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差速器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領域,涉及一種新型差速器總成。
【背景技術】
[0002]現階段,汽車差速器十字軸軸頭部位多為圓柱型,行星齒輪與十字軸軸頭配合精密,因此齒輪油在行星輪和軸頭之間流動不暢,易產生行星輪和十字軸燒結現象。此外星輪墊片一般比差速器殼體表面硬度要硬,行星輪和殼體之間的相對轉動易導致殼體磨損并產生鐵肩。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更加安全可靠耐用的新型差速器總成,避免使用時發生行星輪和十字軸燒結現象。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0005]所述的新型差速器總成,包括差速器前半殼、差速器后半殼、設在所述差速器前半殼與所述差速器后半殼之間的十字軸、主動圓柱齒輪、差速器后半軸齒輪、安裝在所述十字軸的軸頭上的錐齒輪和鎖止墊片,所述十字軸的中心花鍵套與所述軸頭相連處的側面設有導油槽。
[0006]所述軸頭的截面和所述鎖止墊片的安裝孔為相互配合的非圓結構。
[000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導油槽便于齒輪油在行星齒輪與軸頭之間流動,增強了潤滑效果,達到防止行星齒輪與軸頭燒結的作用。該方案提高了差速器總成的可靠性,減少了差速器的故障率,而且制造簡單,對成本影響小,使產品更具有競爭力。
[0008]利用相互配合的非圓結構防止鎖止墊片與軸頭之間產生旋轉,這樣鎖止墊片與差速器的殼體之間也無相對運動,避免對殼體造成磨損,減少由此產生的鐵肩。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0]圖2為圖1所示結構中十字軸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3為圖1所示結構中鎖止墊片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的標記為:
[0013]1、主動圓柱齒輪;2、差速器前半殼;3、十字軸;4、差速器后半殼;5、錐齒輪;6、鎖止墊片;7、差速器后半軸齒輪;8、軸頭;9、導油槽;10、直邊。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以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發明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
[0015]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差速器總成,差速器前半殼2、差速器后半殼4、設在差速器前半殼2與差速器后半殼4之間的十字軸3、主動圓柱齒輪1、差速器后半軸齒輪7、安裝在十字軸3的軸頭8上的錐齒輪5和鎖止墊片6。
[0016]十字軸3包括環形的中心花鍵套和沿周向均勻設置的四個軸頭8。中心花鍵套與所述軸頭8相連處的側面設有導油槽9。導油槽9由中心花鍵套端面延伸至軸頭8,位于中心花鍵套與軸頭8結合過渡位置。差速器工作時,導油槽9便于齒輪油在行星齒輪與軸頭8之間流動,可防止因齒輪油在行星輪和軸頭8之間流動不暢易產生行星輪和十字軸3燒結現象。
[0017]四個軸頭8的兩側銑出對稱的平面,鎖止墊片6的內孔由兩段圓弧和兩段直邊10組成。該內孔與軸頭8相配合并形成防止鎖止墊片6軸向轉動的鎖止結構。內孔與軸頭8截面的形狀也可以采用其它非圓結構,以防止鎖止墊片6軸向轉動。該鎖止墊片6裝在所述軸頭8上,在差速器工作時與殼體無相對運動,可以防止行星輪和殼體之間的相對轉動產生的殼體磨損及由此產生的鐵肩。
[0018]上述的新型差速器總成提高了差速器總成的可靠性,減少了差速器的故障率;而且制造簡單,成本沒有顯著增加,使產品更具有競爭力。
[0019]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型差速器總成,包括差速器前半殼(2)、差速器后半殼(4)、設在所述差速器前半殼(2)與所述差速器后半殼(4)之間的十字軸(3)、主動圓柱齒輪(1)、差速器后半軸齒輪(7)、安裝在所述十字軸(3)的軸頭(8)上的錐齒輪(5)和鎖止墊片(6),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軸(3)的中心花鍵套與所述軸頭(8)相連處的側面設有導油槽(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差速器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軸頭(8)的截面和所述鎖止墊片(6)的安裝孔為相互配合的非圓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差速器總成,包括差速器前半殼、差速器后半殼、設在所述差速器前半殼與所述差速器后半殼之間的十字軸、主動圓柱齒輪、差速器后半軸齒輪、安裝在所述十字軸的軸頭上的錐齒輪和鎖止墊片,所述十字軸的中心花鍵套與所述軸頭相連處的側面設有導油槽。由于導油槽便于齒輪油在行星齒輪與軸頭之間流動,增強了潤滑效果,因此本實用新型達到防止行星齒輪與軸頭燒結的作用。該方案提高了差速器總成的可靠性,減少了差速器的故障率,而且制造簡單,對成本影響小,使產品更具有競爭力。
【IPC分類】F16H48/38
【公開號】CN205350250
【申請號】CN201521097125
【發明人】鄒兵, 楊昂, 田勇, 盧準, 孫營, 曾健, 閆東, 鞠宜林, 季小芬
【申請人】蕪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