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組合換向閥組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組合換向閥組,包括油路板、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和若干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油路板上設置有進油口P、回油口R和若干組工作油口;一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對應一組工作油口,每組工作油口均包括工作油口A和工作油口B;進油口P的外側與定量泵出口連接,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包括定差溢流閥和先導減壓閥塊,先導減壓閥塊包括先導過濾器和三通減壓閥;定差溢流閥;每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均包括定差減壓閥、兩個梭閥和一個換向閥。采用上述結構后,能根據系統負載的實時壓力和流量大小來調節定量泵的輸出壓力和流量大小,以實現定量泵輸出功率與負載的完全匹配,制造成本比較低而且具有市場競爭力。
【專利說明】
一種組合換向閥組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組件,特別是一種組合換向閥組。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工程機械、礦山機械、煤炭機械、市政機械、艦船機械等領域的多路閥產品都有升級換代的需求,從原來的普通多路閥要升級到負載敏感多路閥,甚至升級到負載敏感比例多路閥。隨著這些行業競爭的逐漸加劇,需求物美價廉、能夠滿足控制功能需求的多路閥產品,這些行業的主機有好多不需要電比例,僅僅需要手動操作或遠程液控操作的負載敏感多路閥。
[0003]為了滿足市場對相對低端一些的負載敏感多路閥的需求,研發一種制造成本比較低而且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多路閥產品。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組合換向閥組,該組合換向閥組結構緊湊、制造工藝簡單、工作可靠、制造成本比較低而且具有市場競爭力。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種組合換向閥組,包括油路板、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和若干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
[0007]油路板上設置有進油口P、回油口R和若干組工作油口。
[0008]—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對應一組工作油口,每組工作油口均包括工作油口A和工作油口 B。
[0009]進油口P的外側與定量栗出口連接,進油口 P的內側分別與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和每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的進油口相連接。
[0010]回油口R的外側直接與油箱相連接,回油口 R的內側分別與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和每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的出油口相連接。
[0011 ]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包括定差溢流閥和先導減壓閥塊,先導減壓閥塊包括先導過濾器和三通減壓閥;定差溢流閥能根據系統負載的實時壓力和流量大小來調節定量栗的輸出壓力和流量大小,以實現定量栗輸出功率與負載的完全匹配;先導過濾器用于對進入三通減壓閥的先導油進行過濾;三通減壓閥用于對先導油的輸出壓力進行控制。
[0012]每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均包括定差減壓閥、兩個梭閥和一個換向閥;每個換向閥均為三位四通換向閥在多組換向閥同時動作且負載不同的情況下,定差減壓閥能實現壓力和流量只與換向閥的閥芯開口面積有關,不受負載波動的影響;梭閥,用于把最大負載壓力傳遞給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上的定差溢流閥,實現定量栗對所需壓力和流量的控制。
[0013]所述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還包括主溢流閥。
[0014]每個換向閥均為手動換向閥。
[0015]每個換向閥均為電磁換向閥。
[0016]每個換向閥均為先導液控換向閥。
[0017]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通過控制不同的三位四通的換向閥,可以實現多個工作裝置單獨動作和復合動作,可以根據系統負載的實時壓力和流量大小來調節液壓栗的輸出壓力和流量大小,以實現栗輸出功率也負載的完全匹配,減小液壓系統的溢流損失和發熱,從而實現節能與減排。
[0019]2.上述梭閥的設置,能把最大負載壓力傳遞給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上的定差溢流閥,實現栗對所需壓力和流量的控制。
[0020]3.在多組換向閥同時動作且負載不同的情況下,定差減壓閥可以實現壓力和流量只與換向閥的閥芯開口面積有關,不受負載波動的影響。
[0021]4.通過簡化過去的負載敏感比例多路閥,去掉電比例控制,降低了生產制造成本,增加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使整個液壓系統結構緊湊,制造工藝更加簡單,生產裝配更加的方便。
【附圖說明】
[0022]圖1顯示了本實用新型一種組合換向閥組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顯示了本實用新型一種組合換向閥組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0024]其中有:
[0025]1.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
[0026]11.定差溢流閥;12.主溢流閥;13.先導過濾器;14.三通減壓閥;
[0027]2.換向閥
[0028]3.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模塊;
[0029]31.梭閥;32.定差減壓閥;
[0030]4.油路板;5.油箱;51.定量栗。
[0031]另外,圖中,P為進油口,R為回油口;LSA和LSB均為壓力出口; Z為先導油出口; Rl為回油測壓口,T為先導壓力油回油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較佳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33]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組合換向閥組,包括油路板4、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I和若干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3。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3的數量優選為3個。
[0034]油路板上設置有進油口P、回油口R和若干組工作油口。
[0035]一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對應一組工作油口,每組工作油口均包括工作油口A和工作油口 B。
[0036]進油口P的外側與定量栗51出油口相連接,定量栗入口伸入油箱5內,進油口 P的內側分別與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和每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的進油口相連接。
[0037]回油口R的外側直接與油箱相連接,回油口R的內側分別與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和每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的出油口相連接。
[0038]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包括定差溢流閥11、主溢流閥12和先導減壓閥塊,先導減壓閥塊包括先導過濾器13和三通減壓閥14。其中,主溢流閥用于限制系統最大安全壓力。
[0039]定差溢流閥11和主溢流閥12并列設置在進油口P和回油口R之間,定差溢流閥能根據系統負載的實時壓力和流量大小來調節定量栗的輸出壓力和流量大小,以實現定量栗輸出功率與負載的完全匹配,減小液壓系統的溢流損失和發熱,從而實現節能與減排。
[0040]先導過濾器設置在進油口P與三通減壓閥之間,用于對進入三通減壓閥的先導油進行過濾,滿足先導減壓控制對先導油液清潔度的要求。
[0041]三通減壓閥用于對先導油的輸出壓力進行控制,三通減壓閥分別與進油口P、出油口 R和先導油出口 Z相連接。
[0042]每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均包括定差減壓閥、兩個梭閥和一個換向閥。兩個梭閥均與定差減壓閥和定差溢流閥相連接,梭閥之間也均相互連接。
[0043]上述梭閥的設置,用于把最大負載壓力傳遞給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上的定差溢流閥,實現定量栗對所需壓力和流量的控制。
[0044]每個換向閥均為三位四通換向閥,每個換向閥均設置在對應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的頂部。在多組換向閥同時動作且負載不同的情況下,定差減壓閥能實現壓力和流量只與換向閥的閥芯開口面積有關,不受負載波動的影響。
[0045]壓力油通過油路板上的進油口 P進入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同時,也進入了各組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通過控制不同的三位四通的換向閥,可以實現多個工作裝置單獨動作和復合動作,可以根據系統負載的實時壓力和流量大小來調節液壓栗的輸出壓力和流量大小,以實現栗輸出功率也負載的完全匹配,減小液壓系統的溢流損失和發熱,從而實現節能與減排。
[0046]每個換向閥均優選為手動換向閥或電磁換向閥或先導液控換向閥,也可以為直動式高精度比例換向閥。
[0047]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等同變換,這些等同變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組合換向閥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路板、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和若干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 油路板上設置有進油口P、回油口R和若干組工作油口 ; 一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對應一組工作油口,每組工作油口均包括工作油口A和工作油口B; 進油口 P的外側與定量栗出口連接,進油口 P的內側分別與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和每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的進油口相連接; 回油口R的外側直接與油箱相連接,回油口R的內側分別與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和每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的出油口相連接; 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包括定差溢流閥和先導減壓閥塊,先導減壓閥塊包括先導過濾器和三通減壓閥;定差溢流閥能根據系統負載的實時壓力和流量大小來調節定量栗的輸出壓力和流量大小,以實現定量栗輸出功率與負載的完全匹配;先導過濾器用于對進入三通減壓閥的先導油進行過濾;三通減壓閥用于對先導油的輸出壓力進行控制; 每個定差減壓與負載敏感閥塊均包括定差減壓閥、兩個梭閥和一個換向閥;每個換向閥均為三位四通換向閥;在多組換向閥同時動作且負載不同的情況下,定差減壓閥能實現壓力和流量只與換向閥的閥芯開口面積有關,不受負載波動的影響;梭閥,用于把最大負載壓力傳遞給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上的定差溢流閥,實現定量栗對所需壓力和流量的控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換向閥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差溢流與安全閥塊還包括主溢流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換向閥組,其特征在于:每個換向閥均為手動換向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換向閥組,其特征在于:每個換向閥均為電磁換向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換向閥組,其特征在于:每個換向閥均為先導液控換向閥。
【文檔編號】F16K11/22GK205678184SQ201620580672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4日 公開號201620580672.9, CN 201620580672, CN 205678184 U, CN 205678184U, CN-U-205678184, CN201620580672, CN201620580672.9, CN205678184 U, CN205678184U
【發明人】譚澤華, 陳斌, 張琦
【申請人】江蘇科邁液壓控制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