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電子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衡器,特別是一種連續自動電子秤。
如
圖1所示,物料經下料槽(1)同時進入兩個相同的稱量裝置進行計量,完成計量的稱量裝置處于等待狀態,然后由程序控制投料,放出的物料經下料盆(12)輸出,進入下一工序。所述的稱量裝置是由下料控制管道(2)和稱重料斗(9)組成,所述的下料控制管道(2)出口端固定有分別由粗計氣缸(6)和精計氣缸(4)驅動的粗計料門(7)和精計料門(5),以控制物料流速,在各個下料控制管道的底部之間安裝有振動器(3),以達到將物料順利分流到各管道的目的;所述的稱重料斗(9)安裝在下料控制管道(2)出口的正下方,并通過其稱重傳感器(11)與底座支架相連接,稱重料斗底部裝有由卸料氣缸(10)驅動的卸料門(8)。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電控部分,采用分層分布的自動控制方法,下層的稱重傳感器(11)和(13)分別將重量轉變為模擬信號傳送給智能稱重控制節點(22)和(23),各個智能稱重控制節點獨立對收到的信號由微機進行程序處理后,再將數據和控制信號發往上層的可編程控制器(21),可編程控制器(21)同時接收放料信號,經內部程序處理后直接發出控制指令,分別控制各個下料控制的粗計料門氣閥、精計料門氣閥和稱重料斗的卸料門氣閥,在確保計量的準確性和穩定性的情況下保證稱重裝置按設定的程序連續地并各自循環工作。本實用新型的數據顯示可采用以下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人機界面(24)直接與可編程控制器(21)聯接,顯示數據和更改設定參數第二種方法是各個稱重控制節點都聯接數據顯示器,以顯示各自的計量狀態和輸入參數。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采用第二種方法顯示數據。
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控部分的控制單元框圖。
其中1——下料槽 10——卸料氣缸2——下料控制管道 11——稱重傳感器3——振動器 12——下料盆4——精計氣缸 13——稱重傳感器5——精計料門 21——可編程控制器6——粗計氣抽缸 22——智能稱重控制節點7——粗計料門 23——智能稱重控制節點8——卸料門 24——人機界面9——稱重料斗通過以上闡述可清楚地得知,本方案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稱重裝置進行連續的、不間斷的計量,當其中一個稱重裝置實施投料時,其他的稱重裝置進行定量計量,各個交替工作,使投料不斷進行,而且本設計可根據物料的流動性和計量速度的要求靈活地增加稱量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分層分布控制設計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缺點。使高速度與高精度的電子計量得以實現,由本實施例的實施效果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是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的。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電子秤,包括機械部分和電控部分,其特征在于(1)、機械部分有一個下料槽(1),下料槽的末端連接均勻分布有兩條或兩條以上的下料控制管道(2),各下料控制管道自上向下向外延伸,并且在出口處連接一個粗計料門(7)和精計料門(5),下料控制管道(2)的底部連接處均裝有一個振動器(3),對應每個下料控制管道出口的正下方都有一個底部帶卸料門(8)和卸料氣缸(10)的稱重料斗(9),每個稱重料斗(9)的下方均連接一個稱重傳感器(11),各個稱重料斗的下方有一個固定在底座和支架上的圓錐型下料盆(12);(2)、電控部分采用分層分布設計,其下層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智能稱重控制節點(22、23),上層有一個可編程控制器(21),把信號和數據經程序處理后直接對外發出控制指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電子秤,其特征是粗計料門(7)和精計料門(5)分別由粗計氣缸(6)和精計氣缸(4)驅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由機械部分和電控部分組成,機械部分采用氣動方法驅動,通過下料槽、下料控制管道、振動器、粗精計料門、粗精氣缸、稱重料斗、卸料門、卸料氣缸完成物料的稱重和輸送,其電控部分是采用可編程控制器和微機處理結合程序控制,以完成物料的稱量和各個單元的控制,本實用新型特別適用于食品、化工、制藥等行業的粉末狀和顆料狀物料的連續自動稱量,具有計量精度高,計量速度快,自動化水平高的特點。
文檔編號G01G23/18GK2527986SQ02226409
公開日2002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26日
發明者饒文輝 申請人:饒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