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站儀棱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站儀棱鏡組,尤其是一種適用于礦井測量的全站儀棱鏡組。
二背景技術:
對礦井的測量規劃對提高礦井的生產能力和避免事故的發生都起到很重要的作 用,因此礦井的測量裝置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設備,在現有礦井測量中,隨著礦山測繪技術的 發展,光學經緯儀已逐漸淡出,全站儀已普遍應用于礦山井下測量,其優點是測量精度高, 缺點是設備較多,占用人員多,全站儀用于井下測量需要儀器站腳架、儀器和前視站腳架、 棱鏡組,前視站需要整平對中,耗費時間,測量精度低。
三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的技術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全站儀棱鏡組,提高了 測量速度和精度。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棱鏡組反射本體、吊繩和 配重塊;在棱鏡組反射本體的上端面設置有與其固定聯接的吊繩并在其下端面上設置有與 其固定聯接的配重塊,吊繩和配重塊的中心線設置為與棱鏡組反射本體在測量狀態的垂直 中心線上重合。 在進行礦井測量時,把吊繩固定在礦井頂板上,在配重塊的作用下,使棱鏡組反 射本體垂直,通過觀測吊繩來確定觀測點的方向角度,通過觀測棱鏡組反射本體來確定觀 測點的之間的距離,通過設定等距離的吊繩即使棱鏡組反射本體與礦井頂板之間的距離一 定,再通過觀測棱鏡組反射本體來確定觀測點與地面之間的距離即天頂距;由于設計了吊 繩,省略了架設反射鏡工序,消除了由前視棱鏡組整平對中所帶來的誤差影響,因此提高了 測量速度和精度。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配重塊的下端面設置為錐形體。方便了棱鏡組的與地面測量 點的對齊。
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右視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全站儀棱鏡組的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例, 包含有棱鏡組反射本體1 、吊繩2和配重塊3 ;在全站儀棱鏡組的測量狀態時,在棱鏡組反射 本體1的上端面設置有與其固定聯接的吊繩2并在其下端面上設置有與其固定聯接的配重 塊3,吊繩2和配重塊3的中心線設置為與棱鏡組反射本體1在測量狀態的垂直中心線上重合;配重塊3的下端面設置為錐形體。 在進行礦井測量時,把吊繩2固定在礦井頂板上,在配重塊3的作用下,使棱鏡組 反射本體1垂直,通過觀測吊繩2來確定觀測點的方向角度,通過觀測棱鏡組反射本體1來 確定觀測點的之間的距離,通過設定等距離的吊繩2即使棱鏡組反射本體1與礦井頂板之 間的距離一定,再通過觀測棱鏡組反射本體1來確定觀測點與地面之間的距離即天頂距。 在使用本實施時,由于配重塊3的下端面設置為錐形體;方便了棱鏡組的與地面 測量點的對齊。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特點 1、通過在實際測量中驗證,按照現有的全站儀使用方法,使用前視對中基座整平 對中然后觀測,需要15-20分鐘,而使用本實用新型后,大大縮短了觀測時間,省略了前視 棱鏡組的整平對中時間。 2、在使用全站儀時,會產生前視整平、對中誤差,而使用本實用新型后,消除了由 前視棱鏡組整平對中所帶來的誤差影響,提高了精度。 3、觀測前視目標時直接觀測前視線繩,測距、天頂距觀測棱鏡組反射本體l,使用 方便。 在全站儀棱鏡組技術領域內;凡是包含有在全站儀棱鏡組的測量狀態時,在棱鏡 組反射本體1的上端面設置有與其固定聯接的吊繩2并在其下端面上設置有與其固定聯接 的配重塊3,吊繩2和配重塊3的中心線設置為與棱鏡組反射本體1在測量狀態的垂直中心 線上重合的技術內容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中。
權利要求一種全站儀棱鏡組;其特征是包含有棱鏡組反射本體(1)、吊繩(2)和配重塊(3);在棱鏡組反射本體(1)的上端面設置有與其固定聯接的吊繩(2)并在其下端面上設置有與其固定聯接的配重塊(3),吊繩(2)和配重塊(3)的中心線設置為與棱鏡組反射本體(1)在測量狀態的垂直中心線上重合。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站儀棱鏡組;其特征是配重塊(3)的下端面設置為錐形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全站儀棱鏡組,包含有棱鏡組反射本體(1)、吊繩(2)和配重塊(3);在棱鏡組反射本體(1)的上端面設置有與其固定聯接的吊繩(2)并在其下端面上設置有與其固定聯接的配重塊(3),吊繩(2)和配重塊(3)的中心線設置為與棱鏡組反射本體(1)在測量狀態的垂直中心線上重合;因此提高了測量速度和精度。
文檔編號G01C1/00GK201527271SQ20092025355
公開日2010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8日
發明者顧書玉 申請人:顧書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