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摩擦阻尼器內筒壓力外部蝸輪蝸桿調節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阻尼器內筒壓力外部蝸輪蝸桿調節裝置,它包括增壓室、活塞、調壓滑塊、增壓彈簧、螺紋軸、角接觸球軸承、蝸輪、蝸桿、電機。所述增壓室為長端敞口的中空結構,在所述增壓室內腔中安裝有活塞和調壓滑塊,活塞和調壓滑塊之間安裝有增壓彈簧,調壓滑塊中間開有螺紋孔與螺紋軸相連接,所述螺紋軸通過角接觸球軸承被安裝在增壓室中,螺紋軸下部安裝有蝸輪,與所述蝸輪嚙合的蝸桿安裝在增壓室下部,所述蝸桿一段與電動機相連。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在阻尼器工作狀態下對其阻尼特性進行調節。
【專利說明】
一種摩擦阻尼器內筒壓力外部蝸輪蝸桿調節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擦阻尼器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阻尼器內筒壓力外部蝸輪蝸桿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振動廣泛存在多個領域中。例如,在機械加工領域,由于振動使得加工出的零件精度降低;在建筑領域,由于自然災害會使得建筑物遭到破壞;振動還會帶來噪聲,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等。振動已經成為制約多個領域發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很多情況下振動現象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采取合理的控制結構來減小振動至關重要。
[0003]現存摩擦阻尼器工作原理主要是:靠摩擦體與缸體之間產生摩擦來更好的達到減振的效果。為保證摩擦體與缸體之間的摩擦力,有時需要在摩擦阻尼器上設置外部增壓裝置,以使得在發生小位移的震動時,摩擦體也可與缸體之間產生摩擦力以抵抗震源的作用力。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阻尼器內筒壓力外部蝸輪蝸桿調節裝置。這種外部調節裝置可以實現對摩擦阻尼器內部油液壓力的外部主動調節,可以實現在阻尼器工作狀態下對其阻尼特性進行調節。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阻尼器內筒壓力外部蝸輪蝸桿調節裝置,它包括增壓室、活塞、調壓滑塊、增壓彈簧、螺紋軸、角接觸球軸承、蝸輪、蝸桿、電機。所述增壓室為長端敞口的中空結構,在所述增壓室內腔中安裝有活塞和調壓滑塊,活塞和調壓滑塊之間安裝有增壓彈簧,調壓滑塊中間開有螺紋孔與螺紋軸相連接,所述螺紋軸通過角接觸球軸承被安裝在增壓室中,螺紋軸下部安裝有蝸輪,與所述蝸輪嚙合的蝸桿安裝在增壓室下部,所述蝸桿一段與電動機相連。
[0006]進一步地,所述調壓滑塊中間開有螺紋孔。
[0007]進一步地,所述螺紋軸上部有傳動螺紋。
[0008]進一步地,所述螺紋軸與電動機之間的傳動方式為蝸輪蝸桿傳動。
[0009]進一步地,蝸桿通過電動機驅動。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摩擦阻尼器內筒壓力外部調節裝置,通過電動機帶動蝸桿轉動,可以調節活塞與調整滑塊之間的距離,進而調節增壓彈簧的預緊力。活塞上方對摩擦阻尼器中的油液有一定的壓力,以保證在受到減小震源的影響時,摩擦體與缸體之間具有足夠的正壓力。由于是電動機驅動蝸輪,因此能夠實現對摩擦阻尼器內筒壓力的外部主動調節,實現在阻尼器工作狀態下對其阻尼特性進行調節。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不意圖;
[0012]圖2為圖1的右視剖面圖;
[0013]圖3為增壓室剖面圖;
[0014]圖4為增壓室三維圖;
[0015]圖5為調壓滑塊剖面圖;
[0016]圖6為調壓滑塊三維圖;
[0017]圖7為螺紋軸正視圖;
[0018]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0019]圖中:I增壓室,2活塞,3增壓彈簧,4螺紋軸,5調壓滑塊,6角接觸球軸承,7蝸輪,8蝸桿,9螺母,10下底座,11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如圖1至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I增壓室、2活塞、3增壓彈簧、4螺紋軸、5調壓滑塊、6角接觸球軸承、7蝸輪、8蝸桿、9螺母、10下底座、11電機。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0021]如圖1、圖2所示,增壓室I為兩端敞口的圓柱形金屬件,增壓室I內部裝有活塞2和調壓滑塊5,活塞2與調壓滑塊5之間裝有增壓彈簧3,活塞2上面充滿液壓油,調壓滑塊5中部開有螺紋通孔,增壓室I下端有蝸桿8、蝸輪7,蝸桿一端與電機相連接,蝸輪7安裝在螺紋軸4的下端,螺紋軸4通過角接觸球軸承安裝在增壓室I內部,螺紋軸4上端有傳動螺紋與調壓滑塊5螺紋通孔配合連接。
[0022]如圖5、圖6所示,調壓滑塊5中間開有螺紋通孔,如圖7所示,螺紋軸4上部有傳動螺紋,傳動螺紋與螺紋通孔配合連接,當電機11帶動蝸桿8旋轉時,由于蝸桿8與蝸輪7之間的嚙合作用,蝸輪7也會轉動,從而帶動螺紋軸4旋轉,調壓滑塊5與螺紋軸4之間通過螺紋連接,當螺紋軸4轉動時調壓滑塊5可以實現上下移動,從而調壓滑塊5可以實現對增壓彈簧3的壓縮,當調壓滑塊5向上移動時增壓彈簧3被壓縮,活塞2上部的液壓油壓力增大,當調壓滑塊5向下移動時增壓彈簧3壓縮量減小,活塞2上部的液壓油壓力減小。這樣就實現了通過外部調節改變摩擦阻尼器內部油液壓力的功能。
[0023]下面以一種摩擦阻尼器為例進行說明。
[0024]如圖8所示,摩擦阻尼器包括上殼體121、作動桿122、上蓋123、脹緊內套124、脹緊外套125、內筒126、橡膠體127和螺旋摩擦板128,內筒126為圓筒狀結構且豎直放置,內筒的下部通過螺紋與增壓室I連接,增壓室的上端敞口,且增壓室的上端與內筒的內壁螺紋連接。在內筒的外壁上設有若干組通油孔,若干組通油孔沿內筒的軸向設置,每組的通油孔沿周向均勻設置,通油孔的作用是用來傳遞油液壓力。在內筒的外壁上設有環形的突起,突起與內筒頂部之間的距離大于突起與內筒底部之間的距離,在突起上方的內筒上套有橡膠體127,橡膠體127為圓筒形結構,橡膠體的內壁與內筒的外壁接觸,在橡膠體的外壁上安裝有螺旋摩擦板128,螺旋摩擦板為螺旋狀的金屬件。在橡膠體127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一個密封機構,密封機構由脹緊內套124和脹緊外套125組成,脹緊內套為圓臺形的中空結構,脹緊內套的內壁為圓柱形,脹緊內套的內壁與橡膠體的外壁接觸,在脹緊內套上設有一條形的缺口。脹緊外套為環形結構,脹緊外套的內壁為圓臺形,脹緊內套的外壁與脹緊外套的內壁接觸。在脹緊外套125的上設有內螺紋,上方的脹緊外套與上蓋123螺紋連接,下方的脹緊外套與突起螺紋連接。上蓋包括上下設置并固連的兩個圓柱體,脹緊外套與上部圓柱體螺紋連接。上蓋可以一體成型,也可以單獨制造上部圓柱體和下部圓柱體,然后焊接固定。當旋轉脹緊外套125時,脹緊外套便與脹緊內套124之間產生壓力,由于缺口的存在脹緊內套收縮,進而壓緊橡膠體127,使得橡膠體與內筒緊密接觸。
[0025]在上蓋的下部圓柱體上也設有外螺紋,內筒126的上部與上蓋123的下部螺紋連接,上蓋123的軸線上開有圓形的通孔用來安裝作動桿122,作動桿為圓形的金屬桿,在作動桿的頂部固定有上殼體121,上殼體的下端敞口,作動桿與上蓋之間密封良好。上殼體、作動桿、內筒、橡膠體和螺旋摩擦板共軸線設置。
[0026]安裝時,增壓室的下部通過螺紋與下底座10相連,下底座通過鉸鏈與地基相連,上殼體上部通過鉸鏈與震源相連。工作時,震源帶動上殼體振動,施加在上殼體的作用力作用于作動桿上,作動桿穿過端蓋后插入到內筒中,由于內筒里充滿油液,當作動桿隨上殼體的運動壓入內筒中時,油液壓力增高通過內筒上的通油孔作用在橡膠體上,使橡膠體發生變形,橡膠體的直徑增大使得套在橡膠體外部的螺旋摩擦板的公稱直徑增大,這時螺旋摩擦板與上殼體內壁之間產生擠壓摩擦,產生摩擦阻尼力以達到減震的效果。作動桿壓入內筒中的長度越大,內筒中的油液壓力越大,螺旋摩擦板與上殼體之間的摩擦力越大,這樣該摩擦阻尼器可以根據外部載荷大小自動調整摩擦阻尼力的大小,以產生相應大小的摩擦力。摩擦阻尼力隨振幅的改變而變化,振源消除后螺旋摩擦板恢復原狀,提高了螺旋摩擦板的使用壽命。由于是電機驅動增壓裝置,所以阻尼器可以在工作狀態下調節內筒中的油液壓力,進而可以在工作狀態下改變阻尼器的阻尼特性。
【主權項】
1.一種阻尼器內筒壓力外部蝸輪蝸桿調節裝置,它包括增壓室、活塞、調壓滑塊、增壓彈簧、螺紋軸、角接觸球軸承、蝸輪、蝸桿、電機,所述增壓室為長端敞口的中空結構,在所述增壓室內腔中安裝有活塞和調壓滑塊,活塞和調壓滑塊之間安裝有增壓彈簧,調壓滑塊中間開有螺紋孔與螺紋軸相連接,所述螺紋軸通過角接觸球軸承被安裝在增壓室中,螺紋軸下部安裝有蝸輪,與所述蝸輪嚙合的蝸桿安裝在增壓室下部,所述蝸桿一段與電動機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阻尼器內筒壓力外部蝸輪蝸桿調節裝置,其特征是,調壓滑塊中間開有螺紋孔。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阻尼器內筒壓力外部蝸輪蝸桿調節裝置,其特征是,螺紋軸上部有傳動螺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阻尼器內筒壓力外部蝸輪蝸桿調節裝置,其特征是,螺紋軸與電動機之間的傳動方式為蝸輪蝸桿傳動。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阻尼器內筒壓力外部蝸輪蝸桿調節裝置,其特征是,蝸桿通過電動機驅動。
【文檔編號】F16F9/44GK205689674SQ201620297780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2日 公開號201620297780.5, CN 201620297780, CN 205689674 U, CN 205689674U, CN-U-205689674, CN201620297780, CN201620297780.5, CN205689674 U, CN205689674U
【發明人】周巖, 趙東, 范壯壯
【申請人】濟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