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出水閥及飲水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出水閥及飲水杯,屬于閥門技術領域,還涉及水杯技術領域。出水閥包括固定體(1)、擋水機構和彈性連接單元(8),在固定體(1)內開設有過水孔(6),擋水機構固定在過水孔(6)的中部和/或端部,彈性連接單元(8)的活動端連接擋水機構的一端,彈性連接單元(8)的固定端與固定體(1)相對固定的設置,彈性連接單元(8)向下拉緊擋水機構并密封所述過水孔(6),擋水機構的另一端連接有牽拉部(3)。飲水杯包括杯體(9)和出水閥,固定體(1)固定在杯體(9)上端開口處。利用彈性連接單元將擋水機構拉緊并密封過水孔,固定、密封可靠,通過牽拉部向上拉動擋水機構,克服彈性連接單元的拉力后打開過水孔,操作方便。
【專利說明】
一種出水閥及飲水杯
技術領域
[0001]一種出水閥及飲水杯,屬于閥門技術領域,還涉及水杯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飲水杯的出水控制機構多為按壓式,按下開關后打開出水口,再次按壓關閉出水口,但這種出水控制機構存在容易卡死、漏水,使用壽命短的問題,主要是彈簧部件長期使用后疲勞失效,而且該機構結構復雜,成本高。而如果采用彈性密封體對水杯過水孔進行封堵的話,目前還沒有較好的方式來固定彈性密封體,造成密封不可靠。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密封可靠、操作方便的出水閥及飲水杯。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出水閥,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體、擋水機構和彈性連接單元,在固定體內開設有過水孔,擋水機構固定在過水孔的中部和/或端部,彈性連接單元的活動端連接擋水機構的一端,彈性連接單元的固定端與固定體相對固定的設置,彈性連接單元向下拉緊擋水機構并密封所述過水孔,擋水機構的另一端連接有牽拉部。
[0005]優選的,所述過水孔為上大下小的錐形,所述擋水機構包括設置在過水孔中部的第一擋水體,第一擋水體下側連接彈性連接單元。
[0006]優選的,所述擋水機構還包括一個連接在第一擋水體上方的第二擋水體,第二擋水體為半球形。
[0007]優選的,所述擋水機構包括一個擋水板,擋水板密封固定在過水孔的上側,牽拉部與擋水板上側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固定體的上側還連接有一個杯蓋,所述杯蓋上開設有出水孔,牽拉部的上端伸出杯蓋,且杯蓋上設有固定所述牽拉部的牽拉固定部。
[0009]優選的,所述牽拉部上設有一彈性球體,牽拉固定部為開設在杯蓋上側的球體容置槽,球體容置槽開口直徑小于其內腔的最大直徑,且球體容置槽的開口直徑也小于彈性球體的直徑。
[0010]優選的,所述牽拉部上設有一彈性球體,所述牽拉固定部為貫穿杯蓋的條形孔,條形孔的寬度小于牽拉部的上端直徑,向上拉動彈性球體并沿條形孔橫向移動使其固定在條形孔的上側。
[0011]優選的,所述擋水機構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連接的第一擋水體、第二擋水體和擋水板,所述過水孔為上大下小的錐形,第一擋水體為球形或錐形,第二擋水體為固定在過水孔上部的半球形,擋水板固定在固定體的上側。
[0012]優選的,所述第一擋水體和第二擋水體均為彈性材質。
[0013]—種飲水杯,包括杯體和上述的出水閥,固定體固定在杯體上端開口處。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出水閥的上述技術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彈性連接單元將擋水機構拉緊并密封過水孔,固定、密封可靠,結構簡單,通過牽拉部向上拉動擋水機構,克服彈性連接單元的拉力后打開過水孔,操作方便,本實用新型克服了以往要靠球體擋水機構自身重力或者磁性吸引來保證過水孔密封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該出水閥的結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實施例1中杯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飲水杯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實施例4中杯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實施例5的飲水杯結構示意圖。
[0020]圖6為實施例6的出水閥結構示意圖。
[0021 ]圖7為實施例7中飲水杯的結構示意圖。
[0022]其中:1、固定體101、凸臺2、杯蓋201、球體容置槽202、條形孔203、操作槽3、牽拉部301、彈性球體4、擋水板5、第二擋水體6、過水孔7、第一擋水體
8、彈性連接單元801、固定環9、杯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圖1?4是該出水閥的最佳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1?7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24]實施例1
[0025]參照圖1,該出水閥,包括固定體1、擋水機構和彈性連接單元8,在固定體I內開設有過水孔6,擋水機構固定在過水孔6的中部和/或端部,彈性連接單元8的活動端連接擋水機構的一端,彈性連接單元8的固定端與固定體I相對固定的設置,彈性連接單元8向下拉緊擋水機構并密封所述過水孔6,擋水機構的另一端連接有牽拉部3。利用彈性連接單元8將擋水機構拉緊并密封過水孔6,固定、密封可靠,結構簡單,通過牽拉部3向上拉動擋水機構,克服彈性連接單元8的拉力后打開過水孔6,操作方便,本實用新型克服了以往要靠球體擋水機構自身重力或者磁性吸引來保證過水孔6密封的問題。
[0026]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然而熟悉本領域的人們應當了解,在這里結合附圖給出的詳細說明是為了更好的解釋,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必然超出了有限的這些實施例,而對于一些等同替換方案或常見手段,本文不再做詳細敘述,但仍屬于本申請的保護范圍。
[0027]在本實施例中,過水孔6為上大下小的錐形,擋水機構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連接的第一擋水體7、第二擋水體5和擋水板4,第一擋水體7為球形,第二擋水體5為固定在過水孔6上部的半球形,擋水板4固定在固定體I的上側。當然第一擋水體7和第二擋水體5都可以是錐形。第一擋水體7完成對過水孔6中部的密封,第二擋水體5完成對過水孔6上部的密封,擋水板4蓋合在過水孔6的上側,能夠進一步的保證密封,利用第一擋水體7、第二擋水體5和擋水板4形成對過水孔6的完全密封,確保密封可靠。當然第一擋水體7、第二擋水體5和擋水板4并非都是必須的,其中任意一個也可以實現對過水孔6的密封,本實施例只是提供了一種最佳的方案。
[0028]第一擋水體7和第二擋水體5均為彈性材質,利用彈性材質的可變形性,可以充分與過水孔6的內壁接觸,進一步的提高密封性,較佳的,本實施例中的彈性連接單元8、第一擋水體7和第二擋水體5均為硅膠材質。
[0029]彈性連接單元8的下端具有一個環形或矩形的固定環801,固定體I的下端具有相配合的凸臺101,固定環801也是彈性材質,向下拉伸彈性連接單元8,并且使固定環801變形后套在凸臺101上,從而使得彈性連接單元8與固定體I相對固定。還可以采用其他的結構來連接固定體I與彈性連接單元8,例如在固定體I的下端設置一個圓環,圓環與過水孔6的內壁之間通過連接筋連接,以便于過水,彈性連接單元8的下端設一個球體或者圓形板,球體或圓形板也是彈性材質的,而且球體或者圓形板的直徑大于圓環的內徑,可以通過變形后將球體或者圓形板由圓環上側轉移到下側,當球體或者圓形板恢復至原始狀態后就可以固定在圓環的下側,從而使得彈性連接單元8與固定體I連接在一起。
[0030]固定體I的上側還連接有一個杯蓋2,所述杯蓋2上開設有出水孔,牽拉部3的上端伸出杯蓋2,且杯蓋2上設有固定所述牽拉部3的牽拉固定部,向上拉動牽拉部3后通過牽拉固定部將牽拉部3固定在當前位置,從而使擋水機構也固定在當前位置,從而使得過水孔6一直處于打開狀態,便于將水倒出,不需要一直用水操作牽拉部3,操作方便。
[0031]參照圖2,具體的,牽拉部3上設有一彈性球體301,牽拉固定部為開設在杯蓋2上側的球體容置槽201,球體容置槽201開口直徑小于其內腔的最大直徑,且球體容置槽201的開口直徑也小于彈性球體301的直徑,使用時,將彈性球體301向上提拉并塞入球體容置槽201內,彈性球體301變形后進入球體容置槽201并被卡固,完成對牽拉部3的固定。
[0032]參照圖3,一種飲水杯,包括杯體9和上述的出水閥,固定體I固定在杯體9上端開口處。采用了上述的出水閥后,可以非常方便的控制出水的開關,使用非常方便。
[0033]實施例2
[0034]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擋水機構包括設置在過水孔6中部的第一擋水體7,第一擋水體7下側連接彈性連接單元8 ο其他結構同實施例1。
[0035]實施例3
[0036]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擋水機構包括一個擋水板4,擋水板4密封固定在過水孔6的上側,牽拉部3與擋水板4上側連接。其他結構同實施例1。
[0037]實施例4
[0038]參照圖4,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牽拉固定部為貫穿杯蓋2的條形孔202,條形孔202的寬度小于牽拉部3的上端直徑,向上拉動彈性球體301并沿條形孔202橫向移動使其固定在條形孔202的上側。條形孔202有兩個,對稱位于彈性球體301的兩側,為了便于捏取彈性球體301,在彈性球體301兩側的杯蓋2上還分別開設有供手指伸入并捏取彈性球體301的操作槽203,兩個操作槽203和兩個條形孔202成十字狀排列。
[0039]實施例5
[0040]參照圖5,本實施例中的擋水機構可以橫向設置,因為是通過彈性連接單元8拉緊擋水機構實現密封,所以不需要考慮重力方向的問題,任何角度都可以實現密封,只需要相應調整彈性連接單元8的角度即可實現。
[0041 ] 實施例6
[0042]參照圖6,該出水閥的過水孔6可以設置為橫向,擋水機構橫向移動也可以實現封堵。圖中彈性連接單元8的固定環801已經套在凸臺101上。而且本實施例中的牽拉部3的下部是與第二擋水體5對稱設置的半球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出水閥并不僅僅可以用于飲水杯,還可以用到很多其他的排水或供水設備上。
[0043]實施例7
[0044]參照圖7,本實施例中的出水閥包括第一擋水體7和牽拉部3,牽拉部3外端為彈性球體301,第一擋水體7橫向移動的設置在過水孔6上側,通過拉動彈性球體301克服彈性連接單元8的阻力,第一擋水體7向左移動從而打開過水孔6。
[0045]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出水閥,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體(I)、擋水機構和彈性連接單元(8),在固定體(I)內開設有過水孔(6),擋水機構固定在過水孔(6)的中部和/或端部,彈性連接單元(8)的活動端連接擋水機構的一端,彈性連接單元(8)的固定端與固定體(I)相對固定的設置,彈性連接單元(8)向下拉緊擋水機構并密封所述過水孔(6),擋水機構的另一端連接有牽拉部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水孔(6)為上大下小的錐形,所述擋水機構包括設置在過水孔(6)中部的第一擋水體(7),第一擋水體(7)下側連接彈性連接單元(8)。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水機構還包括一個連接在第一擋水體(7)上方的第二擋水體(5),第二擋水體(5)為半球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水機構包括一個擋水板(4),擋水板(4 )密封固定在過水孔(6 )的上側,牽拉部(3 )與擋水板(4 )上側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體(I)的上側還連接有一個杯蓋(2),所述杯蓋(2)上開設有出水孔,牽拉部(3)的上端伸出杯蓋(2),且杯蓋(2)上設有固定所述牽拉部(3 )的牽拉固定部。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出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牽拉部(3)上設有一彈性球體(301),牽拉固定部為開設在杯蓋(2)上側的球體容置槽(201),球體容置槽(201)開口直徑小于其內腔的最大直徑,且球體容置槽(201)的開口直徑也小于彈性球體(301)的直徑。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出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牽拉部(3)上設有一彈性球體(301),所述牽拉固定部為貫穿杯蓋(2)的條形孔(202),條形孔(202)的寬度小于牽拉部(3)的上端直徑,向上拉動彈性球體(301)并沿條形孔(202)橫向移動使其固定在條形孔(202)的上側。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水機構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連接的第一擋水體(7)、第二擋水體(5)和擋水板(4),所述過水孔(6)為上大下小的錐形,第一擋水體(7)為球形或錐形,第二擋水體(5)為固定在過水孔(6)上部的半球形,擋水板(4)固定在固定體(I)的上側。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出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擋水體(7)和第二擋水體(5)均為彈性材質。10.—種飲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體(9)和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出水閥,固定體(I)固定在杯體(9)上端開口處。
【文檔編號】A47G19/22GK205618678SQ201620429047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2日
【發明人】馬立修
【申請人】馬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