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容器智能化壓差測厚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量旋轉容器中物質厚度的裝置。
技術背景-
現有的各種測量旋轉容器中物質厚度的測厚系統,采用功耗法和噪 音法,受環境影響大,測量誤差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測量精度高的旋轉容器 智能化壓差測厚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旋轉容器智能化壓差測厚系統,其特征是有跟隨式動態衡壓 源,跟隨式動態衡壓源和與氣源相通的PID控制調節閥連接,跟隨式動 態衡壓源通過兩根氣管分別與位于旋轉容器上、下部位的上探頭、下探 頭連接,在上述兩根氣管通道上均設有孔板; 一個接收孔板上側壓力和 下側壓力壓差信號的第一壓差變送器,通過PID控制儀表控制調節閥的 工作,產生動態衡壓源,所述孔板上側壓力是反映旋轉容器中的壓力變 化值,所述下側壓力是衡壓源中的壓力,孔板上下側的壓力共同作用在 孔板上,產生壓差值;衡壓源與旋轉容器相互跟隨,動態衡壓源在孔板 與旋轉容器之間形成衡流源;在兩根衡流氣管之間接有第二壓差變送 器,第二壓差變送器反映壓力不斷變化中的旋轉容器中上下探頭之間的 壓差值,其信息就是待測物的厚度。
第一壓差變送器接在跟隨式動態衡壓源與上探頭之間的孔板兩側。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通過向旋轉容器上的上下兩個探頭連續輸入 衡定的低速噴射氣流,兩根導管之間的壓差度數就代表了上下探頭之間 的物質厚度比例關系,可換算成物質厚度。可根據壓差的變化及時調整 氣源輸入量,測量精度髙。特別適用于磨煤機中煤粉層厚度的測量等領 域。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
一種旋轉容器智能化壓差測厚系統,有跟隨式動態衡壓源l,跟隨 式動態衡壓源1和與氣源相通的PID控制調節閥2連接,跟隨式動態衡
壓源1通過兩根氣管3、 4分別與位于旋轉容器5上、下部位的上探頭、 下探頭連接,在上述兩根氣管通道上分別設有孔板6、 7; —個接收孔板 上側壓力和下側壓力壓差信號的第一壓差變送器8,通過PID控制儀表 9控制調節閥的工作,產生動態衡壓源,所述孔板上側壓力是反映旋轉 容器中的壓力變化值,所述下側壓力是衡壓源中的壓力,孔板上下側的 壓力共同作用在孔板上,產生壓差值;衡壓源1與旋轉容器2相互跟隨, 動態衡壓源1在孔板與旋轉容器之間形成衡流源;在兩根衡流氣管3、 4 之間接有第二壓差變送器10,第二壓差變送器10反映壓力不斷變化中 的旋轉容器中上下探頭之間的壓差值,其信息就是待測物的厚度。
本實用新型回路不間斷地在測量管路中將空氣低速、衡流導入旋轉 容器中,當低速氣流由檢測口噴出時,上下噴口受到阻力不同時,壓差 變送器的壓力差值發生變化,并發出變化后的壓力差值的模擬量電流信
號。
衡壓氣源是將在孔板上測量得到的壓差數值,輸入到PID控制儀 表,與設定值進行PID控制,輸出信號驅動PID控制調節閥,使衡壓源 l中壓力值穩定。衡壓源l中壓力值穩定,結合管路中的孔板,實際上 就控制了測量管內氣流速度的恒定,并且不受旋轉容器內壓力不斷變化 的影響。
權利要求1、一種旋轉容器智能化壓差測厚系統,其特征是有跟隨式動態衡壓源,跟隨式動態衡壓源和與氣源相通的PID控制調節閥連接,跟隨式動態衡壓源通過兩根氣管分別與位于旋轉容器上、下部位的上探頭、下探頭連接,在上述兩根氣管通道上均設有孔板;一個接收孔板上側壓力和下側壓力壓差信號的第一壓差變送器,通過PID控制儀表控制調節閥的工作,產生動態衡壓源,所述孔板上側壓力是反映旋轉容器中的壓力變化值,所述下側壓力是衡壓源中的壓力,孔板上下側的壓力共同作用在孔板上,產生壓差值;衡壓源與旋轉容器相互跟隨,動態衡壓源在孔板與旋轉容器之間形成衡流源;在兩根衡流氣管之間接有第二壓差變送器,第二壓差變送器反映壓力不斷變化中的旋轉容器中上下探頭之間的壓差值,其信息就是待測物的厚度。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容器智能化壓差測厚系統,其特征 是第一壓差變送器接在跟隨式動態衡壓源與上探頭之間的孔板兩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旋轉容器智能化壓差測厚系統,跟隨式動態衡壓源和與氣源相通的PID控制調節閥連接,跟隨式動態衡壓源通過兩根氣管分別與位于旋轉容器上、下部位的上探頭、下探頭連接,在上述兩根氣管通道上均設有孔板;一個接收孔板兩側壓差信號的第一壓差變送器,通過PID控制儀表控制調節閥的工作;在兩根氣管上、孔板與探頭之間接有反映旋轉容器中待測物厚度的第二壓差變送器。本實用新型通過向旋轉容器上的上下兩個探頭連續輸入衡定的低速噴射氣流,兩根導管之間的壓差度數就代表了上下探頭之間的物質厚度比例關系,可換算成物質厚度。可根據壓差的變化及時調整氣源輸入量,測量精度高。
文檔編號G01B13/06GK201011493SQ20072003466
公開日2008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8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8日
發明者明 劉, 張愛東 申請人:南通市南方潤滑液壓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