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污水處理的標準水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水處理,特別是用于污水處理的標準水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水中的有機物對波長221 nm — 330nm波段上的紫外光有良好的吸收作用,通過對吸光度的檢測能有間接達到檢測水中化學含氧量COD測量。然而由于污水處理后期水中存在少量懸浮物,影響了光學測量的精度,另一方面由于污水特質不一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水中化學含氧量COD測量精度。為了解決這種問題,現有的方法是通過通過雙波長法消除水波動懸浮物的影響,一個波長為基準,另一個波長檢測,達到提高化學含氧量COD測量精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精度高的用于污水處理的標準水檢測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用于污水處理的標準水檢測裝置,其特征是:標準水檢測池(707)分成多組透明池(7073),池體內多組透明池(7073)繞軸(7072)圓周分布,透明池(7073) —側有紫外光。所述的紫外光是通過檢測光源(10)通過干涉濾光片(701)后產生,干涉濾光片(701)只讓257波長的紫外光通過,257波長的紫外光通過分光棱鏡(702)分成兩路,兩路各點50 %,兩路光通過第一準直光路(703 )和第二準直光路(706 )準直成細小的光束,分別進入處理水檢測池(704)和標準水檢測池(707),處理水檢測池(704)和標準水檢測池(707)另一側分別有處理水檢測光電管(705 )和標準水檢測光電管(708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前級污水處理設備對污水進行處理,通過標準COD檢測儀對水質的化學含氧量COD進行檢測,對一個廠家,水質特征具有一定的重復性,這就為我們為精確連續檢測或間隙檢測化學含氧量COD得以實現提供了資源。將標準水質與連續生產的處理污水進行比較,得到結果。本實用新型由于增加了前期的過濾器和水面波動消波板,一方面減少了水中懸浮物的量,另一方面通過標準水質進行比較檢測,有效確服了懸浮物和不同水質對檢測容易形成的影響,大大提高了檢測精度。
下面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是過濾器8結構示意圖;[0013]圖3是紫外光檢測單元7結構示意圖;圖4是標準水檢測池707結構示意圖;圖5是控制器12的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圖6是控制器12的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圖7是控制器12的實施例三結構示意圖。圖中:1、污水;2、前級污水處理設備;3、三通閥;4、第一球閥;5、集水池;6、水面波動消波板;7、紫外光檢測單元;701、干涉濾光片;702、分光棱鏡;703、第一準直光路;704、處理水檢測池;705、處理水檢測光電管;706、第二準直光路;707、標準水檢測池;7071、池體;7072、繞軸;7073、多組透明池;708、標準水檢測光電管;8、過濾器;801、軸;802、濾器圈;803、過濾網;804、密封槽;9、分流檢測池;10、檢測光源;11、第二球閥;12、控制器;1201、通信端口 ;1202、顯示器;1203、可編程控制器;1204、鍵盤;1205、電源;1206、閥門控件;1207、處理水檢測光電管放大電路;1208、標準水檢測光電管放大電路;1209、第一電機驅動電路;1210、第二電機驅動電路;1211、流量檢測單元;1212、GSM通信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用于污水處理的標準水檢測裝置,包括前級污水處理設備2和紫外光檢測單元7,污水I通過管道引入前級污水處理設備2,經前級污水處理設備2進行處理后通過三通閥3分成兩路,第一路通過第一球閥4控制到集水池5 ;第二路通過過濾器8對懸浮物過濾后到分流檢測池9,分流檢測池9通過分流到紫外光檢測單元7,紫外光檢測單元7對通過過濾器8過濾后的處理水進行COD測量,測量后的水通過第二球閥11后混入集水池5。如圖2所示,過濾器8為旋轉軸式結構,過濾器8中的過濾網803分成四組,沿軸801圓周分布,軸801轉動,在旋轉軸器上。經前級污水處理設備2進行處理后的水通過過濾網803過濾,過濾網803分成四組旋轉,處理后的水在四組過濾網上分時通過,過濾網803為可拆除式結構,方便更換和清除沉淀在網上的沉淀物。當軸801在減速器的減速轉動時,如一小時轉動一圈時,對未進入過濾水區的過濾網可更換。每一組過濾網沉入濾器圈802內,過濾網之間由密封槽804密封。如圖3所示,紫外光檢測單元7包括光源10、干涉濾光片701,分光棱鏡702、第一準直光路703、第二準直光路706、處理水檢測池704、標準水檢測池707、處理水檢測光電管705、標準水檢測光電管708,光源10通過干涉濾光片701后,吸收其余波長的光,只讓257波長的紫外光通過,257波長的紫外光通過分光棱鏡702分成兩路,兩路各點50%,兩路光通過第一準直光路703和第二準直光路706準直成細小的光束,分別進入處理水檢測池704和標準水檢測池707,處理水檢測池704和標準水檢測池707另一側分別有處理水檢測光電管705和標準水檢測光電管708,處理水檢測光電管705檢測處理水的透光率,標準水檢測光電管708檢測標準水的透光率,檢測電路12對標準水和處理水進行數據分析,查表計算得到處理水實時COD量,結果發送到控制室。處理水最后進入集水池5。如圖4所示,標準水檢測池707分成多組透明池7073,池體7071內多組透明池7073繞軸7072圓周分布,紫外光對不同透明池7073會有不同的檢測結果,透明池7073是通過標準COD檢測器檢測得到的不同過程水處理的水質,不同透明池的紫外光透過率數據存貯在數據庫中,對當前處理水的透光率與標準水檢測池707的數據進行比較,可以得到對應的COD檢測值。控制器12是由一個可編程控制器1203構成的集信號檢測、閥門控制、數據傳輸的集合電路。控制器12第一實施例如圖5所示,可編程控制器1203連接有鍵盤1204、顯示器1202、第一電機驅動電路1209、第二電機驅動電路1210、處理水檢測光電管放大電路1207、標準水檢測光電管放大電路1208和閥門控件1206,通過控制驅第一電機驅動電路1209和第二電機驅動電路1210,使濾波網和透明池7073處在需要的位置。同時對處理水檢測光電管放大電路1207、標準水檢測光電管放大電路1208的信號進行處理,將結果通過通信端口1201發送到主控室。控制器12的電源1205帶有配用電源,以防止供電系統人為切斷。控制器12是由一個可編程控制器1203構成的集信號檢測、閥門控制、數據傳輸的集合電路。控制器12第二實施例如圖6所示,它與實施例1圖5不同之處有一個流量檢測單元1211,數字流量表接在污水I的出口處。數字流量表檢測的流量實時發送到主控室。控制器12是由一個可編程控制器1203構成的集信號檢測、閥門控制、數據傳輸的集合電路。控制器12第三實施例如圖7所示,它與實施例1圖5和實施例2圖6不同之處有一個GSM通信模塊1212,COD檢測結果通過GSM通信模塊1212實時發送到主控室,完成遠程實時檢測。前級污水處理設備采用的污水處理工藝分三級:一級處理:通過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淀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級處理:生物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污泥。三級處理:污水的深度處理,它包括營養物的去除和通過加氯、紫外輻射或臭氧技術對污水進行消毒。可能根據處理的目標和水質的不同,有的污水處理過程并不是包含上述所有過程。一級處理一機械處理工段。機械(一級)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筑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于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處理方式。機械(一級)處理是所有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必備工程(盡管有時有些工藝流程省去初沉池),城市污水一級處理B0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別為25%和50%。在生物除磷脫氮型污水處理廠,一般不推薦曝氣沉砂池,以避免快速降解有機物的去除;在原污水水質特性不利于除磷脫氮的情況下,初沉的設置與否以及設置方式需要根據水質特性的后續工藝加以仔細分析和考慮,以保證和改善除磷除脫氮等后續工藝的進水水質。二級處理一污水生化處理污水生化處理屬于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其工藝構成多種多樣,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0法、A2/0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土地處理法等多種處理方法。日前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處理的原理是通過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機物的分解和生物體的合成,將有機污染物轉變成無害的氣體產物(C02)、液體產物(水)以及富含有機物的固體產物(微生物群體或稱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經沉淀池固液分離,從凈化后的污水中除去。在污水生化處理過程中,影響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為基質類和環境類兩大類基質類包括營養物質,如以碳元素為主的有機化合物即碳源物質、氮源、磷源等營養物質、以及鐵、鋅、錳等微量元素;另外,還包括一些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如酚類、苯類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屬離子如銅、鎘、鉛離子等。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是很廣泛的,盡管在高溫環境(50°C 70°C )和低溫環境(-5 (TC)中也活躍著某些類的細菌,但污水處理中絕大部分微生物最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是20-30°C。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微生物的生理活動旺盛,其活性隨溫度的增高而增強,處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圍,微生物的活性變差,生物反應過程就會受影響。一般的,控制反應進程的最高和最低5分別為35°C和10°C。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酸性或堿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嚴重時會使污泥絮體遭到破壞,菌膠團解體,處理效果急劇惡化。對好氧生物反應來說,保持混合液中一定濃度的溶解氧至關重要。當環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時,兼性菌和好氧菌都進行好氧呼吸;當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時,兼性菌則轉入厭氧呼吸,絕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數為絲狀菌)還可能生長良好,在系統中占據優勢后常導致污泥膨脹。一般的,曝氣池出口處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為宜,過高則增加能耗,經濟上不合算。在所有影響因素中,基質類因素和PH值決定于進水水質,對這些因素的控制,主要靠日常的監測和有關條例、法規的嚴格執行。對一般城市污水而言,這些因素大都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各參數基本能維持在適當范圍內。溫度的變化與氣候有關,對于萬噸級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特別是采用活性污泥工藝時,對溫度的控制難以實施,在經濟上和工程上都不是十分可行的。因此,一般是通過設計參數的適當選取來滿足不同溫度變化的處理要求,以達到處理目標。因此,工藝控制的主要目標就落在活性污泥本身以及可通過調控手段來改變的環境因素上,控制的主要任務就是采取合適的措施,克服外界因素對活性污泥系統的影響,使其能持續穩定地發揮作用。實現對生物反應系統的過程控制關鍵在于控制對象或控制參數的選取,而這又與處理工藝或處理目標密切相關。前已述及溶解氧是生物反應類型和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指示參數,它能直觀且比較迅速地反映出整個系統的運行狀況,運行管理方便,儀器、儀表的安裝及維護也較簡單,這也是近十年我國新建的污水處理廠基本都實現了溶解氧現場和在線監測的原因。三級處理是對水的深度處理,現在的我國的污水處理廠投入實際應用的并不多。它將經過二級處理的水進行脫氮、脫磷處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滲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臭氧或氯消毒殺滅細菌和病毒,然后將處理水送入中水道,作為沖洗廁所、噴灑街道、澆灌綠化帶、工業用水、防火等水源。由此可見,污水處理工藝的作用僅僅是通過生物降解轉化作用和固液分離,在使污水得到凈化的同時將污染物富集到污泥中,包括一級處理工段產生的初沉污泥、二級處理工段產生的剩余活性污泥以及三級處理產生的化學污泥。由于這些污泥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病原體,而且極易腐敗發臭,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消除污染的任務尚未完成。污泥必須經過一定的減容、減量和穩定化無害化處理井妥善處置。污泥處理處置的成功與否對污水廠有重要的影響,必須重視。如果污泥不進行處理,污泥將不得不隨處理后的出水排放,污水廠的凈化效果也就會被抵消掉。所以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污水處理過程中的污泥處理也是相當關鍵的。
權利要求1.用于污水處理的標準水檢測裝置,其特征是:標準水檢測池(707)分成多組透明池(7073),池體內多組透明池(7073)繞軸(7072)圓周分布,透明池(7073) —側有紫外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處理的標準水檢測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紫外光是通過檢測光源(10)通過干涉濾光片(701)后產生,干涉濾光片(701)只讓257波長的紫外光通過,257波長的紫外光通過分光棱鏡(702)分成兩路,兩路各點50%,兩路光通過第一準直光路(703 )和第二準直光路(706 )準直成細小的光束,分別進入處理水檢測池(704)和標準水檢測池(707),處理水檢測池(704)和標準水檢測池(707)另一側分別有處理水檢測光電管(705 )和標準水檢測光電管(708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水處理,特別是用于污水處理的標準水檢測裝置,其特征是標準水檢測池(707)分成多組透明池(7073),池體內多組透明池(7073)繞軸(7072)圓周分布,紫外光透過不同透明池(7073)會有不同的檢測結果,透明池(7073)是通過標準COD檢測器檢測得到的不同過程水處理的水質,不同透明池的紫外光透過率數據存貯在數據庫中,對當處理水的透光率與之進行比較,可以得到對應的COD檢測值。
文檔編號G01N21/33GK202956338SQ20122055918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9日
發明者劉珉愷 申請人:西安信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