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油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油裝置,它包括本體,所述的本體中部設置有支桿,所述的支桿的上側設置有彈簧,所述的彈簧的上側設置有鋼珠,所述的鋼珠的右側設置有轉桿,所述的轉桿的外側設置有護套,所述的護套設置在右側壁上,所述的轉桿的右端設置有旋鈕;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使用方便、省時省力、加油快速的優點。
【專利說明】
一種加油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加油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加油裝置在機器及車間內普遍存在,加油是為了潤滑,保證機械高效地工作,現有技術中,加油裝置是一個開口的,具有蓋子的瓶子,加油時將蓋子擰掉,加油后安裝上蓋子,這種加油裝置不僅費時費力,而且蓋子容易丟失,并且加油時的液流量很難控制;因此,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省時省力、加油快速的加油裝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方便、省時省力、加油快速的加油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加油裝置,它包括本體,所述的本體中部設置有支桿,所述的支桿的上側設置有彈簧,所述的彈簧的上側設置有鋼珠,所述的鋼珠的右側設置有轉桿,所述的轉桿的外側設置有護套,所述的護套設置在右側壁上,所述的轉桿的右端設置有旋鈕。
[0005]所述的支桿為圓柱體支桿。
[0006]所述的彈簧為螺旋彈簧。
[0007]所述的鋼珠為實心鋼珠。
[0008]所述的轉桿為曲折狀轉桿。
[0009]所述的護套為圓柱體空心護套。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鋼珠、轉桿和旋鈕,當需要加油時,轉動旋鈕,轉桿隨之轉動,鋼珠會向下運動,這樣可以進行加油,并且可以根據旋轉的幅度大小來控制出油口的流量,使得加油快速方便,并且不會浪費;加油完畢后,鋼珠會封死出口,放置油料外泄,防止污染環境;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使用方便、省時省力、加油快速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11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加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1、本體2、右側壁3、護套4、旋鈕5、轉桿6、鋼珠7、彈簧8、支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4]實施例1
[0015]如圖1所示,一種加油裝置,它包括本體I,所述的本體I中部設置有支桿8,所述的支桿8的上側設置有彈簧7,所述的彈簧7的上側設置有鋼珠6,所述的鋼珠6的右側設置有轉桿5,所述的轉桿5的外側設置有護套3,所述的護套3設置在右側壁2上,所述的轉桿5的右端設置有旋鈕4。
[0016]本實用新型采用鋼珠、轉桿和旋鈕,當需要加油時,轉動旋鈕,轉桿隨之轉動,鋼珠會向下運動,這樣可以進行加油,并且可以根據旋轉的幅度大小來控制出油口的流量,使得加油快速方便,并且不會浪費;加油完畢后,鋼珠會封死出口,放置油料外泄,防止污染環境;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使用方便、省時省力、加油快速的優點。
[0017]實施例2
[0018]如圖1所示,一種加油裝置,它包括本體I,所述的本體I中部設置有支桿8,所述的支桿8的上側設置有彈簧7,所述的彈簧7的上側設置有鋼珠6,所述的鋼珠6的右側設置有轉桿5,所述的轉桿5的外側設置有護套3,所述的護套3設置在右側壁2上,所述的轉桿5的右端設置有旋鈕4。
[0019]所述的支桿8為圓柱體支桿。
[0020]所述的彈簧8為螺旋彈簧。
[0021]所述的鋼珠6為實心鋼珠。
[0022]所述的轉桿5為曲折狀轉桿。
[0023]所述的護套3為圓柱體空心護套。
[0024]本實用新型采用鋼珠、轉桿和旋鈕,當需要加油時,轉動旋鈕,轉桿隨之轉動,鋼珠會向下運動,這樣可以進行加油,并且可以根據旋轉的幅度大小來控制出油口的流量,使得加油快速方便,并且不會浪費;加油完畢后,鋼珠會封死出口,放置油料外泄,防止污染環境;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使用方便、省時省力、加油快速的優點。
【主權項】
1.一種加油裝置,它包括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中部設置有支桿,所述的支桿的上側設置有彈簧,所述的彈簧的上側設置有鋼珠,所述的鋼珠的右側設置有轉桿,所述的轉桿的外側設置有護套,所述的護套設置在右側壁上,所述的轉桿的右端設置有旋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桿為圓柱體支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簧為螺旋彈簧。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珠為實心鋼珠。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桿為曲折狀轉桿。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護套為圓柱體空心護套。
【文檔編號】F16N7/00GK205534976SQ201620363453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7日
【發明人】李艷貞
【申請人】襄城縣創世紀科技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