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計量秤的監控方法,具體地說是ー種運用在生產領域的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
背景技術:
計量秤在生產領域廣泛使用,用來稱量物料的質量,其稱量的準確度影響著生產的產品質量。如卷煙生產時,在制絲車間各エ藝段內,計量秤是關鍵的計量設備,其精度、穩定性是保證從投料到混絲加香過程是否運轉正常、エ藝指標是否達標的前提。計量秤稱量的累積量可以反映出各個エ藝過程生產的總公斤數,從累積量上也可以反映出絲率、填充值、整絲率、含水率、損耗值機純凈度變化等情況。可以看出,計量秤的計量精度影響著整個卷煙生產過程。目前,國家標準計量秤的校準周期為六個月,在這六個月內,使用者很難跟蹤計量稱準確度,當計量秤的計量精度發生變化時,很難及時發現,從而導致煙絲出絲率、天充值、整絲率、含水率、損耗值以及純凈度數據的準確度難以控制。現有技術中也共開了ー些計量秤準確度的檢驗裝置和方法,如中國專利文獻CN201653535U中公開了ー種用于計量秤的實時驗秤裝置,包括一秤體,該秤體上連接有一控制氣缸單元,該控制氣缸單元的氣缸叉上連接有一吊架,該吊架上連接有ー砝碼,該控制氣缸單元伸出或縮回以控制該砝碼定位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該第一位置上該砝碼脫離該吊架,在該第二位置上該砝碼懸掛在該吊架上。該檢驗裝置不驗秤時砝碼脫離吊架,砝碼的重量不加到秤上,驗秤時,將控制單元縮回,控制氣缸單元和吊架將砝碼調離地面,懸于空中,這砝碼作為增加的部分,其重量計入秤體重量,只要觀察增加的重量是否是砝碼的重量就可以得出稱是否準確。該技術方案中提供的計量秤準確度的檢驗裝置,雖然使用方便,但是需要專門的檢驗裝置來檢驗,不適用于生產線中,而且設置專門的檢驗裝置,不僅耗費人力、物力,也增加了勞動時間,提高了生產成本。此外,在生產過程中,計量秤可能由于人為使用不當或者其他因素發生精度變化,此時生產線上的工作人員很難及時得知,影響了生產的正常進行。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現有技術中的計量秤檢驗裝置,需要設置專門的裝置、増加了生產成本、不適合與生產過程中實時監控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ー種無需設置專門的裝置就可以檢驗計量秤準確度的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在本批次生產開始前,使用計量秤稱量來料重量,獲得生產前來料的稱量值;(2)計算生產前來料的稱量值與生產前來料的實際重量的比值,作為邏輯系數;(3)在該批次生產完成后,計算生產后來料的實際重量與所述邏輯系數的乘積,得到生產后來料的理論稱量值;
(4)使用所述計量秤稱量生產后的所述來料,獲得所述生產后來料的計量秤顯示值;(5)計算所述生產后來料的理論稱量值與所述生產后來料的計量秤顯示值的差值,如果所述差值超出檢驗標準,則進行異常報警,進行計量秤的檢查與校準。 本發明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在所述步驟(I)中,所述計量秤經過校準,符合計量標準。本發明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在所述步驟(2)中,所述來料的實際重量通過其他秤的稱量獲得。本發明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在所述步驟(5)中,所述檢驗標準根據國標SPC制定。 本發明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在所述步驟(5)中,所述標準為3倍歷史數據標準偏差,超出為異常。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I)本發明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在生產開始前通過生產前來料的稱量值和生產前來料的實際質量的比值獲得邏輯系數,在生產完成后,通過邏輯系數和生產后來料的實際質量計算出該生產后計量秤的理論稱量值,然后通過計量秤稱量獲得生產后來料的計量秤顯示值,將所述理論稱量值與所述計量秤顯示值的差值作為判斷數據,如超出標準則報警并檢修。通過該方案,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無法實時跟蹤計量秤準確度的問題,通過對生產過程中計量秤的準確程度進行判斷和評價,根據反饋的信息(異常與否)及時發現系統性因素出現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響,使計量秤在生產過程中維持在僅受隨機性因素影響的受控狀態,達到了生產過程中控制質量的目的。本發明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形成了對計量秤實時監控、隨時掌握核子秤精度變化,保證計量秤精度符合エ藝要求,將6個月校準時發現并維修轉變為預防維保,實現由結果控制向過程控制轉變,由人工控制經驗決策向自動控制科學決策轉變。本發明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計量稱檢驗需要專門裝置,不適用于生產過程中實時監控計量精度的技術問題,尤其適用于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2)本發明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在所述步驟(I)中,所述計量秤經過校準,符合計量標準,使用校準后的計量秤進行生產,可以更好的判斷其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發生了精度變化,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保持較高的測量準確度,保證生產的正常運行和產品質量。(3)本發明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在所述步驟(2)中,所述來料的實際重量通過來料的標識獲得,所述來料的實際重量很容易獲得,使用該方法計算簡單。(4)本發明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在所述步驟(5)中,所述檢驗標準根據國標SPC制定,所述標準為3倍歷史數據標準偏差,超出為異常,符合國家標準和エ業生產的需要,便于及時發現問題并找出問題。
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ー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I是本發明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給出本發明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的ー個具體的實施方式,包括如下步驟( I)在本批次生產開始前,使用待檢驗的計量秤稱量生產前來料重量,獲得生產前來料的稱量值A1 ;此處可以選擇校準后的計量秤來稱量,經過校準后的計量秤具有較好的計量精度,提高生產過程中的稱量精度。當然,如果此處的計量秤存在稍許誤差,也不影響該方法對整個過程中對該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2)計算生產前來料的稱量值A1與生產前來料的實際重量Atl的比值,作為邏輯系 數^B=A1Atlt5生產前來料的實際重量Atl為采用其他各エ序秤稱量的重量,可以通過稱量等方法獲得。(3)在該批次生產完成后,獲得生產后來料的實際重量A’ C1,此處的生產后來料的實際重量A’。也是采用其他各エ序秤稱量出的重量,此處選擇的其他エ序稱應該與步驟(2)中選擇的相同。將生產后來料的實際重量與所述邏輯系數B相乘,得到生產后來料的理論稱量值A’丨,即A’ = A’ qXB。(4)使用所述待檢驗的計量秤稱量所述來料,獲得所述生產后來料的計量秤顯示值A2;(5)計算所述理論稱量值A'與所述計量秤顯示值A2的差值C,C= I A’rA2|,如果所述差值超出檢驗標準,則進行異常報警,進行計量秤的檢查與校準。所述檢驗標準根據國標SPC (統計過程控制)制定,所述標準為3倍歷史數據標準偏差,超出為異常。本發明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可以對生產過程中的多個計量秤同時進行準確度監控,是ー種具有自動采集、自動分析、監控秤準確度、計量人員根據監控警報進行計量秤的檢查以及校準工作的方法。工作人員根據反饋信息及時發現系統性因素出現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響,使計量秤在生產過程中維持在僅受隨機性因素影響的受控狀態,達到了控制質量的目的。適用于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檢驗,尤其適用于卷煙行業制絲車間生產過程中對計量秤的準確度的實時監控。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本發明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在本批次生產開始前,使用計量秤稱量來料重量,獲得生產前來料的稱量值; (2)計算生產前來料的稱量值與生產前來料的實際重量的比值,作為邏輯系數; (3)在該批次生產完成后,計算生產后來料的實際重量與所述邏輯系數的乘積,得到生產后來料的理論稱量值; (4)使用所述計量秤稱量生產后的所述來料重量,獲得所述生產后來料的計量秤顯示值; (5)計算所述生產后來料的理論稱量值與所述生產后來料的計量秤顯示值的差值,如果所述差值超出檢驗標準,則進行異常報警,進行計量秤的檢查與校準。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I)中,所述計量秤經過校準,符合計量標準。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2)中,所述來料的實際重量通過其他秤的稱量獲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5)中,所述檢驗標準根據國標SPC制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5)中,所述標準為3倍歷史數據標準偏差,超出為異常。
全文摘要
本發明所述的生產過程中計量秤準確度的監控方法,在生產開始前通過來料的稱量值和實際質量的比值獲得邏輯系數,在生產完成后,通過邏輯系數計算出生產后來料的該計量秤的理論稱量值,然后通過計量秤稱量獲得來料的計量秤顯示值,將所述理論稱量值與所述計量秤顯示值的差值作為判斷依據,如超出標準則報警并檢修。通過該方案,解決了實際生產過程中無法實時跟蹤計量秤準確度的問題,通過對生產過程中計量秤的準確程度進行判斷和評價,根據反饋的信息(異常與否)及時發現系統性因素出現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響,使計量秤在生產過程中維持在僅受隨機性因素影響的受控狀態,達到了生產過程中控制質量的目的。
文檔編號G01G23/01GK102840904SQ20121028837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4日
發明者馬平杰, 李曉堂, 范廣斌, 阮春偉, 李自娟, 倪蘇冀, 張偉利, 雷捷 申請人:張家口卷煙廠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