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沖擊等速驅動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等速萬向節/驅動軸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沖擊等速驅動軸。
【背景技術】
[0002]等速萬向節是汽車驅動系統的重要部件,其主要承擔扭力傳輸,補償車輛上蹦下跳角度和行程偏差。現有等速萬向節驅動軸由固定端等速萬向節、中間芯軸和移動端等速萬向節組成,各部件采用常規結構設計,通過三大組件的聯動完成把變速箱端扭力向驅動輪的傳輸任務。
[0003]現有等速驅動軸技術方案能夠滿足車輛的一般使用需求,但因其在結構設計和使用功能上存在以下技術缺陷:①保持架窗口部位易發生應力集中,出現開裂等質量缺陷;②移動端萬向節鋼球與內星輪球道的有效接觸面積小,產品承載強度低工作狀態下,內星輪宜磨損失效;④常規內星輪材料為20Cr,采用滲碳淬火的熱處理工藝,產品韌性低,抗沖擊性能差。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以提高產品的使用強度的抗沖擊等速驅動軸。
[0005]為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種抗沖擊等速驅動軸,包括固定端等速萬向節、移動端等速萬向節與連接在固定端等速萬向節和移動端等速萬向節之間的芯軸,移動端等速萬向節具有桿體、杯體、保持架、鋼球以及內星輪,杯體位于桿體一端,內星輪位于杯體內,鋼球通過保持架約束在杯體和內星輪之間,杯體內壁和內星輪外壁在相對應的位置均設有球道,鋼球位于球道內,杯體和芯軸之間包裹有護套,內星輪為經中頻淬火處理的42CrMo質內星輪,內星輪安裝在芯軸的端部,移動端等速萬向節通過內星輪與芯軸連接。
[0006]作為優選,保持架的內壁面包括內球面,內球面的球心位于保持架的軸線上,內球面的球心到保持架的中心的距離為3.5mm,保持架的最大外徑為53.8mm、最小內徑為38.7mm、軸向長度為29mm,內星輪的最大外徑為42.45mm、內徑為22.7mm、軸向長度為22mm。
[0007]作為優選,保持架上設有銑窗,銑窗在保持架的圓周方向上的兩端壁面為球面,兩個球面所在球的球心重合,球面所在球的直徑為18.2mm,銑窗在保持架軸向方向上的兩端為平行的平面,兩個平面之間的距離為15.0812mm。
[0008]作為優選,內星輪的一端端面設有在相鄰兩個球道之間設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在長度方向上的中心線所對應的圓心重合且均位于內星輪的中心線。
[0009]作為優選,弧形凹槽的橫截面為圓弧形,弧形凹槽的槽深為0.3_。
[0010]作為優選,內星輪與芯軸通過花鍵連接。
[0011]作為優選,護套一端通過第一束環束在杯體上,護套另一端通過第二束環束在芯軸上。
[0012]作為優選,桿體表面以及芯軸表面均具有淬火層。
[0013]作為優選,固定端等速萬向節和移動端等速萬向節內填充有鋰基潤滑脂,鋰基潤滑脂中具有二硫化鉬。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以后,通過將內星輪原材料由20Cr更改為42CrMo,熱處理方式將原來的滲碳淬火改為中頻感應淬火,不僅有效地改善金屬的表面性能(如硬度、耐磨性、抗腐蝕性、導熱、導電性能等深度),產品組織扭力提升,產品具有良好的抗沖擊性會K。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保持架的剖視圖;
[0018]圖3為銑窗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內星輪的剖視圖;
[0020]圖5為內星輪的端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抗沖擊等速驅動軸的優選實施例,該抗沖擊等速驅動軸包括固定端等速萬向節1、移動端等速萬向節8與連接在固定端等速萬向節I和移動端等速萬向節8之間的芯軸6,移動端等速萬向節8具有桿體12、杯體13、保持架14、鋼球15以及內星輪16,杯體13位于桿體12 —端,內星輪16位于杯體13內,鋼球15通過保持架14約束在杯體13和內星輪16之間,杯體13內壁和內星輪16外壁在相對應的位置均設有球道,鋼球15位于球道內,杯體13和芯軸6之間包裹有護套4,護套4 一端通過第一束環3束在杯體上,護套4另一端通過第二束環5束在芯軸6上,其中,內星輪16為經中頻淬火處理的42CrMo質內星輪,內星輪安裝在芯軸6的端部,移動端等速萬向節8通過內星輪與芯軸6連接。該實施例中,為了更好的潤滑,固定端等速萬向節I和移動端等速萬向節8內填充有鋰基潤滑脂,鋰基潤滑脂中具有二硫化鉬。內星輪與芯軸6通過花鍵連接。為加強強度,在桿體12表面以及芯軸6表面均通過淬火工藝形成淬火層19。
[0022]如圖2和3所示,保持架14的內壁面包括內球面141,內球面141的球心位于保持架14的軸線上,內球面141所在球的直徑D4為42.45mm(誤差范圍為+0.025至+0.05之間);內球面141的球心O到保持架14的中心P的距離Dl為3.5mm,保持架14的最大外徑D2為53.8mm(誤差范圍為-0.03至O之間)、最小內徑D3為38.7mm(誤差范圍為O至+0.25之間)、軸向長度D5為29mm(誤差范圍為±0.05),保持架14上設有銑窗18,銑窗18在保持架14的圓周方向上的兩端壁面為球面181,銑窗18的兩個球面所在球的球心重合于N點,銑窗18的兩個球面所在球的直徑D6為18.2mm(誤差范圍為+0.03至O),銑窗18在保持架14軸向方向上的兩端為平行的平面182,球面181與平面182之間通過過渡面過渡連接,兩個平面之間的距離D7為15.0812mm(誤差范圍為-0.03至O),該距離為鋼球的直徑,圖3中銑窗內的兩個虛線圓表示鋼球在銑窗內的運動范圍。上述結構加厚了保持架壁厚,使保持架內球面中心距拉往中0.4mm,讓鋼球在內星輪球道上有效接觸面積增加,產品使用強度提尚。
[0023]如圖4和5所示,內星輪16的最大外徑D8為42.45mm(誤差范圍為-0.03至O)、內徑D9為22.7mm(誤差范圍為±0.1)、軸向長度DlO為22mm(誤差范圍為-0.025至O),該結構與普通的內星輪相比,內星輪厚度加高1_(單邊補償0.5mm),同樣是增加有效工作面積。圖5中,內星輪16的一端端面設有在相鄰兩個球道之間設有弧形凹槽17,所有的弧形凹槽17在長度方向上的中心線所對應的圓心M重合于內星輪16的中心線上,優選弧形凹槽17的橫截面為圓弧形,弧形凹槽17的槽深為0.3_。
【主權項】
1.一種抗沖擊等速驅動軸,包括固定端等速萬向節(I)、移動端等速萬向節(8)與連接在固定端等速萬向節(I)和移動端等速萬向節(8)之間的芯軸(6),移動端等速萬向節(8)具有桿體(12)、杯體(13)、保持架(14)、鋼球(15)以及內星輪(16),杯體(13)位于桿體(12)—端,內星輪(16)位于杯體(13)內,鋼球(15)通過保持架(14)約束在杯體(13)和內星輪(16)之間,杯體(13)內壁和內星輪(16)外壁在相對應的位置均設有球道,鋼球(15)位于球道內,杯體(13)和芯軸(6)之間包裹有護套(4),其特征在于:內星輪(16)為經中頻淬火處理的42CrMo質內星輪,內星輪安裝在芯軸(6 )的端部,移動端等速萬向節(8 )通過內星輪與芯軸(6)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沖擊等速驅動軸,其特征在于:保持架(14)的內壁面包括內球面(141),內球面(141)的球心位于保持架(14)的軸線上,內球面(141)的球心到保持架(14)的中心的距離為3.5mm,保持架(14)的最大外徑為53.8mm、最小內徑為38.7mm、軸向長度為29mm,內星輪(16)的最大外徑為42.45mm、內徑為22.7mm、軸向長度為22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沖擊等速驅動軸,其特征在于:保持架(14)上設有銑窗(18),銑窗(18)在保持架(14)的圓周方向上的兩端壁面為球面(181),兩個球面所在球的球心重合,球面所在球的直徑為18.2mm,銑窗(18)在保持架(14)軸向方向上的兩端為平行的平面(182),兩個平面之間的距離為15.0812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沖擊等速驅動軸,其特征在于:內星輪(16)的一端端面在相鄰兩個球道之間設有弧形凹槽(17),弧形凹槽(17)在長度方向上的中心線所對應的圓心重合且均位于內星輪(16)的中心線。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抗沖擊等速驅動軸,其特征在于:弧形凹槽(17)的橫截面為圓弧形,弧形凹槽(17)的槽深為0.3_。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沖擊等速驅動軸,其特征在于:內星輪與芯軸(6)通過花鍵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沖擊等速驅動軸,其特征在于:護套(4)一端通過第一束環(3 )束在杯體上,護套(4 )另一端通過第二束環(5 )束在芯軸(6 )上。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沖擊等速驅動軸,其特征在于:桿體(12)表面以及芯軸(6)表面均具有淬火層(19)。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沖擊等速驅動軸,其特征在于:固定端等速萬向節(I)和移動端等速萬向節(8 )內填充有鋰基潤滑脂。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以提高產品的使用強度的抗沖擊等速驅動軸,包括固定端等速萬向節、移動端等速萬向節與連接在固定端等速萬向節和移動端等速萬向節之間的芯軸,移動端等速萬向節具有桿體、杯體、保持架、鋼球以及內星輪,杯體位于桿體一端,內星輪位于杯體內,鋼球通過保持架約束在杯體和內星輪之間,杯體內壁和內星輪外壁在相對應的位置均設有球道,鋼球位于球道內,杯體和芯軸之間包裹有護套,內星輪為經中頻淬火處理的42CrMo質內星輪,內星輪安裝在芯軸的端部,移動端等速萬向節通過內星輪與芯軸連接。
【IPC分類】F16D3/22
【公開號】CN204852056
【申請號】CN201520545649
【發明人】王立軍, 鐘芳平, 張俊, 殷健
【申請人】浙江歐迪恩傳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9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