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壓力平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壓力平衡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力平衡裝置,尤其地,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汽車發動 機子系統實驗室中冷卻液加壓或者卸壓的壓力平衡裝置,用于使得試驗時將發動機冷卻液 保持恒定壓力。
背景技術:
隨著發動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和節能環保的要求,如今國內的發動機自主開發和更 新也日益頻繁。發動機子系統試驗作為汽車發動機開發中的基礎性工作,提高試驗工作效 率和試驗質量對整個發動機的開發具有非常重要意義。在發動機子系統冷卻液試驗室內,需要對試驗用發動機冷卻液系統進行壓力控 制。現有的子系統試驗室中對發動機冷卻液加壓壓力平衡是通過在氣源和冷卻液膨脹箱之 間增加一個常開閥作為卸壓孔。但是這種簡單設置有著各種缺陷,例如卸壓孔的大小一旦 成形通常就不可調節,而卸壓孔大小的設置僅是根據技術人員的經驗來設置,無法在后續 試驗中根據實際情況設定不同壓力。其次,卸壓孔通常處于常開狀態,從而通過卸壓孔的壓 縮空氣只能不斷地釋放出來,從而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再次,由于試驗過程中冷卻液的溫度 不斷變化,造成冷卻液膨脹箱內的壓力也隨著變化,在試驗過程中會發生壓力波動大的現 象,影響了試驗正常進行。最后,由于卸壓孔的孔徑相對較小,試驗過程中如果需要減小冷 卻液加壓的壓力時,卸壓的時間比較長,因此工作效率低。為了克服目前發動機子系統試驗室的冷卻液系統壓力平衡裝置存在的壓力波動 大、浪費資源、操作性差、工作效率低等缺陷,提供一種操作性強、試驗效率高、試驗質量穩 定、資源利用率高的壓力平衡裝置,誠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簡單、實用的發動機冷卻液加壓壓力平衡 裝置,可以省力、方便、迅速地實現發動機冷卻液系統壓力平衡,從而提高試驗效率和試驗質量。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冷卻液膨脹箱壓力平衡的壓力平衡裝置,其中,壓力平 衡裝置主要包括有殼體和壓力釋放單元,所述殼體的內部具有壓力平衡腔,在所述殼體設 有分別與所述壓力平衡腔相連通的入口、出口以及中間口,所述入口與壓縮空氣源相連接, 所述出口與冷卻液膨脹箱相連接,所述壓力釋放單元設置在所述中間口處,使得當所述壓 力平衡腔中的壓力達到設定值時,壓力平衡腔中的氣體能夠通過所述壓力釋放單元從所述 中間口釋放出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力平衡裝置,優選地,所述入口與所述出口的孔徑相同,并分 別處于所述殼體的兩個相對應的側面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力平衡裝置,優選地,在所述入口處設置有能夠與壓縮空氣源的氣管相連接的第一連接機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力平衡裝置,優選地,在所述出口處設置有與所述冷卻液膨 脹箱相連接的第二連接機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力平衡裝置,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機構與所述第二連接機 構的結構相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力平衡裝置,優選地,所述壓力釋放單元包括有與所述中間 口固定連接的底座和至少一個砝碼,所述底座上設有連通到所述壓力平衡腔的多個釋放 孔,在所述底座上設有支柱,所述至少一個砝碼通過支柱可活動地放置在底座上,從而能夠 以設定壓力封閉所述多個釋放孔。容易理解,本實用新型通過不同類型的砝碼來調節壓力大小,實現膨脹箱內的壓 力平衡,因此操作方便并且更換性強,可以用于多種不同要求的壓力平衡;其次,試驗過程 中當壓力達到平衡時壓力管路是密封的,壓縮空氣不會持續放出,從而節約了資源并且降 低了噪音污染;再次,在試驗過程中由于冷卻液的升溫會造成的膨脹箱內的壓力波動,本實 用新型的壓力平衡裝置可以通過活動的砝碼及時向外卸壓以保證膨脹箱內的壓力平衡,從 而提高試驗的技術質量;并且,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砝碼調節方式可以迅速更換,在試驗過程 中如果需要改變冷卻液加壓的壓力時,通過增減砝碼就可以快速完成,從而提高發動機子 系統試驗室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明顯的,其可操作性強,提高了試驗效率,而且本實用新 型的冷卻液壓力平衡裝置還可以避壓縮空氣浪費現象。本實用新型壓力平衡裝置緊湊、使 用方便。
下面接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描述,其中,圖1為發動機冷卻液壓力平衡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在不變更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下,本領 域的一般技術人員可以提出本實用新型的多個結構方式。因此以下具體實施方式
以及附圖 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具體說明,而不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視為對本 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壓力平衡裝置主要包括有殼體1和壓力釋放單元2。其 中,殼體1優選為方形構造,并且殼體1內部具有壓力平衡腔。在所述殼體1的三個面上分 別具有入口 11、出口 12以及中間口 13,其中入口 11、出口 12以及中間口 13分別與殼體1 內部的壓力平衡腔相連通。入口 1與壓縮空氣源相連接。并且優選地,在入口 11處安裝有 能夠與壓縮空氣源的氣管相連接的第一連接機構14,從而使得壓縮空氣能夠通過入口 11 進入到壓力平衡腔中。該第一連接機構可以為與螺紋連接結構,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也 可以理解,第一連接機構14也可以為其他方式的連接裝置,只要保證入口 11與氣管的可靠 連接和密封即可。相應地,在出口 12處安裝有與冷卻液膨脹箱相連接的第二連接機構15,從而使得壓力平衡腔中的壓縮空氣能夠通過出口 12進入到冷卻液膨脹箱中。該連接機構可以為與 螺紋連接結構,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也可以理解,第二連接機構15也可以為其他方式的 連接裝置,只要保證出口 12與冷卻液膨脹箱之間的可靠連接和密封即可。在本實用新型的 一個實施例中,入口 11與出口 12的孔徑相同,并分別處于殼體的兩個相對應的側面上。在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實施例中,第一連接機構14與第二連接機構15的形狀相同。在中間口 13處設有壓力釋放單元2,并且所述壓力釋放單元2如此設置在中間口 13上,使得當平衡腔內的壓力在設定值之內時,中間口 13通過壓力釋放單元2被密封,當 平衡腔內的壓力超出設定值時,所述壓力釋放單元2能夠被壓縮空氣向上微微頂起,從而 中間口 13能夠釋放平衡腔中的壓縮氣體使得平衡腔和冷卻液膨脹箱中的壓力處于穩定狀 態。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壓力釋放單元2包括有與中間口 13固定連接的底座21 和至少一個砝碼23,所述底座21上設有多個釋放孔(未示出),所述釋放孔與中間口 13相 連通用于平衡腔中的壓力釋放。在所述底座21的中間設有支柱22,一個或者多個砝碼23 通過支柱22可活動地放置在底座21上。并且當砝碼放置在支柱22上時砝碼以一定壓力 封閉住所述多個釋放孔。當平衡腔中的壓力多大時,所述釋放孔中的壓縮空氣能夠將一個 或者多個砝碼頂起,從而釋放壓力。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壓力釋放單元2還可以為其他的結構設計,其 只要能夠實現平衡腔中的壓力釋放以保持平衡腔中的壓力平衡即可。本實用新型的壓力平衡裝置在加壓時,壓縮空氣通過入口 11進入到壓力平衡腔2 中。在這之前首先根據加壓要求,預先安置好相應的砝碼。壓力平衡腔2中的壓縮氣體通 過出口 12流入到冷卻液膨脹箱中,使得冷卻液中的壓力達到設定值。當系統加壓后或是由 于冷卻液溫度升高而導致系統壓力大于所要求的設定壓力時,壓力入口 11停止加壓,此時 穩定腔內的壓力克服砝碼重量,從而砝碼被過高壓力微微向上頂起以使得中間口 13與環 境相連通進行卸壓。當卸壓后系統壓力再次達到設定壓力時,砝碼落下封閉中間口 13,系統 重新達到密閉狀態,使得系統穩定保持在所需壓力。本實用新型裝置簡單、方便、實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試驗質量,而且有效 節約資源。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冷卻液膨脹箱壓力平衡的壓力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壓力平衡裝置包括 有殼體和壓力釋放單元,所述殼體的內部具有壓力平衡腔,在所述殼體設有分別與所述壓 力平衡腔相連通的入口、出口以及中間口,所述入口與壓縮空氣源相連接,所述出口與冷卻 液膨脹箱相連接,所述壓力釋放單元設置在所述中間口處,使得當所述壓力平衡腔中的壓 力達到設定值時,壓力平衡腔中的氣體能夠通過所述壓力釋放單元從所述中間口釋放出 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與所述出口的孔徑相同, 并分別處于所述殼體的兩個相對應的側面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力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入口處設置有能夠與壓縮 空氣源的氣管相連接的第一連接機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壓力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口處設置有與所述冷卻 液膨脹箱相連接的第二連接機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壓力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機構與所述第二連 接機構的結構相同。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平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釋放單元包括有與所述 中間口固定連接的底座和至少一個砝碼,所述底座上設有連通到所述壓力平衡腔的多個釋 放孔,在所述底座上設有支柱,所述至少一個砝碼通過支柱可活動地放置在底座上,從而能 夠以設定壓力封閉所述多個釋放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冷卻液膨脹箱壓力平衡的壓力平衡裝置,其中壓力平衡裝置主要包括有殼體和壓力釋放單元,殼體的內部具有壓力平衡腔,在殼體具有分別與壓力平衡腔相連通的入口、出口以及中間口,入口與壓縮空氣源相連接,出口與冷卻液膨脹箱相連接,壓力釋放單元釋放在中間口處,使得當壓力平衡腔中的壓力達到設定值時,壓力平衡腔中的氣體能夠通過壓力釋放單元從中間口釋放出來。本壓力平衡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保證了試驗質量,而且有效地節約資源。
文檔編號G01M15/02GK201852703SQ20102054431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7日
發明者包鴻, 滕志敏, 王國官 申請人: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