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工業電壓測定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力電子技術檢測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工業電壓測定結構。
背景技術:
電壓表是測量電壓的一種儀器,常用電壓表一伏特表符號V,在靈敏電流計里面有一個永磁體,在電流計的兩個接線柱之間串聯一個由導線構成的線圈,線圈放置在永磁體的磁場中,并通過傳動裝置與表的指針相連。大部分電壓表都分為兩個量程,(0-3V)(O— 15V),這種電壓表只適用于較小電壓和弱電壓的測定。現有的交流電壓表主要米用整流式電表、電磁系電表、電動系電表和靜電系電表的測量機構。除靜電系電壓表外,其他系電壓表都是用小量程電流表與分壓器串聯而成。也可用幾個電阻組成的分壓器與測量機構串聯而形成多量程電壓表。這些系的交流電壓表難于制成低量程的,最低量程在幾伏到幾十伏之間,而最高量程則約為I 2千伏。靜電系電壓表的最低量程約為30伏,而最高量程則可達很高。電力系統中用的高壓電壓表是由電壓·額定量程為100伏的電磁系電壓表,結合適當電壓變比的電壓互感器組成。由于受測量機構線圈電感的限制,電磁系電壓表、電動系電壓表的使用頻率范圍較窄,上限頻率低于I 2千赫。電動系略優于電磁系。靜電系和熱電系電壓表的使用頻率范圍都較寬。整流式電壓表的上限使用頻率約幾千赫,但要注意,僅當交流電壓為正弦波形時,整流式電表讀數才是正確的。中國工業用電中,單相為220V,三相為380V,頻率為50赫茲。上述的交流電壓表用于工業電壓測定時其測定結果精度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測定結果精度較高的工業電壓測定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工業電壓測定結構,包括兩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200K歐精密金屬膜電阻、電壓互感器、取樣電阻、信號放大器、微處理器、數碼顯示管,其中一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通過線路與電壓互感器的一個輸入端接通,另一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通過線路依次與200K歐精密金屬膜電阻和電壓互感器的另一個輸入端接通,電壓互感器的一個輸出端通過線路接地,電壓互感器的另一個輸出端通過線路依次與信號放大器、微處理器、數碼顯示管接通,所述取樣電阻一端通過線路接地,另一端通過線路與信號放大器和電壓互感器之間的線路接通。進一步地,還包括報警裝置,所述報警裝置與微處理器通過線路接通。該報警裝置可以通過在微處理器上輸入報警電壓,當測定電壓超過設定電壓上限或者測定電壓低于設定電壓時,通過報警裝置進行報警。避免工業設備的過壓或者低壓下的運行,造成工業設備的損壞。還包括上位機,所述上位機與微處理器通過線路接通。這樣可以通過上位機儲存和處理測定到的電壓值,并且可以生成電壓值的測定曲線,以便于了解設備工作過程中電壓的變化。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導致的電壓變化。所述上位機為計算機或PLC。所述微處理器與上位機均設有無線傳輸模塊,微處理器與上位機通過無線傳輸模塊進行數據傳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工業電壓測定結構測定精度較高,精度等級可達O. I級。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號對應的零部件名稱是1-200K歐精密金屬膜電阻;2_待測電壓接線端 子;3_電壓互感器;4_取樣電阻;5_信號放大器;6_微處理器;7_上位機;8_無線傳輸模塊;9_報警裝置;10_數碼顯示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實施例I :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工業電壓測定結構包括兩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2、200Κ歐精密金屬膜電阻I、電壓互感器3、取樣電阻4、信號放大器5、微處理器6、上位機7 (計算機或PLC)、報警裝置9、數碼顯示管10,其中一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2通過線路與電壓互感器3的一個輸入端接通,另一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2通過線路依次與200Κ歐精密金屬膜電阻I和電壓互感器3的另一個輸入端接通,電壓互感器3的一個輸出端通過線路接地,電壓互感器3的另一個輸出端通過線路依次與信號放大器5、微處理器6、數碼顯示管10接通,所述取樣電阻4 (250歐精密金屬膜電阻)一端通過線路接地,另一端通過線路與信號放大器5和電壓互感器3之間的線路接通;報警裝置9、上位機7 (計算機或PLC)分別與微處理器6通過線路接通。實施例2: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工業電壓測定結構包括兩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2、200Κ歐精密金屬膜電阻I、電壓互感器3、取樣電阻4、信號放大器5、微處理器6、上位機7 (計算機或PLC)、報警裝置9、數碼顯示管10,其中一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2通過線路與電壓互感器3的一個輸入端接通,另一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2通過線路依次與200Κ歐精密金屬膜電阻I和電壓互感器3的另一個輸入端接通,電壓互感器3的一個輸出端通過線路接地,電壓互感器3的另一個輸出端通過線路依次與信號放大器5、微處理器6、數碼顯示管10接通,所述取樣電阻4 一端通過線路接地,另一端通過線路與信號放大器5和電壓互感器3之間的線路接通;報警裝置9與微處理器6通過線路接通。上位機7 (計算機或PLC)和微處理器6均設有無線傳輸模塊8,微處理器6與上位機7通過無線傳輸模塊8進行數據傳輸。實施例3: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工業電壓測定結構包括兩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2、200Κ歐精密金屬膜電阻I、電壓互感器3、取樣電阻4、信號放大器5、微處理器6、上位機7 (計算機或PLC)、報警裝置9、數碼顯示管10,其中一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2通過線路與電壓互感器3的一個輸入端接通,另一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2通過線路依次與200K歐精密金屬膜電阻I和電壓互感器3的另一個輸入端接通,電壓互感器3的一個輸出端通過線路接地,電壓互感器3的另一個輸出端通過線路依次與信號放大器5、微處理器6、數碼顯示管10接通,所述取樣電阻4 一端通過線路接地,另一端通過線路與信號放大器5和電壓互感器3之間的線路接通;報警裝置9與微處理器6通過線路接通。上位機7 (計算機或PLC)和微處理器6均設有無線傳輸模塊8,微處理器6與上位機7通過無線傳輸模塊8進行數據傳輸;并且上位機7 (計算機或PLC)和微處理器6均設有無線傳輸模塊8,微處理器6與上位機7通過無線傳輸模塊8進行數據傳輸。上述實施例中,實施例I采用有線傳輸方式傳輸數據,實施例2采用無線傳輸數據的方式傳輸數據,實施例3采用有線/無線結合的方式傳輸數據。采用實施例1-3的工業電壓測定結構分別對220V的工業電壓進行檢測。實施例I的5次測定結果分別為219. 86V、220. 03V.220. 52V、220. 35V、220. 19V ;實施例 2 的 5 次測定結果分別為 219. 73V、219. 68V、
219.92V、220. 12V,219. 39V ;實施例 3 的 5 次測定結果分別為 220. 16V.220. 08V.220. 32V、
220.15V、220. 16V ;其精度等級可達O. I級。采用實施例1-3的工業電壓測定結構分別對380V的工業電壓進行檢測。實施例I的5次測定結果分別為381. 06V、381. 31V、380. 89V,380. 35V,379. 90V ;實施例2的5次測定結果分別為381. 41V、381. 20V、380. 76V、380. 94V、380. 39V ;實施例3的5次測定結果分別為 380. 48V、380. 63V、379. 82V,381. 06V,380. 37V。其精度等級可達 0. I 級。·[0023]電表測量有一定的精度等級,O. I級,O. 2級,O. 5級,I級,I. 5級,2. 5級,5級,共7個等級。O. I級精度最高,5級精度最低。例如5級就是100伏誤差5伏。如上所述,便可較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1.工業電壓測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2)、200K歐精密金屬膜電阻(I)、電壓互感器(3)、取樣電阻(4)、信號放大器(5)、微處理器(6)、數碼顯示管(10),其中一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2)通過線路與電壓互感器(3)的一個輸入端接通,另一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2 )通過線路依次與200Κ歐精密金屬膜電阻(I)和電壓互感器(3 )的另一個輸入端接通,電壓互感器(3)的一個輸出端通過線路接地,電壓互感器(3)的另一個輸出端通過線路依次與信號放大器(5)、微處理器(6)、數碼顯示管(10)接通,所述取樣電阻(4) 一端通過線路接地,另一端通過線路與信號放大器(5)和電壓互感器(3)之間的線路接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工業電壓測定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報警裝置(9),所述報警裝置(9)與微處理器(6)通過線路接通。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工業電壓測定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位機(7),所述上位機(7)與微處理器(6)通過線路接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工業電壓測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機(7)為計算機或PLC。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工業電壓測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處理器(6)與上位機(7)均設有無線傳輸模塊(8),微處理器(6)與上位機(7)通過無線傳輸模塊(8)進行數據傳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工業電壓測定結構。該結構包括兩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200K歐精密金屬膜電阻、電壓互感器、取樣電阻、信號放大器、微處理器、數碼顯示管,其中一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通過線路與電壓互感器的一個輸入端接通,另一個待測電壓接線端子通過線路依次與200K歐精密金屬膜電阻和電壓互感器的另一個輸入端接通,電壓互感器的一個輸出端通過線路接地,電壓互感器的另一個輸出端通過線路依次與信號放大器、微處理器、數碼顯示管接通,所述取樣電阻一端通過線路接地,另一端通過線路與信號放大器和電壓互感器之間的線路接通。本實用新型的工業電壓測定結構測定精度較高,精度等級可達0.1級。
文檔編號G01R19/00GK202720263SQ201220367950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7日
發明者周輝 申請人:成都生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