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潤滑結構的傳動裝置滑動軸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帶潤滑結構的傳動裝置滑動軸承,包括箱體、傳動軸和軸套,所述的軸套同軸套在所述的傳動軸的外部,并且所述的軸套的外壁與所述的箱體貼合,所述的軸套的內壁與所述的傳動軸外壁貼合;所述的傳動軸兩端分別水平的安裝在所述的箱體內腔相應的軸承上,所述的箱體上部設有與潤滑油腔連通的箱體積油槽,所述的積油槽通過箱體導油孔與外部連通;所述的傳動軸內部設有單邊密封腔,所述的傳動軸的側壁設有多個與單邊密封腔連通的導油孔,所述的軸套上設有與導油孔一一對應的軸套導油孔;傳動軸開放端的箱體從外向內依次裝有悶蓋和透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據其機構的特性,設計搭建潤滑結構,改善滑動軸承潤滑效果,降低發熱。
【專利說明】
帶潤滑結構的傳動裝置滑動軸承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潤滑結構的傳動裝置滑動軸承。
【背景技術】
[0002]傳動裝置的設計過程中由于高速重載,結構緊湊等因素,會使用滑動軸承。但滑動軸承若是潤滑不充分,軸承摩擦力過大導致發熱量大大增加,軸承損壞,油溫升高,加速油封老化,從而影響傳動裝置密封性能及其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目前的機械傳動裝置由于滑動軸承潤滑不充分導致發熱發熱量大大增加,軸承損壞,油溫升高,加速油封老化,從而影響傳動裝置密封性能及其使用壽命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改善傳動裝置滑動軸承潤滑與散熱、避免由于潤滑不充分、散熱不好導致的軸承損壞,油封老化漏油的帶潤滑結構的傳動裝置滑動軸承。
[000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帶潤滑結構的傳動裝置滑動軸承,包括箱體、傳動軸和軸套,所述的軸套同軸套在所述的傳動軸的外部,并且所述的軸套的外壁與所述的箱體貼合,所述的軸套的內壁與所述的傳動軸外壁貼合;所述的傳動軸兩端分別水平的安裝在所述的箱體內腔相應的軸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上部設有與潤滑油腔連通的積油槽,所述的積油槽通過箱體導油孔與外部連通;所述的傳動軸內部設有單邊密封腔,所述的傳動軸的側壁設有多個與單邊密封腔連通的導油孔,所述的軸套上設有與導油孔一一對應的軸套導油孔;傳動軸開放端的箱體從外向內依次裝有悶蓋和透蓋;所述的悶蓋內端面設有悶蓋積油孔和悶蓋導油槽,所述的悶蓋導油槽的一端與所述的悶蓋積油孔連通;所述的透蓋上設有出油孔、與悶蓋積油孔對應的第一導油孔以及與悶蓋導油槽對應的第二導油孔,所述的透蓋通過第二導油孔與箱體的箱體導油孔連通,所述的透蓋的第一導油孔內端與所述的單邊密封腔連通、外端與悶蓋導油槽連通。
[0005 ]所述的軸套的外壁設有連續的軸套潤滑油槽,所述的軸套潤滑油槽的一端位于軸套的一端,軸套潤滑油槽的另一端位于軸套的另一端,并且軸套導油孔的外端與所述的軸套潤滑油槽連通。
[0006]所述的透蓋包括內圈和外圈,所述的內圈與所述的外圈一體成型,并且內圈內端面低于外圈的內端面形成凹陷;內圈內端面中心設有圓臺,所述的第一導油孔設置在圓臺處;外圈的上部外沿對稱設有兩個凸起,所述的第二導油孔設置在透蓋外圈的凸起處。
[0007]所述的圓臺的外壁與所述的傳動軸的一端裝有用于密封的擋油環。
[0008]所述的第一導油孔的直徑大于所述的第二導油孔的直徑。
[0009]所述的箱體的積油槽高于潤滑油的液面,出油孔高于潤滑油的液面。
[0010]工作時,機構運轉時飛濺的潤滑油液會在箱體積油槽慢慢蓄積,通過箱體導油孔經過透蓋第二導油孔進入悶蓋導油槽,蓄積到悶蓋積油孔,再通過透蓋第一導油孔流入傳動軸單邊密封空腔中,在擋油環的作用下形成一定儲油空間(當傳動軸空腔中油位過高時,潤滑油可從透蓋出油孔流回到潤滑油容納腔),潤滑油通過傳動軸的轉動產生離心力讓潤滑油通過傳動軸導油孔流經軸套導油孔進入軸套潤滑油槽,從而實現滑動軸承的充分潤滑,改善滑動軸承潤滑效果,降低發熱。
[00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據其機構的特性,設計搭建潤滑結構,改善滑動軸承潤滑效果,降低發熱。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透蓋的立體結構圖。
[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軸套的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0016]參照附圖:
[0017]實施例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帶潤滑結構的傳動裝置滑動軸承,包括箱體1、傳動軸5和軸套6,所述的軸套6同軸套在所述的傳動軸5的外部,并且所述的軸套6的外壁與所述的箱體I貼合,所述的軸套6的內壁與所述的傳動軸5外壁貼合;所述的傳動軸5兩端分別水平的安裝在所述的箱體I內腔相應的軸承7上,所述的箱體I上部設有與潤滑油腔連通的箱體積油槽11,所述的箱體積油槽11通過箱體導油孔12與外部連通;所述的傳動軸5內部設有單邊密封腔51,所述的傳動軸5的側壁設有多個與單邊密封腔51連通的傳動軸導油孔52,所述的軸套6上設有與傳動軸導油孔52—一對應的軸套導油孔61;傳動軸5開放端的箱體I從外向內依次裝有悶蓋3和透蓋2;所述的悶蓋3內端面設有悶蓋積油孔和悶蓋導油槽,所述的悶蓋導油槽的一端與所述的悶蓋積油孔連通;所述的透蓋2上設有出油孔23、與悶蓋積油孔對應的第一導油孔22以及與悶蓋導油槽對應的第二導油孔21,所述的透蓋2通過第二導油孔21與箱體I的箱體導油孔12連通,所述的透蓋2的第一導油孔22內端與所述的單邊密封腔連通、外端與悶蓋導油槽連通。
[0018]所述的軸套6的外壁周向設有連續的軸套潤滑油槽61,所述的軸套潤滑油槽61的一端位于軸套6的一端,軸套潤滑油槽61的另一端位于軸套6的另一端,保證所述的軸套潤滑油槽61至少環繞軸套6—圈;軸套導油孔62的外端與所述的軸套潤滑油槽61連通。
[0019]所述的透蓋2包括內圈和外圈,所述的內圈與所述的外圈一體成型,并且內圈內端面低于外圈的內端面形成凹陷;內圈內端面中心設有圓臺,所述的第一導油孔22設置在圓臺處;外圈的上部外沿對稱設有兩個凸起,所述的第二導油孔21設置在透蓋外圈的凸起處。
[0020]所述的圓臺的外壁與所述的傳動軸5的一端裝有用于密封的擋油環4。
[0021]所述的第一導油孔22的直徑大于所述的第二導油孔21的直徑。
[0022]所述的箱體積油槽11高于潤滑油的液面,出油孔23高于潤滑油的液面。
[0023]工作時,機構運轉時飛濺的潤滑油液會在箱體積油槽11慢慢蓄積,通過箱體導油孔12經過透蓋第二導油孔21進入悶蓋導油槽,蓄積到悶蓋積油孔,再通過透蓋3第一導油孔22流入傳動軸5單邊密封空腔51中,在擋油環4的作用下形成一定儲油空間(當傳動軸空腔中油位過高時,潤滑油可從透蓋出油孔23流回到潤滑油容納腔),潤滑油通過傳動軸5的轉動產生離心力讓潤滑油通過傳動軸導油孔52流經軸套導油孔進入軸套潤滑油槽61,從而實現滑動軸承的充分潤滑,改善滑動軸承潤滑效果,降低發熱。
[0024]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實用新型構思的實現形式的列舉,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應當被視為僅限于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也包括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
【主權項】
1.帶潤滑結構的傳動裝置滑動軸承,包括箱體、傳動軸和軸套,所述的軸套同軸套在所述的傳動軸的外部,并且所述的軸套的外壁與所述的箱體貼合,所述的軸套的內壁與所述的傳動軸外壁貼合;所述的傳動軸兩端分別水平的安裝在所述的箱體內腔相應的軸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上部設有與潤滑油腔連通的箱體積油槽,所述的積油槽通過箱體導油孔與外部連通;所述的傳動軸內部設有單邊密封腔,所述的傳動軸的側壁設有多個與單邊密封腔連通的導油孔,所述的軸套上設有與導油孔一一對應的軸套導油孔;傳動軸開放端的箱體從外向內依次裝有悶蓋和透蓋;所述的悶蓋內端面設有悶蓋積油孔和悶蓋導油槽,所述的悶蓋導油槽的一端與所述的悶蓋積油孔連通;所述的透蓋上設有出油孔、與悶蓋積油孔對應的第一導油孔以及與悶蓋導油槽對應的第二導油孔,所述的透蓋通過第二導油孔與箱體的箱體導油孔連通,所述的透蓋的第一導油孔內端與所述的單邊密封腔連通、夕卜端與悶蓋導油槽連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潤滑結構的傳動裝置滑動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套的外壁設有連續的軸套潤滑油槽,所述的軸套潤滑油槽的一端位于軸套的一端,軸套潤滑油槽的另一端位于軸套的另一端,并且軸套導油孔的外端與所述的軸套潤滑油槽連通。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潤滑結構的傳動裝置滑動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蓋包括內圈和外圈,所述的內圈與所述的外圈一體成型,并且內圈內端面低于外圈的內端面形成凹陷;內圈內端面中心設有圓臺,所述的第一導油孔設置在圓臺處;外圈的上部外沿對稱設有兩個凸起,所述的第二導油孔設置在透蓋外圈的凸起處。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潤滑結構的傳動裝置滑動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臺的外壁與所述的傳動軸的一端裝有用于密封的擋油環。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潤滑結構的傳動裝置滑動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導油孔的直徑大于所述的第二導油孔的直徑。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潤滑結構的傳動裝置滑動軸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的積油槽高于潤滑油的液面,出油孔高于潤滑油的液面。
【文檔編號】F16H57/04GK205446660SQ201521112194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8日
【發明人】施順紅, 高鋒, 施林燕
【申請人】杭州杰牌傳動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