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流止回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止回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軸流止回閥。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軸流式止回閥的閥瓣的開啟與關閉是處于一個動態的力平衡系統中,如果管道系統中流體流速無法將閥瓣支撐并保證穩定在一個開啟的位置,則閥瓣和相關運動部件可能處于一種持續運動與振動狀態中,從而出現閥瓣與相關運動部件的過度磨損,如果管路系統中的介質壓差大的情況下,閥瓣在介質與彈簧力的雙重作用下會出現閥瓣的關閉速度過快,使閥瓣以高速撞擊閥座并出現水錘現象,從而降低閥門與管路第統中其它設備的使用壽命;且閥瓣容易轉動,閥瓣轉動會增加能耗,會影響閥瓣開啟和關閉性能。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不僅節能環保,而且能避免出現水錘現象的軸流止回閥。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軸流止回閥,包括閥體、設于所述閥體內的閥瓣、閥桿和為所述閥瓣提供彈力的彈簧,所述閥桿一端與閥瓣固定連接,所述彈簧套設在閥桿上,所述閥桿上套接有襯套,所述閥桿上套接有密封圈,閥桿通過所述密封圈與襯套的內孔壁面之間構成密封,所述襯套背離閥瓣端開設有阻尼腔和阻尼孔,所述襯套外套接有內閥套,所述內閥套內設置有內閥套腔,所述內閥套背離閥瓣端設置有壓力泄放孔,所述閥瓣與內閥套之間設置有導向桿,所述導向桿一端與閥瓣固定連接,所述內閥套上設置有一個與所述導向桿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導向桿背離閥瓣端穿設在所述定位孔內。
[000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阻尼孔、壓力泄放孔、阻尼腔、內閥套腔和密封圈后實現了閥瓣平穩低速開啟和關閉,完全消除了水錘效應的產生,延長了使用壽命;且導向桿設置合理,有效防止閥瓣轉動,閥瓣轉動會增加能耗,起到節能環保的作用,且確保閥瓣平穩開啟和關閉。結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不僅節能環保,而且能避免出現水錘現象,使用壽命長。
[000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內閥套靠近閥瓣端設置有一個導向槽,所述導向槽與閥瓣相匹配,所述閥瓣朝襯套方向移動時,閥瓣部分外圓柱面位于所述導向槽內。通過本設置,結構設置更加合理,導向效果好,工作更加可靠。
[0007]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閥瓣、閥桿、襯套、阻尼孔、內閥套和壓力泄放孔的軸向中心線互相重合。通過本設置,結構設置更加合理,工作更加可靠。
[0008]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閥瓣外表面為球面,內閥套的外表面設置成流線型。通過本設置,結構更加合理,流體阻力小,流量系數大,工作更加可靠。
[0009]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襯套采用全金屬材料制造而成。通過本設置,襯套使用壽命長,適用范圍廣。
[0010]本實用新型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閥體內設置有流體介質流道,且該流體介質流道為雙流線型曲面設置,閥體的內腔表面采用鍛造而成。通過本設置,可以滿足高壓工況。
[0011]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設置更加合理,設置阻尼孔、壓力泄放孔、阻尼腔、內閥套腔和密封圈后實現了閥瓣平穩低速開啟和關閉,完全消除了水錘效應的產生,延長了使用壽命;且導向桿設置合理,有效防止閥瓣轉動,閥瓣轉動會增加能耗,起到節能環保的作用,且確保閥瓣平穩開啟和關閉。結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不僅節能環保,而且能避免出現水錘現象,使用壽命長。
[0012]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閥門全關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閥門全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參見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軸流止回閥,包括閥體1、設于所述閥體1內的閥瓣2、閥桿3和為所述閥瓣2提供彈力的彈簧4,所述閥桿3—端與閥瓣2固定連接,所述彈簧4套設在閥桿3上,所述閥桿3上套接有襯套5,所述閥桿3上套接有密封圈6,閥桿3通過所述密封圈6與襯套5的內孔壁面之間構成密封,所述襯套5背離閥瓣2端開設有阻尼腔51和阻尼孔52,所述襯套5外套接有內閥套7,所述內閥套7內設置有內閥套腔71,所述內閥套7背離閥瓣2端設置有壓力泄放孔72,所述閥瓣2與內閥套7之間設置有導向桿8,所述導向桿8—端與閥瓣2固定連接,所述內閥套7上設置有一個與所述導向桿8匹配的定位孔73,所述導向桿8背離閥瓣2端穿設在所述定位孔73內。
[0017]作為優選的,本實施例所述彈簧4左端與所述閥瓣4右端抵壓,彈簧4右端與所述襯套5左端抵壓;閥桿3—端與閥瓣2—體設置或閥桿3—端與閥瓣2螺紋連接;襯套5內壁面上環形設置有密封圈安裝槽,所述密封圈6安裝在密封圈槽內;內閥套7右端與閥體螺紋連接;所述襯套5中部與內閥套7中部的連接部螺紋連接;所述導向桿8左端與所述閥瓣2螺紋連接,所述內閥套7上的定位孔73對準所述導向桿8設置,且定位孔73和導向桿8的軸向中心線重合,導向桿8右端位于定位孔73內,導向桿8可以左右直線移動。
[0018]為使本實用新型結構更加合理,作為優選的,本實施例所述內閥套7靠近閥瓣2端設置有一個導向槽74,所述導向槽74與閥瓣2相匹配,所述閥瓣2朝襯套5方向移動時,閥瓣2部分外圓柱面位于所述導向槽74內。即導向槽74設置在內閥套7左端面上,閥瓣2朝右運動時,閥瓣2右端的外圓柱面位于所述導向槽74內。
[0019]所述閥瓣2、閥桿3、襯套5、阻尼孔52、內閥套7和壓力泄放孔72的軸向中心線互相重合。
[0020]所述襯套5采用全金屬材料制造而成,無非金屬軸承,可以同時適合高溫、中溫、低溫環境使用。
[0021]所述閥體1內設置有流體介質流道11,且該流體介質流道11為雙流線型曲面設置,閥體1的內腔表面采用鍛造而成。所述閥瓣2外表面為球面,內閥套7的外表面設置成流線型。整個閥門可以滿足高壓和超高壓工況,流體阻力小,流量系數大,是一種高性能閥門。
[0022]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三導向結構,閥桿3和襯套5形成第一導向結構;閥瓣2外圓柱面和導向槽74內壁面形成第二導向結構;導向桿8和定位孔73形成第三導向結構;有效防止閥瓣轉動,閥瓣轉動會增加能耗,起到節能環保的作用,且確保閥瓣平穩開啟和關閉。
[0023]閥體1為全通透設計,可以采用鍛件制造并用數控車床加工出閥體內腔表面,閥體內腔表面為流線型曲面。閥體1內外無筋板設計,方便鍛造和數控車床對流線型內外表面數控加工,也可鑄造,鍛造和鑄造工藝性好。
[0024]參見圖2,閥門初始為全關狀態,管道內的閥前壓力P1升高,閥前后壓差增大,推動閥瓣2克服彈簧4的作用力,閥門逐漸開啟,但是由于設計了阻尼腔51,阻尼腔51被密封圈6在前端與閥體內腔隔斷,其內部的介質只能通過阻尼孔52流出,然后經壓力泄放孔72流出到下游管道,由于流量小,限制了閥瓣2的開啟速度,再加上彈簧4的彈力作用,開度越大,彈力越大,所以閥瓣2能平穩低速開啟。
[0025]參見圖3,閥門初始為全開狀態,管道內的閥前壓力P1降低,在彈簧4和壓差的綜合作用下,推動閥瓣2向襯套5方向移動,但是由于設計了阻尼腔51,閥體內腔和內閥套腔71的介質經過阻尼孔52補償進來,但是由于補償的流量小,在阻尼腔51內產生了局部真空,P3壓力下降,低于P2,因此,在局部真空、閥前壓力和彈簧作用力共同作用下,閥瓣向襯套5方向移動,但移動速度受限,所以閥瓣能最終實現平穩關閉。
[0026]上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只用于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本領域的技術工程師根據上述實用新型的內容對本實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軸流止回閥,包括閥體(1)、設于所述閥體(1)內的閥瓣(2)、閥桿(3)和為所述閥瓣(2)提供彈力的彈簧(4),所述閥桿(3)—端與閥瓣(2)固定連接,所述彈簧(4)套設在閥桿(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閥桿(3)上套接有襯套(5),所述閥桿(3)上套接有密封圈(6),閥桿(3)通過所述密封圈(6)與襯套(5)的內孔壁面之間構成密封,所述襯套(5)背離閥瓣(2)端開設有阻尼腔(51)和阻尼孔(52),所述襯套(5)外套接有內閥套(7),所述內閥套(7)內設置有內閥套腔(71),所述內閥套(7)背離閥瓣(2)端設置有壓力泄放孔(72),所述閥瓣(2)與內閥套(7)之間設置有導向桿(8),所述導向桿(8)—端與閥瓣(2)固定連接,所述內閥套(7)上設置有一個與所述導向桿(8)匹配的定位孔(73),所述導向桿(8)背離閥瓣(2)端穿設在所述定位孔(73)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軸流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閥套(7)靠近閥瓣(2)端設置有一個導向槽(74),所述導向槽(74)與閥瓣(2)相匹配,所述閥瓣(2)朝襯套(5)方向移動時,閥瓣(2)部分外圓柱面位于所述導向槽(74)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軸流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瓣(2)、閥桿(3)、襯套(5)、阻尼孔(52)、內閥套(7)和壓力泄放孔(72)的軸向中心線互相重合。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軸流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瓣(2)外表面為球面,內閥套(7)的外表面設置成流線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軸流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5)采用全金屬材料制造而成。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軸流止回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1)內設置有流體介質流道(11),且該流體介質流道(11)為雙流線型曲面設置,閥體(1)的內腔表面采用鍛造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軸流止回閥,包括閥體、設于所述閥體內的閥瓣、閥桿和為所述閥瓣提供彈力的彈簧,閥桿一端與閥瓣固定連接,所述彈簧套設在閥桿上,所述閥桿上套接有襯套,閥桿上套接有密封圈,閥桿通過所述密封圈與襯套的內孔壁面之間構成密封,襯套背離閥瓣端開設有阻尼腔和阻尼孔,所述襯套外套接有內閥套,內閥套內設置有內閥套腔,所述內閥套背離閥瓣端設置有壓力泄放孔,閥瓣與內閥套之間設置有導向桿,所述導向桿一端與閥瓣固定連接,所述內閥套上設置有一個與所述導向桿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導向桿背離閥瓣端穿設在所述定位孔內。上述技術方案,結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不僅節能環保,而且能避免出現水錘現象。
【IPC分類】F16K27/08, F16K27/02, F16K47/02, F16K15/04, F16K15/06
【公開號】CN205118348
【申請號】CN201520886120
【發明人】胡建田, 陳星翰, 閻享平, 李軍輝, 王成, 唐益勝
【申請人】五洲閥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