安裝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具用L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上端面到所述底板下表面的距離為100mm、125mm或者150mm,粗糙度為0.8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檢具用L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長和寬相等,均為80mmo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檢具用L型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的兩寬邊上還開設有一對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二安裝孔的中心與在所述底板同一寬邊上的所述第一安裝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檢具用L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孔的直徑為9mm ;所述第二安裝孔的直徑為6mm,粗糙度為1.6m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檢具用L型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寬邊上的兩個第一安裝孔的孔中心間距為45mm ;在所述底板長邊上的兩個第一安裝孔的孔中心間距為62mm,公差為0.0075mm。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檢具用L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強筋為三角形加強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檢具用L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厚度與所述底板的厚度相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檢具用L型支座,包括背板和底板,所述背板所在的平面與所述底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背板與所述底板一體成型形成L形;在所述背板上設置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在所述底板的四個角上均開設有第一安裝孔;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檢具用L型支座,根據所需要的檢具結構,進行標準化設計,進行批量化生產,通過鑄造工藝,一體成型,提高了精度和工作效率,節省了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G01D11/30GK203132573SQ20132010199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6日
發明者葛益軍 申請人:蘇州益群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