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基于被測物體表面導電的測量單元對的接觸指示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基于被測物體表面導電的測量單元對的接觸指示方法,用于表面導電 的被測物體直徑,尤其是大直徑的高精度測量,屬于長度測量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大直徑測量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專利(專利號96117113. 8和申請號 200710024997. 4)和美國專利(專利號6330753B1)描述了一種便攜式通用大直徑測量規及 其改進版本。這種測量規由一系列相互獨立的測量單元和一個測量所謂封閉尺寸的裝置或 附件組成,其中每一個測量單元包含一個本體、兩個分別位于本體兩側的定位元件、若干位 于本體或定位元件之上的內置永久磁鐵的固定機構,以及若干輔助定位機構。測量大直徑 時,依次將各測量單元頭對尾接觸或者尾對頭接觸擺放并通過固定機構固定在被測物體圓 周表面上,直到所剩余空間不足于擺下另一個測量單元(循環法)。也可以采用少量測量單 元交替擺放(交替法)。測量出第一個測量單元和最后一個測量單元之間的距離(封閉尺 寸),根據幾何關系可以計算出被測物體圓周直徑。采用便攜式通用大直徑測量規測量大直徑具有無上限、簡結構、易標定、低成本, 以及高精度等特點。然而,所有前述便攜式通用大直徑測量規操作時,相鄰測量單元的接觸 與否完全由操作者手感掌握,容易產生沒有接觸而認為接觸(偽接觸)的錯覺,造成粗大測 量誤差。為增加可靠性,往往需要重復測量,因而增加了測量的時間,降低了測量效率,操作 者也有一定的心理負擔。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便攜式通用大直徑測量規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有助于消除由于相 鄰測量單元定位元件偽接觸而產生的粗大測量誤差、減輕操作負擔的基于被測物體表面導 電的測量單元對的接觸指示方法,用于采用這種測量單元對的便攜式通用大直徑測量規進 行表面導電的被測物體直徑,尤其是大直徑的高精度測量。本發明的基本構思是將便攜式通用大直徑測量規測量單元成對設置,并在其上設 置由指示器和電池組成的接觸指示電路,同時,將測量單元上相應的定位元件分割出彼此 絕緣的兩個部分。當兩個定位在被測物體圓周表面上的測量單元的定位元件相互接觸時, 即,這兩個測量單元在被測物體圓周表面上處于所希望的正確位置時,由串聯在一起的接 觸指示電路、兩個導電的定位元件,以及表面導電的被測物體所構成的一定的回路導通,從 而指示器發出指示信號。根據接觸指示電路設置和相應定位元件分割組合的不同,本發明 提供兩種技術方案,其中一種技術方案如下步驟1)取一測量單元對;所述測量單元對由測量單元甲和測量單元乙組成,其中 測量單元甲包含一個本體甲、分別連接于本體甲兩側的第一定位元件甲和第二定位元件 甲,其中第一定位元件甲和第二定位元件甲的外側面是圓柱面或球面;所述測量單元乙包 含一個本體乙、分別連接于本體乙兩側的第一定位元件乙和第二定位元件乙,其中第一定位元件乙和第二定位元件乙的外側面是圓柱面或球面。步驟2)使測量單元乙的第一定位元件乙導電,將測量單元甲的第二定位元件甲 分割出外側面位于同一所述圓柱面或球面內的第二定-工接觸體甲和第二定-定接觸體 甲,其中第二定-定接觸體甲位于測量單元甲的外側,使第二定-工接觸體甲和第二定-定 接觸體甲導電,再利用第二絕緣物甲將第二定_工接觸體甲和第二定_定接觸體甲彼此絕 緣并且連接在一起;接著,在測量單元甲上設置一個第二接觸指示電路甲,并電連接在第二 定_工接觸體甲和第二定_定接觸體甲之間;所述第二接觸指示電路甲包含串聯連接的第 二指示器甲和第二電池甲;使測量單元甲的第一定位元件甲導電,將測量單元乙的第二定位元件乙分割出外 側面位于同一圓柱面或球面內的第二定_工接觸體乙和第二定_定接觸體乙,其中第二 定_定接觸體乙位于測量單元乙的外側,使第二定_工接觸體乙和第二定_定接觸體乙導 電,再利用第二絕緣物乙將第二定_工接觸體乙和第二定_定接觸體乙彼此絕緣并且連接 在一起;接著,在測量單元乙上設置一個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乙,并電連接在第二定_工接觸 體乙和第二定_定接觸體乙之間;所述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乙包含串聯連接的第二指示器乙 和第二電池乙;步驟3)將測量單元甲和測量單元乙放置在表面導電的被測物體上,使測量單元 甲的第一定位元件甲和第二定位元件甲,以及測量單元乙的第一定位元件乙和第二定位元 件乙與被測物體圓周表面接觸,而且,第二定位元件甲中只能使第二定-工接觸體甲與被 測物體圓周表面接觸,第二定位元件乙中只能使第二定_工接觸體乙與被測物體圓周表面 接觸;接著,采用如下兩種方式之一使測量單元甲與測量單元乙接觸并發出指示信號① 使測量單元甲與測量單元乙相互靠攏,直至第二定位元件甲的第二定-定接觸體甲與第一 定位元件乙接觸,從而第二接觸指示電路甲的第二指示器甲發出指示信號;②使測量單元 甲與測量單元乙相互靠攏,直至第二定位元件乙的第二定-定接觸體乙與第一定位元件甲 接觸,從而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乙的第二指示器乙發出指示信號。本發明提供的另一種技術方案如下步驟1)取一測量單元對;所述測量單元對由測量單元丙和測量單元丁組成,其中 測量單元丙包含一個本體丙、分別連接于本體丙兩側的第一定位元件丙和第二定位元件 丙,其中第一定位元件丙和第二定位元件丙的外側面是圓柱面或球面;所述測量單元丁包 含一個本體丁、分別連接于本體丁兩側的第一定位元件丁和第二定位元件丁,其中第一定 位元件丁和第二定位元件丁的外側面是圓柱面或球面;步驟2)使測量單元丙的第二定位元件丙導電,將測量單元丁的第一定位元件丁 分割出外側面位于同一圓柱面或球面內的第一定_工接觸體丁和第一定_定接觸體丁,其 中第一定_定接觸體丁位于測量單元丁的外側,使第一定_工接觸體丁和第一定_定接觸 體丁導電,再利用第一絕緣物丁將第一定_工接觸體丁和第一定_定接觸體丁彼此絕緣 并且連接在一起;接著,在測量單元丁上設置一個第一接觸指示電路丁,并電連接在第一 定_工接觸體丁和第一定_定接觸體丁之間;所述第一接觸指示電路丁包含串聯連接的第 一指示器丁和第一電池丁;使測量單元丙的第一定位元件丙導電,將測量單元丁的第二定位元件丁分割出外 側面位于同一圓柱面或球面內的第二定_工接觸體丁和第二定_定接觸體丁,其中第二
5定_定接觸體丁位于測量單元丁的外側,使第二定_工接觸體丁和第二定_定接觸體丁導 電,再利用第二絕緣物丁將第二定_工接觸體丁和第二定_定接觸體丁彼此絕緣并且連接 在一起;接著,在測量單元丁上設置一個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丁,并電連接在第二定_工接觸 體丁和第二定-定接觸體丁之間;所述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丁包含串聯連接的第二指示器丁 和第二電池丁;步驟3)將測量單元丙和測量單元丁放置在表面導電的被測物體上,使測量單元 丙的第一定位元件丙和第二定位元件丙,以及測量單元丁的第一定位元件丁和第二定位元 件丁與被測物體圓周表面接觸,而且,第一定位元件丁中只能使第一定-工接觸體丁與被 測物體圓周表面接觸,第二定位元件丁中只能使第二定_工接觸體丁與被測物體圓周表面 接觸;接著,采用如下兩種方式之一使測量單元丙與測量單元丁 4接觸并發出指示信號① 使測量單元丙與測量單元丁相互靠攏,直至第一定位元件丁的第一定_定接觸體丁與第二 定位元件丙接觸,從而第一接觸指示電路丁的第一指示器丁發出指示信號;②使測量單元 丙與測量單元丁相互靠攏,直至第二定位元件丁的第二定_定接觸體丁與第一定位元件丙 接觸,從而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丁的第二指示器丁發出指示信號。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采用便攜式通用大直徑測量規測量被測物體直徑時,可以將每二個相鄰的測量單 元看作一個測量單元對,如果所有測量單元對都為具有上述接觸指示方法的測量單元對, 則在測量操作時,相鄰測量單元的定位元件接觸與否就可以不用靠現有技術中所采用的操 作者手感掌握,而由指示器直接顯示。這樣一來,首先,避免了由于人為原因造成的沒有接 觸而認為接觸(偽接觸)的誤判,消除了由此引起的粗大測量誤差,保障了測量精度;其次, 減輕了操作者負擔,尤其是心理負擔;最后,測量的可靠性提高,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為增加 可靠性而進行的重復測量,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測量效率。
圖1 (a)是本發明實施例1基于被測物體表面導電的測量單元對的接觸指示方法 原理示意圖,以及一種采用所述測量單元對進行外徑測量的原理示意圖;圖1 (b)是圖1 (a)視圖I處局部放大視圖;圖1 (c)是圖1 (a)視圖II處局部放大視圖;圖2(a)是本發明實施例2基于被測物體表面導電的測量單元對的另一種接觸指 示方法原理示意圖,以及一種采用所述測量單元對進行外徑測量的原理示意圖;圖2(b)是圖2(a)視圖I處局部放大視圖;圖2 (c)是圖2 (a)視圖II處局部放大視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1中測量單元對及其在被測物體圓周表面上相互接觸的具體 結構正視圖;圖4是圖3視圖的A-A剖視圖;圖5是圖4視圖的U向視圖;圖6是圖3視圖的B-B放大剖視圖;圖7是圖3視圖的C-C放大剖視圖;圖8是圖3視圖的D-D放大剖視6
圖9是圖3視圖的E-E放大剖視圖;圖10是圖4視圖I處局部放大視圖;圖11是圖4視圖II處局部放大視圖;圖12是本發明實施例2中測量單元對及其在被測物體圓周表面上相互接觸的具 體結構正視圖;圖13是圖12視圖的F-F剖視圖;圖14是圖12視圖的V向視圖;圖15是圖12視圖的G-G放大剖視圖;圖16是圖12視圖的H-H放大剖視圖;圖17是圖12視圖的I-I放大剖視圖;圖18是圖12視圖的J-J放大剖視圖;圖19是圖13視圖I處局部放大視圖;圖20是圖13視圖II處局部放大視圖;圖中0-被測物體;01-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2-被測物體0端面;1-測量單元甲;11-第一定位元件甲;12-第二定位元件甲;13-本體甲;14-第 一固定機構甲;15-第二固定機構甲;17-第二接觸指示電路甲;121-第二定-工接觸體 甲;122-第二絕緣物甲;123-第二定-定接觸體甲;131-第一支塊甲;132-第二支塊甲; 133-第一墊片甲;134-第二墊片甲;141-第一永久磁鐵甲;142-第一螺桿甲;143-第一 旋鈕甲;151-第二永久磁鐵甲;152-第二螺桿甲;153-第二旋鈕甲;171-第二指示器甲; 172-第二電池甲;173-第二內連通線路I甲;174-第二內連通線路II甲;175-第二電路 板甲;176-第二電池座甲;177-第二絕緣套甲;1221-第二塑料塊甲;1222-第二膠粘劑 甲;1311-第一支塊甲(131)上的面;1321-第二支塊甲(132)上的面;1711-第二指示器 甲(171)負極;1712-第二指示器甲(171)正極;1721-第二電池甲(172)負極;1722-第二 電池甲(172)正極;1731-第二指示器端蓋甲;1732-第二支塊甲(132) ;1733-第二墊片甲 (134) ; 1741-第二連通軸甲;1742-第二連通塊甲;1743-第二連通環甲。2-測量單元乙;21-第一定位元件乙;22-第二定位元件乙;23-本體乙;24-第 一固定機構乙;25-第二固定機構乙;27-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乙;221-第二定-工接觸體 乙;222-第二絕緣物乙;223-第二定-定接觸體乙;231-第一支塊乙;232-第二支塊乙; 233-第一墊片乙;234-第二墊片乙;241-第一永久磁鐵乙;242-第一螺桿乙;243-第一 旋鈕乙;251-第二永久磁鐵乙;252-第二螺桿乙;253-第二旋鈕乙;271-第二指示器乙; 272-第二電池乙;273-第二內連通線路I乙;274-第二內連通線路II乙;275-第二電路 板乙;276-第二電池座乙;277-第二絕緣套乙;2221-第二塑料塊乙;2222-第二膠粘劑 乙;2311-第一支塊乙(231)上的面;2321-第二支塊乙(232)上的面;2711-第二指示器 乙(271)負極;2712-第二指示器乙(271)正極;2721-第二電池乙(272)負極;2722-第二 電池乙(272)正極;2731-第二指示器端蓋乙;2732-第二支塊乙(232) ;2733-第二墊片乙 (234) ;2741-第二連通軸乙;2742-第二連通塊乙;2743-第二連通環乙;3-測量單元丙;31-第一定位元件丙;32-第二定位元件丙;33-本體丙;34-第一 固定機構丙;35-第二固定機構丙;331-第一支塊丙;332-第二支塊丙;333-第一墊片丙; 334-第二墊片丙;341-第一永久磁鐵丙;342-第一螺桿丙;343-第一旋鈕丙;351-第二永
7久磁鐵丙;352-第二螺桿丙;353-第二旋鈕丙;4-測量單元丁 ;41-第一定位元件丁 ;42-第二定位元件丁 ;43-本體丁 ;44-第 一固定機構丁 ;45-第二固定機構丁 ;46-第一接觸指示電路丁 ;47-第二接觸指示電路 丁 ;411-第一定-工接觸體丁 ;412-第一絕緣物丁 ;413-第一定-定接觸體丁 ;421-第二 定-工接觸體丁 ;422-第二絕緣物丁 ;423-第二定-定接觸體丁 ;431-第一支塊丁 ;432-第 二支塊丁 ;433-第一墊片丁 ;434-第二墊片丁 ;441-第一永久磁鐵丁 ;442-第一螺桿丁 ; 443-第一旋鈕丁 ;451-第二永久磁鐵丁 ;452-第二螺桿丁 ;453-第二旋鈕丁 ;461-第一指 示器丁 ;462-第一電池丁 ;463-第一內連通線路I 丁 ;464-第一內連通線路II 丁 ;465-第 一電路板丁 ;466-第一電池座丁 ;467-第一絕緣套丁 ;471-第二指示器丁 ;472-第二電池 丁 ;473-第二內連通線路I 丁 ;474-第二內連通線路II 丁 ;475-第二電路板丁 ;476-第二 電池座丁 ;477-第二絕緣套之丁 ;4121-第一塑料塊丁 ;4122-第一膠粘劑丁 ;4221-第二塑 料塊丁 ;4222-第二膠粘劑丁 ;4311-第一支塊丁(431)上的面;4321-第二支塊丁(432)上 的面;4611-第一指示器丁(461)負極;4612-第一指示器丁(461)正極;4621-第一電池 丁(462)負極;4622-第一電池丁(462)正極;4631-第一指示器端蓋丁 ;4632-第一支塊丁 (432) ;4633-第一墊片丁(433) ;4641-第一連通軸丁;4642-第一連通塊丁;4643-第一連 通環丁 ;4711-第二指示器丁(471)負極;4712-第二指示器丁(471)正極;4721-第二電池 丁(472)負極;4722-第二電池丁(472)正極;4731-第二指示器端蓋丁 ;4732-第二支塊丁 (432) ;4733-第二墊片丁(434) ;4741-第二連通軸丁;4742-第二連通塊丁;4743-第二連 通環丁。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如圖1所示,是本發明實施例1基于被測物體表面導電的測量單元對的接觸指示 方法示意圖,所述接觸指示方法步驟如下步驟1)取一測量單元對;所述測量單元對由測量單元甲1和測量單元乙2組成, 其中測量單元甲1包含一個本體甲13、分別連接于本體甲13兩側的第一定位元件甲11和 第二定位元件甲12,其中第一定位元件甲11和第二定位元件甲12的外側面是圓柱面或球 面;所述測量單元乙2包含一個本體乙23、分別連接于本體乙23兩側的第一定位元件乙 21和第二定位元件乙22,其中第一定位元件乙21和第二定位元件乙22的外側面是圓柱面 或球面;步驟2)使測量單元乙2的第一定位元件乙21導電,將測量單元甲1的第二定位 元件甲12分割出外側面位于同一所述圓柱面或球面內的第二定-工接觸體甲121和第二 定-定接觸體甲123,其中第二定-定接觸體甲123位于測量單元甲1的外側,使第二定-工 接觸體甲121和第二定-定接觸體甲123導電,再利用第二絕緣物甲122將第二定-工接 觸體甲121和第二定-定接觸體甲123彼此絕緣并且連接在一起;接著,在測量單元甲1上 設置一個第二接觸指示電路甲17,并電連接在第二定-工接觸體甲121和第二定-定接觸 體甲123之間;所述第二接觸指示電路甲17包含串聯連接的第二指示器甲171和第二電池 甲 172 ;使測量單元甲1的第一定位元件甲11導電,將測量單元乙2的第二定位元件乙22
8分割出外側面位于同一圓柱面或球面內的第二定_工接觸體乙221和第二定_定接觸體乙 223,其中第二定-定接觸體乙223位于測量單元乙2的外側,使第二定_工接觸體乙221 和第二定_定接觸體乙223導電,再利用第二絕緣物乙222將第二定-工接觸體乙221和 第二定_定接觸體乙223彼此絕緣并且連接在一起;接著,在測量單元乙2上設置一個第二 接觸指示電路乙27,并電連接在第二定-工接觸體乙221和第二定-定接觸體乙223之間; 所述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乙27包含串聯連接的第二指示器乙271和第二電池乙272 ;步驟3)將測量單元甲1和測量單元乙2放置在表面導電的被測物體0上,使測量 單元甲1的第一定位元件甲11和第二定位元件甲12,以及測量單元乙2的第一定位元件乙 21和第二定位元件乙22與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接觸,而且,第二定位元件甲12中只能 使第二定_工接觸體甲121與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接觸,第二定位元件乙22中只能使 第二定工接觸體乙221與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接觸;接著,采用如下兩種方式之一使測 量單元甲1與測量單元乙2接觸并發出指示信號①使測量單元甲1與測量單元乙2相互 靠攏,直至第二定位元件甲12的第二定-定接觸體甲123與第一定位元件乙21接觸,從而 第二接觸指示電路甲17的第二指示器甲171發出指示信號;②使測量單元甲1與測量單元 乙2相互靠攏,直至第二定位元件乙22的第二定-定接觸體乙223與第一定位元件甲11 接觸,從而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乙27的第二指示器乙271發出指示信號。需要說明四點①步驟2)中所述第二指示器甲171和第二指示器乙271可以是產 生光效應的發光二極管,或是產生聲效應的蜂鳴器,或是產生任何可被人察覺的物理效應 的電子器件;②為匹配阻值,也可以在步驟2)中所述第二接觸指示電路甲17或第二接觸指 示電路乙27中串聯一個電阻;③步驟3)中所述使測量單元甲1與測量單元乙2相互靠攏, 是指在保持步驟3)中所述測量單元甲1的第一定位元件甲11和第二定位元件甲12,以及 測量單元乙2的第一定位元件乙21和第二定位元件乙22與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接觸 狀態下的一個操作過程;④步驟3)中之所以所述第二接觸指示電路甲17的第二指示器甲 171發出指示信號,是因為在當時的狀態下,由第二接觸指示電路甲17的第二指示器甲171 和第二電池甲172、測量單元甲1上的第二定位元件甲12的第二定-工接觸體甲121和第 二定_定接觸體甲123、測量單元乙2上的第一定位元件乙21,以及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 所組成的回路導通;同樣,步驟3)中之所以所述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乙27的第二指示器乙 271發出指示信號,是因為在當時的狀態下,由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乙27的第二指示器乙271 和第二電池乙272、測量單元乙2上的第二定位元件乙22的第二定-工接觸體乙221和第 二定-定接觸體乙223、測量單元甲1上的第一定位元件甲11,以及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 所組成的回路導通。如圖3-圖11所示,是實施例1中所述測量單元甲1和測量單元乙2及其在被測 物體0圓周表面01上相互接觸的具體結構圖,說明實施例1的具體實施細節。如圖3-圖6和圖9-圖11所示,實施例1中所述測量單元甲1的具體結構是一 個本體甲13、分別連接于本體甲13兩側的第一定位元件甲11和第二定位元件甲12,其中 第一定位元件甲11的外側面是圓柱面,第二定位元件甲12的外側面是球面;在本體甲13 上設置有一個包含第一永久磁鐵甲141的第一固定機構甲14和一個包含第二永久磁鐵甲 151的第二固定機構甲15 ;第一定位元件甲11和第二定位元件甲12分別通過第一墊片甲 133和第二墊片甲134連接在本體甲13兩側的第一支塊甲131和第二支塊甲132上,作為料塊甲1221將第二定位元件甲12的第二定-工接觸體 甲121和第二定-定接觸體甲123分成兩個彼此絕緣的部分并通過作為第二絕緣物甲122 另一部分的第二膠粘劑甲1222將它們連接在一起,第一定位元件甲11、第二定位元件甲12 的第二定-工接觸體甲121、第二定-定接觸體甲123、第一支塊甲131、第二支塊甲132、第 一墊片甲133和第二墊片甲134皆導電。第二接觸指示電路甲17設置在第二支塊甲132 內,其中作為發光二極管的第二指示器甲171焊接在第二電路板甲175上,其負極1711與 第二電池甲172負極1721連通,其正極1712與導電的第二指示器端蓋甲1731連通,而第 二指示器端蓋甲1731與第二支塊甲132(1732)連通,第二支塊甲132又通過第二墊片甲 134(1733)與第二定位元件甲12的第二定-工接觸體甲121連通,這樣,相連通的第二指示 器端蓋甲1731、第二支塊甲132(1732)和第二墊片甲134(1733)構成了一個第二內連通線 路I甲173 ;第二電池甲172位于材質為絕緣體從而與第二支塊甲132絕緣的第二電池座甲 176內,其正極1722與第二連通軸甲1741連通,第二連通軸甲1741位于材質為絕緣體從而 與第二定位元件甲12第二定-工接觸體甲121絕緣的第二絕緣套甲177內并又與第二連 通塊甲1742連通,第二連通塊甲1742通過第二塑料塊甲1221與第二定位元件甲12的第 二定-工接觸體甲121絕緣并通過第二膠粘劑甲1222連接在一起,第二連通塊甲1742與 第二連通環甲1743連通,第二連通環甲1743通過第二塑料塊甲1221與第二定位元件甲12 的第二定-工接觸體甲121絕緣并通過第二膠粘劑甲1222連接在一起,第二連通環甲1743 最后與第二定位元件甲12的第二定-定接觸體甲123連通,這樣,相連通的第二連通軸甲 1741、第二連通塊甲1742和第二連通環甲1743構成了一個第二內連通線路II甲174。第 二內連通線路I甲173和第二內連通線路II甲174的作用是在第二定-工接觸體甲121 和第二定-定接觸體甲123之間電連接第二接觸指示電路甲17。第一固定機構甲14位于 第一支塊甲131上,一端帶有第一旋鈕甲143的第一螺桿甲142另一端連接有第一永久磁 鐵甲141。第二固定機構甲15位于第二支塊甲132上,一端帶有第二旋鈕甲153的第二螺 桿甲152另一端連接有第二永久磁鐵甲151。 如圖3-圖5、圖7、圖8、圖10和圖11所示,實施例1中所述測量單元乙2的具體 結構是一個本體乙23、分別連接于本體乙23兩側的第一定位元件乙21和第二定位元件 乙22,其中第一定位元件乙21的外側面是球面,第二定位元件乙22的外側面是圓柱面;在 本體23乙上設置有一個包含第一永久磁鐵乙241的第一固定機構乙24和一個包含第二永 久磁鐵乙251的第二固定機構乙25。第一定位元件乙21和第二定位元件乙22分別通過 第一墊片乙233和第二墊片乙234連接在本體乙23兩側的第一支塊乙231和第二支塊乙 232上,作為第二絕緣物乙222 —部分的第二塑料塊乙2221將第二定位元件乙22的第二 定_工接觸體乙221和第二定-定接觸體乙223分成兩個彼此絕緣的部分并通過作為第二 絕緣物乙222另一部分的第二膠粘劑乙2222將它們連接在一起,第一定位元件乙21、第二 定位元件乙22的第二定-工接觸體乙221、第二定-定接觸體乙223、第一支塊乙231、第二 支塊乙232、第一墊片乙233和第二墊片乙234皆導電。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乙27設置在第 二支塊乙232內,其中作為發光二極管的第二指示器乙271焊接在第二電路板乙275上,其 負極2711與第二電池乙272負極2721連通,其正極2712與導電的第二指示器端蓋乙2731 連通,而第二指示器端蓋乙2731與第二支塊乙232(2732)連通,第二支塊乙232又通過第 二墊片乙234(2733)與第二定位元件乙22第二定-工接觸體乙221連通,這樣,相連通的第二指示器端蓋乙2731、第二支塊乙232(2732)和第二墊片乙234(2733)構成了一個第二 內連通線路I乙273 ;第二電池乙272位于材質為絕緣體從而與第二支塊乙232絕緣的第二 電池座乙276內,其正極2722與第二連通軸乙2741連通,第二連通軸乙2741位于材質為 絕緣體從而與第二定位元件乙22第二定-工接觸體乙221絕緣的第二絕緣套乙277內并 又與第二連通塊乙2742連通,第二連通塊乙2742通過第二塑料塊乙2221與第二定位元件 乙22的第二定-工接觸體乙221絕緣并通過第二膠粘劑乙2222連接在一起,第二連通塊 乙2742與第二連通環乙2743連通,第二連通環乙2743通過第二塑料塊乙2221與第二定 位元件乙22的第二定-工接觸體乙221絕緣并通過第二膠粘劑乙2222連接在一起,第二 連通環乙2743最后與第二定位元件乙22的第二定-定接觸體乙223連通,這樣,相連通的 第二連通軸乙2741、第二連通塊乙2742和第二連通環乙2743構成了一個第二內連通線路 II乙274。第二內連通線路I乙273和第二內連通線路II乙274的作用是在第二定-工 接觸體乙221和第二定-定接觸體乙223之間電連接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乙27。第一固定 機構乙24位于第一支塊乙231上,一端帶有第一旋鈕乙243的第一螺桿乙242另一端連接 有第一永久磁鐵乙241。第二固定機構乙25位于第二支塊乙232上,一端帶有第二旋鈕乙 253的第二螺桿乙252另一端連接有第二永久磁鐵乙251。以上所述測量單元甲1和測量單元乙2的具體結構體現了實施例1接觸指示方法
中步驟1)和步驟2)的結果,步驟3)的實現則還與被測物體0直徑有關。這是指步驟3)
中的如下兩個狀態第一個狀態,步驟3)中所述第二定位元件甲12中只能使第二定_工接
觸體甲121與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接觸,同時第二定位元件甲12的第二定-定接觸體
甲123與第一定位元件乙21接觸;第二個狀態,步驟3)中所述第二定位元件乙22中只能
使第二定_工接觸體乙221與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接觸,同時第二定位元件乙22的第
二定-定接觸體乙223與第一定位元件甲11接觸。實施例1中,測量單元甲1和測量單元
乙2的長度相等,設為1,測量單元甲1的第一定位元件甲11和第二定位元件甲12,測量單
元乙2的第一定位元件乙21和第二定位元件乙22的直徑都相等,設為d。設被測物體0直
徑為D,為實現上述第一個狀態,如圖5所示,只要第二定位元件甲12的第二定-定接觸體
甲123的尺寸wl2和第二定-工接觸體甲121的尺寸W12滿足下式即可 為實現上述第二個狀態,只要第二定位元件乙22的第二定-定接觸體乙223的尺 寸w22和第二定-工接觸體乙221的尺寸W22滿足下式即可 如圖1所示,亦為采用實施例1所述測量單元對進行外徑測量的一種方法示意圖, 具體步驟為以測量單元甲1第一定位元件甲11為首,第二定位元件甲12為尾,測量單元 乙2第一定位元件乙21為首,第二定位元件乙22為尾,將一系列測量單元甲1和測量單元 乙2按測量單元甲1、測量單元乙2、測量單元甲1…的排列順序依次相間尾、首相接并分別
11通過第一固定機構甲14、第二固定機構甲15、第一固定機構乙24和第二固定機構乙25固 定在具有鐵磁性的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上的一個橫截面內,直到其中一個測量單元甲1 或測量單元乙2與排列在首位的測量單元甲1之間的距離不足以放下另一個測量單元甲1 或測量單元乙2為止。操作時若相鄰測量單元甲1和測量單元乙2的第一定位元件甲11 與第二定位元件乙22,或者,第二定位元件甲12與第一定位元件乙21接觸,則測量單元乙 2上的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乙27的第二指示器乙271,或者,測量單元甲1上的第二接觸指示 電路甲17的第二指示器甲171就會發出指示信號,而若它們沒有接觸,則不會發出指示信 號。使測量單元甲1位于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的同一個橫截面內的方法為如圖6和圖 9所示,使第一支塊甲131的面1311和第二支塊甲132的面1321與被測物體0端面02接 觸,因為設計時面1311和面1321位于同一個平面內,而通常被測物體0端面02與被測物 體0圓周表面01相互垂直,從而保證了測量單元甲1位于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的同一 個橫截面內。使測量單元乙2位于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的同一個橫截面內的方法為如 圖7和圖8所示,使第一支塊乙231的面2311和第二支塊乙232的面2321與被測物體0 端面02接觸,因為設計時面2311和面2321位于同一個平面內,而通常被測物體0端面02 與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相互垂直,從而保證了測量單元乙2位于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 的同一個橫截面內。使測量單元甲1固定在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上的方法為如圖6和 圖9所示,在測量單元甲1放置在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上并正確定位后,分別旋轉第一 固定機構甲14和第二固定機構甲15的第一旋鈕甲143和第二旋鈕甲153,帶動第一螺桿 甲142和第二螺桿甲152轉動,使得連接在第一螺桿甲142和第二螺桿甲152端部的第一 永久磁鐵甲141和第二永久磁鐵甲151接近被測物體0端面02,產生足夠大小的磁力,從 而實現使測量單元甲1固定在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上的目的。使測量單元乙2固定在 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上的方法為如圖7和圖8所示,在測量單元乙2放置在被測物體 0圓周表面01上并正確定位后,分別旋轉第一固定機構乙24和第二固定機構乙25的第一 旋鈕乙243和第二旋鈕乙253,帶動第一螺桿乙242和第二螺桿乙252轉動,使得連接在第 一螺桿乙242和第二螺桿乙252端部的第一永久磁鐵乙241和第二永久磁鐵乙251接近被 測物體0端面02,產生足夠大小的磁力,從而實現使測量單元乙2固定在被測物體0圓周表 面01上的目的。采用一個測量圓柱與圓柱,或圓柱與球體,或球體與球體之間距離的裝置 如一個普通內徑千分尺測出第一個測量單元甲1上第一定位元件甲11與位于末位的測量 單元甲1上第二定位元件甲12或測量單元乙2上第二定位元件乙22之間的距離,根據該 距離、所有測量單元甲1上第一定位元件甲11和第二定位元件甲12與所有測量單元乙2 上第一定位元件乙21和第二定位元件乙22彼此之間,以及它們與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 之間所形成的幾何關系,可以求出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直徑。顯然,只要有足夠數量的 測量單元甲1和測量單元乙2,任意大的直徑都可以測量。為節省測量單元甲1和測量單元 乙2數量,也可以采用少量測量單元甲1和測量單元乙2完成測量。例如采用二個測量單 元甲1和一個測量單元乙2,操作方法是先將二個測量單元甲1和一個測量單元乙2按測 量單元甲1、測量單元乙2和測量單元甲1的排列順序尾、首相接并分別通過第一固定機構 甲14、第二固定機構甲15、第一固定機構乙24和第二固定機構乙25固定在被測物體0圓 周表面01上的一個橫截面內。然后取出排列在中間的測量單元乙2放在排列在末尾的測 量單元甲1之后,再將排列在末尾的測量單元甲1放在目前位置的測量單元乙2之后,再將
12測量單元乙2放在目前位置的排列在末尾的測量單元甲1之后,以此類推,直到其中一個測 量單元甲1或測量單元乙2與之前排列在首位的測量單元甲1之間的距離不足以放下另一 個測量單元甲1或測量單元乙2為止。在上述操作中,若相鄰測量單元甲1和測量單元乙 2的第一定位元件甲11與第二定位元件乙22,或者,第二定位元件甲12與第一定位元件乙 21接觸,則測量單元乙2上的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乙27的第二指示器乙271,或者,測量單元 甲1上的第二接觸指示電路甲17的第二指示器甲171就會發出指示信號,而若它們沒有接 觸,則不會發出指示信號。實施例2如圖2所示,是本發明實施例2基于被測物體表面導電的測量單元對的另一種接 觸指示方法示意圖,所述接觸指示方法步驟如下步驟1)取一測量單元對;所述測量單元對由測量單元丙3和測量單元丁 4組成, 其中測量單元丙3包含一個本體丙33、分別連接于本體丙33兩側的第一定位元件丙31和 第二定位元件丙32,其中第一定位元件丙31和第二定位元件丙32的外側面是圓柱面或球 面;所述測量單元丁 4包含一個本體丁 43、分別連接于本體丁 43兩側的第一定位元件丁 41和第二定位元件丁 42,其中第一定位元件丁 41和第二定位元件丁 42的外側面是圓柱面 或球面;步驟2)使測量單元丙3的第二定位元件丙32導電,將測量單元丁 4的第一定位元 件丁 41分割出外側面位于同一圓柱面或球面內的第一定_工接觸體丁 411和第一定_定 接觸體丁 413,其中第一定-定接觸體丁 413位于測量單元丁 4的外側,使第一定_工接觸 體丁 411和第一定-定接觸體丁 413導電,再利用第一絕緣物丁 412將第一定-工接觸體 丁 411和第一定-定接觸體丁 413彼此絕緣并且連接在一起;接著,在測量單元丁 4上設 置一個第一接觸指示電路丁 46,并電連接在第一定-工接觸體丁 411和第一定-定接觸體 丁 413之間;所述第一接觸指示電路丁 46包含串聯連接的第一指示器丁 461和第一電池丁 462 ;使測量單元丙3的第一定位元件丙31導電,將測量單元丁 4的第二定位元件丁 42 分割出外側面位于同一圓柱面或球面內的第二定_工接觸體丁 421和第二定-定接觸體丁 423,其中第二定-定接觸體丁 423位于測量單元丁 4的外側,使第二定_工接觸體丁 421 和第二定_定接觸體丁 423導電,再利用第二絕緣物丁 422將第二定-工接觸體丁 421和 第二定_定接觸體丁 423彼此絕緣并且連接在一起;接著,在測量單元丁 4上設置一個第二 接觸指示電路丁 47,并電連接在第二定-工接觸體丁 421和第二定-定接觸體丁 423之間; 所述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丁 47包含串聯連接的第二指示器丁 471和第二電池丁 472 ;步驟3)將測量單元丙3和測量單元丁 4放置在表面導電的被測物體0上,使測量 單元丙3的第一定位元件丙31和第二定位元件丙32,以及測量單元丁 4的第一定位元件丁 41和第二定位元件丁 42與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接觸,而且,第一定位元件丁 41中只能 使第一定_工接觸體丁 411與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接觸,第二定位元件丁 42中只能使 第二定_工接觸體丁 421與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接觸;接著,采用如下兩種方式之一使 測量單元丙3與測量單元丁 4接觸并發出指示信號①使測量單元丙3與測量單元丁 4相 互靠攏,直至第一定位元件丁 41的第一定-定接觸體丁 413與第二定位元件丙32接觸,從 而第一接觸指示電路丁 46的第一指示器丁 461發出指示信號;②使測量單元丙3與測量單
13元丁 4相互靠攏,直至第二定位元件丁 42的第二定-定接觸體丁 423與第一定位元件丙31 接觸,從而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丁 47的第二指示器丁 471發出指示信號。需要說明四點①步驟2)中所述第一指示器丁 461和第二指示器丁 471可以是產 生光效應的發光二極管,或是產生聲效應的蜂鳴器,或是產生任何可被人察覺的物理效應 的電子器件;②為匹配阻值,也可以在步驟2)中所述第一接觸指示電路丁46或第二接觸指 示電路丁 47中串聯一個電阻;③步驟3)中所述使測量單元丙3與測量單元丁 4相互靠攏, 是指在保持步驟3)中所述測量單元丙3的第一定位元件丙31和第二定位元件丙32,以及 測量單元丁 4的第一定位元件丁 41和第二定位元件丁 42與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接觸 狀態下的一個操作過程;④步驟3)中之所以所述第一接觸指示電路丁 46的第一指示器丁 461發出指示信號,是因為在當時的狀態下,由第一接觸指示電路丁 46的第一指示器丁 461 和第一電池丁 462、測量單元丁 4上的第一定位元件甲12的第一定-工接觸體丁 411和第 一定_定接觸體丁 413、測量單元丙3上的第二定位元件丙32,以及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 所組成的回路導通;同樣,步驟3)中之所以所述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丁 47的第二指示器丁 471發出指示信號,是因為在當時的狀態下,由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丁 47的第二指示器丁 471 和第二電池丁 472、測量單元丁 4上的第二定位元件丁 42的第二定-工接觸體丁 421和第 二定_定接觸體丁 423、測量單元丙3上的第一定位元件丙31,以及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 所組成的回路導通。如圖12-圖20所示,是實施例2中所述測量單元丙3和測量單元丁 4及其在被測 物體0圓周表面01上相互接觸的具體結構圖,說明實施例2的具體實施細節。如圖12-圖15和圖18-圖20所示,實施例2中所述測量單元丙3的具體結構是 一個本體丙33、分別連接于本體丙33兩側的第一定位元件丙31和第二定位元件丙32,其 中第一定位元件丙31和第二定位元件丙32的外側面是球面;在本體丙33上設置有一個包 含第一永久磁鐵丙341的第一固定機構丙34和一個包含第二永久磁鐵丙351的第二固定 機構丙35。第一定位元件丙31和第二定位元件丙32分別通過第一墊片丙333和第二墊片 丙334連接在本體丙33兩側的第一支塊丙331和第二支塊丙332上。第一定位元件丙31、 第二定位元件丙32、第一支塊丙331、第二支塊丙332、第一墊片丙333和第二墊片丙334皆 導電。第一固定機構丙34位于第一支塊丙331上,一端帶有第一旋鈕丙343的第一螺桿丙 342另一端連接有第一永久磁鐵丙341。第二固定機構丙35位于第二支塊丙332上,一端 帶有第二旋鈕丙353的第二螺桿丙352另一端連接有第二永久磁鐵丙351。如圖12-圖14、圖16、圖17、圖19和圖20所示,實施例2中所述測量單元丁 4的 具體結構是一個本體丁 43、分別連接于本體丁 43兩側的第一定位元件丁 41和第二定位 元件丁 42,其中第一定位元件丁 41和第二定位元件丁 42的外側面是圓柱面;在本體丁 43 上設置有一個包含第一永久磁鐵丁 441的第一固定機構丁 44和一個包含第二永久磁鐵丁 451的第二固定機構丁 45。第一定位元件丁 41和第二定位元件丁 42分別通過第一墊片丁 433和第二墊片丁 434連接在本體丁 43兩側的第一支塊丁 431和第二支塊丁 432上。作為 第一絕緣物丁 412 —部分的第一塑料塊丁 4121將第一定位元件丁 41的第一定-工接觸體 丁 411和第一定-定接觸體丁 413分成兩個彼此絕緣的部分并通過作為第一絕緣物丁 412 另一部分的第一膠粘劑丁 4122將它們連接在一起。作為第二絕緣物丁 422 —部分的第二 塑料塊丁 4221將第二定位元件丁 42的第二定-工接觸體丁 421和第二定-定接觸體丁
14423分成兩個彼此絕緣的部分并通過作為第二絕緣物丁 422另一部分的第二膠粘劑丁 4222 將它們連接在一起。第一定位元件丁 41的第一定-工接觸體丁 411、第一定-定接觸體丁 413、第二定位元件丁 42的第二定-工接觸體丁 421、第二定-定接觸體丁 423、第一支塊丁 431、第二支塊丁 432、第一墊片丁 433和第二墊片丁 434皆導電。第一接觸指示電路丁 46 設置在第一支塊丁 431內,其中作為發光二極管的第一指示器丁 461焊接在第一電路板丁 465上,其負極4611與第一電池丁 462負極4621連通,其正極4612與導電的第一指示器端 蓋丁 4631連通,而第一指示器端蓋丁 4631與第一支塊丁 431 (4632)連通,第一支塊丁 431 又通過第一墊片丁 433(4633)與第一定位元件丁 41第一定-工接觸體丁 411連通,這樣, 相連通的第一指示器端蓋丁 4631、第一支塊丁 431 (4632)和第一墊片丁 433 (4633)構成了 一個第一內連通線路I 丁 463 ;第一電池丁 462位于材質為絕緣體從而與第一支塊丁 431絕 緣的第一電池座丁 466內,其正極4622與第一連通軸丁 4641連通,第一連通軸丁 4641位 于材質為絕緣體從而與第一定位元件丁 41第一定-工接觸體丁 411絕緣的第一絕緣套丁 467內并又與第一連通塊丁 4642連通,第一連通塊丁 4642通過第一塑料塊丁 4121與第一 定位元件丁 41的第一定-工接觸體丁 411絕緣并通過第一膠粘劑丁 4122連接在一起,第 一連通塊丁 4642與第一連通環丁 4643連通,第一連通環丁 4643通過第一塑料塊丁 4121 與第一定位元件丁 41的第一定-工接觸體丁 411絕緣并通過第一膠粘劑丁 4122連接在一 起,第一連通環丁 4643最后與第一定位元件丁 41的第一定-定接觸體丁 413連通,這樣, 相連通的第一連通軸丁 4641、第一連通塊丁 4642和第一連通環丁 4643構成了一個第一內 連通線路II 丁 464。第一內連通線路I 丁 463和第一內連通線路II 丁 464的作用是在第 一定_工接觸體丁 411和第一定-定接觸體丁 413之間電連接第一接觸指示電路丁 46。第 二接觸指示裝置丁 47設置在支塊丁 432內,其中作為發光二極管的第二指示器丁 471焊接 在第二電路板丁 475上,其負極4711與第二電池丁 472負極4721連通,其正極4712與導 電的第二指示器端蓋丁 4731連通,而第二指示器端蓋丁 4731與第二支塊丁 432(4732)連 通,第二支塊丁 432又通過第二墊片丁 434 (4733)與第二定位元件丁 42第二定-工接觸 體丁 421連通,這樣,相連通的第二指示器端蓋丁 4731、第二支塊丁 432(4732)和第二墊片 丁 434(4733)構成了一個第二內連通線路I 丁 473 ;第二電池丁 472位于材質為絕緣體從 而與第二支塊丁 432絕緣的第二電池座丁 476內,其正極4722與第二連通軸丁 4741連通, 第二連通軸丁 4741位于材質為絕緣體從而與第二定位元件丁 42第二定-工接觸體丁 421 絕緣的第二絕緣套丁 477內并又與第二連通塊丁 4742連通,第二連通塊丁 4742通過第二 塑料塊丁 4221與第二定位元件丁 42的第二定-工接觸體丁 421絕緣并通過第二膠粘劑丁 4222連接在一起,第二連通塊丁 4742與第二連通環丁 4743連通,第二連通環丁 4743通過 第二塑料塊丁 4221與第二定位元件丁 42的第二定-工接觸體丁 421絕緣并通過第二膠粘 劑丁 4222連接在一起,第二連通環丁 4743最后與第二定位元件丁 42的第二定-定接觸體 丁 423連通,這樣,相連通的第二連通軸丁 4741、第二連通塊丁 4742和第二連通環丁 4743 構成了一個第二內連通線路II 丁 474。第二內連通線路I 丁 473和第二內連通線路II 丁 474的作用是在第二定_工接觸體丁 421和第二定-定接觸體丁 423之間電連接第二接觸 指示電路丁 47。第一固定機構丁 44位于第一支塊丁 431上,一端帶有第一旋鈕丁 443的第 一螺桿丁 442另一端連接有第一永久磁鐵丁 441。第二固定機構丁 45位于第二支塊丁 432 上,一端帶有第二旋鈕丁 453的第二螺桿丁 452另一端連接有第二永久磁鐵丁 451。
以上所述測量單元丙3和測量單元丁 4的具體結構體現了實施例2接觸指示方法 中步驟1)和步驟2)的結果,步驟3)的實現則還與被測物體0直徑有關。這是指步驟3) 中的如下兩個狀態第一個狀態,步驟3)中所述第一定位元件丁 41中只能使第一定-工接 觸體丁 411與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接觸,同時第一定位元件丁 41的第一定-定接觸體 丁 413與第二定位元件丙32接觸;第二個狀態,步驟3)中所述第二定位元件丁 42中只能 使第二定_工接觸體丁 421與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接觸,同時第二定位元件丁 42的第 二定_定接觸體丁 423與第一定位元件丙31接觸。實施例2中,測量單元丙3和測量單元 丁 4的長度相等,設為1,測量單元丙3的第一定位元件丙31和第二定位元件丙32,測量單 元丁 4的第一定位元件丁 41和第二定位元件丁 42的直徑都相等,設為d。設被測物體0直 徑為D,為實現上述第一個狀態,如圖14所示,只要第一定位元件丁 41的第一定-定接觸體 丁 413的尺寸w41和第一定-工接觸體丁 411的尺寸W41滿足下式即可 為實現上述第二個狀態,只要第二定位元件丁 42的第二定-定接觸體丁 423的尺 寸w42和第二定-工接觸體丁 421的尺寸W42滿足下式即可 如圖2所示,亦為采用實施例2所述測量單元對進行外徑測量的一種方法示意圖, 具體步驟為以測量單元丙3第一定位元件丙31為首,第二定位元件丙32為尾,測量單元 丁 4第一定位元件丁 41為首,第二定位元件丁 42為尾,將一系列測量單元丙3和測量單元 丁 4按測量單元丙3、測量單元丁 4、測量單元丙3…的排列順序依次相間尾、首相接并分別 通過第一固定機構丙34、第二固定機構丙35、第一固定機構丁 44和第二固定機構丁 45固 定在具有鐵磁性的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上的一個橫截面內,直到其中一個測量單元丙3 或測量單元丁 4與排列在首位的測量單元丙3之間的距離不足以放下另一個測量單元丙3 或測量單元丁 4為止。操作時若相鄰測量單元丙3和測量單元丁 4的第一定位元件丙31 與第二定位元件丁 42,或者,第二定位元件丙32與第一定位元件丁 41接觸,則測量單元丁 4上的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丁 47的第二指示器丁 471,或者,測量單元丁 4上的第一接觸指示 電路丁 46的第一指示器丁 461就會發出指示信號,而若它們沒有接觸,則不會發出指示信 號。使測量單元丙3位于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的同一個橫截面內的方法為如圖15和 圖18所示,使第一支塊丙331的面3311和第二支塊丙332的面3321與被測物體0端面02 接觸,因為設計時面3311和面3321位于同一個平面內,而通常被測物體0端面02與被測 物體0圓周表面01相互垂直,從而保證了測量單元丙3位于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的同 一個橫截面內。使測量單元丁 4位于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的同一個橫截面內的方法為 如圖16和圖17所示,使第一支塊丁 431的面4311和第二支塊丁 432的面4321與被測物 體0端面02接觸,因為設計時面4311和面4321位于同一個平面內,而通常被測物體0端 面02與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相互垂直,從而保證了測量單元丁 4位于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的同一個橫截面內。使測量單元丙3固定在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上的方法為如 圖15和圖18所示,在測量單元丙3放置在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上并正確定位后,分別 旋轉第一固定機構丙34和第二固定機構丙35的第一旋鈕丙343和第二旋鈕丙353,帶動第 一螺桿丙342和第二螺桿丙352轉動,使得連接在第一螺桿丙342和第二螺桿丙352端部 的第一永久磁鐵丙341和第二永久磁鐵丙351接近被測物體0端面02,產生足夠大小的磁 力,從而實現使測量單元丙3固定在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上的目的。使測量單元丁 4固 定在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上的方法為如圖16和圖17所示,在測量單元丁 4放置在被 測物體0圓周表面01上并正確定位后,分別旋轉第一固定機構丁 44和第二固定機構丁 45 的第一旋鈕丁 443和第二旋鈕丁 453,帶動第一螺桿丁 442和第二螺桿丁 452轉動,使得連 接在第一螺桿丁 442和第二螺桿丁 452端部的第一永久磁鐵丁 441和第二永久磁鐵丁 451 接近被測物體0端面02,產生足夠大小的磁力,從而實現使測量單元丁 4固定在被測物體0 圓周表面01上的目的。采用一個測量圓柱與圓柱,或圓柱與球體,或球體與球體之間距離 的裝置如一個普通內徑千分尺測出第一個測量單元丙3上第一定位元件丙31與位于末位 的測量單元丙3上第二定位元件丙32或測量單元丁 4上第二定位元件丁 42之間的距離, 根據該距離、所有測量單元丙3上第一定位元件丙31和第二定位元件丙32與所有測量單 元丁 4上第一定位元件丁 41和第二定位元件丁 42彼此之間,以及它們與被測物體0圓周 表面01之間所形成的幾何關系,可以求出被測物體0圓周表面01直徑。顯然,只要有足夠 數量的測量單元丙3和測量單元丁 4,任意大的直徑都可以測量。為節省測量單元丙3和測 量單元丁 4數量,也可以采用少量測量單元丙3和測量單元丁 4完成測量。例如采用二個 測量單元丙3和一個測量單元丁 4,操作方法是先將二個測量單元丙3和一個測量單元丁 4按測量單元丙3、測量單元丁 4和測量單元丙3的排列順序尾、首相接并分別通過第一固 定機構丙34、第二固定機構丙35、第一固定機構丁 44和第二固定機構丁 45固定在被測物 體0圓周表面01上的一個橫截面內。然后取出排列在中間的測量單元丁 4放在排列在末 尾的測量單元丙3之后,再將排列在末尾的測量單元丙3放在目前位置的測量單元丁 4之 后,再將測量單元丁 4放在目前位置的排列在末尾的測量單元丙3之后,以此類推,,直到其 中一個測量單元丙3或測量單元丁 4與之前排列在首位的測量單元丙3之間的距離不足以 放下另一個測量單元丙3或測量單元丁 4為止。在上述操作中,若相鄰測量單元丙3和測 量單元丁 4的第一定位元件丙31與第二定位元件丁 42,或者,第二定位元件丙32與第一 定位元件丁 41接觸,則測量單元丁 4上的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丁 47的第二指示器丁 471,或 者,測量單元丁 4上的第一接觸指示電路丁 46的第一指示器丁 461就會發出指示信號,而 若它們沒有接觸,則不會發出指示信號。
1權利要求
一種基于被測物體表面導電的測量單元對的接觸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取一測量單元對;所述測量單元對由測量單元甲(1)和測量單元乙(2)組成,其中測量單元甲(1)包含一個本體甲(13)、分別連接于本體甲(13)兩側的第一定位元件甲(11)和第二定位元件甲(12),其中第一定位元件甲(11)和第二定位元件甲(12)的外側面是圓柱面或球面;所述測量單元乙(2)包含一個本體乙(23)、分別連接于本體乙(23)兩側的第一定位元件乙(21)和第二定位元件乙(22),其中第一定位元件乙(21)和第二定位元件乙(22)的外側面是圓柱面或球面;步驟2)使測量單元乙(2)的第一定位元件乙(21)導電,將測量單元甲(1)的第二定位元件甲(12)分割出外側面位于同一所述圓柱面或球面內的第二定 工接觸體甲(121)和第二定 定接觸體甲(123),其中第二定 定接觸體甲(123)位于測量單元甲(1)的外側,使第二定 工接觸體甲(121)和第二定 定接觸體甲(123)導電,再利用第二絕緣物甲(122)將第二定 工接觸體甲(121)和第二定 定接觸體甲(123)彼此絕緣并且連接在一起;接著,在測量單元甲(1)上設置一個第二接觸指示電路甲(17),并電連接在第二定 工接觸體甲(121)和第二定 定接觸體甲(123)之間;所述第二接觸指示電路甲(17)包含串聯連接的第二指示器甲(171)和第二電池甲(172);使測量單元甲(1)的第一定位元件甲(11)導電,將測量單元乙(2)的第二定位元件乙(22)分割出外側面位于同一圓柱面或球面內的第二定 工接觸體乙(221)和第二定 定接觸體乙(223),其中第二定 定接觸體乙(223)位于測量單元乙(2)的外側,使第二定 工接觸體乙(221)和第二定 定接觸體乙(223)導電,再利用第二絕緣物乙(222)將第二定 工接觸體乙(221)和第二定 定接觸體乙(223)彼此絕緣并且連接在一起;接著,在測量單元乙(2)上設置一個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乙(27),并電連接在第二定 工接觸體乙(221)和第二定 定接觸體乙(223)之間;所述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乙(27)包含串聯連接的第二指示器乙(271)和第二電池乙(272);步驟3)將測量單元甲(1)和測量單元乙(2)放置在表面導電的被測物體上,使測量單元甲(1)的第一定位元件甲(11)和第二定位元件甲(12),以及測量單元乙(2)的第一定位元件乙(21)和第二定位元件乙(22)與被測物體圓周表面接觸,而且,第二定位元件甲(12)中只能使第二定 工接觸體甲(121)與被測物體圓周表面接觸,第二定位元件乙(22)中只能使第二定 工接觸體乙(221)與被測物體圓周表面接觸;接著,采用如下兩種方式之一使測量單元甲(1)與測量單元乙(2)接觸并發出指示信號①使測量單元甲(1)與測量單元乙(2)相互靠攏,直至第二定位元件甲(12)的第二定 定接觸體甲(123)與第一定位元件乙(21)接觸,從而第二接觸指示電路甲(17)的第二指示器甲(171)發出指示信號;②使測量單元甲(1)與測量單元乙(2)相互靠攏,直至第二定位元件乙(22)的第二定 定接觸體乙(223)與第一定位元件甲(11)接觸,從而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乙(27)的第二指示器乙(271)發出指示信號。
2.一種基于被測物體表面導電的測量單元對的另一種接觸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1)取一測量單元對;所述測量單元對由測量單元丙(3)和測量單元丁(4)組成,其中測量單元丙(3)包含一個本體丙(33)、分別連接于本體丙(33)兩側的第一定位元件 丙(31)和第二定位元件丙(32),其中第一定位元件丙(31)和第二定位元件丙(32)的外側 面是圓柱面或球面;所述測量單元丁(4)包含一個本體丁(43)、分別連接于本體丁(43)兩側的第一定位元件丁(41)和第二定位元件丁(42),其中第一定位元件丁(41)和第二定 位元件丁(42)的外側面是圓柱面或球面;步驟2)使測量單元丙(3)的第二定位元件丙(32)導電,將測量單元丁(4)的第一定 位元件丁(41)分割出外側面位于同一圓柱面或球面內的第一定-工接觸體丁(411)和第 一定-定接觸體丁(413),其中第一定-定接觸體丁(413)位于測量單元丁(4)的外側,使 第一定-工接觸體丁(411)和第一定-定接觸體丁(413)導電,再利用第一絕緣物丁(412) 將第一定-工接觸體丁(411)和第一定-定接觸體丁(413)彼此絕緣并且連接在一起;接 著,在測量單元丁(4)上設置一個第一接觸指示電路丁(46),并電連接在第一定-工接觸體 丁(411)和第一定-定接觸體丁(413)之間;所述第一接觸指示電路丁(46)包含串聯連接 的第一指示器丁(461)和第一電池丁(462);使測量單元丙(3)的第一定位元件丙(31)導電,將測量單元丁(4)的第二定位元件丁 (42)分割出外側面位于同一圓柱面或球面內的第二定-工接觸體丁(421)和第二定-定接 觸體丁(423),其中第二定-定接觸體丁(423)位于測量單元丁(4)的外側,使第二定-工接 觸體丁(421)和第二定-定接觸體丁(423)導電,再利用第二絕緣物丁(422)將第二定-工 接觸體丁(421)和第二定-定接觸體丁(423)彼此絕緣并且連接在一起;接著,在測量單元 丁(4)上設置一個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丁(47),并電連接在第二定-工接觸體丁(421)和第 二定-定接觸體丁(423)之間;所述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丁(47)包含串聯連接的第二指示器 丁(471)和第二 電池丁(472);步驟3)將測量單元丙(3)和測量單元丁(4)放置在表面導電的被測物體上,使測量單 元丙(3)的第一定位元件丙(31)和第二定位元件丙(32),以及測量單元丁(4)的第一定位 元件丁(41)和第二定位元件丁(42)與被測物體圓周表面接觸,而且,第一定位元件丁(41) 中只能使第一定-工接觸體丁(411)與被測物體圓周表面接觸,第二定位元件丁(42)中只 能使第二定-工接觸體丁(421)與被測物體圓周表面接觸;接著,采用如下兩種方式之一使 測量單元丙(3)與測量單元丁(4)接觸并發出指示信號①使測量單元丙(3)與測量單元 丁(4)相互靠攏,直至第一定位元件丁(41)的第一定-定接觸體丁(413)與第二定位元件 丙(32)接觸,從而第一接觸指示電路丁(46)的第一指示器丁(461)發出指示信號;②使 測量單元丙(3)與測量單元丁(4)相互靠攏,直至第二定位元件丁(42)的第二定-定接觸 體丁(423)與第一定位元件丙(31)接觸,從而第二接觸指示電路丁(47)的第二指示器丁 (471)發出指示信號。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被測物體表面導電的測量單元對的接觸指示方法,用于采用這種測量單元對的便攜式通用大直徑測量規進行表面導電的被測物體直徑的測量。除了分別包含一個本體、兩個連接于本體兩側的定位元件外,所述測量單元對還設置了兩個由指示器和電池串聯在一起所組成的接觸指示電路,并且,在相應的定位元件上分割出彼此絕緣的兩個部分。當所述測量單元對中兩個相鄰的定位元件在表面導電的被測物體圓周表面上接觸時,所述接觸指示電路之一的指示器就會發出指示信號。本發明的優點是,首先,避免了操作過程中的偽接觸和由此引起的粗大誤差,保障了測量精度;其次,減輕了操作者負擔,尤其是心理負擔;最后,提高了測量的可靠性和效率。
文檔編號G01B7/12GK101900524SQ200910264468
公開日2010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3日
發明者李彬 申請人:東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