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漲緊芯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產品檢測領域,具體為一種漲緊芯棒。
背景技術:
一些帶孔的零件需要對其孔的實際情況及孔的中心進行檢測,一般采用漲緊芯棒伸入孔內,通過漲緊芯棒內鋼珠的狀態來判斷,現有的漲緊芯棒一端通過彈簧連接滑塊,然后再連接一滑塊,一固定塊,滑塊之間及滑塊和固定塊間分別設置有一圈鋼珠,擠壓彈簧,滑塊之間的鋼珠向外移動帶動滑塊和固定塊間的鋼珠向外移動,變化狀態一致,當被檢工件的孔內壁各處孔徑不一致時,如錐形孔,現有的漲緊芯棒無法檢測出其實際情況,孔的中心也無法確定。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漲緊芯棒,其能夠檢測出各種通孔的實際情況及孔的中心。其技術方案如下所述:其包括主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上順次設置有下彈簧、下滑塊、固定塊、上滑塊、上彈簧,所述上滑塊、固定塊、下滑塊邊緣設置有倒角,所述下滑塊與所述固定塊之間的倒角凹槽內、所述固定塊與所述上滑塊之間的倒角凹槽內分別設置有一圈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內設置有一圈鋼珠。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下彈簧連接下推塊,所述上彈簧連接上推塊;所述下推塊上設置有手柄;所述下滑塊與所述固定塊之間的倒角凹槽、所述固定塊與所述上滑塊之間的倒角凹槽的夾角為120度。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后,主軸上順次設置有下彈簧、下滑塊、固定塊、上滑塊、上彈簧,上滑塊、固定塊、下滑塊邊緣設置有倒角,下滑塊與固定塊之間的倒角凹槽內、固定塊與上滑塊之間的倒角凹槽內分別設置有一圈保持架,保持架內設置有一圈鋼珠,可以從兩頭分別擠壓彈簧使兩排鋼珠的移動狀態不一致,從而能夠檢測出各種孔的實際情況及孔的中心。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所示,其包括主軸1,主軸I上順次設置有下彈簧2、下滑塊3、固定塊4、上滑塊5、上彈簧6,上滑塊5、固定塊4、下滑塊3邊緣設置有倒角,下滑塊3與固定塊之4間的倒角凹槽內、固定塊4與上滑塊5之間的倒角凹槽內分別設置有一保持架11,保持架11內設置有一圈鋼珠7,下彈簧2連接下推塊8,上彈簧6連接上推塊9,下推塊8上設置有手柄10,下滑塊3與固定塊4之間的倒角凹槽、固定塊4與上滑塊5之間的倒角凹槽的夾角為120度,其角度設置成120度為最佳角度,使鋼珠7的移動所受阻力最小。其檢測過程如下所述:將該漲緊芯棒穿過所檢工件的通孔,從兩端分別推動下推塊8、上推塊9,擠壓下彈簧2、上彈簧6,下滑塊3、上滑塊5向固定塊4靠攏,使鋼珠7往外移動,直到其與孔內壁緊密接觸,由于兩圈鋼珠7分別由不同的滑塊控制,所以兩圈鋼珠7可以形成不同的狀態,滿足孔徑不同的需求,由于兩圈鋼珠7是同軸的,當兩圈鋼珠7分別與孔內壁緊密接觸后,主軸I的中心即為所檢孔的中心。
權利要求1.一種漲緊芯棒,其包括主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上順次設置有下彈簧、下滑塊、固定塊、上滑塊、上彈簧,所述上滑塊、固定塊、下滑塊邊緣設置有倒角,所述下滑塊與所述固定塊之間的倒角凹槽內、所述固定塊與所述上滑塊之間的倒角凹槽內分別設置有一圈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內設置有一圈鋼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漲緊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彈簧連接下推塊,所述上彈簧連接上推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漲緊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推塊上設置有手柄。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漲緊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塊與所述固定塊之間的倒角凹槽、所述固定塊與所述上滑塊之間的倒角凹槽的夾角為120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產品檢測領域,具體為一種漲緊芯棒,其能夠檢測出各種通孔的實際情況及孔的中心,其包括主軸,其特征在于,主軸上順次設置有下彈簧、下滑塊、固定塊、上滑塊、上彈簧,上滑塊、固定塊、下滑塊邊緣設置有倒角,下滑塊與固定塊之間的倒角凹槽內、固定塊與上滑塊之間的倒角凹槽內分別設置有一圈保持架,保持架內設置有一圈鋼珠。
文檔編號G01B5/00GK202947568SQ201220599390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4日
發明者蔣新芬 申請人:無錫麥鐵精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