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帶測速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藥芯焊絲生產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鋼帶測速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藥芯焊絲生產過程中,填充率的波動性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質量指標,而決定 填充率的關鍵性因素即在于送粉速度的控制,而送粉速度控制方式以跟隨鋼帶運行速度為 主流。如果不能檢測到一個準確、穩定、可靠的鋼帶運行速度,送粉速度的穩定及填充率的 穩定則無從談起。圖5 圖16為在一次連續30秒內的速度波動周期分布試驗中測得的鋼帶速度, 圖中橫軸為時間軸,每一小格代表0. 01秒,所以一張圖表示在2. 5秒內的情況。從圖5到 圖16總計是表示30秒內的情況。縱軸為轉速測量傳感器測得的電壓值,其量綱為V,而 非速度的量綱,可用來反映速度變化的趨勢,通過以上圖表可以看出,速度波動范圍大約在 6. 25 6. 45之間,波動最大區間為0. 2,在波動較小的情況下,可在0. 15以內,大約占速度 絕對值的2% 3%左右。在圖5中,可以看出鋼帶線速度波動周期大約為0.5s,在圖6中,波動周期也為 0. 5s,在圖7剛開始時,波動周期為0. 8s,圖8中,波動周期為1 1. 3s,到圖9和圖10中, 甚至出現了周期大于k的波動,而到了圖11和圖12中波動周期又回到了 1.3s左右,在圖 13和圖14中,波動周期為0.7s左右,而到了圖15和圖16時,波動周期又回到了 Is左右。由于以上數值是在連續的30秒內的速度波動周期分布,而僅僅是在這30秒之內, 速度波動的周期就如此沒有規律可循,呈現出一種完全的離散性。所以說鋼帶的速度波動 是完全沒有規律的,也是難以用什么方法來預測速度的波動趨勢,如果不能將這種波動減 小或隔離開,送粉速度的準確跟隨難以實現。而速度的本身波動就達到2 3%,僅僅因為 鋼帶速度波動所造成的填充率波動就可以達到士0.2個百分點,而且如果速度跟隨過程中 的算法處理不當,還會造成更大的波動,那么填充率的穩定就無從談起。在成型機組的放帶機的運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過沖”的現象,所謂過沖的現象 是指由于放帶機的阻尼調節不好,會導致下級設備短時間內積蓄較大的力量,通過鋼帶帶 動鋼帶卷轉動一段時間,將鋼帶多拉出一段,此時鋼帶保持松弛狀態,然后當這一段鋼帶用 完時,鋼帶又處于繃緊的狀態,又繼續將鋼帶拉出,然后又繼續出現松弛的問題。所以鋼帶 總是處于“松弛-緊繃-松弛”的循環當中,并不是始終保持在一個緊繃并帶動鋼帶料卷旋 轉的狀態。此外,由于鋼帶的剛度較大,松弛時冗出的鋼帶是憑借比他更靠近放帶機的鋼帶 所提供的推力可以沖過測速輪的,導致測速輪打滑,會帶來測速輪測速的波動,進而給穩定 送粉帶來困難。由于國內使用的鋼帶厚度較大,剛度較大,所以對于某些曲率半徑小于測速輪半 徑的鋼帶時,所以當這一段鋼帶通過測速輪時,不能保證其可以像一段棉線一樣全部與測 速輪表面緊密接觸的,有一段鋼帶可能會離開測速輪表面,當這段離開的鋼帶又與測速輪 接觸時,并帶動測速輪轉動時,效果與打滑無異,會帶來測速輪測速的波動,也會給穩定送粉帶來困難。所以,武漢鐵錨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年9月申請了實用新型專利 200820191361. 9 “藥芯焊絲成型機的填充率在線測量控制裝置”并在2009年4月申請了發 明專利200910061623. 9“藥芯焊絲成型機的填充率在線測量控制方法及裝置”,其公開的信 息中涉及到鋼帶測速裝置的內容如下所述的鋼帶測速裝置由鋼帶測速輪、測速輪軸和轉速測量傳感器組成,鋼帶測速 輪的軸心固定有測速輪軸,測速輪軸安裝在鋼帶下方的機座上,在測速輪軸上安裝有轉速 測量傳感器。所述的鋼帶測速裝置安裝在鋼帶軋制成型設備的進帶端,所述鋼帶測速輪的 上方有一壓輪與鋼帶測速輪的踏面滾動接觸,壓輪的輪軸上設置有一拉簧,拉簧的另一端 固定在壓輪下方的機座上。在該方案中,在測速輪旁設置了一個壓緊輪,初步解決了打滑的問題,但是對于鋼 帶過沖的問題,由于轉速測量傳感器的阻力較小,無法將放帶時鋼帶的速度波動隔離開,所 以仍存在鋼帶此處的實際運行速度與理論速度不完全一致,速度波動量大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鋼帶測速裝置,它可以 隔離開被動式放帶的鋼帶過沖問題,消除被動式放帶的速度波動對測速裝置的不利影響。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帶測 速裝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通過軸承支承有測速輪軸,所述測速輪軸上固裝有測速輪, 所述測速輪的上游設有鋼帶夾緊輪總成,所述鋼帶夾緊輪總成包括通過軸承支承在所述基 座上的過渡輪軸、固裝在所述過渡輪軸上的過渡輪和壓接在所述過渡輪上的夾緊輪,所述 夾緊輪通過軸承支承在夾緊輪軸上,所述夾緊輪軸固接在夾緊輪位置調節機構上,所述夾 緊輪位置調節機構連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過渡輪軸上連接有阻尼裝置。所述夾緊輪位置調節機構包括夾緊擺桿和夾緊動力源,所述夾緊輪軸固接在所述 夾緊擺桿上,所述夾緊擺桿的一端鉸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夾緊擺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夾緊 動力源連接。所述夾緊輪位置調節機構包括滑塊和導軌,所述夾緊輪軸固接在所述滑塊上,所 述滑塊安裝在所述導軌上,所述滑塊上連接有螺旋傳動裝置。所述過渡輪上壓接有壓緊輪,所述壓緊輪通過軸承支承在壓緊輪軸上,所述壓緊 輪軸固接在壓緊擺桿上,所述壓緊擺桿的一端鉸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壓緊擺桿的另一端 與壓緊動力源相連。所述壓緊動力源和所述夾緊動力源為同一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桿和尾部分別與 所述壓緊擺桿和所述夾緊擺桿連接。所述鋼帶夾緊輪總成的鋼帶出口處位于所述測速輪的鋼帶入口處的正上方。所述過渡輪軸的一端部固接所述過渡輪,所述過渡輪軸的另一端部連接所述阻尼裝置。所述阻尼裝置為碟剎制動器。所述測速輪軸上固接有轉速測量傳感器的碼盤,所述基座上固裝有與所述碼盤對 應的轉速測量傳感器。[0021]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不但增大鋼帶在測速輪上的包角以及用壓 緊輪將剛剛開始繞在過渡輪上的鋼帶的曲率半徑較小的彎壓平、壓實,避免鋼帶的剛度過 大所導致的打滑現象。還在測速輪之間設有鋼帶夾緊輪總成,通過過渡輪和夾緊輪夾緊通 過的鋼帶,同時過渡輪軸還與阻尼裝置相連,增大了鋼帶通過此處的阻力,如果過沖過程中 冗出的鋼帶力量不是足夠大,不足以克服該阻力,那么鋼帶就無法沖過鋼帶夾緊輪總成,鋼 帶的速度波動也就被隔離在鋼帶夾緊輪總成之外,避免了速度波動對測速輪測速、進而對 送粉速度的影響。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圖1中夾緊輪總成部分的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采用現有鋼帶測速裝置做速度波動周期分布試驗,在連續30秒內的速度波 動周期分布圖中第一個2. 5秒內的速度波動周期分布圖;圖6是采用現有鋼帶測速裝置做速度波動周期分布試驗,在連續30秒內的速度波 動周期分布圖中第二個2. 5秒內的速度波動周期分布圖;圖7是采用現有鋼帶測速裝置做速度波動周期分布試驗,在連續30秒內的速度波 動周期分布圖中第三個2. 5秒內的速度波動周期分布圖;圖8是采用現有鋼帶測速裝置做速度波動周期分布試驗,在連續30秒內的速度波 動周期分布圖中第四個2. 5秒內的速度波動周期分布圖;圖9是采用現有鋼帶測速裝置做速度波動周期分布試驗,在連續30秒內的速度波 動周期分布圖中第五個2. 5秒內的速度波動周期分布圖;圖10是采用現有鋼帶測速裝置做速度波動周期分布試驗,在連續30秒內的速度 波動周期分布圖中第六個2. 5秒內的速度波動周期分布圖;圖11是采用現有鋼帶測速裝置做速度波動周期分布試驗,在連續30秒內的速度 波動周期分布圖中第七個2. 5秒內的速度波動周期分布圖;圖12是采用現有鋼帶測速裝置做速度波動周期分布試驗,在連續30秒內的速度 波動周期分布圖中第八個2. 5秒內的速度波動周期分布圖;圖13是采用現有鋼帶測速裝置做速度波動周期分布試驗,在連續30秒內的速度 波動周期分布圖中第九個2. 5秒內的速度波動周期分布圖;圖14是采用現有鋼帶測速裝置做速度波動周期分布試驗,在連續30秒內的速度 波動周期分布圖中第十個2. 5秒內的速度波動周期分布圖;圖15是采用現有鋼帶測速裝置做速度波動周期分布試驗,在連續30秒內的速度 波動周期分布圖中第十一個2. 5秒內的速度波動周期分布圖;圖16是采用現有鋼帶測速裝置做速度波動周期分布試驗,在連續30秒內的速度 波動周期分布圖中第十二個2. 5秒內的速度波動周期分布圖。圖中1、基座;2、壓緊輪;3、壓緊擺桿;4、氣缸;5、過渡輪軸;6、過渡輪;7、夾緊擺 桿;8、夾緊輪;9、測速輪;10、測速輪軸;11、轉速測量傳感器;12、連接板;13、碟剎制動器;14、夾緊輪軸;15、調節螺桿支架;16、調節螺桿;17、滑塊;18、導軌。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 附圖詳細說明如下實施例1 請參閱圖1至圖3,一種鋼帶測速裝置,包括基座1,基座1上通過測速輪軸10安 裝有測速輪9,測速輪軸10上還裝有轉速測量傳感器的碼盤,測速輪軸10與測速輪9和轉 速測量傳感器的碼盤之間均為鍵連接,轉速測量傳感器11通過連接板12固裝在基座1上。在測速輪9之前還設有鋼帶夾緊輪總成,擺桿鋼帶夾緊輪總成包括夾緊輪8和過 渡輪6,夾緊輪8壓接在過渡輪6上,夾緊輪8通過夾緊輪軸14固裝在夾緊擺桿7上,夾緊 擺桿7的一端鉸接在基座1上,夾緊擺桿的另一端與夾緊動力源相連,優選的,夾緊輪軸14 位于基座1和夾緊動力源之間。過渡輪6安裝在過渡輪軸5上,過渡輪軸5與過渡輪6之 間為鍵連接,過渡輪軸5與阻尼裝置相連。過渡輪軸5通過軸承支承在基座1上。阻尼裝置為碟剎制動器13,過渡輪軸5的端部位于碟剎制動器13的兩制動平面之 間。擺桿基座1上還設有壓緊輪2,壓緊輪2通過壓緊輪軸安裝在壓緊擺桿3上,壓緊 擺桿的一端鉸接在基座1上,壓緊擺桿3的另一端與壓緊動力源相連。壓緊輪2壓接在測 速輪9上。優選的,壓緊動力源和夾緊動力源為同一動力源,為氣缸4,該氣缸4的活塞桿和 尾部分別與壓緊擺桿3和夾緊擺桿7連接,氣缸4收縮時,可同時帶動夾緊擺桿7和壓緊擺 桿3。擺桿過渡輪6的鋼帶出口處位于測速輪9的鋼帶入口處的正上方,可增大鋼帶在 測速輪9上的包角,減小打滑的可能性。優選的,夾緊擺桿7和壓緊擺桿3、夾緊輪8和壓緊輪2、壓緊輪軸和夾緊輪軸14 均采用同樣的尺寸和形狀,方便制作和維護保養。實施例2 請參閱圖4,一種鋼帶測速裝置包括鋼帶夾緊輪總成,擺桿鋼帶夾緊輪總成包括夾 緊輪8和過渡輪6,夾緊輪8通過夾緊輪軸安裝在滑塊17上,滑塊17與定位導軌18適配, 定位導軌18與基座1固連,夾緊動力源為螺旋傳動裝置,螺旋傳動裝置包括調節螺桿16,調 節螺桿16穿裝在調節螺桿支架15的孔內并與調節螺桿支架15螺紋連接,調節螺桿16端 部與滑塊17螺紋連接。通過旋轉調節螺桿16,可使滑塊17在導軌18內滑動,使夾緊輪8 與過渡輪6夾緊鋼帶。該鋼帶測速裝置的其它部分均可采用實施例1中的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動作原理為當鋼帶從測速裝置經過時,通過鋼帶夾緊輪總成夾緊鋼帶,鋼帶帶動過渡輪旋轉, 由于過渡輪軸被后面的碟剎制動器夾緊尾部,形成一個阻尼,當鋼帶的慣性或后面的鋼帶 的推力不足以克服這一阻力時,該鋼帶夾緊輪總成即可將放帶時速度的波動隔離開,不對 測速輪的測速造成影響。測速輪通過鍵與測速輪軸連接,測速輪軸通過鍵與轉速測量傳感 器連接,帶動碼盤旋轉測量鋼帶的線速度。[0052] 盡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 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 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 以作出很多形式,比如將實施例1中的氣缸換成拉簧拉住夾緊擺桿和壓緊擺桿,以實施例2 為基礎在用壓簧代替螺旋進給裝置或用氣缸作為夾緊力的來源使得夾緊輪壓緊過渡輪,這 些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鋼帶測速裝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通過軸承支承有測速輪軸,所述測速輪軸 上固裝有測速輪,其特征是,所述測速輪的上游設有鋼帶夾緊輪總成,所述鋼帶夾緊輪總成 包括通過軸承支承在所述基座上的過渡輪軸、固裝在所述過渡輪軸上的過渡輪和壓接在所 述過渡輪上的夾緊輪,所述夾緊輪通過軸承支承在夾緊輪軸上,所述夾緊輪軸固接在夾緊 輪位置調節機構上,所述夾緊輪位置調節機構連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過渡輪軸上連接有 阻尼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帶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輪位置調節機構包括 夾緊擺桿和夾緊動力源,所述夾緊輪軸固接在所述夾緊擺桿上,所述夾緊擺桿的一端鉸接 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夾緊擺桿的另一端與所述夾緊動力源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帶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輪位置調節機構包括 滑塊和導軌,所述夾緊輪軸固接在所述滑塊上,所述滑塊安裝在所述導軌上,所述滑塊上連 接有螺旋傳動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帶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輪上壓接有壓緊輪,所 述壓緊輪通過軸承支承在壓緊輪軸上,所述壓緊輪軸固接在壓緊擺桿上,所述壓緊擺桿的 一端鉸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壓緊擺桿的另一端與壓緊動力源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鋼帶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動力源和所述夾緊動 力源為同一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桿和尾部分別與所述壓緊擺桿和所述夾緊擺桿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 5任意一項所述的鋼帶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鋼帶夾緊輪總 成的鋼帶出口處位于所述測速輪的鋼帶入口處的正上方。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帶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輪軸的一端部固接所 述過渡輪,所述過渡輪軸的另一端部連接所述阻尼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帶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裝置為碟剎制動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帶測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速輪軸上固接有轉速測 量傳感器的碼盤,所述基座上固裝有與所述碼盤對應的轉速測量傳感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帶測速裝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通過軸承支承有測速輪軸,所述測速輪軸上固裝有測速輪,其特征是,所述測速輪的上游設有鋼帶夾緊輪總成,所述鋼帶夾緊輪總成包括通過軸承支承在所述基座上的過渡輪軸、固裝在所述過渡輪軸上的過渡輪和壓接在所述過渡輪上的夾緊輪,所述夾緊輪通過軸承支承在夾緊輪軸上,所述夾緊輪軸固接在夾緊輪位置調節機構上,所述夾緊輪位置調節機構連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過渡輪軸上連接有阻尼裝置。本實用新型避免了速度波動對測速輪測速、進而對送粉速度的影響。
文檔編號G01P3/00GK201900390SQ20102062385
公開日2011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4日
發明者張國良, 李也庚 申請人:天津三英焊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