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容積式臺架電噴油耗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燃油消耗量測試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容積式臺架電噴油耗 儀。
背景技術:
燃油消耗是考核發動機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并且試驗標準規定汽油機燃油消耗 測量可采用容積式油耗儀。但是,現如今市場上所采用的容積式油耗儀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結構復雜、成本高、使用操作不方便、測量步驟繁雜、影響發動機正常使用、測量精度不高且 使用效果不好等多種缺陷和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容積 式臺架電噴油耗儀,其結構簡單、成本低、拆裝方便且設計合理、自動化程度高、測量數據準 確,能有效解決現有容積式油耗儀所存在的結構復雜、成本高、操作不便、測量步驟繁雜、測 量精度不高等多種缺陷和不足。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容積式臺架電噴油耗 儀,包括連續為電噴發動機噴油器提供穩定壓力油液的穩油箱和向穩油箱內連續供油的蓄 油箱;所述穩油箱與電噴發動機噴油器間通過供油管道進行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油 耗量測量狀態下代替蓄油箱向穩油箱內連續供油且上部開口的容器管、油耗量測量狀態下 對容器管內的供油量進行檢測的供油量檢測單元和與供油量檢測單元相接且能實現油耗 量精確測量的測量控制系統;所述穩油箱上開有保證其內部氣壓與容器管和蓄油箱內部氣 壓相等的通氣孔;所述穩油箱和蓄油箱之間、容器管和蓄油箱之間以及容器管和穩油箱之 間均通過供油管道進行連接,且所述供油管道上均裝有開關狀態由測量控制系統進行控制 的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測量控制系統相接。所述穩油箱左側的油液液面上設置有由浮子和布設在所述浮子上的針閥組成的 浮子及針閥組件,向穩油箱內進行供油的所述供油管道的出油口上對應設置有安裝所述針 閥安裝的針閥座孔。所述容器管為豎直向上且上端部為敞口的直管,所述供油量檢測單元為激光測距
直ο所述激光測距裝置包括懸浮在容器管內油液面上的反射浮板或反射浮球和設置 在容器管正上方的激光測距傳感器。所述測量控制系統包括控制面板、控制器以及設置在控制面板上且分別與控制器 相接的按鍵和顯示器,所述電磁閥均與控制器相接。所述穩油箱和蓄油箱之間、容器管和蓄油箱之間以及容器管和穩油箱之間所安裝 的供油管道包括供油管一、供油管二、供油管三、供油管四、供油管五、三通管一、三通管二 和三通管三;所述供油管一的一端與蓄油箱的出油口相接且其另一端與三通管一的一個接口相接,供油管二和供油管三的一端分別與三通管一的另兩個接口相接,供油管二和供油 管三的另一端分別與三通管二和三通管三的一個接口相接,供油管四的兩端分別與三通管 二和三通管三的另一個接口相接,容器管下端與三通管二的第三個接口相接,供油管五的 一端與三通管三的第三個接口相接且其另一端接至穩油箱的針閥座孔上;所述供油管二、 供油管三和供油管四間分別裝有電磁閥一、電磁閥二和電磁閥三,所述電磁閥一、電磁閥二 和電磁閥三均與測量控制系統相接。所述穩油箱和蓄油箱之間、容器管和蓄油箱之間以及容器管和穩油箱之間所安裝 的供油管道包括供油管七、供油管八和三通管四;所述供油管七的一端與蓄油箱的出油口 相接且其另一端與三通管四的一個接口相接,供油管八的一端與三通管四的另一個接口相 接且其另一端接至穩油箱的針閥座孔上,容器管下端與三通管四的第三個接口相接;所述 供油管七上安裝有與測量控制系統相接的電磁閥四。所述蓄油箱包括兩個出油口 ;所述穩油箱和蓄油箱之間、容器管和蓄油箱之間以 及容器管和穩油箱之間所安裝的供油管道包括供油管九、供油管十、供油管十一、供油管 十二、三通管五和三通管六;所述供油管九一端與蓄油箱的一個出油口相接且其另一端與 三通管五的一個接口相接,供油管十一一端與蓄油箱的另一個出油口相接且其另一端與三 通管六的一個接口相接,供油管十的兩端分別與三通管五和三通管六的另一個接口相接, 供油管十二的一端與三通管六的第三個接口相接且其另一端接至穩油箱的針閥座孔上,容 器管下端與三通管五的第三個接口相接;所述供油管九、供油管十一和供油管十上分別裝 有電磁閥五、電磁閥六和電磁閥七,電磁閥五、電磁閥六和電磁閥七均與測量控制系統相 接。所述穩油箱內部設置有燃油泵,且所述燃油泵為內部設置有內置調壓器的燃油泵 二或內部未設置內置調壓器的燃油泵一;所述燃油泵一通過供油管六與電噴發動機噴油器 相接,所述供油管六上裝有外置調壓器;所述燃油泵二通過供油管十三與電噴發動機噴油 器相接。所述穩油箱中部設置有將其內部分為左右兩個相通的油腔且用于防止回油管所 輸入的高壓回流油液對穩油箱內部油液液面進行緩沖擊的隔離板。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結構簡單、成本低且拆裝方便。2、設計合理、自動化程度高且使用效果好、測量數據準確。一邊補充所需的測量燃 油,同時一邊能在不影響發動機預運轉的前提下進行工作,還可不影響測量燃油消耗量的 測試。實際使用時,蓄油箱內的燃油能在不影響電噴發動機預運轉的工作,同時向容器管及 穩油箱且通過穩油箱完成向電噴發動機噴油器供油的目的,以保證發動機正常的預運轉工 作;當進入測量狀態時,切斷蓄油箱與穩油箱間的供油通道,同時接通容器管與穩油箱間的 供油通道,即此時電噴發動機噴油器使用的是容器管內的燃油且此時在浮子及針閥組件和 針閥座孔的配合作用下保證穩油箱內的燃油液面高度保持不變,達到在測量狀態下發動機 所消耗的燃油量數值與測量值(激光測距傳感器所檢測容器管內燃油的液面高度差值對 應的燃油量)相等的目的。由控制器根據所述激光測距傳感器所測量的液面高度差值數據 (即容器管內油位的初始位置和終止位置之間的差值),并依據相關的標定參數計算出燃 油消耗量。
5[0017]3、系統可擴展能力強,測量過程中的中間數據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獲取,并且可 以通過控制器繪出油耗曲線并通過顯示器進行同步顯示,同時測量控制系統還可具備文件 記錄、存檔、打印等功能。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拆裝方便且設計合理、自動化程度高、使 用效果好、測量數據準確,能有效解決現有容積式油耗儀所存在的結構復雜、成本高、使用 操作不便、測量步驟繁雜、影響發動機正常使用、測量精度不高且使用效果不好等多種缺陷 和不足。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電路原理框圖。[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控制面板的外部結構示意圖。[0023]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0024]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電路原理框圖。[0025]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0026]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電路原理框圖。[0027]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ζi的結構示意圖。[0028]附圖標記說明[0029]1-蓄油箱;2_穩油箱;3-容器管;[0030]4-電噴發動機噴油器;5_測量控制系統;5-1-控制面板;[0031]5-2-按鍵;5-3-顯示器;5-4-控制器;[0032]6-油量檢測單元;6-1-反射浮球;6-2-激光測距傳感器[0033]7_供油管一;8_供油管二;9-供油管三;[0034]10-供油管四;11-三通管一;12-三通管二;[0035]13-三通管三;14-供油管五;15-電磁閥一;[0036]16-電磁閥二 ;17-電磁閥三;18-電磁閥四;[0037]19-燃油泵一;20-通氣孔;21-供油管六;[0038]22-外置調壓器;23-回油管;24_手動閥;[0039]25-隔離板;26-針閥座孔;27-浮子及針閥組件;[0040]28-供油管七;29-三通管四;30-供油管八;[0041]31-供油管九;32-供油管十;33-三通管五;[0042]34-電磁閥五;35-供油管十一;36-電磁閥六;[0043]37-供油管十二;38-三通管六;39-燃油泵二;[0044]40-供油管十三;41-電磁閥七;42_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連續為電噴發動機噴油器4提供穩定壓力油液的穩油箱2和向穩油箱2內連續供油的蓄油箱1 ;所述穩油箱2與電噴發動機噴油器 4間通過供油管道進行連接。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油耗量測量狀態下代替蓄油箱1向穩 油箱2內連續供油且上部開口的容器管3、油耗量測量狀態下對容器管3內的供油量進行檢 測的供油量檢測單元6和與供油量檢測單元6相接且能實現油耗量精確測量的測量控制系 統5 ;所述穩油箱2上開有保證其內部氣壓與容器管3和蓄油箱1內部氣壓相等的通氣孔 20。所述穩油箱2和蓄油箱1之間、容器管3和蓄油箱1之間以及容器管3和穩油箱2之 間均通過供油管道進行連接,且所述供油管道上均裝有開關狀態由測量控制系統5進行控 制的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測量控制系統5相接。所述蓄油箱1設置在高處且其能在自然 油壓狀態下對穩油箱2和容器管3同時進行供油。本實施例中,所述容器管3為豎直向上且上端部為敞口的直管;所述供油量檢測 單元6為激光測距裝置,并且所述激光測距裝置包括懸浮在容器管3內油液面上的反射浮 板或反射浮球6-1和設置在容器管3正上方的激光測距傳感器6-2,所述激光測距傳感器 6-2與所述反射浮板或反射浮球6-1配合使用,激光測距傳感器6-2實時對所述反射浮板或 反射浮球6-1的位置(即容器管3內的油液面)進行檢測。所述測量控制系統5包括控制 面板5-1、控制器5-4以及設置在控制面板5-1上且分別與控制器5-4相接的按鍵5_2和顯 示器5-3 ;所述電磁閥均與控制器5-4相接。所述激光測距傳感器6-2與控制器5-4相接。 所述激光測距傳感器6-2通過支架42固定在容器管3的管壁上,并且容器管3為玻璃管或 不銹鋼管。本實施例中,所述穩油箱2內設置有燃油泵且所述燃油泵為內部未設置內置調壓 器的燃油泵一 19 ;所述燃油泵一 19通過供油管六21與電噴發動機噴油器4相接,所述供 油管六21上裝有外置調壓器22。所述穩油箱2與電噴發動機噴油器4間接有回油管23,回油管23上裝有手動閥 24。實際使用時若電噴發動機噴油器4無回路噴油器,則就無須安裝回油管23及手動閥 24。本實施例中,所述穩油箱2左側的油液液面上設置有由浮子和布設在所述浮子上 的針閥組成的浮子及針閥組件27,供油管五14的出油口上對應設置有安裝所述針閥安裝 的針閥座孔26。所述回油管23的出油口接入至穩油箱2內部右側;所述針閥座孔26位于 穩油箱2內部左側。;所述穩油箱2中部設置有將其內部分為左右兩個相通的油腔且用于防 止回油管23所輸入的高壓回流油液對穩油箱2內部油液液面進行緩沖擊的隔離板25 (也 叫穩油板)。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在非測量狀態工作時通過控制器5-4的控制作用,使 得電磁閥一 15和電磁閥二 16處于開啟狀態,電磁閥三17處于關閉狀態,此時蓄油箱1內 的燃油在自然油壓作用下經供油管一 7后分兩路流出,一路經依次經供油管二 8和供油管 五14后流至穩油箱2,另一路經供油管三9流至容器管3,進入穩油箱2內部的燃油在浮子 及針閥組件27和針閥座孔26的配合作用下穩定在一定的液面高度;且在燃油泵一 19和外 置調壓器22的配合作用下,向電噴發動機噴油器4提供所需消耗的燃油,也就是說,非測量 狀態下,蓄油箱1與穩油箱2間的供油通道處于連通狀態且容器管3與穩油箱2間的供油 通道處于切斷狀態,此時電噴發動機噴油器4使用的是蓄油箱1內的燃油。開始進入性能測量狀態工作時,通過控制器5-4將電磁閥一 15和電磁閥二 16調
7整為關閉狀態,并將電磁閥三17調整為開啟狀態,此時切斷蓄油箱1與穩油箱2間的供油 通道,同時接通容器管3與穩油箱2間的供油通道,也就是說,測量狀態下電噴發動機噴油 器4使用的是容器管3內的燃油,同樣在穩油箱2內針閥組件27和針閥座孔26的配合作 用下使容器管3內的燃油相應自動等量地補充到穩油箱2中,使穩油箱2內的油液液面高 度保持不變,而在測量狀態下通過激光測距傳感器6-2實時對容器管3內燃油的液面高度 進行實時檢測且同步將所檢測液面高度信號上傳至控制器5-4,之后相應由控制器5-4計 算分析得出一個時間段內容器管3內燃油液面變化對應的高度差并相應分析處理得出燃 油消耗量。綜上,測量狀態下由于穩油箱2內的油液液面高度保持不變,因而發動機所消耗 的燃油量數值與測量值(即激光測距傳感器6-2所檢測容器管3內燃油的液面高度差值對 應的燃油量)相等,因而所測得的測量值便是電噴發動機所消耗的燃油量。實施例2如圖4、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穩油箱2和蓄油箱1之 間、容器管3和蓄油箱1之間以及容器管3和穩油箱2之間所安裝的供油管道包括供油管 七28、供油管八30和三通管四29 ;所述供油管七28的一端與蓄油箱1的出油口相接且其 另一端與三通管四29的一個接口相接,供油管八30的一端與三通管四29的另一個接口相 接且其另一端接至穩油箱2的針閥座孔26上,容器管3下端與三通管四29的第三個接口 相接。所述供油管七28上安裝有與測量控制系統5相接的電磁閥四18。本實施例中,其余 部分結構、連接關系和工作原理均與實施例1相同。本實施例中,在非測量狀態工作時通過控制器5-4的控制作用,使得電磁閥四18 處于開啟狀態,此時蓄油箱1內的燃油在自然油壓作用下經供油管七28后分兩路流出,一 路經供油管八30流至穩油箱2,另一路流至容器管3,同樣進入穩油箱2內部的燃油在浮子 及針閥組件27和針閥座孔26的配合作用下穩定在一定的液面高度;且在燃油泵一 19和外 置調壓器22的配合作用下,向電噴發動機噴油器4提供所需消耗的燃油,也就是說,非測量 狀態下,蓄油箱1與穩油箱2間的供油通道處于連通狀態且容器管3與穩油箱2間的供油 通道處于切斷狀態,此時電噴發動機噴油器4使用的是蓄油箱1內的燃油。開始進入性能測量狀態工作時,通過控制器5-4將電磁閥四18調整為關閉狀態, 此時切斷蓄油箱1與穩油箱2間的供油通道,同時接通容器管3與穩油箱2間的供油通道, 也就是說,測量狀態下電噴發動機噴油器4使用的是容器管3內的燃油,同樣在穩油箱2內 針閥組件27和針閥座孔26的配合作用下使容器管3內的燃油相應自動等量地補充到穩油 箱2中,使穩油箱2內的油液液面高度保持不變,而在測量狀態下通過激光測距傳感器6-2 實時對容器管3內燃油的液面高度進行實時檢測且同步將所檢測液面高度信號上傳至控 制器5-4,之后相應由控制器5-4計算分析得出一個時間段內容器管3內燃油液面變化對應 的高度差并相應分析處理得出燃油消耗量。綜上,測量狀態下由于穩油箱2內的油液液面 高度保持不變,因而發動機所消耗的燃油量數值與測量值(即激光測距傳感器6-2所檢測 容器管3內燃油的液面高度差值對應的燃油量)相等,因而所測得的測量值便是電噴發動 機所消耗的燃油量。實施例3如圖6、圖7所示,本實施例中,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蓄油箱1包括兩個出油 口 ;所述穩油箱2和蓄油箱1之間、容器管3和蓄油箱1之間以及容器管3和穩油箱2之間所安裝的供油管道包括供油管九31、供油管十32、供油管十一 35、供油管十二 37、三通管五 33和三通管六38 ;所述供油管九31 —端與蓄油箱1的一個出油口相接且其另一端與三通 管五33的一個接口相接,供油管十一 35 —端與蓄油箱1的另一個出油口相接且其另一端 與三通管六38的一個接口相接,供油管十32的兩端分別與三通管五33和三通管六38的 另一個接口相接,供油管十二 37的一端與三通管六38的第三個接口相接且其另一端接至 穩油箱2的針閥座孔26上,容器管3下端與三通管五33的第三個接口相接。所述供油管 九31、供油管十一 35和供油管十32上分別裝有電磁閥五34、電磁閥六36和電磁閥七41, 電磁閥五34、電磁閥六36和電磁閥七41均與測量控制系統5相接。本實施例中,其余部分 結構、連接關系和工作原理均與實施例1相同。本實施例中,在非測量狀態工作時通過控制器5-4的控制作用,將電磁閥五34和 電磁閥六36調整為開啟狀態,且將電磁閥七41調整為關閉狀態,此時蓄油箱1內的燃油在 自然油壓作用下經分兩路流出,一路依次經供油管十一 35和供油管十二 37后流至穩油箱 2,另一路經供油管九31流至容器管3,進入穩油箱2內部的燃油在浮子及針閥組件27和針 閥座孔26的配合作用下穩定在一定的液面高度;且在燃油泵一 19和外置調壓器22的配合 作用下,向電噴發動機噴油器4提供所需消耗的燃油,也就是說,非測量狀態下,蓄油箱1與 穩油箱2間的供油通道處于連通狀態且容器管3與穩油箱2間的供油通道處于切斷狀態, 此時電噴發動機噴油器4使用的是蓄油箱1內的燃油。開始進入性能測量狀態的同時,通過控制器5-4將電磁閥五34和電磁閥六36調 整為關閉狀態,并將電磁閥七41調整為開啟狀態,此時切斷蓄油箱1與穩油箱2間的供油 通道,同時接通容器管3與穩油箱2間的供油通道,也就是說,測量狀態下電噴發動機噴油 器4使用的是容器管3內的燃油,同樣在穩油箱2內針閥組件27和針閥座孔26的配合作 用下使容器管3內的燃油相應自動等量地補充到穩油箱2中,使穩油箱2內的油液液面高 度保持不變,而在測量狀態下通過激光測距傳感器6-2實時對容器管3內燃油的液面高度 進行實時檢測且同步將所檢測液面高度信號上傳至控制器5-4,之后相應由控制器5-4計 算分析得出一個時間段內容器管3內燃油液面變化對應的高度差并相應分析處理得出燃 油消耗量。綜上,測量狀態下由于穩油箱2內的油液液面高度保持不變,因而發動機所消耗 的燃油量數值與測量值(即激光測距傳感器6-2所檢測容器管3內燃油的液面高度差值對 應的燃油量)相等,因而所測得的測量值便是電噴發動機所消耗的燃油量。實施例4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中,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穩油箱2內部所設置的燃油 泵為內部設置有內置調壓器的燃油泵二 39,所述燃油泵二 39通過供油管十三40與電噴發 動機噴油器4相接,本實施例中,其余部分結構、連接關系和工作原理均與實施例1相同。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 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 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容積式臺架電噴油耗儀,包括連續為電噴發動機噴油器(4)提供穩定壓力油液的穩油箱(2)和向穩油箱(2)內連續供油的蓄油箱(1);所述穩油箱(2)與電噴發動機噴油器(4)間通過供油管道進行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油耗量測量狀態下代替蓄油箱(1)向穩油箱(2)內連續供油且上部開口的容器管(3)、油耗量測量狀態下對容器管(3)內的供油量進行檢測的供油量檢測單元(6)和與供油量檢測單元(6)相接且能實現油耗量精確測量的測量控制系統(5);所述穩油箱(2)上開有保證其內部氣壓與容器管(3)和蓄油箱(1)內部氣壓相等的通氣孔(20);所述穩油箱(2)和蓄油箱(1)之間、容器管(3)和蓄油箱(1)之間以及容器管(3)和穩油箱(2)之間均通過供油管道進行連接,且所述供油管道上均裝有開關狀態由測量控制系統(5)進行控制的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測量控制系統(5)相接。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容積式臺架電噴油耗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穩油箱(2)左側 的油液液面上設置有由浮子和布設在所述浮子上的針閥組成的浮子及針閥組件(27),向穩 油箱(2)內進行供油的所述供油管道的出油口上對應設置有安裝所述針閥安裝的針閥座 孔(26)。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積式臺架電噴油耗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管(3)為 豎直向上且上端部為敞口的直管,所述供油量檢測單元(6)為激光測距裝置。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容積式臺架電噴油耗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測距裝置包 括懸浮在容器管(3)內油液面上的反射浮板或反射浮球(6-1)和設置在容器管(3)正上方 的激光測距傳感器(6-2)。
5.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積式臺架電噴油耗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控制系 統(5)包括控制面板(5-1)、控制器(5-4)以及設置在控制面板(5-1)上且分別與控制器 (5-4)相接的按鍵(5-2)和顯示器(5-3),所述電磁閥均與控制器(5-4)相接。
6.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容積式臺架電噴油耗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穩油箱(2)和蓄 油箱⑴之間、容器管⑶和蓄油箱⑴之間以及容器管⑶和穩油箱⑵之間所安裝的 供油管道包括供油管一(7)、供油管二(8)、供油管三(9)、供油管四(10)、供油管五(14)、 三通管一(11)、三通管二(12)和三通管三(13);所述供油管一(7)的一端與蓄油箱(1)的 出油口相接且其另一端與三通管一(11)的一個接口相接,供油管二(8)和供油管三(9)的 一端分別與三通管一(11)的另兩個接口相接,供油管二(8)和供油管三(9)的另一端分別 與三通管二(12)和三通管三(13)的一個接口相接,供油管四(10)的兩端分別與三通管二 (12)和三通管三(13)的另一個接口相接,容器管(3)下端與三通管二(12)的第三個接口 相接,供油管五(14)的一端與三通管三(13)的第三個接口相接且其另一端接至穩油箱(2) 的針閥座孔(26)上;所述供油管二(8)、供油管三(9)和供油管四(10)間分別裝有電磁閥 一(15)、電磁閥二(16)和電磁閥三(17),所述電磁閥一(15)、電磁閥二(16)和電磁閥三 (17)均與測量控制系統(5)相接。
7.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容積式臺架電噴油耗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穩油箱(2)和蓄 油箱⑴之間、容器管⑶和蓄油箱⑴之間以及容器管⑶和穩油箱⑵之間所安裝的供 油管道包括供油管七(28)、供油管八(30)和三通管四(29);所述供油管七(28)的一端與 蓄油箱(1)的出油口相接且其另一端與三通管四(29)的一個接口相接,供油管八(30)的 一端與三通管四(29)的另一個接口相接且其另一端接至穩油箱(2)的針閥座孔(26)上, 容器管(3)下端與三通管四(29)的第三個接口相接;所述供油管七(28)上安裝有與測量控制系統(5)相接的電磁閥四(18)。
8.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容積式臺架電噴油耗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油箱(1)包括 兩個出油口 ;所述穩油箱⑵和蓄油箱⑴之間、容器管(3)和蓄油箱⑴之間以及容器管(3)和穩油箱(2)之間所安裝的供油管道包括供油管九(31)、供油管十(32)、供油管十一 (35)、供油管十二(37)、三通管五(33)和三通管六(38);所述供油管九(31) —端與蓄油箱 (1)的一個出油口相接且其另一端與三通管五(33)的一個接口相接,供油管十一(35) — 端與蓄油箱(1)的另一個出油口相接且其另一端與三通管六(38)的一個接口相接,供油管 十(32)的兩端分別與三通管五(33)和三通管六(38)的另一個接口相接,供油管十二(37) 的一端與三通管六(38)的第三個接口相接且其另一端接至穩油箱(2)的針閥座孔(26) 上,容器管(3)下端與三通管五(33)的第三個接口相接;所述供油管九(31)、供油管十一 (35)和供油管十(32)上分別裝有電磁閥五(34)、電磁閥六(36)和電磁閥七(41),電磁閥 五(34)、電磁閥六(36)和電磁閥七(41)均與測量控制系統(5)相接。
9.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積式臺架電噴油耗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穩油箱(2)內 部設置有燃油泵,且所述燃油泵為內部設置有內置調壓器的燃油泵二(39)或內部未設置 內置調壓器的燃油泵一(19);所述燃油泵一(19)通過供油管六(21)與電噴發動機噴油器(4)相接,所述供油管六(21)上裝有外置調壓器(22);所述燃油泵二(39)通過供油管十三 (40)與電噴發動機噴油器(4)相接。
10.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容積式臺架電噴油耗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穩油箱(2)中部 設置有將其內部分為左右兩個相通的油腔且用于防止回油管(23)所輸入的高壓回流油液 對穩油箱(2)內部油液液面進行緩沖擊的隔離板(2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容積式臺架電噴油耗儀,包括連續為電噴發動機噴油器提供穩定壓力油液的穩油箱和向穩油箱連續供油的蓄油、油耗量測量狀態下代替蓄油箱向穩油箱內連續供油且上部開口的容器管、油耗量測量狀態下對容器管內供油量進行檢測的供油量檢測單元和精確測量油耗量的測量控制系統;穩油箱上開有保證其內部氣壓與容器管和蓄油箱內部氣壓相等的通氣孔;穩油箱與蓄油箱間、容器管和蓄油箱間及容器管和穩油箱間均通過供油管道連接,供油管道上均裝有由測量控制系統控制的電磁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拆裝方便且設計合理、自動化程度高、測量數據準確、不影響發動機預運轉工作,能有效解決現有容積式油耗儀存在的多種缺陷和不足。
文檔編號G01F9/00GK201697668SQ201020243689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9日
發明者陳祖福 申請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摩托車檢測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