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高散熱耐磨剎車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高散熱耐磨剎車盤,其技術方案是:包括上盤體、下盤體、固定盤、固定塊、散熱通孔、散熱葉輪、轉軸,上盤體、下盤體通過固定塊連接,所述的上盤體、下盤體的中間連接固定盤,所述的上盤體、下盤體上分別設有散熱通孔,所述的固定盤的中間通過轉軸連接散熱葉輪,所述的固定塊包括大錐頭和小錐頭,所述的大錐頭和小錐頭圓滑過渡連接,所述的上盤體、下盤體之間的固定塊呈內外兩圈分布固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制作方便,通過在上盤體、下盤體之間連接固定塊提高了剎車盤的散熱效果和穩定性能。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高散熱耐磨剎車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用配件,特別涉及一種新型高散熱耐磨剎車盤。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即本身具有動力得以驅動,不須依軌道或電力架設,得以機動行駛之車輛,廣義來說,具有四輪行駛的車輛,普遍多稱為汽車。汽車給人類出行方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隨著人們對汽車的要求越來越高,汽車的本身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市場上的剎車盤結構單一,缺乏耐磨性,從而導致使用壽命短。而且這些剎車盤散熱性能差,應該遭到市場的淘汰。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新型高散熱耐磨剎車盤,結構簡單,制作方便,通過在上盤體、下盤體之間連接固定塊提高了剎車盤的散熱效果和穩定性能。
[0004]其技術方案是:包括上盤體、下盤體、固定盤、固定塊、散熱通孔、散熱葉輪、轉軸,上盤體、下盤體通過固定塊連接,所述的上盤體、下盤體的中間連接固定盤,所述的上盤體、下盤體上分別設有散熱通孔,所述的固定盤的中間通過轉軸連接散熱葉輪,所述的固定塊包括大錐頭和小錐頭,所述的大錐頭和小錐頭圓滑過渡連接,所述的上盤體、下盤體之間的固定塊呈內外兩圈分布固定。
[0005]所述的散熱葉輪的葉片呈弧形結構。
[0006]所述的固定塊的高度為0.8-lcm。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制作方便,通過在上盤體、下盤體之間連接固定塊提高了剎車盤的散熱效果和穩定性能,固定塊呈現大錐頭和小錐頭圓滑過渡連接的方式,提高了上盤體、下盤體之間的韌性,增加了耐磨性能,固定盤的中間通過轉軸連接散熱葉輪,提高了散熱效果和泥水的甩出效果,防止造成泥水堆積阻塞盤體,從而增加了剎車盤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08]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09]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0010]附圖3是固定塊的結構示意圖;
[0011]上圖中:上盤體1、下盤體2、固定盤3、固定塊4、散熱通孔5、散熱葉輪6、轉軸7,大錐頭4.1和小錐頭4.2。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結合附圖1-3,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13]本實用新型包括上盤體1、下盤體2、固定盤3、固定塊4、散熱通孔5、散熱葉輪6、轉軸7,上盤體1、下盤體2通過固定塊4連接,所述的上盤體1、下盤體2的中間連接固定盤3,所述的上盤體1、下盤體2上分別設有散熱通孔5,所述的固定盤3的中間通過轉軸7連接散熱葉輪6,所述的固定塊4包括大錐頭4.1和小錐頭4.2,所述的大錐頭4.1和小錐頭4.2圓滑過渡連接,所述的上盤體1、下盤體2之間的固定塊4呈內外兩圈分布固定。
[0014]所述的散熱葉輪6的葉片呈弧形結構。
[0015]所述的固定塊4的高度為0.8-lcm。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制作方便,通過在上盤體、下盤體之間連接固定塊提高了剎車盤的散熱效果和穩定性能,固定塊呈現大錐頭和小錐頭圓滑過渡連接的方式,提高了上盤體、下盤體之間的韌性,增加了耐磨性能,固定盤的中間通過轉軸連接散熱葉輪,提高了散熱效果和泥水的甩出效果,防止造成泥水堆積阻塞盤體,從而增加了剎車盤的使用壽命。
[0017]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均可能利用上述闡述的技術方案對本實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將其修改為等同的技術方案。因此,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進行的任何簡單修改或等同置換,盡屬于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新型高散熱耐磨剎車盤,其特征是:包括上盤體、下盤體、固定盤、固定塊、散熱通孔、散熱葉輪、轉軸,上盤體、下盤體通過固定塊連接,所述的上盤體、下盤體的中間連接固定盤,所述的上盤體、下盤體上分別設有散熱通孔,所述的固定盤的中間通過轉軸連接散熱葉輪,所述的固定塊包括大錐頭和小錐頭,所述的大錐頭和小錐頭圓滑過渡連接,所述的上盤體、下盤體之間的固定塊呈內外兩圈分布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高散熱耐磨剎車盤,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熱葉輪的葉片呈弧形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高散熱耐磨剎車盤,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塊的高度為0.8_lcm0
【文檔編號】F16D65/12GK205559643SQ201620247501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9日
【發明人】商好峰, 李廣全, 宋立偉
【申請人】山東正諾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