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電池用溫度傳感器的安裝用夾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夾子具備:抵接于殼體的外表面的抵接部;能夠使傳感器主體插入的插通孔;能夠使傳感器主體插通且能夠在內部保持突出部的保持筒;能夠插入安裝孔的腳筒;以及在與抵接部之間夾持殼體的彈性爪。在抵接部上設置有至少一對肋部,該肋部分別位于抵接部的直徑方向的兩端部,朝向殼體的外表面突出,當在與一對彈性爪之間夾持殼體時,使該抵接部撓曲,從而使開放端面變窄的方向的力作用于保持筒。
【專利說明】蓄電池用溫度傳感器的安裝用夾子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蓄電池用溫度傳感器的安裝用夾子,通過防止溫度傳感器的脫落、移 動或者搖晃不穩,能夠實現安裝精度的提高以及維持。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具備溫度傳感器單元的電動汽車的蓄電池構造被眾所周知(例如參照專利 文獻I的段落編號0034、圖1、圖6?圖8)。
[0003]溫度傳感器單元包括:具有旋入蓄電池殼體的上壁的傳感器安裝孔而固定的螺紋 部的筒狀的單元主體;滑動自如地配設在其內側的合成樹脂性的溫度檢測部;配設于該溫 度檢測部的前端部內的溫度傳感器;以及彈性安裝于單元主體內并朝向使溫度檢測部從單 元主體突出的方向施力于溫度檢測部的彈簧(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的段落編號0034)。
[0004]此外,雖然不是直接安裝于汽車的蓄電池殼體的溫度傳感器,但是以往已知有:使 用于外部氣溫傳感器等的溫度傳感器的安裝構造(參照專利文獻2的段落編號0001以及圖1?圖3);安裝于送風用通風管道的溫度傳感器的安裝構造(參照專利文獻3的段落編號 0001以及圖1?圖3);以及安裝于蓄電池的保持板的溫度傳感器的安裝支架(參照專利文 獻4的段落編號0015以及圖1?圖5)。
[0005]現有技術文獻
[0006]專利文獻
[0007]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302847號公報
[0008]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250763號公報
[0009]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0-281787號公報
[0010]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第4025218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11]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12]但是,上述的以往的電動汽車的蓄電池的構造的溫度傳感器單元必須旋入傳感器 安裝孔,安裝時需要工具,另外,存在安裝麻煩、耗費時間的問題。
[0013]另外,蓄電池的溫度傳感器由于要求安裝精度,因此在上述的以往的溫度傳感器 單元中,使用彈簧朝向使溫度檢測部突出的方向施力于溫度檢測部。從而,以往的溫度傳感 器單元存在部件件數多、構造復雜的問題。
[0014]因此,本發明是鑒于上述的現有技術所具有的問題點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 不僅構造簡便且能夠簡便地安裝,而且通過防止溫度傳感器的脫落、移動或者搖晃不穩,能 夠實現安裝精度的提高以及維持的蓄電池用溫度傳感器的安裝用夾子。
[0015]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法
[0016]本發明是為了達成上述目的而做出的,本發明具有以下特征。
[0017]第一,是一種蓄電池用溫度傳感器的安裝用夾子,其保持具有傳感器主體和從傳感器主體的基端部的周圍突出的突出部的溫度傳感器,安裝于貫通了收納有蓄電池的殼體 內外的安裝孔,使傳感器主體的前端部向殼體內突出。
[0018]第二,夾子具有如下構成。
[0019](I)抵接部
[0020]抵接部直徑比安裝孔大,并且抵接于殼體的外表面。
[0021](2)插通孔
[0022]插通孔貫通抵接部,直徑比突出部小,并且能夠使傳感器主體插入。
[0023](3)保持筒
[0024]保持筒與插通孔連通,從抵接部朝向殼體的外側以筒形延伸,且端面開放、傳感器 主體能夠從該開放端面通過插通孔而插通,并且能夠在內部保持突出部。
[0025](4)腳筒
[0026]腳筒與插通孔連通,從抵接部朝向殼體的內部以筒形延伸,且前端開口,傳感器主 體能夠從插通孔通過前端開口而插通,并且能夠插入安裝孔。
[0027](5)彈性爪
[0028]彈性爪至少有一對,從腳筒的外側彈性突出,在通過安裝孔時,朝向腳筒的筒內部 撓進,在通過安裝孔之后,復原并在與抵接部之間夾持殼體。
[0029]第三,在抵接部上設置有至少一對肋部,該肋部分別位于抵接部的直徑方向的兩 端部,并朝向殼體的外表面突出,當在與一對彈性爪之間夾持殼體時,使該抵接部撓曲,從 而使開放端面變窄的方向的力作用于保持筒。
[0030]本發明還可以具有如下特征。
[0031]S卩,在保持筒上設置有至少一對切槽,該切槽向與一對肋部的對置方向正交的方 向開口,并且從開放端面朝向保持筒延伸至中途。根據該方式,通過設置一對切槽,能夠使 抵接部以及保持筒易于撓曲。
[0032]本發明還可以具有如下特征。
[0033]即,在保持筒的內周面設直有內部關起,該內部關起朝向該保持筒的筒內部關出, 并且沿溫度傳感器的插入方向延伸。根據該方式,通過設置內部突起,能夠防止在保持筒的 筒內部的溫度傳感器的搖晃不穩。
[0034]本發明還可以具有如下特征。
[0035]即,在保持筒的內周面設置有卡定部,該卡定部位于溫度傳感器的插入方向的中 途,朝向保持筒的筒內部突出,與突出部的外側面抵接,被該外側面按壓,從而朝向使保持 筒直徑擴大的方向彈性撓曲,在外側面通過之后,復原并在與位于保持筒的底部的抵接部 之間夾持突出部。根據該方式,通過設置卡定部,防止在保持筒的筒內部的溫度傳感器的脫 落,另外,能夠維持溫度傳感器安裝時的節制感。
[0036]發明的效果
[0037]本發明通過如上所述地構成,不僅構造簡便,能夠簡便地安裝,而且防止溫度傳感 器的脫落、移動或者搖晃不穩,由此能夠實現安裝精度的提高并維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8]圖1是剖開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的夾子、溫度傳感器、面板的一部分的剖視圖。
[0039]圖2是剖開一半的夾子的主視圖。
[0040]圖3是夾子的側視圖。
[0041]圖4是夾子的俯視圖。
[0042]圖5是夾子的仰視圖。
[0043]圖6是沿圖2的A— A線的剖視圖,
[0044]圖7是沿圖3的B— B線的局部剖視圖。
[0045]圖8是表示剖開一半的夾子的安裝狀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6]圖中,符號10表示夾子,如圖1及圖8所示,夾子10保持溫度傳感器20,并安裝于 貫通了收納有蓄電池(未圖示)的殼體30內外的安裝孔31。
[0047]雖然未圖示,但是蓄電池用于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汽車,構成為層疊了單體的模 塊。雖然未圖示,但是蓄電池以收容于殼體30內的狀態搭載于車輛上。蓄電池通過在其內 部的電化學反應而發熱,其溫度上升。若達到高溫,則蓄電池的發電效率下降,因此蓄電池 收容于熱傳導性高的殼體30內,從外部輸送冷卻風進行冷卻。為了控制冷卻風的輸送,利 用溫度傳感器20測定殼體30內的溫度。
[0048]如圖1所示,殼體30在其上壁設置有貫通內外的圓形的安裝孔31。
[0049]雖然未圖示,但是溫度傳感器20在內部內置有熱敏電阻元件。如圖1所示,溫度 傳感器20具有傳感器主體21和突出部22。
[0050]雖然未圖示,但是傳感器主體21內置有熱敏電阻元件并形成為圓筒形,前端部平 滑地形成試管狀的半球形。突出部22從傳感器主體21的基端部的周圍以大致圓環形突出, 其外徑形成為比傳感器主體21的外徑大。
[0051]夾子10由具有適度的彈性和剛性的熱塑性合成樹脂、例如POM (聚縮醛)一體地 成形。
[0052]如圖1所示,夾子10大致具有如下各部分。
[0053]此外,對以下的(I)?(3)進行如下描述
[0054](I)抵接部 40
[0055](2)保持筒 50
[0056](3)腳筒 60
[0057]此外,夾子10的各部并不限定于上述的(I)?(3)。
[0058](抵接部40)
[0059]如圖1以及圖8所示,抵接部40直徑比安裝孔31大且抵接于殼體30的外表面, 并且形成為大致圓盤狀。
[0060]如圖1、圖3、圖5、圖6以及圖8所示,抵接部40大致具備如下各部分。
[0061]此外,對以下的(I)以及(2)進行如下描述。
[0062](I)插通孔 41
[0063](2)肋部 42
[0064]此外,抵接部40的各部分并不限定于上述的(I)以及(2)。[0065](保持筒50)
[0066]如圖1以及圖8所示,就保持筒50而言,下表面與插通孔41連通,從抵接部40朝 向殼體30的外側以筒形、例如貫通上下的大致圓筒形延伸,端面、即上表面以大致圓形開 放,能夠將傳感器主體21從該開放端面51通過插通孔41插通,并且,能夠將突出部22保 持在內部。
[0067]如圖3、圖4以及圖6所示,保持筒50除了具備上述的開放端面51以外,還大致具 備如下各部分。
[0068]此外,對以下的(I)?(3)進行如下描述。
[0069](I)切槽 52
[0070](2)內部突起53
[0071](3)卡定部 54
[0072]此外,保持筒50的各部分并不限定于上述的(I)?(3)。
[0073](腳筒60)
[0074]如圖1以及圖8所示,就腳筒60而言,上表面與插通孔41相連通,從抵接部40朝 向殼體30的內部以筒形、例如比保持筒50小一圈且貫通上下的大致圓筒形延伸,前端、即 下表面以大致圓形開口,能夠將傳感器主體21從插通孔41通過前端開口 61插通,并且,能 夠插入于安裝孔31
[0075]如圖1以及圖8所示,腳筒60除了具備上述的前端開口 61以外,還大致具備如下 各部分。
[0076]( I)彈性爪 62
[0077]如圖1以及圖8所示,彈性爪62有至少一對例如2個,從腳筒60的外側面彈性地 突出,在通過安裝孔31時,朝向腳筒60的筒內部撓進,當通過安裝孔31后,復原并在與抵 接部40之間夾持殼體30。
[0078]如圖5所示,兩個彈性爪62以與正交于下述的兩個肋部42的方向對置的方式配 置。如圖3所示,彈性爪62位于貫通在腳筒60內外的剖面被大致槽狀的切口包圍的內側, 上端部成為自由端,下端部成為鉸接并連接著腳筒60。如圖7所示,使彈性爪62的外側面 以如下方式傾斜,以腳筒60的外徑從上端部朝向下端部逐漸縮小的方式傾斜。
[0079]此外,雖然以彈性爪62的個數為2個的情況舉例說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雖然未 圖示,但是也可以以放射狀形成3個以上的彈性爪。
[0080](插通孔41)
[0081]如圖1以及圖8所示,插通孔41沿上下方向以圓形貫通抵接部40,直徑比突出部 22小,并且,能夠插入傳感器主體21。
[0082](肋部42)
[0083]如圖3、圖5以及圖6所示,肋部42形成至少一對例如2個,分別位于抵接部40的 直徑方向的兩端部,朝向殼體30的外表面突出,在與腳筒60的一對彈性爪62之間夾持殼 體30時,用于使該抵接部40彎曲并使沿保持筒50的開放端面51變窄的方向上的力作用 于保持筒50。
[0084]如圖5所示,2個肋部42以與正交于保持筒50的一對彈性爪62的方向對置的方 式配置,并且相互平行地形成。肋部42沿彈性爪62對置的方向直線延伸。另外,如圖3以及圖6所示,肋部42形成為剖面半圓形。
[0085]此外,雖然以肋部42的個數為2個的情況舉例說明,但并不限定于此,雖然未圖 示,但是也可以形成3個以上短的肋部。
[0086](切槽52)
[0087]如圖3、圖4以及圖6所示,切槽52形成至少一對例如2個,在與一對肋部42的對 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開口,并從開放端面51朝向保持筒50延伸至中途。
[0088]切槽52貫通保持筒50的內外,形成為上面開口的大致U字形。
[0089]此外,雖然以切槽52的個數為2個的情況舉例說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形成 3個以上。
[0090](內部突起53)
[0091]如圖4以及圖6所示,內部突起53位于保持筒50的內周面上,朝向該保持筒50 的筒內部突出,沿溫度傳感器20的插入方向延伸。
[0092]如圖4所示,內部突起53以插通孔41為中心放射狀地形成多個例如4個,并且截 面形成為大致半圓形。在被4個內部突起53包圍的空間內,能夠使溫度傳感器20的突出 部22通過,并且,與突出部22的外周面滑動接觸。
[0093]此外,雖然以內部突起的個數為4個的情況舉例說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形 成I個、2個、3個或者5個以上。
[0094](卡定部54)
[0095]如圖4以及圖6所示,卡定部54位于保持筒50的內周面,位于溫度傳感器20的 插入方向的中途,朝向保持筒50的筒內部突出,與突出部22的外側面抵接,并且被該外側 面按壓,使保持筒50朝向直徑擴大的方向彈性地撓曲,當外側面通過后,復原并在與位于 保持筒50底部的抵接部40之間夾持突出部22。
[0096]如圖4所示,卡定部54形成至少一對例如2個。2個卡定部54與正交于兩個切 槽52的對置方向的方向對置。如圖6所示,就卡定部54而言,使與開放端面51面對面的 上側的面朝向筒中央向下傾斜的截面形成為大致臺形形狀。卡定部54的下側的面形成為 與溫度傳感器20的插入方向正交的切起的斜面,并且使與位于保持筒50的底部的抵接部 40之間的間隔,與溫度傳感器20的突出部22的上下高度大約一致。
[0097](夾子10的使用方法)
[0098]接下來,對具有上述構成的夾子10的使用方法進行說明。
[0099]S卩,如圖8所示,將溫度傳感器20安裝于夾子10,之后,將夾子10安裝于殼體30 的安裝孔31。
[0100]首先,如圖1以及圖8所示,將傳感器主體21的前端部對準保持筒50的開放端面 51插入。
[0101]當插入傳感器主體21時,通過保持筒50的筒內部進入抵接部40的插通孔41。再 有,當插入傳感器主體21時,從插通孔41向腳筒60的筒內部前進,通過其前端開口 61,如 圖8所示,傳感器主體21的前端部向外部突出。
[0102]另一方面,溫度傳感器20的突出部22也從開放端面51向保持筒50的筒內部前 進。當突出部22向筒內部前進時,其外周面與向筒內部突出的內部突起53滑動接觸。再 有,當突出部22前進時,其外周面與向筒內部突出的卡定部54抵接。[0103]在此,若用力壓入溫度傳感器20,則卡定部54按壓于突出部22的外周面,切槽52 的槽寬擴開,保持筒50的內徑擴大。因此,突出部22使2個卡定部54的間隔擴開,并朝向 保持筒50的底部前進。當突出部22從2個卡定部54的間隔內通過時,通過樹脂的彈性復 原力,保持筒50的內徑縮小,并且,如圖8所示,突出部22夾持在2個卡定部54與位于保 持筒50底部的抵接部40之間。
[0104]因此,通過2個卡定部54阻止突出部22從保持筒50的開放端面51脫落,溫度傳 感器20保持于夾子10。
[0105]接下來,如圖1以及圖8所示,將夾子10的腳筒60對準殼體30的安裝孔31插入。
[0106]當插入腳筒60時,其2個彈性爪62與安裝孔31的內緣抵接。在此,若用力按壓 入腳筒60,則其兩個彈性爪62按壓于安裝孔31的內緣,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撓進。當2個彈 性爪62通過安裝孔31時,通過樹脂的彈性復原力擴開,如圖8所示,在與抵接部40的底面 之間將殼體30從其內外方向彈性夾持。
[0107]此時,2個彈性爪62沒有完全復原,通過積蓄的彈性力,產生希望將腳筒60向安裝 孔31里側、即殼體30的內部牽引的力。
[0108]另一方面,從抵接部40的底面突出的2個肋部42與殼體30的表面抵接。
[0109]由于2個肋部42遠離抵接部40的外周緣部地對置,因此通過希望向殼體內部牽 引腳筒60的力,抵接部40的內周緣部接近殼體30的表面,并且,抵接部40撓曲而彎折。
[0110]當抵接部40撓曲而彎折時,與2個肋部42正交配置的2個切槽52的槽寬變窄, 并且保持筒50的直徑變小。2個切槽52的槽寬以朝向位于上側的開放端面51側槽寬逐漸 變窄的大致倒V字形變窄。
[0111]因此,力起作用,使得筒內部的2個卡定部54的對置間隔變窄,阻止在溫度傳感器 20的插入方向的移動或者從殼體30的脫落。
[0112]因此,如圖8所示,使通過腳筒60的前端開口 61向殼體30的內部突出的傳感器 主體21的前端部正確地位于殼體30的內部,不僅能夠提高其安裝精度,而且能夠長時間地 維持該狀態。
[0113]此外,當溫度傳感器20出故障時,可以連夾子10 —起更換,或者也可以將溫度傳 感器20從夾子10拔取而進行更換。
[0114]在此引用了 2011年I月28日申請的日本國專利申請第2011-017182號的說明書、 權利要求書、附圖及說明書摘要的全部內容,并作為本發明的說明書的公開內容而引入。
【權利要求】
1.一種蓄電池用溫度傳感器的安裝用夾子,其保持具有傳感器主體和從上述傳感器主 體的基端部的周圍突出的突出部的溫度傳感器,安裝于貫通了收納有蓄電池的殼體內外的 安裝孔,使上述傳感器主體的前端部向上述殼體內突出,上述蓄電池用溫度傳感器的安裝用夾子的特征在于,上述夾子具備:抵接部,其直徑比上述安裝孔大,并且抵接于上述殼體的外表面;插通孔,其貫通上述抵接部,直徑比上述突出部小,并且能夠使上述傳感器主體插入; 保持筒,其與上述插通孔連通,從上述抵接部朝向上述殼體的外側以筒形延伸,且端面 開放,能夠使傳感器主體從該開放端面通過上述插通孔而插通,并且能夠在內部保持上述 突出部;腳筒,其與上述插通孔連通,從上述抵接部朝向上述殼體的內部以筒形延伸,且前端開 口,能夠使傳感器主體從上述插通孔通過前端開口而插通,并且能夠插入上述安裝孔;以及 至少一對彈性爪,其從上述腳筒的外側面彈性突出,在通過上述安裝孔時,朝向上述腳 筒的筒內部撓進,在通過上述安裝孔之后,復原并在與上述抵接部之間夾持上述殼體,在抵接部上設置有至少一對肋部,該肋部分別位于上述抵接部的直徑方向的兩端部, 并朝向上述殼體的外表面突出,當在與上述一對彈性爪之間夾持殼體時,使該抵接部撓曲, 從而使開放端面變窄的方向的力作用于保持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池用溫度傳感器的安裝用夾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筒上設置有至少一對切槽,該切槽朝向與上述一對肋部的對置方向正交的 方向開口,并且從上述開放端面朝向上述保持筒延伸至中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電池用溫度傳感器的安裝用夾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筒的內周面設置有內部突起,該內部突起朝向該保持筒的筒內部突出,并且沿上述溫度傳感器的插入方向延伸。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蓄電池用溫度傳感器的安裝用夾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筒的內周面設置有卡定部,該卡定部位于上述溫度傳感器的插入方向的中 途,朝向上述保持筒的筒內部突出,與上述突出部的外側面抵接,被該外側面按壓,從而朝 向使上述保持筒直徑擴大的方向彈性撓曲,在上述外側面通過之后,復原并在與位于上述 保持筒的底部的上述抵接部之間夾持上述突出部。
【文檔編號】G01K1/14GK103443602SQ201280015083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8日
【發明者】西田隆平, 增田直之 申請人:株式會社利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