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植物葉片漫反射光分布的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葉片光譜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植物葉片表面漫反射光分布的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植物葉片在光的照射下,會在葉片的上表面產生反射光和透過葉片上表皮、葉肉組織、下表皮等在葉片的下表面產生透射光(如圖1所示)。葉片上表面反射光在葉片上部空間分布并不是均勻分布的,透射也不是均勻分布。從400nm至2500nm的光譜范圍,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在400_800nm的可見光特點是光合色素的吸收光的能力較強,近紅外區域(SOO-1lOOnm)的吸收受限于干物質,然而卻是多級散射出現的區域,原因是葉片中間結構有許多的細小空氣部分推動反射和透射水平;在1100-2500nm中紅外區域也有強烈的吸收,主要是在鮮葉區的水區,其次是枯萎葉子的干物質。因此,不同的光入射到葉片的角度和光離開葉片表面的角度經過實驗研究發現,這些帶有角度的不同波長的出射光包含大量的葉片的生物量和葉片結構的信息量。已有許多的論文著眼于利用植物葉片的這種光的二向反射特性來研究植物葉片的光學特性。植物葉片漫反射分布裝置伴隨研究而逐漸出現。傳統的檢測裝置和檢測方法只有一只探測器對物體進行探測,得到兩維空間光分布不能滿足對漫反射體空間光分布的測量需要。針對這種傳統裝置和方法的不足,專利號為ZL96239489.0的中國發明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漫反射體三位空間光分布的測量裝置,涉及對漫反射物體特性的測量,特別是用于遙感技術領域中對地物葉面三維空間光分布進行測量,該裝置由轉盤、探測架、光源架、開關、探測器、光源、計算機等組成。它有不同的入射角、探測角、方位角,不同的波段要求實現對被測物體在半球形范圍內的三維空間光分布的透過和反射測量。但是該裝置存在以下缺點:光源波段較為狹窄,且需要移動樣品才能在樣品上測量多個位置點,而在測量過程中移動樣品會認為誤差,葉片的性能在多次移動操作中也會其性能也會受到影響,會影響最終的檢測精度。其它的設備等也存在波段單一、測量時間較長等問題。因此傳統的植物葉片漫反射分布裝置不能準確完整地獲取葉片的二向反射數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植物葉片漫反射光分布的檢測裝置,實現植物葉片的多點光譜檢測,但檢測過程中不需要移動待測植物葉片,檢測精度高。一種植物葉片漫反射光分布的檢測裝置,包括用于承載待測樣品的試樣臺;用于向待測樣品發射探測光的光源系統;以及用于接收、處理來自待測樣品的反射光的檢測系統,所述試樣臺包括:臺架;與所述臺架軸接且水平布置的旋轉盤;安裝在所述旋轉盤上的三維移動架;設置在所述三維移動架頂部、用于承載待測樣品的實驗平臺。檢測時,將待測植物葉片放置在試樣臺,光源系統發射探測光斑,入射到待測植物葉片上,通過檢測系統檢測待測樣品某一點上半球坐標內的漫反射光,測完待測植物葉片其中一個點的漫反射光后,通過旋轉盤和三維移動架移動試驗平臺,從而使入射光斑射入待測植物葉片的其他位點,實現待測植物葉片上多位點的光譜檢測,檢測過程中不需要移動待測植物葉片,檢測精度高。所述的三維移動架包括依次疊置且相互滑動配合的X軸滑臺、Y軸滑臺、Z軸滑臺及連接固定件:旋轉盤通過一板件與X軸滑臺相連并通過螺釘固定;x軸滑臺通過一板件與Y軸滑臺相連,該板件與Y軸滑臺通過螺釘固定,與X軸滑臺的頂面滑動配合;γ軸滑臺通過一板件與Z軸滑臺相連,該板件與Z軸滑臺通過螺釘固定,與Y軸滑臺的頂面滑動配合;在Z軸滑臺頂部固定一塊安裝平板,試驗平臺通過支撐桿固定在在安裝平板上。三維移動架中,X軸滑臺、Y軸滑臺和Z軸滑臺還可以按照其他的順序安裝。旋轉盤與三維移動架一起實現測量前的定標、改變光斑在樣品表面的位置及改變光源的入射方位角的功能。旋轉盤的旋轉,改變了樣品的方位角,光源固定的情況下,樣品方位角的改變相對于樣品來說是等價于光源方位角的改變;χ軸滑臺和Y軸滑臺的移動實現在同一平面的X和Y 二維的移動,可以改變光源照射葉片的位置,在不移動葉片的情況下,實現了多測量點的轉變,使測量的外界條件趨于一致。Z軸滑臺的上下移動目的是改變實驗平臺的高度,在白板校正和測量樣品時,保證光源入射的表面為同一表面。旋轉盤居于底部,其他X軸、Y軸、Z軸滑臺依次安裝,可使X軸、Y軸、Z軸三個滑臺在移動的過程中改變光源光斑在葉片上的位置但不對旋轉盤的作用起干擾。作為優選,所述臺架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支撐蓋板和下底板,上支撐蓋板和下底板之間通過三根立柱支撐;所述試樣臺中的旋轉盤軸接在下底板上,所述上支撐蓋板開有用于避讓實驗平臺的開口區。 測量儀器的精度要求較高,因此為防止后期使用過程框不穩定導致的實驗效果不好,采用三點確定平面的穩定框架體系,用上下兩塊板材(鋁合金)確定上下平面,使用三根尺寸、形狀相同的、上下底面較大的立柱用螺釘與上下兩塊板材相連接,形成穩固的外部框架,使該儀器使用過程承受水平方向力較小。作為優選,所述檢測系統包括:用于接收來自待測樣品的反射光的至少兩個接收探頭;用于處理所述接收探頭信號的光譜儀;與所述光譜儀進行數據交互的電腦。一般儀器的實驗過程較長,對于有蠟質層的樹木等葉片來說在實驗過程中,在光的照射下,離體的葉片失水較少,但農作物的葉片一般蠟質層較薄,在離體實驗過程中可能因葉片失水,造成實驗數據失真。本實用新型設置雙接收探頭,解決了實驗過程耗時較長的問題。作為優選,所述實驗平臺上方立置有半圓弧固定架,該半圓弧固定架上滑動配合有安裝座,所述接收探頭固定在該安裝座上。更優選,所述半圓弧固定架上設有用于保持安裝座位置的鎖緊部件。通過使安裝座在半圓弧固定架上的滑動改變接收探頭的天頂角,移動到位后用鎖緊部件鎖緊,防止接收探頭晃動。兩個相對位置固定的接收探頭分別負責接收一半半圓弧固定架上的反射光。即在改變一次半圓弧固定架的位置角度時,可利用2臺ASD光譜儀分別采集兩個接收探頭位置處的反射光譜值。整個實驗操作減少了一半的移動接收探頭固定圓弧的時間,大大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實驗數據的準確性。作為優選,所述上支撐蓋板的頂面設有繞開口區分布的圓環形軸承座,所述半圓弧固定架的兩個底腳通過一軸承與所述圓環形軸承座轉動配合。所述軸承包括滾珠以及用于安裝滾珠且可相對轉動的兩個軸承環,其中一個軸承環固定在圓環形軸承座內,所述半圓弧固定架的兩個底腳固定在另一個軸承環上。軸承也可以采用標準件推力球軸承,直接將推力球軸承安裝在圓環形軸承座內,半圓弧固定架固定在推力球軸承的輪轂上;采用標準化生產的深溝球軸承作為其旋轉底座,可保證半圓弧固定架在工作過程中的穩定性,為其提供平穩、精確的定位;通過軸承的轉動,帶動半圓弧固定架,改變接收探頭的方位角。作為優選,所述半圓弧固定架上設有豎直貫通的條形孔,該條形孔沿半圓弧固定架自身所確定的弧線延伸,所述接收探頭的信號接收端穿過條形孔后朝實驗平臺方向伸出。作為優選,所述光源系統包括在光路上依次布置的光源、以及用于調節光斑的第一透鏡組和第二透鏡組,其中所述第二透鏡組通過支撐殼架設在所述實驗平臺上方,第二透鏡組的光線出射端朝向實驗平臺設置,在第二透鏡組處設置光圈。作為優選,所述安裝座為套在半圓弧固定架上的弧形套筒結構,安裝座上設有與所述條形孔位置相應的通光孔。作為優選,所述上支撐蓋板的頂面鉸接有光源搖桿,所述第二透鏡組通過支撐殼安裝在該光源搖桿上。作為優選,所述上支撐蓋板的頂面固定有導向架,該導向架上設有半圓弧形的導向槽,所述光源搖桿與上支撐蓋板的鉸接部位處在導向槽的圓心部位,光源搖桿上固定有與導向槽配合的導向件;所述光源搖桿包括:與所述上支撐蓋板的頂面鉸接的固定段,活動插接在所述固定段頂端的活動段,用于將固定段和活動段相對鎖緊的鎖定機構;所述活動段頂部帶有朝實驗平臺延伸的水平折彎部,所述第二透鏡組通過支撐殼固定在水平折彎部上。更優選,所述導向件為能夠保持光源搖桿角度的蝶形螺母。半圓弧形的導向槽及蝶形鎖緊螺母保證光源搖桿穩定性,精確定位。本實用新型檢測裝置的各部件均需要氧化發黑處理。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實現在球面坐標系下對待測植物葉片表各個位點及各位點上方的漫反射光的全面檢測,入射光源入射到固定于實驗平臺的樣品,經其上表面反射到樣品上半球空間,兩個接受探頭位于樣品的上方,經過一定順序的移動接收,可實現樣品的漫反射光譜值在球面坐標系下的全面接收。光源搖桿的擺動實現光源在球面坐標系下的天頂角的變化;旋轉盤的旋轉,改變了樣品的方位角,光源固定的情況下,樣品方位角的改變相對于樣品來說是等價于光源方位角的改變;兩個接收探頭隨安裝座在半圓弧固定架上滑動實現天頂角的改變,軸承帶動半圓弧固定架的旋轉實現兩個接收探頭的方位角的改變;利用兩個接收探頭有序的移動,實現快速檢測、接收樣品上表面半球的所有位置處的反射光。[0036]待測葉片的一個點檢測完畢后,通過三維移移動架改變待測植物葉片表面的檢測位點,檢測過程中不移動待測植物葉片,但實現待測植物樣品多為點的漫反射光譜檢測。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漫反射光分布檢測以現有的ASD光譜儀作為檢測裝置,精度高;旋轉盤與三維移動采用高精度的滑臺和轉臺機構,精度較高,旋轉采用推力球軸承克服了采用其他機構穩定性不好的問題;采用三立柱框架結構提高機構的整體穩定性;光源的光強度可以調整,對不同樣品的適應性強。本裝置采用雙接收探頭和ASD光譜儀相連,實現了對漫反射光的快速、有效的接收,針對樣品在光源照射的條件下失水較快的情況,減少實驗過程的時間,可以提高數據的有效性。總體效果是平臺機構的精度高,檢測范圍廣,檢測時間短。
圖1是樣品散射的球面坐標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旋轉盤、三維移動架和實驗平臺的配合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所示的A向視圖。圖5是三維移動架中X軸滑臺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試驗臺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光源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 7所示,一種植物葉片漫反射光分布的檢測裝置,包括試樣臺、光源系統和檢測系統。如圖6所示,試樣臺包括臺架和通過相關機構安裝在臺架上的實驗平臺10,臺架包括下底板5、上支撐蓋板8和立柱6,下底板5和上支撐蓋板8均為招合金的正方形板,在下底板5的底面四角處各安裝一個腳輪4,立柱6為形狀、尺寸一致的三根,且三根立柱的上、下底面(即與下底板5和上支撐蓋板8接觸的面)都較大,通過三點確定上支撐蓋板8的平面,在上支撐蓋板8的中心設有圓形的開口區。如圖3、4和6所示,試驗平臺10通過旋轉盤31和三維移動架7安裝在下底板5上,旋轉盤31軸接安裝在下底板5上,旋轉盤31上方安裝三維移動架7,三維移動架7包括由下至上依次疊置且相互滑動配合的X軸滑臺701、Y軸滑臺702和Z軸滑臺703,在Z軸滑臺703的頂部固定一個圓形的安裝平板704,在安裝平臺704的邊緣處固定一根支撐桿705,實驗平臺10固定在支撐桿705的頂端,實驗平臺10、安裝平板704和旋轉盤31三者的圓心同心。如圖3所示,旋轉盤31通過一板件與下底板5相連,該板件與下底板5通過螺釘固定,旋轉盤31與該板件軸接,旋轉盤31通過另一板件與X軸滑臺701相連,該板件與旋轉盤31及X軸滑臺701之間均用螺釘固定;X軸滑臺701與Y軸滑臺702之間也通過一板件相連,該板件與Y軸滑臺702之間用螺釘固定,而與X軸滑臺701滑動配合;Y軸滑臺702與Z軸滑臺703之間也通過一板件相連,該板件與Z軸滑臺703之間通過螺釘固定,而與Y軸滑臺702滑動配合。[0050]X軸滑臺701、Y軸滑臺702和Z軸滑臺703均采用絲桿驅動,X軸滑臺701的結構如圖6所示,包括盒體70la、位于盒體701a內的傳動部件絲桿70lb、安裝在盒體701a外用于驅動絲桿701b運動的手輪701e和盒體701a上沿的滑軌701d,相應的滑臺的盒體底部的板件701c上設置與滑軌701d配合的滑槽,通過手輪701e驅動絲桿701b運動,從而帶動相應滑臺的運動。Y軸滑臺702和X軸滑臺701的結構一致,Z軸滑臺703的結構與X軸滑臺701的結構類似。就該三維移動架7本身而言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來實現,只要能夠實現三維方向的移動即可。如圖2所示,檢測系統包括兩臺光譜儀13、一臺與光譜儀13進行數據交換的電腦14、分別與兩臺光譜儀13相連的兩個接收探頭(第一接收探頭18和第二接收探頭24)及兩個接收探頭的固定機構,本實施方式中,光譜儀13采用ASD光譜儀,兩個接收探頭均采用現有的接收探頭。在上支撐蓋板8的開口區,繞其邊緣固定一個圓環形軸承座9,在圓環形軸承座9內安裝一個軸承11,圓環形軸承座9、軸承11的圓心與旋轉盤31的圓心同心,本實施方式中,軸承11采用標準件深溝球軸承,在軸承11上方設置一個半圓弧固定架17,半圓弧固定架17的兩個底端固定在軸承的輪轂27上,兩個底端與軸承11的圓心在同一直線上。半圓弧固定架17上帶有豎直貫通的條形孔,該條形孔沿半圓弧固定架17自身所確定的弧線方向延伸,在半圓弧固定架17上滑動安裝一個安裝座19,該安裝座19為一套在半圓弧固定架17上的弧形套筒結構,安裝座19上設有與條形孔位置相應的通光孔,兩個接收探頭固定在安裝座19上且其信號接收端穿過條形孔后朝實驗平臺10方向伸出,兩個接收探頭之間具有一定夾角,在本實施方式中該夾角為75°。安裝座19與半圓形固定架17滑動配合,在安裝座19上設有保持兩個接收探頭位置的鎖緊機構,兩個接收探頭分別通過兩根光線(第一光纖15和第二光纖16)與兩臺光譜儀13連接,兩臺光譜儀13與電腦14之間通過數據傳輸線12連接。如圖2和圖7所不,光源系統包括光源I和光源光斑調節裝置2,光源I為齒素燈,光源光斑調節裝置2如圖6所示,包括入射端的第一透鏡組、出射端的第二透鏡組、光圈和相應的殼體結構。第一透鏡組包括第一平凸透鏡201、設置在第一平凸透鏡201前方的第二平凸透鏡202和相應的支撐殼體,在第二平凸透鏡202前方設置第一光纖端頭203,第二透鏡組包括第三平凸透鏡205和位于第三平凸透鏡205前方的第四平凸透鏡207,在第三平凸透鏡205和第四平凸透鏡207中間設置光圈206,第三平凸透鏡205的后方為第二光纖端頭204,第一光纖端頭203和第二光纖端頭204之間通過第三光纖21連接。此處所說的前方、后方是以光路方向為準。本實施方式中光源I形成的光斑32大小為13mm,第四平凸透鏡207距實驗平臺10的距離為34cm,形成的光斑強度均勻。光源I和第一透鏡組安裝在黑箱3內,位于臺架一側,第二透鏡組通過相應的支撐殼20架設在試驗平臺10的上方。如圖2所示,在上支撐蓋板8的頂面且位于圓環形軸承座9 一側,鉸接一根光源搖桿25,光源搖桿25可以為高度固定式,也可以為高度可調式,本實施方式中,選擇高度可調式,即:包括固定段和活動段,活動段活動插接在固定段中,固定段的底部通過兩套小軸承28與上支撐蓋板8的頂面鉸接,光源搖桿25上還設有用于將固定段和活動段相對鎖緊的鎖定機構,活動段頂部帶有朝實驗平臺10延伸的水平折彎部,該水平折彎部構成光源固定架22,第二透鏡組通過支撐殼20固定在光源固定架22上。在上支撐蓋板8的頂面固定有導向架29,導向架29為半圓弧型,兩端底部各通過一個底座30固定在上支撐蓋板8上,該導向架29上設有半圓弧形的導向槽,光源搖桿25與上支撐蓋板8的鉸接部位處在導向槽的圓心部位,光源搖桿25的固定段上固定有與導向槽配合的導向件,該導向件26為蝶形螺母。本實用新型裝置中,旋轉盤31與軸承11同心,處在豎直狀態下的第二透鏡組和兩個接受探頭的中軸線為同一條直線,記為A,光源搖桿25選擇支點的中軸線記為B,安裝座19的中軸線記為C,這A、B、C三條軸線在實驗的過程中始終相交于一固定點記為D,且該點D位于壓平后的實驗樣品的上表面。以下為本裝置的一個測試實施例:(I)打開鹵素燈(光源I),先預熱30分鐘。鹵素燈預熱過后將樣品23展平固定于試驗平臺10上,旋轉光源搖桿25至垂直位置,可確定光源的初始入射天頂角(^始=0°,用蝶形螺母將其固定,調節光源光斑調整裝置部件的光圈206,改變光源光斑32的強度,調整光源搖桿25的長度改變光源光斑的大小至合適位置。通過移動安裝座19在半圓弧固定架17上的位置至初始位置,通過旋轉軸承11改變半圓弧固定架17的位置至初始位置,至此第一接收探頭18和第二接收探頭24均處在初始位置角度,第一接收探頭18的初始角度坐標為(小13始=75°,Wlsfe= 0° );第二接收探頭24的初始角度坐標為(Φ2Ε^= 0° , W2s始=0° )。記錄此時試驗樣品2上表面的位置距離下底板5上表面的高度H,將樣品23移出實驗平臺10并低溫保存,第一接收探頭18和第二接收探頭24分別用用第一光纖I和第二光纖16與ASD光譜儀13相連接。(2)在電腦軟件 上設置光源入射角度(Φ@=0° ,Wi始=0° ),同時第一接收探頭18的初始角度坐標為(Φ13@= 75°,Wlsfe=0° );第二接收探頭24的初始角度坐標為(Φ2_= 0°,Ψ23始=180° )。實驗樣品23上表面距離下底板5上表面的位置高度為H0(3)將標準白板放置試驗平臺10上放置試驗樣品在的位置,調整Z軸滑臺703,使標準白板的上表面的位置距離下底板上表面的高度為H。(4)在入射光源位置不變的條件下,逆時針方向以5°為間隔移動安裝座19,改變第一接收探頭18的位置至最小值(小13始=0° , Ψ13^=0° ),同時第二接收探頭24的相應的位置移動到(Φ2_=75°,Ψ23始=180° ),2臺ASD光譜儀13分別記錄第一接收探頭18、第二接收探頭24采集光譜并記錄與電腦14,每接收某一位置的漫反射光譜值后,兩個接收探頭按相應順序移動5°,直至16個位置測完。(5)光源位置不變,以5°為間隔順時針旋轉軸承11,共旋轉36次,對于每旋轉一次,相應第一接收探頭18、第二接收探頭24的方位角Ψ3的值增加5°,每旋轉一次,重復步驟4的操作,并記錄于電腦14。(6)順時針以5°為間隔旋轉旋轉盤31,改變實驗樣品23與光斑光源的相對位置,對于每次順時針旋轉盤31旋轉5°相當于光源光斑的方位角逆時針旋轉5°,樣品23的方位角旋轉5°相當于接收探頭方位角逆時針旋轉5°,記錄初始位置,重復步驟4、步驟5,并記錄數據。[0069](7)順時針以5°為間隔,通過旋轉光源搖桿25,改變光源入射天頂角(^的位置,每移動5°,光源入射天頂角相應增加,增加后重復步驟4、步驟5、步驟6并記錄數據。(8)移出標準白板,將樣品23展平放置于標準白板位置,調整Z軸滑臺改變葉片上表面距離下底板上表面的高度值至H。重復步驟4、步驟5、步驟6、步驟7并記錄數據。(此時僅僅檢測某一位置處光譜值)(9)將半圓弧固定架17、安裝座19、光源搖桿25、旋轉盤31、復位。移動五自由度平臺移動機構7的X軸滑臺701和Y軸滑臺702,改變光源入射光斑的在樣品23上的位置,重復上述步驟1、 步驟2、步驟3、步驟4、步驟5、步驟6、步驟7、步驟8,實現同一樣品23多點處光譜檢測。
權利要求1.一種植物葉片漫反射光分布的檢測裝置,包括用于承載待測樣品的試樣臺;用于向待測樣品發射探測光的光源系統;以及用于接收、處理來自待測樣品的反射光的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試樣臺包括: 臺架; 與所述臺架軸接且水平布置的旋轉盤; 安裝在所述旋轉盤上的三維移動架; 設置在所述三維移動架頂部、用于承載待測樣品的實驗平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臺架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支撐蓋板和下底板,上支撐蓋板和下底板之間通過三根立柱支撐;所述試樣臺中的旋轉盤軸接在下底板上,所述上支撐蓋板開有用于避讓實驗平臺的開口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系統包括: 用于接收來自待測樣品的反射光的至少兩個接收探頭; 用于處理所述接收探頭信號的光譜儀; 與所述光譜儀進行數據交互的電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實驗平臺上方立置有半圓弧固定架,該半圓弧固定架上滑動配合有安裝座,所述接收探頭固定在該安裝座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撐蓋板的頂面設有繞開口區分布的圓環形軸承座,所述半圓弧固定架的兩個底腳通過一軸承與所述圓環形軸承座轉動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圓弧固定架上設有豎直貫通的條形孔,該條形孔沿半圓弧固定架自身所確定的弧線延伸,所述接收探頭的信號接收端穿過條形孔后朝實驗平臺方向伸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系統包括在光路上依次布置的光源、以及用于調節光斑的第一透鏡組和第二透鏡組,其中所述第二透鏡組通過支撐殼架設在所述實驗平臺上方,第二透鏡組的光線出射端朝向實驗平臺設置,在第二透鏡組處設置光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為套在半圓弧固定架上的弧形套筒結構,安裝座上設有與所述條形孔位置相應的通光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撐蓋板的頂面鉸接有光源搖桿,所述第二透鏡組通過支撐殼安裝在該光源搖桿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撐蓋板的頂面固定有導向架,該導向架上設有半圓弧形的導向槽,所述光源搖桿與上支撐蓋板的鉸接部位處在導向槽的圓心部位,光源搖桿上固定有與導向槽配合的導向件; 所述光源搖桿包括: 與所述上支撐蓋板的頂面鉸接的固定段, 活動插接在所述固定段頂端的活動段, 用于將固定段和活動段相對鎖緊的鎖定機構; 所述活動段頂部帶有朝實驗平臺延伸的水平折彎部,所述第二透鏡組通過支撐殼固定在水平折彎部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植物葉片漫反射光分布的檢測裝置,裝置包括用于承載待測樣品的試樣臺;用于向待測樣品發射探測光的光源系統;以及用于接收、處理來自待測樣品的反射光的檢測系統,所述試樣臺包括臺架;與所述臺架軸接且水平布置的旋轉盤;安裝在所述旋轉盤上的三維移動架;設置在所述三維移動架頂部、用于承載待測樣品的實驗平臺。本實用新型檢測時,通過旋轉盤和三維移動架移動試驗平臺,從而使入射光斑射入待測植物葉片的其他位點,實現待測植物葉片上多位點的光譜檢測,檢測過程中不需要移動待測植物葉片,檢測精度高。
文檔編號G01J3/42GK203037353SQ20132001191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9日
發明者杜朋朋, 方慧, 胡令潮, 何勇, 張暢 申請人: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