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基于二元光學器件的陣列化表面等離子共振傳感器芯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二元光學器件的陣列化表面等離子共振傳感器芯片,即采用二元 光學器件實現入射光線的角向匯聚和反射光線準直,從而實現多角度反射光的反射率的檢 測,進一步可以確定共振角。屬于生化傳感器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表面等離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卩SPR)生物傳感器是通過某種耦合 方式用入射光在金屬和電介質的界面上激發表面等離子波(Surface Plasmon Wave,即 SPW)來實現信息轉換的。以棱鏡耦合結構為例,當入射光入射到棱鏡與金屬膜的分界 面上時, 一般會發生全反射,在金屬膜內產生的消逝波傳播深度非常有限,全部光能均 反射回棱鏡。然而當入射光的波長與入射角滿足一定條件時,反射光強會大幅度地減弱。 這是因為此時發生了表面等離子共振,即一部分能量通過金屬膜內的消逝波在另一界面, 即金屬與敏感膜(固定有探針分子)的界面上激發產生了 SPW,或者說消逝波與表面等 離子波發生了共振。此時對應的入射光波長為共振波長,對應的入射角為共振角。共振 波長和共振角與敏感膜的介電常數及厚度有關。因此當待測生物分子與探針分子發生相 互作用時,相應的共振波長或者共振角就會發生變化。通過檢測這種變化就可以得到待 測生物分子與探針分子相互作用的信息。由此可以實現特定生物分子的識別、分子濃度 以及分子反應動力學參數的測定等。SPR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決定了這種傳感器與傳統生物檢測手段相比具有明顯的技術 優勢,如可實現實時、動態、無污染檢測,樣品無需標記和純化,檢測周期短,靈敏度 高等。因此SPR傳感器在疫苗研制、疾病診斷和治療、藥物靶標、藥物開發、基因測序、 案件偵破、環境監測、食品安全檢驗以及興奮劑檢測等眾多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 景。自從1983年SPR傳感技術第一次被用于生物檢測領域,作為檢測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的一種方法,引起了越來越多國內外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已經成為生物傳感技術領 域的研究熱點。有人預測,在不久的將來,SPR傳感器必將成為生物檢測領域最重要的 技術。目前SPR傳感器采用的結構包括衍射光柵結構、光學波導結構、光纖耦合結構以及 棱鏡耦合結構等。其中,棱鏡耦合結構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實現等優點,特別是與其它結構比較,棱鏡耦合結構的靈敏度最高,因此被廣泛采用。然而,這種結構也存在一些 明顯的不足結構松散,體積較大,不易小型化;如直接在棱鏡表面制備傳感薄膜,則 每次檢測都需更換棱鏡,從而增加檢測成本;如將傳感薄膜制備于玻璃基片,再用光學 匹配液將傳感基片與棱鏡粘合,則又會增加操作難度;這種結構存在多處機械界面,對 機械調節的精度要求很高;同時單通道結構還存在檢測效率低、檢測精度差等缺點。這 就需要對SPR傳感器的結構進行研究,實現SPR傳感系統的小型化、便攜化、多通道陣 列化和易用化;同時應該設法降低檢測成本,提高系統的穩定性;而且采用的結構應該 便于批量生產。針對被廣泛采用的棱鏡耦合結構SPR傳感器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二元 光學器件的陣列化表面等離子共振傳感器芯片。具體來講,就是用一個集成有兩組二元 光學器件、鏡面反射膜(可選)和傳感膜陣列的SPR傳感芯片替代傳統的棱鏡、聚焦光 路、玻璃基片以及傳感薄膜。這種芯片的工作原理與棱鏡耦合結構相似,采用這種結構, 既能保持棱鏡耦合SPR傳感器高靈敏度的特點,又彌補了棱鏡耦合結構存在的缺陷。采 用集成化的傳感芯片,可以使系統結構緊湊,實現系統的小型化;而且避免了原有的機 械界面,便于調節使用;傳感芯片可以使用有機材料一次成型,便于批量生產,并且芯 片成本也隨之降低;這種結構便于實現多通道、陣列化檢測,提高檢測效率,如果引入 參考通道,還可以提高特異性檢測的靈敏度。總之,這種新穎的集成化結構具有明顯的 技術優勢,而且符合SPR傳感系統小型化、儀器化的發展趨勢。在專利CN01813173.5中也涉及到相關的發明內容,但是專利CN01813173.5采用的 是衍射光柵作為光學聚焦和光學準直元件,而本發明使用的是二元光學元件。跟專利 CN01813173.5中所使用的衍射光柵相比,本發明采用的二元光學元件由于采用了臺階刻 蝕結構,因此具有更高的衍射效率,從而能夠更好的避免光強在芯片內部的損失,減少 雜散光帶來的背景噪聲,以達到降低檢測誤差的目的。因為二元光學元件是一種純相位 衍射光學元件,為得到高衍射效率,可制備成多相位臺階刻蝕的結構。如果相位階數為L,其衍射效率為/7Hsin(;)/2卩。由此計算,當L-2、 4、 8和16時,分別有7=40.5%、81%、 94.9%和98.6%。利用亞波長微結構及連續相位面型,可達到接近100%的衍射效率。此外,二元光學器件還有便于復制的特點。發明內容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二元光學器件的表面等離子共振傳感器芯片。芯片基底采用透明 光學介質,可以是光學玻璃,也可以是樹脂材料。在基底上集成有兩組二元光學器件、鏡面反射膜(可選)和傳感膜陣列。二元光學器件在功能上都相當于柱面透鏡或柱面反射鏡, 其設計和制作可以按照二元光學透鏡理論和工藝完成。第一組二元光學器件用于入射光線 的角向匯聚,產生多角度入射光束,入射光束經基底表面傳感膜反射后,入射到第二組二 元光學器件;第二組二元光學器件用于對反射光束進行準直。每組二元光學器件可以包還 多個單元,每個單元可以產生一束多度角度入射光或者對一束多角度反射光進行準直。準 直后的光束可以直接用于共振角的檢測。該傳感芯片可用于表面等離子共振傳感系統。由 于傳感器芯片采用二元光學器件實現光束的角向匯聚和光束準直,因此傳感膜可以采用陣 列化結構,從而實現了表面等離子傳感器的陣列化、多通道檢測。芯片基底的形狀可以是梯形柱狀(或三角形柱狀)和平板狀。二元光學器件,可以是透射 式的,也可以是反射式的,反射式的二元光學器件的背光面需要制備反射膜。第一組二元 光學器件產生的多角度入射光束可以直接入射到傳感膜陣列,也可以經過基底另一表面的 反射膜反射后再入射到傳感膜陣列;傳感膜陣列反射后的光束可以直接入射到第二組二元 光學器件,也可以經過基底另一表面再次反射后入射到第二組二元光學器件。上述兩組二元光學器件,透射式二元光學器件可以用柱面透鏡代替,反射式二元光學 器件可以用柱面反射鏡代替。
附圖中,1——芯片基底,2——二元光學器件,3——傳感薄膜陣列,4——反射膜, 5——柱面透鏡。圖1是平板狀基底芯片結構示意圖。圖l (a)中,入射光線經過第一組二元光學器件直接匯聚于傳感薄膜陣列,經傳感薄膜反射后,到達第二組二元光學器件,準直后出射。 圖1 (b)中,入射光線經過第一組二元光學器件到達反射膜發生反射,然后匯 聚于傳感薄膜陣列;經傳感薄膜反射后,到達另一處反射膜反射,然 后到達第二組二元光學器件,準直后出射。這種結構可以減小芯片厚 度。圖1 (c)和圖1 (a)類似,只是兩組二元光學器件都是反射式的,在二元光學器件背光面制備有反射膜。 圖I (d)和圖1 (b)類似,只是兩組二元光學器件都是反射式的,在二元光學器件背光面制備有反射膜。 圖l (e)是傳感薄膜陣列在芯片基底表面的結構布局示意圖。 圖2是梯形(或三角形)柱狀基底、光線從梯形(或三角形)柱體側面入射的芯片結構示意圖。這種結構便于傳感薄膜陣列的多列布局。圖2 (a)中,入射光線經過側面的第一組二元光學器件直接匯聚于底面的傳感 薄膜陣列,經傳感薄膜反射后,到達另一側面的第二組二元光學器件,準直后出射。圖2 (b)中,入射光線經過側面的第一組二元光學器件到達反射膜發生反射,然后匯聚于傳感薄膜陣列;經傳感薄膜反射后,到達另一處反射膜反射,然后到達底面的第二組二元光學器件,準直后出射。這種結構可 以減小芯片厚度。圖2 (c)是傳感薄膜陣列在芯片基底表面的結構布局示意圖。 圖3是梯形(或三角形)柱狀基底、光線從梯形(或三角形)柱體底面入射的芯片 結構示意圖。這種結構因二元光學器件分布在底面,便于器件制備。 圖3 (a)中,入射光線經過底面的第一組二元光學器件到達側面的反射膜發生 反射,然后匯聚于底面的傳感薄膜陣列;經傳感薄膜反射后,到達另 一側面的反射膜反射,然后到達底面的第二組二元光學器件,準直后 出射。圖3 (b)與圖3 (a)類似,只是用柱面透鏡代替了二元光學器件。 圖3 (c)是傳感薄膜陣列在芯片基底表面的結構布局示意圖。圖4是針對圖3 (a)的芯片結構參數確定示意圖。圖5是圖4所示芯片底面二元光學器件及傳感薄膜陣列的分布示意圖。圖6是根據光程計算波帶半徑的示意圖。圖7是波帶面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案下面以圖3 (a)所示的芯片為例,說明芯片參數的確定方法。光學芯片設計為基底材料為K9玻璃的梯形柱狀芯片,具體形狀如圖4所示。假設希 望在敏感膜上的入射角范圍是68度一78度,中心光線的入射角為73度;每組二元光學器 件包括兩個單元,每個單元相當于一個柱面透鏡。相應的底面圖如圖5所示。 1.芯片幾何參數確定首先需要確定芯片的外形參數。這些參數包括基底的底角、下底寬度、最小厚度、 深度(即柱體長度)、每組二元光學器件的寬度和位置等。由于希望在敏感膜上的入射角范圍是68度一78度,中心光線的入射角為73度,因此根據反射原理可知,基底的底角sl應該為中心光線入射角的一半,即36.5度,角s2應為17度。如圖4所示,要使光線分別在敏感膜N1和N2處匯聚,二元光學器件的虛焦點必須 分別落在Pl和P2的位置,Pl和P2分別為Nl和N2關于反射膜的鏡像。如果設定二元光學器件0,處的第一單元半寬度O,Zl = r,各參數可以有下列方法確定:C^P1 ="cot(5°),(此為二元光學器件第一單元的焦距)O,Ql = 0!P1 * sin(s2) / (sin(s2)+l),MO尸ChQl * cot(sl),(由此確定二元光學器件第一單元的位置) MN1 = MO! + 0Q1 * cot(s2),(由此確定傳感薄膜Nl列的位置)基底最小厚度為Hmin = (ChPl* tan(5。)+MO0/(tan(5。)+cot(s1)),事實上,基底最小 厚度只是能夠滿足基底側面反射膜的布局。在此基礎上,可以增加基地厚度,直至基底變 為三角形柱體。為了能夠通過光學掃描方式實現對多個通道的檢測,可使020,-r,這樣就有-M02= MCh - 2 * r,(由此確定二元光學器件第二單元的位置) 02Q2 = M02 *tan(sl),02P2 = 02Q2 *(1+ 1/sin(sl)),(此為二元光學器件第二單元的焦距) MN2 = L2 + 02Q2 * cot(s2),(由此確定傳感薄膜N2列的位置)如果希望N2處的入射角范圍也是68度一78度,則二元光學器件第二單元的半寬度應 該為r'二02P2承tan(5。).考慮到基底左右兩側的對稱性,第二組二元光學器件的布局和第一組關于垂直中心線 對稱,而且基底底邊的寬度應該為MN1+MN2。 2. 二元光學器件波帶半徑和面型參數的確定約定下面的描述中,符號[AB]表示A、 B兩點之間的光成差,IABI表示A、 B兩點之間 的幾何距。波帶半徑的確定對于平行光入射的情況,如圖6所示,Z軸為二元光學某一單元垂直于基底底面的中 心線,Y軸為基底底面垂直于刻蝕條紋的一條直線。根據菲涅耳透鏡原理,有下式成立[pmo'] w;i a)其中,m為波帶序號[,="W| (2)[W] = "|W| (3)其中,n為材料的折射率其中,;為第m個波帶的波帶半徑設 (5)將(2)、 (3)、 (4)、 (5)代入(1),得 "A,2 +/'2 = n/' + w義,整理后可得/-m2 =4(2w/W_ + m2A2) = 4(2wA/ +附2義2) (6)式中/ = "/'。由(6)可以確定二元光學器件單元的波帶半徑^。波帶面形的確定如圖7所示,x軸為底面垂直于刻蝕條紋的方向,y軸為垂直于基底底面的二元光學單 元中心線。根據菲涅耳透鏡原理,在第w個波帶處有下式成立[尸W],W] + (w-l)義 設6/ + / = ", 5P = i m,且第m個波帶面形上任一點的坐標為(&,A), r",—,Si^S^,其中,~—,和^分別為該波帶上i^的邊界值),于是有[,']=,+ , =, +" I WI[^(7] = "| W|=朋 所以第m個波帶的面形方程為& + "V(" - A/h)2 +《=朋+ O (7)則當/^=0時,即可求得波帶的邊界位置=、^^[wa + (w — l)^]2 —1 2 ■—」(8)代入(7)得<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formula>—+ —1)A]2} , =-。為了滿足7 =^_,時,/2 =0,上式中的"土"取減號。于是,d,^)便是[^一,,^]面形區間上任一點的坐標,根據上式便能求出面形曲線。有了面型曲線,即可加工制備二元光學器件。至于每個波帶臺階劃分需要根據加工工 藝條件來確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二元光學器件的表面等離子共振傳感器芯片;芯片基底采用透明光學介質,在基底上集成有兩組二元光學器件、鏡面反射膜(可選)和傳感膜陣列;二元光學器件在功能上都相當于柱面透鏡或柱面反射鏡,其設計和制作可以按照二元光學透鏡理論和工藝完成;第一組二元光學器件用于入射光線的角向匯聚,產生多角度入射光束,入射光束經基底表面傳感膜反射后,入射到第二組二元光學器件;第二組二元光學器件用于對反射光束進行準直;每組二元光學器件可以包還多個單元,每個單元可以產生一束多度角度入射光或者對一束多角度反射光進行準直;準直后的光束可以直接用于共振角的檢測。
2. 根據權利要求l,其特征在于,傳感器芯片采用二元光學器件實現光束的角向匯聚和光 束準直,傳感膜采用陣列化結構,實現了表面等離子傳感器的陣列化檢測。
3. 權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基底,形狀可以是梯形柱狀(或三角形柱狀)和平板狀。
4. 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組二元光學器件,可以是透射式的,也可以是反射式的,反射式的 二元光學器件的背光面需要制備反射膜。
5. 權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結構,第一組二元光學器件產生的多角度入射光束可以直接入射 到傳感膜陣列,也可以經過基底另一表面的反射膜反射后再入射到傳感膜陣列;傳感膜 陣列反射后的光束可以直接入射到第二組二元光學器件,也可以經過基底另一表面再次 反射后入射到第二組二元光學器件。
6. 權利要求1、 2、 4、 5所述的兩組二元光學器件,透射式二元光學器件可以用柱面透鏡 代替,反射式二元光學器件可以用柱面反射鏡代替。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二元光學器件的表面等離子共振傳感器芯片,屬于生化傳感器技術領域。芯片基底采用透明光學介質,在基底上集成有兩組二元光學器件、鏡面反射膜(可選)和傳感膜陣列。二元光學器件在功能上都相當于柱面透鏡或柱面反射鏡,其設計和制作可以按照二元光學透鏡理論和工藝完成。第一組二元光學器件用于入射光線的角向匯聚,產生多角度入射光束,入射光束經基底表面傳感膜反射后,入射到第二組二元光學器件;第二組二元光學器件用于對反射光束進行準直。每組二元光學器件可以包括多個單元,每個單元可以產生一束多度角度入射光或者對一束多角度反射光進行準直;準直后的光束可以直接用于共振角的檢測。
文檔編號G01N33/50GK101576491SQ200810053048
公開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9日
發明者劉國華, 平 姜, 維 張, 李智梁, 楊鍶毅, 牛文成, 程 王, 邱佳楨, 靳昊宇 申請人:南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