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兩相流體網絲電容層析成像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兩相流體層析成像,尤其涉及兩相流體網絲電容層析成像方法。
背景技術:
兩相流動現象廣泛存在于石油、化工、能源動力等工程領域,但至今有關兩相流動的機理和數值模擬計算仍然十分粗糙,不能適應現代工程發展的需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兩相流檢測手段,尤其是有關兩相流動過程中的多維動態測量手段。在多相流參數檢測中,過程層析成像技術可以獲得多相流體的二維/三維的時空局部微觀分布信息,這為流動特性復雜多變、常規方法檢測參數難度較大的多相流領域提供了一條十分有效的在線測量和監測途徑,對于深入揭示多相流動的基本規律,推動多相流理論的發展和工程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是目前多相流參數檢測技術研究發展的前沿和趨勢之一。
X和γ射線層析成像技術是最早發展的兩種過程層析成像技術,其檢測原理是依據放射線穿透被測兩相/多相流體時產生的衰減(被介質吸收或散射)作用進行成像的。它們是目前理論上最成熟和完備的過程層析成像技術,也是醫學CT技術在兩相流/多相流參數檢測領域中的直接應用和延伸。但在流動成像中該技術最明顯的缺點是實時性差,成本較高、安全性差。
目前研究和應用的非介入式電容層析成像系統通過測量布置于管道壁上的電容電極對之間的電容來進行成像,如中國發明專利ZL01112515.2。制約這些層析成像系統提高成像速度和質量的主要原因是其“軟場”特性。兩電極或兩電極組之間的電場分布受兩相介質的分布影響很大,測量所得的電容值(“投影值”)與整個截面上的相分布有關,不象X-CT和γ-CT那樣存在明確的投影路徑(射線方向不受兩相介質分布的影響),“投影值”與路徑外的相分布無關,僅取決于投影路徑上的兩相介質分布。這種“軟場”特性不但明顯降低了電容的檢測靈敏度,而且還使圖像重建過程變得十分復雜,常需采用復雜的迭代算法耗費大量的計算時間才能完成,即使這樣仍然難以取得滿意的效果。另外,由于非介入性和“軟場”特性的影響,使得該電容測量系統對兩相流體各相組分濃度及分布的變化(即介電常數的變化)的靈敏度遠沒有諸如X和γ射線這種“硬場”特性的層析成像方法所測得的投影數據靈敏度高,從而明顯影響了成像質量。
美國專利US4644263提出了一種網格狀的傳感器來測量原油中的含水率,它由兩層導線組成,同一層內導線分布相互平行,不同平面的導線分布方向相互垂直,兩層導線之間不互相接觸。當通過導線空間交叉點的流體為水相時,兩根導線導通,測量電路中的計數器進行記數;而當為油相時,兩根導線處與斷路狀態,計數器不響應。這樣通過計數器的記數值就可以測量出原油的含水率。此發明只具有測量含水率功能,無法進行實時成像。
Reinecke于1998年提出了一種新的電導式層析成像方法(N.Reinecke,G.Petritsch,M.Boddem,D.Mewes.Tomographic imaging of the phasedistribution in two-phase slug flow.Int.J.Multiphase Flow,1998,24(4)No617-634.),共由三層平行不銹鋼導線組成,層間距為3mm,相鄰兩根平行導線之間的距離為2mm,導線的直徑等于100μm。每層平行導線的方向各不相同,各代表一個投影方向,于是3層導線就形成3個投影方向,而兩根相鄰的平行導線就相當于一束“射線”,其“投影值”等于這兩根導線之間的電導,該電導值主要取決于這兩根導線之間的兩相介質(文中為水和空氣)分布或體積含液率(不考慮兩導線周圍的流體對電導的影響)。因此這種測量場在形式上已屬一種“硬場”了。在圖像重建時,由于只有3個投影方向,可獲得的測量值(“投影值”)的數目遠小于所要重建的像素數目,因而不可能直接應用醫學CT的成熟算法,而需要根據所測流型的特點(Reinecke僅研究了彈狀流)先給出合理的初始圖像(相分布),再結合一定的經驗規則應用迭代算法才能完成圖像重建。Reinecke提出的這種成像方法在克服“軟場”特性方面向前邁出了一大步,但由于未考慮兩導線外周圍流體對電導的貢獻,因而存在明顯的缺陷,直接影響了圖像重建過程,因此還不能說該方法已完全解決了“軟場”問題。
美國專利US6314373在美國專利US4644263的基礎上提出了另一種新的電導式層析成像方法。該專利的發明人Prasser聲稱其方法可免去冗長的圖像重建計算,能直接在信號檢測過程中輸出層析圖像,實現高速兩相流層析成像。電導敏感陣列由2層相互垂直的平行電極組成,電極為直徑等于0.12mm的裸露導線,層間距為1.5mm,相鄰兩根平行電極之間的距離等于3mm。該裝置利用水平與垂直電極所形成的交叉結點(空間交叉)組成一種局部電導“探針”,于是兩電極之間的電導主要取決于結點區的兩相介質分布,通過依次測量各交叉電極之間的電導,就能直接得出流通截面上各個結點區的局部相分布,而不需要經過復雜的圖像重建運算。但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個十分明顯的問題,這就是未考慮結點區外圍的兩相流體對電導的貢獻對圖像重建精度的影響,因而直接根據電導值重建結點區的相分布就會造成較大的誤差,而且液相的電導率愈高,外圍流體的影響也愈大。
美國專利US5210499提出了一種嵌入到樹脂材料中的網格分布的傳感器系統,它是通過測量空間交叉點的電阻來實時監測樹脂材料的加工過程。與其他專利不同的是,這項專利中,樹脂材料的流動方向與網格平面相平行而不是相垂直,顯然,這種裝置無法實現對兩相流體的實時成像。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采用介入式的新型的網絲電容傳感器,實現對兩相流進行實時成像的層析成像方法。
兩相流動系統是一個快速多變的動態系統,要實現兩相流的多維動態測量必須考慮到兩相流層析成像速度和精度,同時兼顧經濟性、安全性等因素。
實現上述發明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兩相流體網絲電容層析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首先根據流道流通截面的形狀和測量精度,布置介入式網絲電容傳感器,介入式網絲電容的每根絕緣網絲都為一條投影射線,其投影值等于網絲的電容值,介入式網絲電容器的一極為絕緣線內的金屬芯,另一極則由兩相流體中的導電相與網絲的接觸面或潤濕面而形成,表層的絕緣層充當電極間的電介質,其電容值為C=2πϵlln(d2d1)]]>式中,ε為絕緣材料的介電常數,l為導電相的潤濕長度,d1為金屬芯的直徑,d2為絕緣線外徑;2)通過電動旋轉或自旋轉驅動裝置帶動,介入式網絲電容傳感器對管線中的兩相流體進行高速旋轉掃描,獲取兩相流體在管線橫截面上的各個方向的投影信息;3)介入式網絲電容傳感器采集的信息送入數據采集系統,并由成像計算機根據采集到的投影數據進行圖像重建運算,即可得到兩相流體流動的實時圖像。
所述介入式網絲電容傳感器的網絲由直徑小于0.2mm的絕緣導線構成;其中布置有絕緣線層和導線層,兩層之間相距很近且相互平行,每層的絕緣線或導線也彼此平行且垂直固定于可旋轉的傳感器殼體上,旋轉機構與管道密封相連;每根絕緣線作為電容傳感器中電容的產生極,而它們正后面相對應的導線則是測量對應電容所用的連接導線。
所述介入式網絲電容傳感器的絕緣線層和導線層,其形狀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是任意曲線。
本發明的另一種兩相流體網絲電容層析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首先根據流道流通截面的形狀和測量精度,布置固定形式的介入式電容傳感器,其電容值為C=2πϵlln(d2d1)]]>式中,ε為絕緣材料的介電常數,l為導電相的潤濕長度,d1為金屬芯的直徑,d2為絕緣線外徑;介入式電容傳感器的絕緣線垂直于管道軸線分布。對應每一條絕緣線,緊接其下游一側,分布多條導線,導線與管道軸線及流體流動方向平行。每個絕緣線和導線的空間交叉點處都有獨立的電容測量電路;2)當兩相流體沿流動方向經過介入式電容傳感器時,若測量端與絕緣線之間被導電相占據,電容測量電路處于接通狀態,從絕緣線和該導線上能夠測量出的一定的電容值;反之若被非導電相占據,則電容測量電路處于開路狀態,從絕緣線和該導線上測量出的電容值接近于零;3)在具體測量各個接點的電容值時,同時對所有的絕緣線與各個導線的測量端的空間交叉點處的電容值進行測量,然后通過電容/電壓轉換、信號放大、A/D轉換確定兩相流體各相組分在整個管道或容器橫截面上的局部分布信息,無須經過圖像重建運算直接獲取兩相流體的實時圖像。
所述實時圖像是兩相流的流型辨識、確定相界面、各相組分在管道橫截面上的濃度分布;還可以布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網絲電容傳感器,確定兩相流體中的離散相的顆粒尺寸、運動軌跡等微尺度參數和兩相流體的總的流量、各分相流量的測量及流體在管道橫截面上速度分布圖像。
網絲電極的分布可以根據流通截面的形狀和測量精度的要求靈活布置。網絲由直徑小于0.2mm的絕緣導線構成。在檢測原理上,每根網絲都相當于一條“投影射線”,其“投影值”等于網絲的電容值。網絲電容器的一極為絕緣線內的金屬芯,另一極則由兩相流體中的導電相(例如,油水兩相流中的水相)與網絲的接觸面或潤濕面而形成,表層的絕緣層充當電極間的電介質。因此這是一種特殊的圓柱形電容器。由于絕緣層非常薄,d2≈d1,所以式(1)中分母的值很小,說明網絲對導電相的潤濕長度l具有極高的靈敏度,相對而言非導電相(例如油水兩相流中的油相)對電容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于是“投影值”(從網絲上測得的電容值)完全取決于“投影路徑”上的導電相含量,而與“路徑”以外的相分布無關,即這種網絲電容的測量場就是一種“硬場”。式(1)所示的關系式已在工程實踐中得到充分的驗證,例如在工業上廣泛應用的單電極電容液位計就是根據該原理而設計的。因此,網絲電容在理論模型和實踐上都有堅實的基礎,將其應用于兩相流層析成像具有切實的可行性,與現有的層析成像方法相比將具有下列明顯的優勢及特點相比其他的層析成像方法,本方法在測量原理上僅要求兩相流體中有一相具有導電性而另一相不導電,除此而外再與流體的其它物性無關,而且導電相的電導率對測量結果也無影響,只要具有導電性即可,因而具有極強的通用性;網絲的形狀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是任意曲線,能夠適應各種特殊流通截面和特殊機構內的測量要求,同時也可以采用數值計算的網格劃分形式,便于發展兩相流的數值計算;靈敏度高,有利于提高檢測精度和檢測電路的抗干擾性;投影值與導電相含量成簡單的比例關系,十分有利于圖像重建,同時也有效地克服了“軟場”特性。另外,由于一層導線外包有絕緣漆,因此不存在兩相流體的電解及極化問題,這也是相比上述現有技術的優勢。
圖1是介入式的網絲電容層析成像系統圖。
圖2是網絲電容傳感器布置形式圖。
圖3是網絲電容傳感器中絕緣線和導線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導電相流體分布與測量的電容之間的關系示意圖,其中a為網絲布置圖,b為a的等效電容電路圖;圖5是一種類似電動機結構的旋轉裝置圖。
圖6是一種自旋轉裝置圖。
圖7是傳感器為固定形式時絕緣線和導線布置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和發明人給出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是依本發明的方法制備的一種介入式的網狀電容層析成像系統,它由三個部分組成介入式電容傳感器、數據采集系統及成像計算機。介入式的電容傳感器布置形式如圖2所示,電容傳感器中布置有絕緣線層1和導線層2,兩層之間相距很近且相互平行,每層的絕緣線1或導線2也彼此平行且垂直固定于可旋轉的傳感器殼體4上,旋轉機構與管道密封相連。這里每根絕緣線1作為電容傳感器中電容的產生極,而它們正后面相對應的導線2則是測量對應電容所用的導線,如圖3所示。絕緣線1外涂有一層很薄的絕緣層1b,絕緣層內的金屬芯1a是電容的一極,絕緣層是介入式電容器的電介質,電容的另一極為流體的中的導電相(例如,氣水兩相流中的水相)與網絲的接觸面或潤濕面而形成。當氣或油等非導電流體充滿整個管道時,從任一組絕緣線和導線上測得的電容接近于0,若流體全部為水等導電流體時,所測的電容值最大為Cmax=2πϵLln(d2d1)]]>從式(2)可以看出,對于每一條絕緣線,在一定的管道直徑下,不論導電相流體的種類,最大值Cmax是個定值。當氣水或油水兩相流體沿流動方向3通過網絲電容傳感器時,就可以測得一個電容值,這個電容值介于0和最大值Cmax之間。具體分析見圖4;圖中1為絕緣線,2是導線,5為兩相流體中的導電相,電容的一極為絕緣線1內的金屬芯,另一極為流體的中的導電相(例如,氣水兩相流中的水相)與絕緣線的接觸面,置于管道中的絕緣線長度為L,d1為金屬芯的直徑,d2為絕緣線外徑。三個導電相液滴與絕緣線接觸,那么通過測量電路測出的電容為Cm=C1+C2+C3=2πϵL1ln(d2d1)+2πϵL2ln(d2d1)+2πϵL3ln(d2d1)=L1+L2+L3LCmax]]>從式(3)可以看出,測量電路測量出的電容值與導電流體與絕緣線接觸的長度成簡單的線性關系。這種測量電路在檢測原理上類似于X射線或γ射線,每根絕緣網絲都相當于一條“投影射線”,其“投影值”等于網絲的電容值,電容值與導電流體與絕緣線接觸的長度成簡單的線性關系。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發明不僅有效地解決了“軟場”問題,而且也克服了絕緣線和導線周圍的導電相流體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另外式(3)所示的簡單線性關系不但具有極高的靈敏度,而且也十分有利于圖像重建運算。
將介入式網絲電容傳感器布置在管道內并通過一定的快速旋轉裝置進行驅動,即可實現高速層析成像。驅動裝置可以如圖5、6所示。圖5中,驅動機構近似于電動機結構,定子11可以為星型連接的三相交流線圈,轉子12通過聯軸器與軸10連接。傳感器通過軸10和軸承及其支撐13支撐于管道內,為了減少驅動機構對傳感器的影響,驅動裝置布置在傳感器的下游。當定子11通電后,形成旋轉磁場,帶動轉子12高速旋轉,使得軸10帶動傳感器高速旋轉。圖6為自旋轉裝置,葉輪14通過軸10與網絲傳感器連接,軸10通過軸承及其支撐13固定在管線內。兩相流體沿流動方向3流動時,帶動葉輪14旋轉,從而驅動網絲傳感器旋轉,旋轉速度取決于流體的流動速度和葉輪結構。以上兩種旋轉裝置中,傳感器殼體4與管線6之間采用填料式密封裝置7進行密封,這種密封裝置既可以保證傳感器的高速旋轉又不會造成傳感器殼體與管線之間兩相流體的泄漏。高速旋轉的傳感器中,每條絕緣線和導線都與殼體上對應的導電環連接,導電環再通過電刷8和導線9將網絲電容的信號引至數據采集系統中,實現信號的導出。在驅動裝置帶動下,介入式網絲電容傳感器對管線中的兩相流體進行高速旋轉掃描,獲取兩相流體在管線橫截面上的各個方向的投影信息,同時計算機根據數據采集系統采集到的“投影數據”進行圖像重建運算,得到測量斷面上的兩相流體流動的實時圖像。網絲的數目和形狀可以根據流通截面的形狀和測量精度的要求靈活布置(如布置成蜘蛛網的形狀等等,網絲的稀疏也可以隨測量精度及時間分辨率的要求做適當的調整),也可以不與流動方向垂直而成一定的夾角。
數據采集系統包括電容/電壓轉換器、信號放大器及A/D轉換器,由成像計算機控制,這種數據采集系統在非介入式的電容層析成像系統已成熟應用。
本發明的介入式電容傳感器也可以是固定形式,這種層析成像方法無須圖像重建運算,可以直接實時成像。介入式電容傳感器的網絲布置如圖7所示,絕緣線1垂直于管道軸線分布。對應每一條絕緣線1,緊接其下游一側,分布多條導線2。導線2與管道軸線及流體流動方向3平行,導線之間的間距為1mm左右,測量端2a與絕緣線1之間的間隙為1mm左右,具體值與流體的特性有關。為了消除導線2的測量端1a外周流體對電容測量結果的影響,提高測量精度,導線2只有在測量端2a處金屬芯是裸露的,其他地方都包有絕緣層。當兩相流體沿流動方向3經過電容傳感器時,若測量端2a與絕緣線1之間被導電相5占據,電容測量電路處于接通狀態,從絕緣線1和該導線2上能夠測量出的一定的電容值;反之若被非導電相占據,則電容測量電路處于開路狀態,從絕緣線1和該導線2上測量出的電容值接近于零。在具體測量各個接點的電容值時,通過控制電路,同時對所有的絕緣線1與各個導線2的測量端的空間交叉點處的電容值進行測量,確定兩相流體各相組分在整個管道或容器橫截面上的局部分布信息,無須經過圖像重建運算直接獲取兩相流體的實時圖像。這種介入式電容傳感器系統由于每個接點處的投影數據獨立采集,因此相互影響較小而且所需的數據采集時間短,成像精度高且速度更快。
通過上述兩種層析成像方法,可以實現對兩相流體的實時成像,用于流型辨識、確定相界面、各相組分在管道橫截面上的濃度分布等;布置同方式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介入式網絲電容傳感器,確定兩相流體中的離散相的顆粒尺寸、運動軌跡等微尺度參數;結合相關測量技術,實現對兩相流體的總的流量、各分相流量的測量及流體在管道橫截面上速度分布的實時測量。
權利要求
1.一種兩相流體網絲電容層析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首先根據流道流通截面的形狀和測量精度,布置固定形式的介入式電容傳感器,其電容值為C=2πϵlln(d2d1)]]>式中,ε為絕緣材料的介電常數,l為導電相的潤濕長度,d1為金屬芯的直徑,d2為絕緣線外徑;所述的介入式網絲電容傳感器的網絲由直徑小于0.2mm的絕緣導線構成;其中布置有絕緣線層和導線層,兩層之間相距很近且相互平行,每層的絕緣線或導線也彼此平行且垂直固定于可旋轉的傳感器殼體上,旋轉機構與管道密封相連;每根絕緣線作為電容傳感器中電容的產生極,而它們正后面相對應的導線則是測量對應電容所用的連接導線;介入式電容傳感器的絕緣線垂直于管道軸線分布;每個接點處都有獨立的電容測量電路,對應每一條絕緣線,緊接其下游一側,分布多條導線,導線與管道軸線及流體流動方向平行;2)當兩相流體沿流動方向經過介入式電容傳感器時,若測量端與絕緣線之間被導電相占據,電容測量電路處于接通狀態,從絕緣線和該導線上能夠測量出的一定的電容值;反之若被非導電相占據,則電容測量電路處于開路狀態,從絕緣線和該導線上測量出的電容值接近于零;3)在具體測量各個接點的電容值時,同時對所有的絕緣線與各個導線的測量端的空間交叉點處的電容值進行測量,確定兩相流體各相組分在整個管道或容器橫截面上的局部分布信息,無須經過圖像重建運算即可直接獲取兩相流體的實時圖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相流體網絲電容層析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時圖像是兩相流的流型辨識、確定相界面、各相組分在管道橫截面上的濃度分布;還布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介入式網絲電容傳感器,確定兩相流體中的離散相的顆粒尺寸、運動軌跡微尺度參數和兩相流體的總的流量、各分相流量的測量及流體在管道橫截面上速度分布圖像。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相流體網絲電容層析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式網絲電容傳感器的絕緣線層和導線層,其形狀是直線或者是任意曲線。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兩相流體網絲電容層析成像方法,介入式網絲電容的每根絕緣網絲都為一條投影射線,其投影值等于網絲的電容值,介入式網絲電容器的一極為絕緣線內的金屬芯,另一極則由兩相流體中的導電相與網絲的接觸面或潤濕面而形成,表層的絕緣層充當電極間的電介質,并確定其電容值;通過電動旋轉或自旋轉驅動裝置帶動,介入式網絲電容傳感器對管線中的兩相流體進行高速旋轉掃描,獲取兩相流體在管線橫截面上的各個方向的投影信息,得到兩相流體流動的實時圖像。介入式電容傳感器也可以是固定形式,通過測量空間交叉點處的電容值,確定兩相流體各相組分在整個管道或容器橫截面上的局部分布信息,無須經過圖像重建運算直接獲取兩相流體的實時圖像。
文檔編號G01R27/26GK1854726SQ200610074260
公開日2006年11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29日
發明者張修剛, 王棟, 林宗虎 申請人:西安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