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電磁塊的扭轉減振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電磁塊的扭轉減振器。
【背景技術】
[0002]曲軸是一種扭轉彈性系統,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振頻率。在發動機工作過程中,經連桿傳給曲柄銷的作用力作用在曲軸上,引起曲軸回轉的瞬時角速度也呈周期性變化,由于固裝在曲軸上的飛輪轉動慣量大,其瞬時角速度基本上可看作是均勻的,這樣,曲拐便會忽而比飛輪轉得快,忽而又比飛輪轉得慢,形成相對于飛輪的扭轉擺動,也就是曲軸的扭轉振動,當激振力頻率與曲軸自振頻率成整數倍時,曲軸扭轉振動便因共振而加劇,這將使發動機功率受到損失,嚴重時甚至將曲軸扭斷。為了消減曲軸的扭轉振動,現在汽車發動機多在扭轉振幅最大的曲軸前端裝減振器。
[0003]目前采用的減振器當曲軸發生扭轉振動時,是通過橡膠內部的分子摩擦來消耗扭轉振動的能量,從而使整個曲軸的扭轉振幅減小。此種橡膠減振器的主要優點是結構簡單,但其對曲軸扭轉振動的衰減作用不夠強,而且橡膠由于內摩擦生熱升溫而容易老化,從而使減振器的工作性能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種衰減作用強,工作性能高的具有電磁塊的扭轉減振器。
[0005]本方案中的具有電磁塊的扭轉減振器,包括曲軸和帶輪,曲軸上設有平衡塊,帶輪的輪轂上活套有第一電磁塊和第二電磁塊,第一電磁塊面向帶輪的一側連接有第一摩擦片,第一電磁塊的另一側開設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內設有第一勵磁線圈,第二電磁塊面向平衡塊的一側連接有第二摩擦片,第二電磁塊的另一側開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內設有第二勵磁線圈,第一勵磁線圈和第二勵磁線圈通電后,第一電磁塊和第二電磁塊具有相同的極性。
[0006]本方案的原理是:向第一勵磁線圈和第二勵磁線圈內通電,由于第一勵磁線圈和第二勵磁線圈的纏繞方向相同,因此第一電磁塊和第二電磁塊將具有相同的極性,根據同性相斥的原理,第一電磁塊和第二電磁塊沿輪轂反向運動,第一電磁塊帶動第一摩擦片與帶輪緊壓,第二電磁塊帶動第二摩擦片與平衡塊緊壓,當曲軸正常工作時,扭轉減振器不工作,當曲軸在工作過程中發生扭轉振動時,曲軸將帶動帶輪和平衡塊以較大角速度振動,由于第一電磁塊和第二電磁塊的轉動慣量大,故第一電磁塊和第二電磁塊的振動角速度較曲軸的振動角速度小,第一電磁塊與帶輪之間將有相對角振動并在兩者配合面處產生摩擦力,第二電磁塊和平衡塊之間將有相對角振動并在兩者配合面處產生摩擦力,在它們摩擦力的作用下將消除扭轉振動的能量,進而使整個曲軸的振動減小,達到曲軸扭轉振動衰減的目的。
[0007]本方案的效果是:本方案中在帶輪與平衡塊處均設有摩擦片,在兩者摩擦片的共同作用下,使對曲軸扭轉振動的衰減作用增強,同時本方案中未采用傳統減振器中容易老化的橡膠,因此該減振器的工作性能穩定。
[0008]進一步,第一勵磁線圈和第二勵磁線圈均為直流勵磁線圈,直流勵磁線圈較交流勵磁線圈的沖擊、噪聲小,直流勵磁線圈的工作性能更加穩定可靠。
[0009]進一步,曲軸為中空結構,曲軸采用中空結構能有效減小曲軸自身的重量,以及曲軸運動過程中產生的離心力。
[0010]進一步,為了對平衡塊的軸向進行限位,曲軸端面設有對平衡塊軸向限位的墊圈和螺栓。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3]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曲軸1、平衡塊2、帶輪3、第一電磁塊4、第二電磁塊
5、第一勵磁線圈6、第二勵磁線圈7、第一摩擦片8、第二摩擦片9、墊圈10、螺母11、螺栓12。
[0014]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所示:具有電磁塊的扭轉減振器,包括曲軸I,曲軸I為一中空結構,在曲軸I上設有平衡塊2,平衡塊2的上側有一凹槽,凹槽底部倒有圓角,平衡塊2的右側與曲軸I配合,平衡塊2左側與帶輪3配合,在平衡塊2與曲軸I配合的端面對還設有墊圈10,墊圈10處安裝有螺母11,墊圈10和螺母11用于對平衡塊2進行軸向的限位,在平衡塊2的周向還均布有四個螺孔。
[0015]平衡塊2左側設有帶輪3,帶輪3的右側端面與平衡塊2的左側端面配合,帶輪3為內部空心結構,用于對平衡塊2進行軸向限位的墊圈10和螺母11位于帶輪3的空心結構中,在帶輪3周向開設有四個通孔,帶輪3上的四個通孔和平衡塊2上的四個螺孔一一對應,兩者之間通過螺栓12進行連接。
[0016]在帶輪3的輪轂上還活套有第一電磁塊4和第二電磁塊5,其中第一電磁塊4在左第二電磁塊5在右,在第一電磁塊4的左側設有第一摩擦片8,第一電磁塊4與第一摩擦片8采用膠粘的方式進行連接,第一摩擦片8采用摩擦系數較大的材料制成,當帶輪3在曲軸I的作用下產生扭轉振動時,第一摩擦片8可在與帶輪3的配合面處產生較大的摩擦力。
[0017]在第一電磁塊4的右側還開設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內放有第一勵磁線圈6,本實施例中采用直流勵磁線圈,直流勵磁線圈較交流勵磁線圈的沖擊、噪聲小,當第一勵磁線圈6通電后,第一電磁鐵將具有磁性,該磁性將使第一摩擦片8緊貼在帶輪3上。
[0018]在第一電磁塊4的右側還設有第二電磁塊5,第二電磁塊5的右側連接有第二摩擦片9,本實施例第二電磁塊5和第二摩擦片9采用膠粘的方式進行連接,在第二電磁塊5的左側還開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內放置有第二勵磁線圈7,當第二電磁塊5內的第二勵磁線圈7通電后,第二電磁塊5的極性與第一電磁塊4相同,此時第二電磁塊5將使第二摩擦片9緊貼在平衡塊2上。
[0019]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主權項】
1.一種具有電磁塊的扭轉減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軸和帶輪,所述曲軸上設有平衡塊,所述帶輪的輪轂上活套有第一電磁塊和第二電磁塊,所述第一電磁塊面向所述帶輪的一側連接有第一摩擦片,所述第一電磁塊的另一側開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內設有第一勵磁線圈,所述第二電磁塊面向所述平衡塊的一側連接有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二電磁塊的另一側開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內設有第二勵磁線圈,所述第一勵磁線圈和所述第二勵磁線圈通電后,所述第一電磁塊和所述第二電磁塊具有相同的極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電磁塊的扭轉減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勵磁線圈和所述第二勵磁線圈均為直流勵磁線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電磁塊的扭轉減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軸端面還設有對所述平衡塊軸向限位的墊圈和螺栓。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電磁塊的扭轉減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軸為中空結構。
【專利摘要】本專利公開了具有電磁塊的扭轉減振器,包括曲軸和帶輪,曲軸上設有平衡塊,帶輪的輪轂上活套有第一電磁塊和第二電磁塊,第一電磁塊面向帶輪的一側連接有第一摩擦片,第一電磁塊的另一側開設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內設有第一勵磁線圈,第二電磁塊面向平衡塊的一側連接有第二摩擦片,第二電磁塊的另一側開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內設有第二勵磁線圈。本方案的效果是:本方案中在帶輪與平衡塊處均設有摩擦片,在兩者摩擦片的共同作用下,使對曲軸扭轉振動的衰減作用增強,同時本方案中未采用傳統減振器中容易老化的橡膠,因此該減振器的工作性能穩定。
【IPC分類】F16F15/129
【公開號】CN205371449
【申請號】CN201521059374
【發明人】黃忠澤
【申請人】重慶澤田汽車部件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6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