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間隙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測量技術領域,是一種間隙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間隙測量方法是通過在兩個被測物體之間放置橡皮泥或水泥等可塑的物質,待受壓定型后測量該物體的高度來間接測量該密閉空間的間隙。該方法具有操作周期長、勞動強度大、測量精度不高等缺點。此外這種加墊實驗檢測方法還存在混合物比例難以掌握、多余物難以控制、操作風險大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間隙檢測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單,穩定可靠,測量周期短,測量精度高,且能夠自動采集數據。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一種間隙檢測裝置,包括限位環、自動復位彈簧、前端蓋、機架、滑塊、感應片、后端蓋、電刷和測量桿,其中前端蓋、機架與后端蓋固定連接為一個密閉的圓筒形腔體結構,測量桿穿過前端蓋伸入到腔體結構內部,自動復位彈簧與限位環套裝在測量桿的外表面,自動復位彈簧一端與前端蓋接觸,限位環對自動復位彈簧起限位作用,感應片為筒形結構,套裝在腔體結構內部,并與機架的內表面接觸,滑塊位于腔體結構內部并與測量桿的一端固定連接,電刷為兩個,一端對稱粘接在滑塊的兩側,另外一端分別與感應片接觸。在上述間隙檢測裝置中,前端蓋與機架通過螺釘固定連接,后端蓋粘接在機架上。在上述間隙檢測裝置中,筒形結構的感應片的外壁上設置有兩排平行排列的環形凸臺,電纜分別與兩排凸臺連接后伸出筒形腔體,并與外部電插頭連接。在上述間隙檢測裝置中,機架外壁上開有環形凹槽,當間隙檢測裝置用于測量兩個物體A、B之間的間隙時,間隙測量裝置安裝在其中一個被測物體A上,凹槽的上表面a與被測物體A的上表面a’接觸。在上述間隙檢測裝置中,機架外壁上環形凹槽以下的部分為外螺紋結構,用于與被測物體A螺接固定。在上述間隙檢測裝置中,限位環為卡簧、擋環或限位塊。在上述間隙檢測裝置中,滑塊與測量桿通過卡簧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實用新型對間隙檢測裝置進行了創新性設計,間隙測量裝置由限位環、自動復位彈簧、前端蓋、機架、滑塊、感應片、后端蓋、電刷和測量桿組成,具有結構簡單,穩定可靠的特點;(2)本實用新型間隙檢測裝置將電刷一端與滑塊連接,另外一端與感應片接觸,通過測量桿與被測物體直接接觸,測量桿帶動滑塊將距離變化轉換成電壓信號,對特定的密封間隙工況進行測量,本實用新型測量裝置通過直接接觸式檢測方式代替傳統間接測量方式,使測量精度大大提高,測量周期大大縮短,從而提高了測量效率;(3)本實用新型間隙檢測裝置能夠完成在密閉空間中間隙測量,測量精度高,操作周期短,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間隙檢測裝置三維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間隙檢測裝置結構剖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間隙測量裝置測量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間隙檢測裝置三維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間隙檢測裝置結構剖面圖,由圖可知本實用新型間隙檢測裝置,包括限位環1、自動復位彈簧2、前端蓋3、機架4、滑塊5、感應片6、后端蓋7、電刷8和測量桿10,其中前端蓋3、機架4與后端蓋7固定連接為一個密封的圓筒形腔體結構,其中前端蓋3與機架4通過螺釘9固定連接,后端蓋7粘接在機架4上。測量桿10穿過前端蓋3伸入到圓筒形腔體結構內部,自動復位彈簧2與限位環I套裝在測量桿10的外表面,自動復位彈簧2 —端與前端蓋3接觸,促使測量桿10 —直處于最長伸出狀態。限位環I對自動復位彈簧2起限位作用。限位環I可以為卡簧、擋環或限位塊。感應片6為筒形結構,套裝在腔體結構內部,筒形結構的感應片6的外壁上設置有兩排平行排列的環形凸臺11,環形凸臺11與機架4的內表面接觸,電纜分別與兩排凸臺11連接后伸出筒形腔體與外部電插頭連接,用于間隙檢測。滑塊5位于腔體結構內部并與測量桿10的一端固定連接,滑塊5與測量桿10可以通過卡簧固定連接。電刷8為兩個,一端對稱粘接在滑塊5的兩側,另外一端分別與感應片6接觸。前端蓋3既對測量桿10有導向作用,又對感應片6具有軸向固定作用。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間隙測量裝置測量狀態示意圖,機架4外壁上開有環形凹槽12,當間隙檢測裝置用于測量兩個物體A、B之間的間隙時,間隙測量裝置安裝在其中一個物體A上,凹槽12的上表面a與被測物體A的上表面接觸。機架4外壁上環形凹槽12以下的部分為外螺紋結構13,用于與被測物體A螺接固定。本實用新型間隙測量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如圖3所示,測量之前將間隙測量裝置安裝在被測物體A上,通過機架上的外螺紋13與被測物體A擰緊,使凹槽12的上表面a與被測物體A的上表面a’接觸,使自動復位彈簧2處于最長伸長狀態。測量開始后,將被測物體B安裝在被測物體A上,被測物體B與檢測裝置的測量桿10接觸,并給予檢測裝置壓力,促使測量桿10向下運動,帶動滑塊5及電刷8隨之向下運動,改變電刷8與電阻式感應片6相對運動距離來改變輸出電壓的大小,完成被測物體A與被測物體B之間的密封間隙檢測。本實用新型的間隙檢測裝置的工作原理為通過接觸式檢測方式,將距離變化轉換成電壓信號,對特定的密封間隙工況進行測量。工作時,檢測桿10被壓下,電刷8與感應片6之間發生相對位置滑動,輸出電壓信號;非工作狀態時,檢測桿10由于彈簧2的作用恢復到工作起點位置。本實用新型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間隙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環(1)、自動復位彈簧(2)、前端蓋(3)、機架⑷、滑塊(5)、感應片(6)、后端蓋(7)、電刷⑶和測量桿(10),其中前端蓋(3)、機架(4)與后端蓋(7)固定連接為一個密閉的圓筒形腔體結構,測量桿(10)穿過前端蓋(3)伸入到腔體結構內部,自動復位彈簧(2)與限位環(1)套裝在測量桿(10)的外表面,自動復位彈簧⑵一端與前端蓋⑶接觸,限位環⑴對自動復位彈簧⑵起限位作用,感應片(6)為筒形結構,套裝在腔體結構內部,并與機架(4)的內表面接觸,滑塊(5)位于腔體結構內部并與測量桿(10)的一端固定連接,電刷(8)為兩個,一端對稱粘接在滑塊(5)的兩側,另外一端分別與感應片(6)接觸。
2.根據權利 要求1所述的一種間隙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蓋(3)與機架(4)通過螺釘(9)固定連接,后端蓋(7)粘接在機架(4)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間隙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結構的感應片(6)的外壁上設置有兩排平行排列的環形凸臺(11),電纜分別與兩排凸臺(11)連接后伸出筒形腔體,并與外部電插頭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間隙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4)外壁上開有環形凹槽(12),當間隙檢測裝置用于測量兩個物體A、B之間的間隙時,間隙測量裝置安裝在其中一個被測物體A上,凹槽(12)的上表面a與被測物體A的上表面a’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間隙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4)外壁上環形凹槽(12)以下的部分為外螺紋結構(13),用于與被測物體A螺接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間隙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環(I)為卡簧、擋環或限位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間隙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5)與測量桿(10)通過卡簧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間隙檢測裝置,包括限位環、自動復位彈簧、前端蓋、機架、滑塊、感應片、后端蓋、電刷和測量桿,其中前端蓋、機架與后端蓋固定連接為一個密閉的圓筒形腔體結構,測量桿穿過前端蓋伸入到腔體結構內部,自動復位彈簧與限位環套裝在測量桿的外表面,自動復位彈簧一端與前端蓋接觸,限位環對自動復位彈簧起限位作用,感應片為筒形結構,套裝在腔體結構內部,并與機架的內表面接觸,滑塊位于腔體結構內部并與測量桿的一端固定連接,電刷為兩個,一端對稱粘接在滑塊的兩側,另外一端分別與感應片接觸,該裝置結構簡單,穩定可靠,測量周期短,測量精度高,且能夠自動采集數據。
文檔編號G01B7/14GK202915883SQ201220549250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4日
發明者汪浩, 王國棟, 張玉良, 劉建峰, 胡黎明, 樊曉霞, 陳少軍, 張加波, 王磊, 仉恒毅 申請人:北京衛星制造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