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墊圈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墊圈,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所述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均為梯形臺狀墊圈,所述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的中心均設有通孔,所述第一墊圈的第一上底面的尺寸大于第一下底面的尺寸,所述第二墊圈的第二上底面的尺寸小于第二下底面的尺寸,所述第一下底面與第二上底面通過防震膠粘劑連接固定使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一起形成中部內凹式的墊圈。本實用新型墊圈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減震效果好和有吸收噪音功能等優點。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墊圈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墊圈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墊圈。
【背景技術】
[0002]墊圈是指在被連接件與螺母之間的零件,一般為扁平形的金屬環,對于安裝在靜止被連接件與螺母之間的墊圈,其用來保護被連接件的表面不受螺母擦傷,分散螺母對被連接件的壓力,而對于安裝在震動件上的墊圈,其除了上述作用外,還起到減震的作用。常見的墊圈,包含墊圈本體,所述墊圈本體呈圓形,所述墊圈本體上設有通孔,該種結構的墊圈,減震效果一般,而且無法對震動過程中產生的噪音進行消音。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減震效果好和有吸收噪音功能的新型墊圈。
[0004]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種新型墊圈,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所述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均為梯形臺狀墊圈,所述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的中心均設有通孔,所述第一墊圈的第一上底面的尺寸大于第一下底面的尺寸,所述第二墊圈的第二上底面的尺寸小于第二下底面的尺寸,所述第一下底面與第二上底面通過防震膠粘劑連接固定使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一起形成中部內凹式的墊圈。本實用新型新型墊圈主要由兩個均為梯形臺狀的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以小端相對設置而成,其零部件少,結構簡單;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均為常規零部件,其原料來源豐富,制作簡單方便,成本低廉;所述第一墊圈的第一上底面的尺寸大于第一下底面的尺寸,所述第二墊圈的第二上底面的尺寸小于第二下底面的尺寸,所述第一下底面與第二上底面通過防震膠粘劑連接固定使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一起形成中部內凹式的墊圈,即使墊圈整體形成彎弓狀,具有較好的彈性,其一方面在震動件震動過程中能起到較好的減震效果,另一方面內凹式的彎弓形狀有利于吸收震動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具有吸收噪音功能,減少震動帶來的噪音。
[0006]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為兩個大小和形狀相同,方向相反設置的梯形臺狀墊圈。
[000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的梯形臺圓周面上均設有多個弧形凹陷,弧形凹陷的設置,一方面增加墊圈的彈性,使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本身形成小的彎弓狀墊圈,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再一起形成大的彎弓狀墊圈,有效增加墊圈整體的彈性,使墊圈整體具有較好的減震效果,減震效果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吸收噪音,吸收噪音效果好。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墊圈的第一上底面通過防震膠粘劑與上連接件連接固定,防震膠粘劑連接,利于減震。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墊圈的第二下底面通過防震膠粘劑與下連接件連接固定,防震膠粘劑連接,利于減震。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的橫截面均為梯形。
[0011]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均由彈性橡膠材料或彈性工程塑料制成,彈性橡膠材料或彈性工程塑料彈性大,耐壓性好,利于減震。
[0012]本實用新型新型墊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3]第一、結構簡單,本實用新型新型墊圈主要由兩個均為梯形臺狀的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以小端相對設置而成,其零部件少,結構簡單;
[0014]第二、成本低,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均為常規零部件,其原料來源豐富,制作簡單方便,成本低廉;
[0015]第三、減震效果好,而且具有吸收噪音功能,所述第一墊圈的第一上底面的尺寸大于第一下底面的尺寸,所述第二墊圈的第二上底面的尺寸小于第二下底面的尺寸,所述第一下底面與第二上底面通過防震膠粘劑連接固定使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一起形成中部內凹式的墊圈,即使墊圈整體形成彎弓狀,具有較好的彈性,其一方面在震動件震動過程中能起到較好的減震效果,另一方面內凹式的彎弓形狀有利于吸收震動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具有吸收噪音功能,減少震動帶來的噪音。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新型塾圈的結構不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新型墊圈的分解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新型墊圈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產品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0]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新型墊圈,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墊圈I和第二墊圈2,所述第一墊圈I和第二墊圈2均為梯形臺狀墊圈,所述第一墊圈I和第二墊圈2為兩個大小和形狀相同,方向相反設置的梯形臺狀墊圈。所述第一墊圈I的第一上底面通過防震膠粘劑與上連接件連接固定,防震膠粘劑連接,利于減震,所述第二墊圈2的第二下底面通過防震膠粘劑與下連接件連接固定,防震膠粘劑連接,利于減震,所述第一墊圈I和第二墊圈2的橫截面均為梯形,所述第一墊圈I和第二墊圈2均由彈性橡膠材料或彈性工程塑料制成,彈性橡膠材料或彈性工程塑料彈性大,耐壓性好,利于減震。所述第一墊圈I和第二墊圈2的中心均設有通孔4,所述第一墊圈I的第一上底面的尺寸大于第一下底面的尺寸,所述第二墊圈2的第二上底面的尺寸小于第二下底面的尺寸,所述第一下底面與第二上底面通過防震膠粘劑連接固定使第一墊圈I和第二墊圈2—起形成中部內凹式的墊圈。本實用新型新型墊圈主要由兩個均為梯形臺狀的第一墊圈I和第二墊圈2以小端相對設置而成,其零部件少,結構簡單;第一墊圈I和第二墊圈2均為常規零部件,其原料來源豐富,制作簡單方便,成本低廉;所述第一墊圈I的第一上底面的尺寸大于第一下底面的尺寸,所述第二墊圈2的第二上底面的尺寸小于第二下底面的尺寸,所述第一下底面與第二上底面通過防震膠粘劑連接固定使第一墊圈I和第二墊圈2—起形成中部內凹式的墊圈,即使墊圈整體形成彎弓狀,具有較好的彈性,其一方面在震動件震動過程中能起到較好的減震效果,另一方面內凹式的彎弓形狀有利于吸收震動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具有吸收噪音功能,減少震動帶來的噪音。
[0021]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第一墊圈I和第二墊圈2的梯形臺圓周面上均設有多個弧形凹陷3,弧形凹陷3的設置,一方面增加墊圈的彈性,使第一墊圈I和第二墊圈2本身形成小的彎弓狀墊圈,第一墊圈I和第二墊圈2再一起形成大的彎弓狀墊圈,有效增加墊圈整體的彈性,使墊圈整體具有較好的減震效果,減震效果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吸收噪音,吸收噪音效果好。
[002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順暢地實施本實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而作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等,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型墊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所述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均為梯形臺狀墊圈,所述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的中心均設有通孔,所述第一墊圈的第一上底面的尺寸大于第一下底面的尺寸,所述第二墊圈的第二上底面的尺寸小于第二下底面的尺寸,所述第一下底面與第二上底面通過防震膠粘劑連接固定使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一起形成中部內凹式的墊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墊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為兩個大小和形狀相同,方向相反設置的梯形臺狀墊圈。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墊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的梯形臺圓周面上均設有多個弧形凹陷。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墊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墊圈的第一上底面通過防震膠粘劑與上連接件連接固定。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墊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墊圈的第二下底面通過防震膠粘劑與下連接件連接固定。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墊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的橫截面均為梯形。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墊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墊圈和第二墊圈均由彈性橡膠材料或彈性工程塑料制成。
【文檔編號】F16B43/00GK205689564SQ201620515564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5月31日 公開號201620515564.3, CN 201620515564, CN 205689564 U, CN 205689564U, CN-U-205689564, CN201620515564, CN201620515564.3, CN205689564 U, CN205689564U
【發明人】凌邦太, 羅天億
【申請人】凌邦太, 羅天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