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白蟻探測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波白蟻探測儀。
技術背景目前對于白蟻的防治, 一般只是在人的肉眼發(fā)現(xiàn)其蹤跡后才能知 道白蟻隱患的存在,此時通常己經(jīng)為時已晚,白蟻群已形成一定的規(guī) 模,對物品已造成極大的危害,而且,即使發(fā)現(xiàn)白蟻的存在,但就目 前的技術來說,難以判斷白蟻巢穴的準確位置,所以,要想消滅這些 白蟻則要花費極大的功夫去尋找蟻穴,則會對各種物品造成不必要的 破壞。當然,目前也有一些利用聲波技術進行探測的探測儀,但是, 這些探測儀都存在使用效果不理想的情況。 發(fā)明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 效果好的白蟻探測儀。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白蟻探測儀,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波收發(fā)頭、微波衰減器、低通 濾波放大電路、解調整形放大電路、緩沖輸出電路和輸出顯示電路, 微波收發(fā)頭的輸出端通過微波衰減器連接低通濾波放大電路,低通濾 波放大電路的輸出端通過解調整形放大電路、緩沖輸出電路連接輸出 顯示電路。進一步,還包括基準電壓調整電路,使得檢測的精度更佳,使用效果進一步優(yōu)化。其中,所述的基準電壓調整電路連接于輸出顯示電路上。所述的輸出顯示電路包括有多個發(fā)光二極管,每個發(fā)光二極管連 接有相應的比較器,每個比較器連接緩沖輸出電路的輸出端,這樣的 輸出顯示電路可以清晰的動態(tài)顯示白蟻的群落位置、活動軌跡及群落 多少等信息,并且直觀明了。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采用微波探測的方式來實現(xiàn)白 蟻的非接觸性探測搜尋,具有精確度高、檢測結果簡單明了的特點, 可廣泛適用于各種場所。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電路原理圖; 圖2是配合本實用新型主電路使用的電源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的白蟻探測儀,包括微波收發(fā)頭l、微波 衰減器2、低通濾波放大電路3、解調整形放大電路4、緩沖輸出電 路5和輸出顯示電路6,微波收發(fā)頭1的輸出端通過微波衰減器2連 接低通濾波放大電路3,低通濾波放大電路3的輸出端通過解調整形 放大電路4、緩沖輸出電路5連接輸出顯示電路6。各部件如圖l的 具體電路所示,其中,微波收發(fā)頭l用于發(fā)出和接收用于檢測白蟻蹤 跡的微波信號,微波衰減器2、低通濾波放大電路3、解調整形放大 電路4和緩沖輸出電路5對微波信號進行處理后,通過輸出顯示電路6將檢測結果的特性頻率信息以發(fā)光的形式顯示出來。進一步,還包括基準電壓調整電路7。其中,作為優(yōu)選實施方式, 所述的基準電壓調整電路7連接于輸出顯示電路5上。另外,所述的輸出顯示電路5包括有多個發(fā)光二極管,如圖所示, 可以是發(fā)光二極管LED20 LED29共10只,每個發(fā)光二極管連接有相 應的比較器,即A6 A15,每個比較器連接緩沖輸出電路的輸出端, 采用發(fā)光二極管的輸出顯示方式,相對于采用液晶顯示器顯示的方 式,具有使用壽命長、清晰明亮、抗震能力好、適用能力強以及使用 環(huán)境溫度范圍寬等特點,當檢測到白蟻較多時,會有較多的發(fā)光。另外,本實用新型的白蟻探測儀還可以包括有如圖2所示的電源 電路,在此不再一一敘述。當然,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除了上述實施方式之外,其它等同技術方案也 應當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白蟻探測儀,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波收發(fā)頭(1)、微波衰減器(2)、低通濾波放大電路(3)、解調整形放大電路(4)、緩沖輸出電路(5)和輸出顯示電路(6),微波收發(fā)頭(1)的輸出端通過微波衰減器(2)連接低通濾波放大電路(3),低通濾波放大電路(3)的輸出端通過解調整形放大電路(4)、緩沖輸出電路(5)連接輸出顯示電路(6)。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白蟻探測儀,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基準電壓 調整電路(7)。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白蟻探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準電壓 調整電路(7)連接于輸出顯示電路(5)上。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白蟻探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出顯示 電路(5)包括有多個發(fā)光二極管,每個發(fā)光二極管連接有相應的比較 器,每個比較器連接緩沖輸出電路的輸出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白蟻探測儀,包括微波收發(fā)頭、微波衰減器、低通濾波放大電路、解調整形放大電路、緩沖輸出電路和輸出顯示電路,微波收發(fā)頭的輸出端通過微波衰減器連接低通濾波放大電路,低通濾波放大電路的輸出端通過解調整形放大電路、緩沖輸出電路連接輸出顯示電路。本裝置采用微波探測的方式來實現(xiàn)非接觸性白蟻探測搜尋,具有精確度高,檢測結果簡單明了的特點,可廣泛適用于各種場所。
文檔編號G01V3/12GK201096897SQ20072005797
公開日2008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伍明亮, 梁培斌, 黃欽榮 申請人:黃欽榮;梁培斌;伍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