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空調管路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空調管路固定支架,包括主支架,該主支架由一塊豎直板和一塊平直板連接構成,整體呈“L”形,其特征是:在所述豎直板的前邊上部設有用于固定高壓管膠圈的第一卡接位,在所述平直板的后邊左部設有用于固定膠墊的第二卡接位,在所述平直板的右邊設有用于固定低壓管膠圈的第三卡接位;所述主支架的豎直板后邊的下部連接有一定位支撐,該定位支撐靠近所述豎直板的一段向左彎折、遠離所述豎直板的一段向后彎折,在所述定位支撐向后彎折的一段左面設有防磨襯墊。本實用新型能夠防止空調管路變形,保證車身件的強度,降低車身件被腐蝕的概率,有效緩沖定位支撐與車身件的相互摩擦。
【專利說明】
一種汽車空調管路固定支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車身,具體涉及一種汽車空調管路固定支架。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技術的進步,汽車空調系統已經大規模使用于量產車型。在節能減排與駕駛舒適性的要求下,不僅要求空調系統具有高效率的制冷性能,同時還需要滿足整車NVH性能需求。在汽車空調系統中,連接各空調部件的管路的固定方式對上述性能具有重要影響。一般來說,空調管路通過支架固定在車身構件上,以達到方便管路安裝以及降低管路晃動量的目的。盡管如此,來自于發動機和壓縮機振動以及汽車行駛過程中的顛簸路況都會使管路產生不同程度振動,這些振動會沿空調管路傳播,進而傳導至駕駛室內,導致舒適性降低。為緩解空調管路振動,普遍在固定支架與車身之間、固定支架與管路之間增加橡膠墊,同時在固定支架上伸出鉤狀限位結構。盡管這些技術的應用減少了管路的振動,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一一在固定支架上伸出鉤狀限位結構需要卡在車身孔內,而新增的車身孔一方面降低了車身件的強度,另一方面增加了車身件的被腐蝕概率。CN 204226864U公開了一種汽車空調管路固定支架,包括支架本體和管夾;支架本體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的一端與管夾相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固定部的一端垂直相交;第二固定部遠離第一固定部的一端與車架相連接;管夾內設置有橡膠墊;橡膠墊上設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周邊設置有緩沖結構。其在原有鐵質固定支架的基礎上,通過在管夾內增加橡膠墊,可以在管夾受外力變形時空調的低壓管路與高壓管路不會因為碰撞而造成損壞,提高了空調使用的可靠性。同時在第一通孔的周邊設置了緩沖結構,可以有效的緩沖空調壓縮機所帶來的較大振動,大幅降低車內噪聲,提高乘坐舒適性。毫無疑問,這是本技術領域的一種有益的嘗試,但仍然需要在車身上開安裝孔,導致車身強度降低。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汽車空調管路固定支架,其能夠防止空調管路變形,保證車身件的強度,降低車身件被腐蝕的概率,有效緩沖定位支撐與車身件的相互摩擦。
[000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汽車空調管路固定支架,包括主支架,該主支架由一塊豎直板和一塊平直板連接構成,整體呈“L”形,其特征是:在所述豎直板的前邊上部設有用于固定高壓管膠圈的第一卡接位,在所述平直板的后邊左部設有用于固定膠墊的第二卡接位,在所述平直板的右邊設有用于固定低壓管膠圈的第三卡接位;所述主支架的豎直板后邊的下部連接有一定位支撐,該定位支撐靠近所述豎直板的一段向左彎折、遠離所述豎直板的一段向后彎折,在所述定位支撐向后彎折的一段左面設有防磨襯墊。
[0005]進一步,所述高壓管膠圈的左部設有高壓管膠圈通孔、右部設有高壓管膠圈凹槽,該高壓管膠圈凹槽與所述主支架上的第一卡接位配合卡接。
[0006]進一步,所述膠墊呈短圓柱狀,其中心部位設有豎直的膠墊通孔、中部外面設有膠墊凹槽,該膠墊凹槽與所述主支架上的第二卡接位配合卡接;在所述膠墊通孔內還設有與所述膠墊5等高的鋼環,在所述鋼環內設有鋼環通孔。
[0007]進一步,所述低壓管膠圈的上部設有低壓管膠圈通孔、下部設有低壓管膠圈凹槽,該低壓管膠圈凹槽與所述主支架上的第三卡接位配合卡接。
[0008]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優點:
[0009]在總裝線上打螺釘固定空調支架時,主支架上伸出定位支撐由于與車身件貼合,起到了防止空調管路固定支架隨螺釘一起轉動的作用,進而防止空調管路變形。同時,由于不需要專門在車身件上開空調管路固定支架定位孔,相比現有需要開定位孔的固定支架,一方面提高了車身件的強度,另一方面降低了車身件的被腐蝕概率。定位支撐外貼合面上設有防磨襯墊還能起到有效緩沖定位支撐與車身件的相互作用,防止車身件外表面防腐涂層被破壞。
【附圖說明】
[00?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示意圖。
[0013]圖中:I一主支架,11一第一卡接位,12—第二卡接位,13 —第三卡接位;2 —高壓管膠圈,21—高壓管膠圈通孔,22—高壓管膠圈凹槽;3—防磨襯墊,4一定位支撐,5 —膠墊,51—膠墊通孔,52—膠墊凹槽,6 —鋼環,61—鋼環通孔;7 —低壓管膠圈,71 —低壓管膠圈通孔,72—低壓管膠圈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描述。
[0015]本實施例是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解釋為對實用新型的限制。
[0016]參見圖1、圖2和圖3所示的一種汽車空調管路固定支架,包括主支架I,該主支架由一塊豎直板和一塊平直板連接構成,整體呈“L”形,其特征是:在所述豎直板的前邊上部設有用于固定高壓管膠圈2的第一卡接位11,在所述平直板的后邊左部設有用于固定膠墊5的第二卡接位12,在所述平直板的右邊設有用于固定低壓管膠圈7的第三卡接位13;所述主支架I的豎直板后邊的下部連接有一定位支撐4,該定位支撐靠近所述豎直板的一段向左彎折、遠離所述豎直板的一段向后彎折,在所述定位支撐向后彎折的一段左面設有防磨襯墊3。
[0017]所述高壓管膠圈2的左部設有高壓管膠圈通孔21、右部設有高壓管膠圈凹槽22,該高壓管膠圈凹槽與所述主支架I上的第一卡接位11配合卡接。
[0018]所述膠墊5呈短圓柱狀,其中心部位設有豎直的膠墊通孔51、中部外面設有膠墊凹槽52,該膠墊凹槽與所述主支架I上的第二卡接位12配合卡接;在所述膠墊通孔51內還設有與所述膠墊5等高的鋼環6,在所述鋼環內設有鋼環通孔61。
[0019]所述低壓管膠圈7的上部設有低壓管膠圈通孔71、下部設有低壓管膠圈凹槽72,該低壓管膠圈凹槽與所述主支架I上的第三卡接位13配合卡接。
[0020]裝配時,先將高壓管膠圈2上的高壓管膠圈凹槽22緊緊擠入主支架I上的第一卡接位11內,即可完成對高壓管膠圈2的固定。空調高壓管從高壓管膠圈2上的高壓管膠圈通孔21內穿出,實現對高壓管路的固定。橡膠材質的高壓管膠圈2可以極大減少車身件的振動向高壓管路傳遞。高壓管膠圈2的可拆卸,易拆卸方便了總裝工藝與管路的維護維修。
[0021]再將與膠墊5等高的鋼環6緊緊擠入膠墊5上設有膠墊通孔51內,然后將膠墊5上的膠墊凹槽52緊緊擠入主支架I上的第二卡接位12內,即可完成對膠墊5的固定。橡膠材質的膠墊5可以極大減少車身件的振動向主支架I的傳遞。
[0022]然后,將低壓管膠圈7上的低壓管膠圈凹槽72緊緊擠入主支架I上的第三卡接位13內,即可完成對低壓管膠圈7的固定。空調低壓管從低壓管膠圈7上的低壓管膠圈通孔71內穿出,實現對低壓管路的固定。橡膠材質的低壓管膠圈7可以極大減少車身件的振動向低壓管路傳遞。低壓管膠圈7的可拆卸,易拆卸方便了總裝工藝與管路的維護維修。
[0023]最后,在車身上固定本空調管路支架時,先將從主支架I上伸出定位支撐4的貼合面與車身件貼合,然后將適合大小的螺釘從膠墊通孔51內的鋼環6內設有的鋼環通孔61穿入,用扭力電槍或者氣槍打至緊固狀態即可。鋼環6在其中起到了保護柔性連接件膠墊5的作用,防止膠墊5在打螺栓的過程中被擠壓變形。
[0024]由于定位支撐4的貼合面與車身件貼合,起到了防止空調管路固定支架隨螺釘一起轉動的作用,進而防止空調管路變形。同時,由于不需要專門在車身件上開管路固定支架定位孔,相比現有需要開定位孔的固定支架,一方面提高了車身件的強度,另一方面降低了車身件的被腐蝕概率。定位支撐外貼合面上設有防磨襯墊還能起到有效緩沖定位支撐與車身件的相互作用,防止車身件外表面防腐涂層被破壞。
【主權項】
1.一種汽車空調管路固定支架,包括主支架(I),該主支架由一塊豎直板和一塊平直板連接構成,整體呈“L”形,其特征是:在所述豎直板的前邊上部設有用于固定高壓管膠圈(2)的第一卡接位(U),在所述平直板的后邊左部設有用于固定膠墊(5)的第二卡接位(12),在所述平直板的右邊設有用于固定低壓管膠圈(7)的第三卡接位(13);所述主支架(I)的豎直板后邊的下部連接有一定位支撐(4),該定位支撐靠近所述豎直板的一段向左彎折、遠離所述豎直板的一段向后彎折,在所述定位支撐向后彎折的一段左面設有防磨襯墊(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空調管路固定支架,其特征是:所述高壓管膠圈(2)的左部設有高壓管膠圈通孔(21)、右部設有高壓管膠圈凹槽(22),該高壓管膠圈凹槽與所述主支架(I)上的第一^^接位(I I)配合卡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空調管路固定支架,其特征是:所述膠墊(5)呈短圓柱狀,其中心部位設有豎直的膠墊通孔(51)、中部外面設有膠墊凹槽(52),該膠墊凹槽與所述主支架(I)上的第二卡接位(12)配合卡接;在所述膠墊通孔(51)內還設有與所述膠墊5等高的鋼環(6),在所述鋼環內設有鋼環通孔(6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空調管路固定支架,其特征是:所述低壓管膠圈(7)的上部設有低壓管膠圈通孔(71)、下部設有低壓管膠圈凹槽(72),該低壓管膠圈凹槽與所述主支架(I)上的第三卡接位(13)配合卡接。
【文檔編號】F16L3/227GK205639886SQ201620369606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8日
【發明人】蔡操平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