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空氣輸送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壓縮空氣輸送系統,屬于玻璃生產安全設備領域。其特征在于:第一壓縮空氣輸送系統、第二壓縮空氣輸送系統之間通過分氣缸連接管路(11)連接,第一壓縮空氣輸送系統為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以及與之相連的第一分氣缸(10),第二壓縮空氣輸送系統為螺桿機(17)以及與之相連的第二分氣缸(15),儀表氣體供應裝置通過儀表氣體管路(21)與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相連為其提供儀表氣體,儀表氣體管路(21)上同時連接有儀表氣體輔助供應裝置。通過本壓縮空氣輸送系統,利用現場常備的液氮罐作為離心式壓縮機的儀表氣體,使離心式壓縮機快速啟動,同時未對第二分氣缸儀表氣體的正常輸送造成影響。
【專利說明】壓縮空氣輸送系統
【技術領域】
[0001]壓縮空氣輸送系統,屬于玻璃生產安全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如圖2所示的管路連接圖在正常工作時,螺桿機17輸出的壓縮空氣進入第二分氣缸15內,通過第二分氣缸15為后續工序提供壓縮空氣;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輸出地壓縮空氣經第二閥門5進入第一分氣缸10內,通過第一分氣缸10為后續工序提供壓縮空氣。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輸出的壓縮空氣首先進入純化器2內,通過純化器2為另外的工序提供壓縮空氣(圖中未畫出),由于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和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在啟動時需要儀表氣體,所以在純化器2的一側開設有一管路同時連接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和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為其提供儀表氣體,即通過純化器2將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輸出的壓縮空氣的一部分作為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和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的儀表氣體。
[0003]圖2所示的各設備在正常使用過程中如果發生停電現象再次啟動后,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和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內無儀表氣體供應因而無法正常工作。現有的解決方法為打開螺桿機17以及第五閥門8、第七閥門12、第六閥門9,由螺桿機17輸出的壓縮空氣經第二分氣缸15、分氣缸連接管路11和第一分氣缸10進入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和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作為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和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的儀表氣體使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和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恢復正常工作。
[0004]該方法有如下缺陷:(I)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和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啟動速度過慢,導致供氣速度太慢,不能在第一時間把儀表氣體供給后續工序。(2)在利用螺桿機17作為壓縮空氣供氣時,需要關閉第八閥門13和第九閥門14,同時影響了后續生產。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在停電后快速啟動,同時不會對生產造成影響的壓縮空氣輸送系統。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壓縮空氣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壓縮空氣輸送系統、第二壓縮空氣輸送系統,第一壓縮空氣輸送系統、第二壓縮空氣輸送系統之間通過分氣缸連接管路連接,第一壓縮空氣輸送系統為第二離心式壓縮機以及與之相連的第一分氣缸,第二壓縮空氣輸送系統為螺桿機以及與之相連的第二分氣缸,儀表氣體供應裝置通過儀表氣體管路與第二離心式壓縮機相連為其提供儀表氣體,儀表氣體管路上同時連接有儀表氣體輔助供應裝置。
[0007]優選的,所述的儀表氣體供應裝置包括第一離心式壓縮機以及純化器,第一離心式壓縮機的出口與純化器的出口相連,純化器的一個出口串聯第一閥門之后通過儀表氣體管路同時連接:儀表氣體輔助供應裝置、第一離心式壓縮機以及第二離心式壓縮機的儀表氣體入口。
[0008]優選的,所述的儀表氣體輔助供應裝置包括通過管路依次相連的液氮罐和汽化器,汽化器的出口與第十一閥門的一端相連,第十一閥門的另一端與所述的第六閥門聯通。
[0009]優選的,所述的分氣缸連接管路上串聯連接有第五閥門和第七閥門。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壓縮空氣輸送系統,可以在停電之后的再次啟動時,利用現場常備的液氮罐作為離心式壓縮機的儀表氣體,避免了現有技術中需要使用第二分氣缸內的氣體作為儀表氣體進行啟動,使離心式壓縮機快速啟動,同時未對第二分氣缸儀表氣體的正常輸送造成影響,保證了生產的延續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壓縮空氣輸送系統結構不意圖。
[0012]圖2為現有技術儀表氣體輸送管路示意圖。
[0013]其中:1、第一離心式壓縮機2、純化器3、第二離心式壓縮機4、第一閥門5、第二閥門6、第三閥門7、第四閥門8、第五閥門9、第六閥門10、第一分氣缸11、分氣缸連接管路12、第七閥門13、第八閥門14、第九閥門15、第二分氣缸16、第十閥門17、螺桿機18、第十一閥門19、汽化器20、液氮罐21、儀表氣體管路。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15]圖1中箭頭方向表示儀表氣體的流向。如圖1所示,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的出口連接純化器2的入口,純化器2右側的出口通過管路串聯第一閥門4后分為三路:一路連接第十一閥門18的一端,第二路連接儀表氣體管路21,儀表氣體管路21的另一端同時連接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和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為其輸送儀表氣體;第三路串聯第六閥門9后與第一分氣缸10的底部相連,第十一閥門18的另一端通過管路依次串聯連接汽化器19和液氮罐20。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的出口串聯第二閥門5之后連接到第一分氣缸10的頂部。
[0016]第一分氣缸10的頂部分別通過管路連接第三閥門6和第四閥門7的一端,第三閥門6和第四閥門7的另一端分別連接后續需要壓縮氣體的工序。第一分氣缸10的頂部同時通過管路連接第五閥門8的一端,第五閥門8的另一端通過分氣缸連接管路11連接位于第二分氣缸15頂部的第七閥門12的一端,第七閥門12的另一端通過管路連接第二分氣缸15。
[0017]第二分氣缸15頂部通過管路分別連接第八閥門13和第九閥門14的一端,第八閥門13和第九閥門14的另一端分別連接后續需要壓縮氣體的工序。第二分氣缸15的頂部同時通過管路串聯第十閥門16后與螺桿機17相連。
[0018]具體工作過程及原理如下:在正常工作時,第五閥門8、第六閥門9以及第七閥門12關閉,通過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向第一分氣缸10提供儀表氣體,儀表氣體進入第一分氣缸10之后再次經過第三閥門6和第四閥門7分別送至后續工序。與此同時,螺桿機17工作并向第二分氣缸15提供儀表氣體,儀表氣體進入第二分氣缸15之后再次經過第八閥門13和第九閥門14分別送至后續工序。
[0019]一旦發生停電狀況需要再次啟動時,由于螺桿機17啟動時不需要借助外部的壓縮空氣,所以螺桿機17完成再次啟動之后繼續向第二分氣缸15內輸送壓縮空氣,壓縮空氣進入第二分氣缸15之后再次經過第八閥門13和第九閥門14分別送至后續工序。
[0020]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和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在停電后的再次啟動時需要借助外部的壓縮空氣,此時打開第十一閥門18,液氮罐20內的液態氮氣經汽化器19氣化之后作為外部的壓縮空氣進入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和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內輔助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和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啟動,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和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完成啟動之后關閉第十一閥門18,由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和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向第一分氣缸10提供壓縮空氣,壓縮空氣進入第一分氣缸10之后再次經過第三閥門6和第四閥門7分別送至后續工序。
[0021]避免了現有技術中需要借助螺桿機17產生的氣體作為儀表氣體進入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和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時啟動時間較長的缺點,同時不影響第二分氣缸15的正常工作。
[0022]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壓縮空氣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壓縮空氣輸送系統、第二壓縮空氣輸送系統,第一壓縮空氣輸送系統、第二壓縮空氣輸送系統之間通過分氣缸連接管路(11)連接,第一壓縮空氣輸送系統為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以及與之相連的第一分氣缸(10),第二壓縮空氣輸送系統為螺桿機(17)以及與之相連的第二分氣缸(15),儀表氣體供應裝置通過儀表氣體管路(21)與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 )相連為其提供儀表氣體,儀表氣體管路(21)上同時連接有儀表氣體輔助供應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空氣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儀表氣體供應裝置包括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以及純化器(2),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的出口與純化器(2)的出口相連,純化器(2)的一個出口串聯第一閥門(4)之后通過儀表氣體管路(21)同時連接:儀表氣體輔助供應裝置、第一離心式壓縮機(I)以及第二離心式壓縮機(3)的儀表氣體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壓縮空氣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儀表氣體輔助供應裝置包括通過管路依次相連的液氮罐(20)和汽化器(19),汽化器(19)的出口與第十一閥門(18)的一端相連,第十一閥門(18)的另一端與所述的第六閥門(9)聯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縮空氣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氣缸連接管路(11)上串聯連接有第五閥門(8)和第七閥門(12)。
【文檔編號】F17D3/01GK204062488SQ201420377445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9日
【發明者】黃啟勇 申請人:山東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滕州金晶玻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