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對潤滑油中不溶物含量進行測定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測量儀器,尤其指一種對液體內的不溶物含量進行測 定的裝置。
背景技術:
用過的潤滑油,尤其是內燃機油中的不溶物的測定,傳統的方法是采用濾 紙過濾后,對不溶物進行稱量計算來達到。該方法由于要對樣品進行多次干燥 和稱重,因此費時、效率低。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采用 雙波長法對潤滑油中不溶物成分快速進行測定的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對潤滑油中不溶物成分進行測定 的裝置,包括殼體,在殼體側壁上具有一個開口;樣品池架,固連于殼體內與開口部相對應的位置,包括上架,下架和側板, 所述上架和下架在一端通過所述側板固連,在上架和下架間形成樣品池放置槽, 在所述上架上設有第一光源安裝部和第二光源安裝部,在所述下架上與所述第一光源安裝部、第二光源安裝部相對應的位置上設有檢光器件安裝部;所述 第一光源,安裝于第一光源安裝部,用于發射具有第一波長的光;第二光源,安裝于第二光源安裝部,用于發射具有第二波長的光; 檢光器件,安裝于所述檢光器件安裝部,所述檢光器件具有對應第一光源 的第一檢光部分和對應第二光源的第二檢光部分; 單片機系統,電連接于所述檢光器件;以及 電源管理電路,電連接于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單片機系統。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先將待測潤滑油樣品涂片于一個玻璃載片上, 在載片上覆蓋玻璃蓋片后形成樣品池,將樣品池放入樣品池放置槽,電源管理 電路通過內置的電源或電源接口為系統各個器件供電,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發 出第一波長、第二波長的光分別經待測潤滑油樣品后,分別到達檢光器件的第 一檢光部分和第二檢光部分,第一檢光部分和第二檢光部分將光信號轉換為電 信號,并送入單片機系統進行放大、模數轉換,按雙波長分光光度法進行計算 等操作,最終得到不溶物含量值。
進一步的,還包括壓緊彈簧片,所述壓緊彈簧片延伸于樣品池放置槽內, 一端固連于上架。
優選的,所述壓緊彈簧片呈U形。
進一步的,還包括樣品池蓋,所述樣品池蓋結構與所述外殼的開口相對應, 包括蓋頭和蓋身,在蓋身上設有外螺紋;在所述上架、下架遠離側板的一端設 有與所述樣品池蓋蓋身的螺紋相對應的螺紋部。
進一步的,所述單片機系統包括放大電路、數模轉換電路、存儲電路、處 理器電路、顯示電路和按鍵輸入電路,其中,放大電路電連接于數模轉換電路, 數模轉換電路、顯示電路,和按鍵輸入電路電連接于處理器電路。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適用于對潤滑油中的不溶物的快速測定,使 用玻璃載片和蓋片,通用性強。
圖1為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對潤滑油中不溶物含量進行 測定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l的局部剖視圖。
圖3為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對潤滑油中不溶物含量進行 測定的裝置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以快速地測定潤滑油中的不溶物的含量的裝置,該 裝置應用現有的盛放樣品的載片和蓋片結構,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 特征作詳細說明
圖1為依照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對潤滑油中不溶物的含量進 行測試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其局部剖視圖;參照圖l、 2,殼體l的一
側設有開口 11,殼體內對應開口 11的部分固連有樣品池架2,樣品池架2包括 上架21、下架22和側板23,上架21具有第一光源安裝部211用以安裝第一光 源3,第二光源安裝部212用以安裝第二光源4,和一個固定部212,用以將上 架固定于殼體1的開口 11的上方;下架22具有一個固定部222用以將下架固 連于殼體l的開口 11的下方,另外,在與所述第一光源安裝部和第二光源安裝 部相對應的位置還設有一個檢光器件安裝部221用以安裝檢光器件5;上架21和下架22還在一端通過側板23固連,固連后,上架21與下架22間形成一條 樣品池放置槽24,該槽用來放置承載有潤滑油樣品的樣品池X。第一光源3能夠發出第一波長的光,如具有500納米波長的光,具體的講, 其可以是發光二極管。第二光源4能夠發出第二波長的光,如具有650納米波長的光,具體的講, 其可以是發光二極管。檢光器件5包括與第一光源3相對應的第一檢光部分51和與第二光源4相 對應的第二檢光部分52,第一檢光部分51位于檢光器件5上第一光源3正下方 的部分;第二檢光部分52位于檢光器件5上第二光源4正下方的部分。第一檢 光部分51用以采集第一光源發出的光,并將采集到的光轉換為第一電信號;第 二檢光部分52用以采集第二光源發出的光,并將采集到的轉換為第二電信號; 檢光器件5可以是硅光電池。參照圖3,檢光器件5的輸出端連接單片機系統6,其中,單片機系統6包 括放大電路61,模數轉換電路62,存儲電路63,處理單元64,顯示單元65和 按鍵輸入單元66,放大電路61輸入端連接檢光器件5,輸出端連接模數轉換電 路62,用以對檢光器件的5的輸出進行放大,得到經放大的第一模擬信號和經 放大的第二模擬信號。模數轉換電路62的輸入端連接放大電路,輸出端連接處 理單元64,用以將經放大的模擬信號轉為第一數字信號和第二數字信號。處理 單元64的一個輸入端連接模數轉換電路62的輸出端,用以獲得第一數字信號 和第二數字信號;另一個輸入端連接按鍵輸入單元66,用以獲得按鍵的指示信 息, 一個輸入輸出端連接存儲電路63,用以實現保存或提取第一數字信號、第二數字信號以及計算的結果; 一個輸出端連接顯示單元65,用以向顯示單元65 發送需要顯示的信號;處理單元,在獲得第一數字信號和第二數字信號后,可 以根據或不根據按鍵輸入單元66的指示按照Lamber-Beer定律對其進行計算, 得到的計算結果可以保存于存儲電路63,和/或顯示于顯示單元65。
相對應的,殼體1上可以設置用以安裝顯示單元5和按鍵輸入單元66的開□。
優選的,在上架21的固定部212和下架22的固定部222可以分別加工螺 紋,用以配合一個樣品池蓋7,樣品池蓋7包括蓋頭71和蓋身72,蓋身72加 工有螺紋,用以與所述上架和下架的固定部的螺紋相配合。
進一步的,還可以設置一個壓緊彈簧片8對樣品池X進行壓緊,壓緊彈簧 片8的結構可以如圖2所示,包括固定部,用以固連于上架,從固定部向樣品 池槽內彎曲形成的回折部,揮著不繼續沿伸并下凸形成壓緊部。優選的,所述 壓緊部可以為U形。
第一光源3、第二光源4和單片機系統6通過一個電源管理電路9連接電源。
電源可以采用內置的電源,如干電池,并通過電源管理電路進行電壓轉換 等,也可以通過設置電源接口連接外置電源,并通過電源管理電路進行電壓轉 換等。
在進行測定時,先對樣品池的載片涂片,此后蓋上蓋片,形成樣品池,將 樣品池從殼體l的開口沿樣品池槽插入,插入后,壓緊彈簧片8將樣品池壓緊, 此時,由一個供電單元為單片機系統以及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供電,第一光源 發出具有第一波長的光,第一波長的光通過樣品池后,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被檢光器件的第一檢光部分檢測到,第二光源發出具有第一波長的光,第二波 長的光通過樣品池后,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被檢光器件的第二檢光部分檢測到;第一檢光部分和第二檢光部分的輸出與所檢測的光量相對應的電信號輸入 單片機系統進行放大、模數轉換、計算、存儲、以及顯示等操作。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 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及修飾,皆應屬 于本實
權利要求1.一種對潤滑油中不溶物成分進行測定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在殼體側壁上具有一個開口;樣品池架,固連于殼體內與開口部相對應的位置,包括上架,下架和側板,所述上架和下架在一端通過所述側板固連,在上架和下架間形成樣品池放置槽,在所述上架上設有第一光源安裝部和第二光源安裝部,在所述下架上與所述第一光源安裝部、第二光源安裝部相對應的位置上設有檢光器件安裝部;第一光源,安裝于第一光源安裝部,用于發射具有第一波長的光;第二光源,安裝于第二光源安裝部,用于發射具有第二波長的光;檢光器件,安裝于所述檢光器件安裝部,所述檢光器件具有對應第一光源的第一檢光部分和對應第二光源的第二檢光部分;單片機系統,電連接于所述檢光器件;以及電源管理電路,電連接于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單片機系統。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潤滑油中不溶物成分進行測定的裝置,其特征在 于還包括壓緊彈簧片,所述壓緊彈簧片延伸于樣品池放置槽內, 一端固連于 上架。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對潤滑油中不溶物成分進行測定的裝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壓緊彈簧片呈U形。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潤滑油中不溶物成分進行測定的裝置,其特征在 于還包括樣品池蓋,所述樣品池蓋結構與所述外殼的開口相對應,包括蓋頭和蓋身,再蓋身上設有外螺紋;在所述上架、下架遠離側板的一端設有與所述 樣品池蓋蓋身的螺紋相對應的螺紋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潤滑油中不溶物成分進行測定的裝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單片機系統包括放大電路、數模轉換電路、存儲電路、處理器電路、 顯示電路和按鍵輸入電路,其中,放大電路電連接于數模轉換電路,數模轉換 電路、顯示電路,和按鍵輸入電路電連接于處理器電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對潤滑油中不溶物成分進行測定的裝置,包括殼體,在殼體側壁上具有一個開口;樣品池架,固連于殼體內與開口部相對應的位置,包括上架,下架和側板,所述上架和下架在一端通過所述側板固連,在上架和下架間形成樣品池放置槽,在所述上架上設有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在所述下架上與所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相對應的位置上設有檢光器件;單片機系統,電連接于所述檢光器件;以及電源管理電路,電連接于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單片機系統。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適用于對潤滑油中的不溶物的快速測定,使用玻璃載片和蓋片,通用性強。
文檔編號G01N21/01GK201096718SQ20072017610
公開日2008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30日
發明者濱 侯, 敏 宋, 欣 王, 王建華, 王成志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后勤技術裝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