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氣缸體主油道孔試漏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氣缸體主油道孔試漏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到機械領域內腔密封技術,特別適用于前后相通孔中間沒有其 他相通孔的密封,如發動機缸體主油道孔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氣缸體主油道孔尤其是孔口有螺紋的油道密封通常采用螺紋對螺紋的密 封方法,由于螺紋加工誤差及螺紋配合存在間隙問題,螺紋對螺紋的密封方法很難達到 密封的目的。另外,如果孔口是光孔的油道,則需要通過用螺栓夾緊壓板下方的密封 膠實現密封,這樣的方法雖然可以實現密封,但是操作比較麻煩,且容易損壞工件的螺 孔。為了使氣缸體主油道孔密封試漏簡易可行并提高密封的可靠性,發明了此技術,此 技術采用油道孔口端面與堵頭端面貼壓的密封方法,在堵頭結合處使用圓形密封圈,通 過擰緊螺栓,擠壓密封圈從而達到密封的目的。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堵頭臺階端面設計安裝密封圈,一端堵頭與 連接氣管連接,左右堵頭與雙頭螺栓連接,另一端堵頭是手柄,堵頭與工作表面結合部 位置安裝密封圈,擰轉擰緊把手,則雙頭螺栓作反方向轉動達到收縮或放松擰緊密封圈 密封工作的密封面試漏。能解決氣缸體主油道試漏中螺紋密封或者夾板密封的難題,在 堵頭的貼緊面用密封圈密封,通過擰緊雙頭螺柱,擠壓密封圈,實現缸體主油道前后端 面孔的密封。適用于各類中間沒有交叉孔的通孔的密封,是一種結構簡單,制造容易, 使用方便的通孔密封裝置。[0004]本實用新型一種氣缸體主油道孔試漏裝置,包括連接氣管、夾緊卡箍、卡箍螺 釘、卡箍螺母、密封圈1、堵頭1、夾緊螺母、雙頭螺柱、堵頭2、密封圈2、擰緊把手, 其特征在于雙頭螺栓一側端有堵頭1、連接氣管、夾緊螺母、夾緊卡箍、卡箍螺釘、卡箍 螺母,雙頭螺栓的另一側端有堵頭2、密封圈2、擰緊把手、連接氣管套在堵頭1的帶錐 形端頭管段。[0005]堵頭1和堵頭2的臺階圓貼緊端面有凹槽容放密封圈1和密封圈2,堵頭1的圓 柱面有通氣孔,通氣孔與連接氣管相通氣,堵頭1的氣管接入端的內孔與連接雙頭螺栓 端的圓側孔相通。[0006]雙頭螺栓與堵頭1連接處裝有夾緊螺母,堵頭1與連接氣管之間有夾緊卡箍卡 緊,擰緊把手裝在堵頭2,雙頭螺柱與堵頭1、堵頭2之間的連接是螺紋連接。[0007]于堵頭1的密封圈1、堵頭2上的密封圈2裝在與工作密封表面結合部的位置。[0008]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在堵頭貼緊面與工件密封表面結合的位置,貼合堵頭設 計一圈密封凹槽,凹槽的寬度與圓形墊圈的直徑相同,高度小于墊圈直徑,略大于墊圈 半徑,通過擰緊雙頭螺柱使密封圈變形,從而達到密封的效果。實踐證明采用這種密封 方法比以往的方法能更好的達到密封要求,能承受更大的試漏氣壓。兩端的堵頭1、堵頭2是通過中間的雙頭螺柱擰緊密封的。堵頭1、堵頭2貼緊端面開有凹槽。密封圈裝入 凹槽,堵頭帶螺孔端裝入密封圈內徑,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 以有效解決缸體主油道試漏中端面孔密封問題,同時還可以用于其他通孔的密封。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裝配示意圖。[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堵頭1的軸向剖視圖。[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堵頭2的軸向剖視圖。[0012]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圖。[0013]圖1 圖4中,連接氣管(1)、夾緊卡箍(2)、卡箍螺釘(3)、卡箍螺母(4)、密 封圈1(5)、堵頭1(6)、夾緊螺母(7)、雙頭螺柱(8)、堵頭2 (9)、密封圈2 (10)、擰緊把 手(11)、通氣孔(12)、手柄通孔(13)。[0014]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是這樣的,包括連接氣管(1)、夾緊卡箍O)、卡箍螺 釘(3)、卡箍螺母G)、密封圈1(5)、堵頭1(6)、夾緊螺母(7)、雙頭螺柱(8)、堵頭 2 (9)、密封圈2 (10)、擰緊把手(11)。在雙頭螺柱(8) —側端安裝有堵頭1 (6)、夾緊螺 母(7)、夾緊卡箍O)、連接氣管(1);在雙頭螺柱(8)的另一側端安裝有堵頭2 (9)、擰 緊把手(11);在堵頭1(6)、堵頭2 (9)的臺階圓貼緊端有凹槽安裝密封圈1(5)、密封圈 2(10),使用時密封圈1(5)、密封圈2(10)貼緊在工作密封面上。本裝置的組裝方法 先將密封圈裝入堵頭1(6)、堵頭2 (9)的密封凹槽中,保證其貼緊密封凹槽、不脫落;然 后將夾緊螺母(7)裝入雙頭螺柱(8) —端并將螺母擰至螺柱底部,隨后將裝有螺母的螺柱 頭擰入堵頭1(6)的螺孔,擰到底部,然后用預先擰入的螺母鎖緊;然后將氣管接到堵頭 1 (6)氣管接入端,再用夾緊卡箍( 、卡箍螺釘( 及卡箍螺母(4)鎖緊;然后將擰緊把 手(11)套入堵頭2(9)的把手孔中,隨后點焊固定。[0016]本實用新型氣缸體主油道密封試漏裝置的使用方法如下[0017]使用時先將擰有堵頭1(6)雙頭螺柱(8)插入工件的孔,在孔的另一端用堵頭 2(9)擰緊,然后通入0.5Mpa的壓縮空氣,然后將工件完全浸入水箱中保持3分鐘,待液 面平靜時通過觀察液面是否持續冒氣泡,來判斷工件是否滲漏,具體見圖4。[0018]在堵頭1(6)、堵頭2 (9)的底部與密封表面結合的位置,貼合圓柱設計一圈密封 凹槽,其寬度與密封圈的直徑相同,高度小于墊圈直徑,略大于墊圈半徑,使用時通過 擰緊雙頭螺柱(8)使墊圈變形,從而達到密封的效果。[0019]最后應說明的是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應當理解此處所 描述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 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 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 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 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氣缸體主油道孔試漏裝置,包括連接氣管、夾緊卡箍、卡箍螺釘、卡箍螺 母、密封圈1、堵頭1、夾緊螺母、雙頭螺柱、堵頭2、密封圈2、擰緊把手,其特征在于 雙頭螺柱(8) —側端有堵頭1(6)、連接氣管(1)、夾緊螺母(7)、夾緊卡箍O)、卡箍螺 釘(3)、卡箍螺母G),雙頭螺柱(8)的另一側端有堵頭2 (9)、密封圈2 (10)、擰緊把手 (11)、連接氣管(1)套在堵頭1(6)的帶錐形端頭管段。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缸體主油道孔試漏裝置,其特征在于堵頭1(6)和堵 頭2 (9)的臺階圓貼緊端面有凹槽容放密封圈1 和密封圈2 (10),堵頭1(6)的圓柱面有 通氣孔(1 ,通氣孔(1 與連接氣管(1)相通氣,堵頭1(6)的氣管接入端的內孔與連接 雙頭螺柱(8)端的圓側孔相通。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缸體主油道孔試漏裝置,其特征在于雙頭螺柱(8)與 堵頭1 (6)連接處裝有夾緊螺母(7),堵頭1 (6)與連接氣管(1)之間有夾緊卡箍( 卡緊, 擰緊把手(11)裝在堵頭2 (9),雙頭螺柱(8)與堵頭1(6)、堵頭2 (9)之間的連接是螺紋 連接。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缸體主油道孔試漏裝置,其特征在于堵頭1(6)的密 封圈1 (5)、堵頭2 (9)上的密封圈2 (10)裝在與工作密封表面結合部的位置。
專利摘要一種氣缸體主油道孔試漏裝置,在雙頭螺柱的一側端安裝堵頭1、連接氣管、并用夾緊卡箍夾緊;另一側端安裝堵頭2,堵頭2有擰緊把手;在堵頭1、堵頭2的臺階圓端面有凹槽安裝密封圈1、密封圈2,安裝使用時密封圈1、密封圈2貼緊工作密封面。使用時通過雙頭螺柱的擰緊使密封圈變形,從而達到密封的效果。使用時先將本裝置安裝到工件上,然后打開氣閥,通入0.5Mpa的壓縮空氣,然后將工件浸泡于試漏液中保持3分鐘,待液面平靜時通過觀察液面是否持續冒氣泡,來判斷工件是否滲漏。本試漏裝置具有使用簡便、直觀、易于實現等優點。
文檔編號G01M3/06GK201811824SQ20102056492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18日
發明者張宇, 潘韋周, 鄧賢森, 顧漢芳, 馬慧斌 申請人: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