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水管式沉降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利工程儀表,特別是一種雙水管式沉降儀。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方案,只要將沉降測頭排水管與進水管兩根管路的構造,改成兩根溢流方向相反的連通管,就能解決順利排水的問題,這就是雙水管式沉降儀的設想,也是雙水管式的技術關鍵。雙水管式沉降儀,由沉降測頭、管路、測量裝置和供水、排水系統組成,沉降測頭是在一個密封圓筒內設置兩根豎管和一個排水管接口,兩根豎管分別稱為溢水管和通氣管,管路中的進水管、通氣管和排水管,其一端分別與沉降測頭的溢水管、通氣管和排水管接口連接,另一端通入觀測房,進水管與測量裝置的測量水管和供水系統連接,通氣管管口向下置于地面以上處,其特征是排水管的管口處設置升降裝置(例如將管口固定于升降架上或在管口設置懸掛鉤,另外設置懸掛架),使管口低于量水管水位,高于沉降測頭密封圓筒的底部。這種構造使沉降測頭密封圓筒的底部形成一個積水區,密封圓筒的底部平面與排水管口平面之間的距離,為排水水位。也就是說排水管口平面與量水管口平面之間的距離,等于溢水管口與排水位之間的距離。這種構造使沉降測頭排水管與進水管兩根管路的成為兩根溢流方向相反的連通管,使排水管中的水也和進水管中的水一樣沒有氣泡而充滿管內,則無論管路有無反坡,甚至管路彎曲,只要有水頭差,管路中的水照樣能連續流動,順利排出。由于排水管成為連通管,其管徑要求可以減小,所以本申請的優化方案是排水管的管徑與進水管管徑相同。
本申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壩體內部沉降分布不均勻,造成管線內出現反坡,使排水管內出現氣泡造成排水不暢的難題,使排水管中的水也和進水管中的水一樣沒有氣泡而充滿管內,則無論管路有無反坡,甚至管路彎曲,只要有水頭差,管路中的水照樣能連續流動,順利排出,提高了測值的可靠性。本申請同時解決了傳統水管式沉降儀埋設時的難題,新結構的沉降儀埋設溝不需要管路坡降,節省開挖方量和埋設時間,提高回填壓實質量,節省工程投資。以水布埡為例,若用傳統水管式沉降儀埋設,以管路長度520m、埋設溝底寬2.5m計,按1%埋設坡降估算,其開挖方量和回填方量各為19208m3;采用雙水管式沉降儀,無坡降埋設,其開挖方量和回填方量各為2308m3,只為前者的12%。兩者比較,可節省開挖方量和回填方量各為16900m3。由此可見,其技術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十分明顯的,雙水管式沉降儀有廣闊的應用前途。消除了埋設管路時1%的埋設坡降要求,這不僅可以降低埋設難度,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減少埋設工程的土方量,從而大幅度地降低費用,并節約了工期,使大壩提前發電,所取得的經濟效益更是十分巨大的。
權利要求1.一種雙水管式沉降儀,由沉降測頭、管路、測量裝置和供水、排水系統組成,沉降測頭是在密封圓筒內設置溢水管、通氣管和排水管接口,管路中的進水管、通氣管和排水管,其一端分別與沉降測頭的溢水管、通氣管和排水管接口連接,另一端通入觀測房,進水管與測量裝置的測量水管和供水系統連接,通氣管管口向下置于地面以上處,其特征是排水管的管口處設置升降裝置,管口低于量水管水位,高于沉降測頭密封圓筒的底部。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水管式沉降儀,其特征是排水管管口處升降裝置為排水管的管口固定于升降架上。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水管式沉降儀,其特征是排水管的管徑與進水管管徑相同。
專利摘要雙水管式沉降儀,由沉降測頭、管路、測量裝置和供水、排水系統組成,沉降測頭是在密封圓筒內設置溢水管、通氣管和排水管接口,管路中的進水管、通氣管和排水管,其一端分別與沉降測頭的溢水管、通氣管和排水管接口連接,另一端通入觀測房,進水管與測量裝置的測量水管和供水系統連接,通氣管管口向下置于地面以上,特征是排水管的管口可以升降,管口低于量水管水位,高于密封圓筒的底部,進水管與排水管管徑相同。本申請解決了排水管排水不暢的難題,無論管路有無反坡,甚至管路彎曲,排水管中的水都能連續流動,順利排出,提高了測值的可靠性。本申請的沉降儀埋設溝不需要管路坡降,節省開挖方量和埋設時間,提高回填壓實質量,節省工程投資。
文檔編號G01N9/00GK2522851SQ0126318
公開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請日期2001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01年10月12日
發明者李澤崇, 唐彤芝 申請人:水利部交通部電力工業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