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磁鐵快速測油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工業縫紉機領域,涉及縫紉機零件的檢測,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檢測電磁鐵是否漏油的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縫紉機行業越來越全面的發展,普通的平縫機已經漸漸的不能滿足大部分用戶的需求,于是便產生了帶有自動剪線,倒縫等一系列功能的電腦車,而電腦車的核心部件就是電磁鐵,但是現在市面上的很多電磁鐵并不符合要求,尤其是漏油現象十分嚴重,很多的產品都是因為縫制衣料時電磁鐵漏油而導致衣料報廢。現有技術中一般的檢測方法是把電磁鐵放入裝有油的盒子內,將電線放在盒子下方,經過20天以上的時間,一部分油會通過毛細現象達到電線末端,此種方法耗時太長且并不能準確的檢測出電磁鐵是否合格。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有效提高檢測效率及準確度的電磁鐵快速測油裝置。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電磁鐵快速測油裝置,其包括一下箱體和一上箱體,所述上箱體通過鉸鏈與所述下箱體連接,并可相互密合在一起,所述上箱體上安裝有一單向氣門閥,所述下箱體的側壁上設置有若干個單向排氣孔,所述的單向排氣孔的孔徑與待測電磁鐵的電線外徑過盈配
I=I O進一步的,所述下箱體與所述上箱體密合處設置有橡膠密封圈。進一步的,所述下箱體上還設置有一壓力表。本發明的測量原理如下
將待測電磁鐵放于所述下箱體內,待測電磁鐵電磁鐵的電線從所述單向排氣孔的排氣口穿過,放于所述下箱體外,然后,向所述下箱體內灌入一部分用于檢測的油,要求溢過電磁鐵頂端,然后將所述橡膠密封圈嵌入所述下箱體上端的開口處,將所述上箱體安裝在橡膠圈之上,放下所述鉸鏈,使該裝置達到密封,使用打氣筒從上箱體上的所述單向氣門閥灌入氣壓,由于該裝置內的壓力增大,裝置內的油就會從電磁鐵的電線位置被擠出,而電線末端沒有油的電磁鐵就是合格品,檢測過程中可以從所述下箱體側面的所述壓力表中讀出內部壓力,并可以所述用壓力表判定該裝置是否達到密封。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電磁鐵快速測油裝置改變了以前對于電磁鐵檢測不準確,且時間漫長的狀況,本發明使原先只有用毛細現象檢測漏油的方式改變為壓力出油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檢測速度與準確度,大幅提升了檢測效率。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的電磁鐵快速測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說明1、下箱體,2、上箱體,3、壓力表,4、橡膠密封圈,5、上箱體,6、單向氣門閥,7、鉸鏈,8、待測電磁鐵。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參見圖1所示,一種電磁鐵快速測油裝置,其包括一下箱體1和一上箱體5,所述上箱體5通過鉸鏈7與所述下箱體1連接,并可相互密合在一起,所述上箱體5上安裝有一單向氣門閥6,所述下箱體1的側壁上設置有10個單向排氣孔2,所述的單向排氣孔2的孔徑與待測電磁鐵8的電線外徑過盈配合。進一步的,所述下箱體1與所述上箱體5密合處設置有橡膠密封圈4。進一步的,所述下箱體1上還設置有一壓力表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磁鐵快速測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箱體(1)和一上箱體(5),所述上箱體(5 )通過鉸鏈(7 )與所述下箱體(1)連接,并可相互密合在一起,所述上箱體(5 )上安裝有一單向氣門閥(6),所述下箱體(1)的側壁上設置有若干個單向排氣孔(2),所述的單向排氣孔(2)的孔徑與待測電磁鐵(8)的電線外徑過盈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鐵快速測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體(1)與所述上箱體(5 )密合處設置有橡膠密封圈(4 )。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磁鐵快速測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體(1)上還設置有一壓力表(3)。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磁鐵快速測油裝置,其包括一下箱體和一上箱體,所述上箱體通過鉸鏈與所述下箱體連接,并可相互密合在一起,所述上箱體上安裝有一單向氣門閥,所述下箱體的側壁上設置有若干個單向排氣孔,所述的單向排氣孔的孔徑與待測電磁鐵的電線外徑過盈配合。所述下箱體與所述上箱體密合處設置有橡膠密封圈。所述下箱體上還設置有一壓力表。本發明的電磁鐵快速測油裝置改變了以前對于電磁鐵檢測不準確,且時間漫長的狀況,本發明使原先只有用毛細現象檢測漏油的方式改變為壓力出油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檢測速度與準確度,大幅提升了檢測效率。
文檔編號G01M3/26GK102384828SQ20111040324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7日
發明者李偉東, 阮德平 申請人:江蘇萬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