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變速箱殼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車輛配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變速箱,特別涉及一種變速箱殼體。
【背景技術】
[0002]變速箱是車輛重要的精密部件,其將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和轉速經過內部齒輪組系的分配調整傳遞到輪轂,以實現不同車速和動力的輸出。
[0003]目前的變速箱殼體包括本體,本體上開設有供輸入軸定位安裝的輸入孔、供傳動軸定位安裝的傳動孔和供輸出軸定位安裝的輸出孔,傳動孔位于輸入孔和輸出孔之間,為了保證傳動軸和輸入軸的轉動穩定性,都會在輸入孔和傳動孔中設置軸承。在使用過程中,輸入軸的轉速高,所以輸入孔處的潤滑油熱量最高,傳動孔處的潤滑油熱量次之,輸出軸的轉速低使得輸出孔處的潤滑油熱量最低,因為現有的變速箱殼體內的潤滑油無法形成較好穩定的流動,所以無法對輸入孔處進行較好的冷卻,冷卻效果不佳,另外還降低了潤滑油的潤滑效果。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能提高潤滑效果和冷卻效果的變速箱殼體。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變速箱殼體,包括本體,所述的本體內側邊沿具有圍壁,所述的本體開設有輸入孔、傳動孔和輸出孔,所述的傳動孔位于輸入孔和輸出孔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內側具有將輸入孔包圍的圍邊一、將傳動孔包圍的圍邊二和將輸出孔包圍的圍邊三,所述的圍邊一開設有與圍邊三外周相通的進油口一和出油口一,所述的圍邊二開設有與圍邊三外周相通的進油口二和出油孔二。
[0006]本變速箱殼體使用時,潤滑油填充于圍壁與圍邊一、圍邊二、圍邊三之間。當輸入孔中的輸入軸轉動后,帶動潤滑油不斷從進油口一進入圍邊一中,再從出油孔一流出,同理,傳動軸轉動后,會帶動潤滑油從進油口二進入圍邊二,再從出油孔二流出,這樣潤滑油對輸入孔、傳動孔處進行了有效潤滑,而且潤滑油循環流動,起到了很好的冷卻作用,
[0007]在上述的一種變速箱殼體中,所述的進油口一和進油口二均朝向圍邊三設置且均位于輸入孔和傳動孔的軸心線同一側,所述的出油口一和出油口二均朝向圍邊三設置且均位于輸入孔和傳動孔的軸心線的另一側。這樣結構設計合理,于輸入孔和傳動孔處的潤滑油流向一致,不會產生紊流,潤滑油循環流動順暢。
[0008]在上述的一種變速箱殼體中,所述的圍邊一的外周面具有位于進油口一兩側和出油口一兩側的加強肋一,所述的圍邊二的外周面具有位于進油口二兩側和出油口二兩側的加強肋二。這樣增加了結構強度,圍邊一和圍邊二不會破裂。
[0009]在上述的一種變速箱殼體中,所述的圍邊一、圍邊二和圍邊三的外周面均具有若干道加強筋。這樣結構強度好,使用壽命長。
[0010]在上述的一種變速箱殼體中,所述的圍邊一內設有擋肩一,所述的圍邊二內設有擋肩二,所述的擋肩一開設有分別與進油口一和出油口一連通的槽口,所述的擋肩二開設有分別與進油口二和出油口二連通的槽口。擋肩一和擋肩二對位于輸入孔和傳動孔中的軸承起到定位作用,槽口的設置使得潤滑油能夠進入軸承的外圈和內圈之間,對軸承起到潤滑作用,延長了軸承使用壽命。
[0011]在上述的一種變速箱殼體中,所述的本體內壁固定有位于圍邊三和圍壁之間的磁鐵。磁鐵能夠吸附潤滑油中的碎肩,避免磨損。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變速箱殼體的結構設計合理巧妙,能使內部潤滑油形成油路循環,提高了潤滑效果和冷卻效果,而且能夠排肩,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變速箱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變速箱殼體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本體;la、圍壁;2、輸入孔;3、傳動孔;4、輸出孔;5、圍邊一;5a、進油口一;5b、出油口一;6、圍邊二;6a、進油口二;6b、出油口二;7、圍邊三;8、加強肋一;9、加強肋二;
10、加強筋;11、擋肩一;12、擋肩二; 13、磁鐵。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17]如圖1和圖2所示,本變速箱殼體包括本體I,本體I內側邊沿具有圍壁Ia,本體I開設有輸入孔2、傳動孔3和輸出孔4,傳動孔3位于輸入孔2和輸出孔4之間,本體I內側具有將輸入孔2包圍的圍邊一5、將傳動孔3包圍的圍邊二6和將輸出孔4包圍的圍邊三7,圍邊一5開設有與圍邊三7外周相通的進油口一5a和出油口一5b,圍邊二6開設有與圍邊三7外周相通的進油口二 6a和出油孔二。
[0018]進一步細說,進油口一 5a和進油口二 6a均朝向圍邊三7設置且均位于輸入孔2和傳動孔3的軸心線同一側,出油口一 5b和出油口二 6b均朝向圍邊三7設置且均位于輸入孔2和傳動孔3的軸心線的另一側。為了增加結構強度,圍邊一 5的外周面具有位于進油口一 5a兩側和出油口一5b兩側的加強肋一8,圍邊二6的外周面具有位于進油口二6a兩側和出油口二6b兩側的加強肋二 9,圍邊一 5、圍邊二 6和圍邊三7的外周面均具有若干道加強筋10。
[0019]為了方便輸入孔2和傳動孔3處的軸承安裝和潤滑,圍邊一5內設有擋肩一 11,圍邊二6內設有擋肩二 12,擋肩一11開設有分別與進油口一5a和出油口一5b連通的槽口,擋肩二12開設有分別與進油口二6a和出油口二6b連通的槽口;為了能夠排肩,避免磨損,本體I內壁固定有位于圍邊三7和圍壁Ia之間的磁鐵13,磁鐵13靠近圍壁Ia設置。
[0020]本變速箱殼體使用時,潤滑油填充于圍壁Ia與圍邊一5、圍邊二6、圍邊三7之間。當輸入孔2中的輸入軸轉動后,帶動潤滑油不斷從進油口一 5a進入圍邊一 5中,再從出油孔一流出,同理,傳動軸轉動后,會帶動潤滑油從進油口二6a進入圍邊二6,再從出油孔二流出,這樣潤滑油對輸入孔2、傳動孔3及軸承處進行了有效潤滑,而且潤滑油循環流動,起到了很好的冷卻作用。
[002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變速箱殼體,包括本體(I),所述的本體(I)內側邊沿具有圍壁(Ia),所述的本體(I)開設有輸入孔(2)、傳動孔(3)和輸出孔(4),所述的傳動孔(3)位于輸入孔(2)和輸出孔(4)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I)內側具有將輸入孔(2)包圍的圍邊一(5 )、將傳動孔(3)包圍的圍邊二 (6)和將輸出孔(4)包圍的圍邊三(7),所述的圍邊一(5)開設有與圍邊三(7)外周相通的進油口一 (5a)和出油口一 (5b),所述的圍邊二 (6)開設有與圍邊三(7)外周相通的進油口二 (6a)和出油孔二。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速箱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油口一(5a)和進油口二 (6a)均朝向圍邊三(7)設置且均位于輸入孔(2)和傳動孔(3)的軸心線同一側,所述的出油口一(5b)和出油口二 (6b)均朝向圍邊三(7)設置且均位于輸入孔(2)和傳動孔(3)的軸心線的另一側。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變速箱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圍邊一(5)的外周面具有位于進油口一 (5a)兩側和出油口一 (5b)兩側的加強肋一 (8),所述的圍邊二 (6)的外周面具有位于進油口二 (6a)兩側和出油口二 (6b)兩側的加強肋二 (9)。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變速箱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圍邊一(5)、圍邊二 (6 )和圍邊三(7)的外周面均具有若干道加強筋(10)。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變速箱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圍邊一(5)內設有擋肩一(11),所述的圍邊二(6)內設有擋肩二(12),所述的擋肩一(11)開設有分別與進油口一(5a)和出油口一 (5b)連通的槽口,所述的擋肩二(12)開設有分別與進油口二(6a)和出油口二 (6b)連通的槽口。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變速箱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I)內壁固定有位于圍邊三(7)和圍壁(Ia)之間的磁鐵(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變速箱殼體,屬于車輛配件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變速箱殼體潤滑效果和冷卻效果不佳等問題。本變速箱殼體包括本體,本體內側邊沿具有圍壁,本體開設有輸入孔、傳動孔和輸出孔,傳動孔位于輸入孔和輸出孔之間,本體內側具有將輸入孔包圍的圍邊一、將傳動孔包圍的圍邊二和將輸出孔包圍的圍邊三,圍邊一開設有與圍邊三外周相通的進油口一和出油口一,圍邊二開設有與圍邊三外周相通的進油口二和出油孔二。本實用新型能夠提高潤滑效果和冷卻效果。
【IPC分類】F16H57/02, F16H57/04
【公開號】CN205226298
【申請號】CN201620098354
【發明人】梁世恭, 羊本偉, 高偉, 潘定坤, 彭君國, 史經升, 丁海浩
【申請人】臺州金納車橋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