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振弦式應變傳感器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一、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巖土工程(包括水利水電工程、市政建設、各類建筑、公路、鐵路、橋梁工程等)的質量檢測以及長期的安全監測的裝置。特別是一種主要測量混凝土內部的應變量、混凝土表面的應變量、鋼筋的應變量以及各種鋼結構件的應變量的振弦式應變傳感器。
二背景技術:
巖土工程的工作環境惡劣,施工干擾大,對所用傳感器要求嚴格。目前國產同類產品使用銅質波紋管,這種波紋管的壁厚只有0.2毫米,所以極易損壞,可靠性低;進口的同類產品是將振弦直接固定于端盤,兩端盤均可轉動,以致振弦容易扭轉,影響正常工作。
三
發明內容
1、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性能可靠、軸向變形較大而徑向變形小的振弦式應變傳感器。
2、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振弦式應變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盤、后端盤、振弦和外護管,其特征在于該傳感器還包括振弦支架,前端盤和后端盤連接在振弦支架的兩端,振弦安裝在振弦支架的軸向通孔內,在振弦支架上設有使振弦支架產生軸向位移的槽溝。
所述的槽溝,由多個(一般為2~6個)槽溝構成一組梁結構,每組梁結構的槽溝的槽口方向相反。
所述的梁結構由2~4組構成。在于外護管的一端固定在振弦支架上,另一端套在前端盤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先將振弦固定于一個可軸向變形的振弦支架中,這種支架整體含有若干組梁結構,當它受到軸向力作用時,梁結構產生撓曲,支架兩端之間產生位移,振弦的頻率隨之變化,即可完成測量;將振弦支架安裝在鋼質護管內,可使它的軸向變形較大而徑向變形非常小,從而滿足了應變傳感器需要軸向剛度小和徑向剛度大的要求。
3、有益的效果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是由于采用了振弦支架,使應變傳感器的性能更加穩定,靈敏度和精度都有大幅度提高,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而且便于生產、提高效率。
四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前端盤,2-后端盤,3-振弦,4-外護管,5-振弦支架,6-槽溝五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制作的振弦式應變傳感器,包括前端盤1、后端盤2、振弦3、外護管4和振弦支架5。振弦支架5由一圓柱體平行對稱地截去兩邊后形成,其中心軸向設有一放置振弦3的通孔,在其上設有三組梁結構,每一組梁結構由兩個徑向槽溝6組成,相鄰兩個槽溝的槽口一個向上一個向下。先將振弦3用固定裝置安裝在振弦支架5的軸向通孔內,然后將后端盤2和外護管4螺旋固定在振弦支架5的一端,再將前端盤1插入外護管4的另一端并與振弦支架5的另一端螺旋固定即可。使用時,將前后端盤分別固定在兩被測物體上,當兩被測物體間產生位移時,通過振弦支架的軸向壓縮或拉伸改變振弦的振動頻率,從而測量出被測物體間的位移變化量。
權利要求1.一種振弦式應變傳感器,包括前端盤(1)、后端盤(2)、振弦(3)和外護管(4),其特征在于該傳感器還包括振弦支架(5),前端盤(1)和后端盤(2)連接在振弦支架(5)的兩端,振弦(3)安裝在振弦支架(5)的軸向通孔內,在振弦支架(5)上設有使振弦支架(5)產生軸向位移的槽溝(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振弦式應變傳感器,其特征在于由2~6個槽溝(6)構成一組梁結構,每組梁結構的槽溝的槽口方向相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振弦式應變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結構由2~4組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振弦式應變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外護管(4)的一端固定在振弦支架(5)上,另一端套在前端盤(1)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振弦式應變傳感器,包括前端盤、后端盤、振弦和外護管,其特征在于該傳感器還包括振弦支架,前端盤和后端盤連接在振弦支架的兩端,振弦安裝在振弦支架的軸向通孔內,在振弦支架上設有使振弦支架產生軸向位移的槽溝。由2~6個槽溝構成一組梁結構,每組梁結構的槽溝的槽口方向相反。梁結構由2~4組構成。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于采用了振弦支架,使應變傳感器的性能更加穩定,靈敏度和精度都有大幅度提高,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而且便于生產、提高效率。
文檔編號G01B5/30GK2539143SQ0222053
公開日2003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14日
發明者徐斌 申請人: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