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自動排加試劑并快速凈化的電解電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測定水分含量的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可自動排加試劑并 快速凈化的電解電極。
技術背景在分析儀器領域內,目前和庫侖法微量水測定儀配套使用的有膜電解電極, 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此結構的有膜電解電極只能起單純的電解作用,而對于長 期工作在一線的操作者來說,此結構的電極在分析過程中有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現在當陰極室的電解液作廢時,需要人工將此廢液清理。其缺點是浪費時 間、影響分析進度。同時操作者勢必與電解液直接接觸,由于此類分析儀器所 使用的電解液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易對操作者造成人身傷害。另外手動清理 廢液,易對陰極室造成污染,影響分析結果,同時陰極液含水過多容易滲透至 陽極室內也影響分析結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靈敏、準確、高效、人 性化的可自動排加試劑并快速凈化的電解電極。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排加試劑并快速凈化的電解電極在筒狀電解室中安裝了 陽電極和陰電極,在電解室內設有從上到下的兩跟電極絲導管并與電解室相支 撐固定。電解室底部的內、外層分別由鉑金網構成陰、陽電極,兩鉑絲網中間 是多孔陶瓷,阻隔陰極室和陽極室液體的快速滲漏,陽極鉑絲穿過電極絲導管 與陽極鉑網相連,陰極鉑絲穿過電極絲導管與陰極鈿網相連,另外在電解室的 上半壁上有平衡透孔,下半壁靠近內層陰極鉑網處,置一個一定長度、 一定內
徑的兩通排液管,使陰極室與陽極室相通。其具體的設計方案是在電解室的頂部有陽極鉑絲通入電解室內的導管至中 部、陽極柏絲穿過電解室的管壁、從該管壁的外側延至底部與下口外的陽極鉑 網相連接,陰極鉑絲從電解室的頂部通入導管直至底部與下口內的陰極鉑網相 連接,在陽極鉑網和陰極鉑網之間設有與電解室的下口相吻合的滲透陶瓷板, 有排液管橫置于電解室的底部,并一端管口穿透電解室的管壁與之相固定,在 電解室上部的邊壁上有透孔。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電解室、導管均由透明的絕緣材料 制成。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 步的改進,所述的滲透陶瓷板是由微粒陶瓷粉沫燒 結板制成。本實用新型可自動排加試劑并快速凈化的電解電極設計合理,結構簡單, 能夠通過對陽極室進行排、加液進而對陰極室也相應的進行排、加液,同時有 效的完成了陰、陽極液的快速混合、交替,使分析更加靈敏、準確、快速。
說明書附圖是本實用新型可自動排加試劑并快速凈化的電解電極的結構示 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可自動排加試劑并快速凈化的電解電極是在電解室1的頂部 有陽極柏絲2通入電解室1內的導管3至中部、陽極鉑絲2穿過電解室的管壁、 從該管壁的外側延至底部與下口外的陽極鉑網4相連接,陰極鉑絲5從電解室1 的頂部通入導管6直至底部與下口內的陰極柏網7相連接,在陽極鉬網4和陰 極鉑網7之間設有與電解室1的下口相吻合的滲透陶瓷板8,有排液管9橫置于
電解室1的底部,并一端管口穿透電解室1的管壁與a目固定,在電解室1上部的邊壁上有透孔10。所述的電解室l、導管3和導管6均由透明的絕緣材料制成,如玻璃。 所述的滲透陶資板8是由微粒陶資粉沫燒結板制成。
權利要求1、可自動排加試劑并快速凈化的電解電極是由電解室、導管、電極絲及電極構成,其特征是在電解室(1)的頂部有陽極鉑絲(2)通入電解室(1)內的導管(3)至中部、陽極鉑絲(2)穿過電解室(1)的管壁、從該管壁的外側延至底部與下口外的陽極鉑網(4)相連接,陰極鉑絲(5)從電解室(1)的頂部通入導管(6)直至底部與下口內的陰極鉑網(7)相連接,在陽極鉑網(4)和陰極鉑網(7)之間設有與電解室(1)的下口相吻合的滲透陶瓷板(8),有排液管(9)橫置于電解室(1)的底部,并一端管口穿透電解室(1)的管壁與之相固定,在電解室(1)上部的邊壁上有透孔(10)。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動排加試劑并快速凈化的電解電極,其特征在 于電解室(1)、導管(3)和導管(6)均由透明絕緣材料制成。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動排加試劑并快速凈化的電解電極,其特征在 于滲透陶瓷板(8)是由微粒陶瓷粉沫燒結板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可自動排加試劑并快速凈化的電解電極屬于測定水分含量的裝置,是在電解室的頂部有陽極鉑絲通入電解室內的導管至中部、陽極鉑絲穿過電解室的管壁、從該管壁的外側延至底部與下口外的陽極鉑網相連接,陰極鉑絲從電解室的頂部通入導管直至底部與下口內的陰極鉑網相連接,在陽極鉑網和陰極鉑網之間設有與電解室的下口相吻合的滲透陶瓷板,有排液管橫置于電解室的底部,并一端管口穿透電解室的管壁與之相固定,在電解室上部的邊壁上有透孔。其優點是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能夠通過對陽極室進行排、加液進而對陰極室也相應的進行排、加液,同時有效的完成了陰、陽極液的快速混合、交替,使分析更加靈敏、準確、快速。
文檔編號G01N27/30GK201016957SQ200720115778
公開日2008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19日
發明者史萬龍, 李衛紅, 段景峰 申請人:段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