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應垂直管路的先導活塞式截止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截止閥的技術領域,特別是適應垂直管路的先導活塞式截止閥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截止閥是流程工業管路中不可缺少的控制元件,其用于控制管路中流體的通斷。目前,截止閥的啟閉主要有機械式手動轉動和電動兩種控制方式,機械式手動轉動截止閥的啟閉動作緩慢;電動截止閥由于構造復雜導致體積增大,成本上升。為避免上述缺點,實用新型了先導式截止閥。已有的先導活塞式截止閥,通過控制先導閥的啟閉,利用流體壓力、活塞重力和彈簧彈力實現主閥的啟閉,可以實現小閥控制大閥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節能效果。由于該類閥門對閥門尺寸的限制和彈簧本身的不穩定性,此類閥門設計時對彈簧的依賴不能過大,即在閥門關閉時活塞的自身重力起到較大作用。為了保證活塞運動方向豎直,已有的此類閥門只能安裝在水平管道中,而無法在豎直或傾斜的管道中使用。
[0003]目前已有的先導式截止閥,閥門控制部分一般置于管路外側,且先導閥控制一般采用手動、電動、液動及聯動等驅動方式,其中手動控制啟閉速度緩慢,自動化程度不高,而其他幾種方式則存在機構冗雜、運行耗能高等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適應垂直管路的先導活塞式截止閥,實現在不同角度的管道中安裝均可保持活塞的豎直運動,避免活塞與導向套過多的摩擦,提高節能效率,具有機構簡單、節省成本、降低能耗的優點。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適應垂直管路的先導活塞式截止閥,包括閥體上蓋、閥體中套、閥體下蓋、活塞式閥芯、閥座、先導閥和緩沖套,所述閥體上蓋、閥體中套、閥體下蓋從上到下依次連接,所述閥體中套內部安裝有導向套,導向套與活塞式閥芯通過肋板相連接,肋板徑向均布設置;所述活塞式閥芯內安裝有彈簧和緩沖套,彈簧位于緩沖套上端;所述先導閥安裝在閥體上蓋的一側,導向套上部安裝有活塞式閥芯蓋,活塞式閥芯蓋通過先導管與先導閥相連接;所述閥體下蓋底部設有進水口,閥體上蓋頂部設有出水
□ O
[0006]作為優選,所述活塞式閥芯在導向套中始終處于豎直狀態,活塞式閥芯與閥座之間硬密封。
[0007]作為優選,所述活塞式閥芯、導向套均放置在閥體中套內部。
[0008]作為優選,所述活塞式閥芯底部開有小孔,進水口與出水口通過小孔與先導閥相連通。
[0009]作為優選,所述活塞式閥芯蓋的中央開有螺紋孔,活塞式閥芯蓋的螺紋孔上安裝有細管,活塞式閥芯蓋通過細管與先導閥相連接。
[0010]作為優選,所述活塞式閥芯蓋內安裝有壓板,壓板位于彈簧和緩沖套之間。
[0011]作為優選,所述壓板上安裝有限位蓋,緩沖套與限位蓋相連接。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活塞式閥芯,以豎直內置于閥體的形式,解決了此類先導式截止閥無法實現垂直使用的問題,擴大了該類截止閥的適用范圍。通過改變中套肋板的尺寸參數,可以改變導向套和活塞式閥芯在閥體內部的位姿,從而可以實現在不同角度的管道中安裝均可保持活塞的豎直運動,充分利用活塞自身重力,避免活塞與導向套過多的摩擦,提高節能效率。利用閥門內部流體在流經活塞式閥芯處小孔時產生的壓力差作為閥門開啟的動力,并通過先導閥的啟閉控制壓力差的升降,進而控制主閥門的啟閉。適用于管徑較大的高壓管路系統,并且具有機構簡單、節省成本、降低能耗的優點。
[0013]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適應垂直管路的先導活塞式截止閥的剖視示意圖。
[0015]圖中:1-閥體上蓋、2-彈簧、3-活塞式閥芯蓋、4-限位蓋、5-壓板、6-活塞式閥芯、7-緩沖套、8-導向套、9-閥體中套、10-小孔、11-閥座、12-閥體下蓋、13-先導管、14-先導閥、15-肋板。
[0016]Pl-閥門下端入水口的壓力、P2-活塞式閥芯內部的壓力、P3-閥門上端出水口的壓力。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閥體上蓋1、閥體中套9、閥體下蓋12、活塞式閥芯6、閥座11、先導閥14和緩沖套7,所述閥體上蓋1、閥體中套9、閥體下蓋12從上到下依次連接,所述閥體中套9內部安裝有導向套8,導向套8與活塞式閥芯6通過肋板15相連接,肋板15徑向均布設置;所述活塞式閥芯6內安裝有彈簧2和緩沖套7,彈簧2位于緩沖套7上端;所述先導閥14安裝在閥體上蓋I的一側,導向套8上部安裝有活塞式閥芯蓋3,活塞式閥芯蓋3通過先導管13與先導閥14相連接;所述閥體下蓋12底部設有進水口,閥體上蓋I頂部設有出水口。
[0018]所述活塞式閥芯6在導向套8中始終處于豎直狀態,活塞式閥芯6與閥座11之間硬密封。所述活塞式閥芯6、導向套8均放置在閥體中套9內部。所述活塞式閥芯6底部開有小孔10,進水口與出水口通過小孔10與先導閥14相連通。所述活塞式閥芯蓋3的中央開有螺紋孔,活塞式閥芯蓋3的螺紋孔上安裝有細管,活塞式閥芯蓋3通過細管與先導閥14相連接。所述活塞式閥芯蓋3內安裝有壓板5,壓板5位于彈簧2和緩沖套7之間。所述壓板5上安裝有限位蓋4,緩沖套7與限位蓋4相連接。
[0019]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
[0020]本實用新型一種適應垂直管路的先導活塞式截止閥在工作過程中,導向套8用于限定活塞式閥芯6的位置;活塞式閥芯蓋3上端由閥體上蓋I密封并由細管道連接先導閥14 ;先導閥14可以控制活塞式閥芯6與閥體上部出水口連通,進而控制活塞的運動,實現主閥的開閉。
[0021]先導閥14關閉的時候,活塞式閥芯內部的壓力P2與閥門下端入水口的壓力Pl相同,活塞式閥芯6在自重和彈簧2彈力的作用下,壓緊在閥座11上,此時主閥關閉。當打開先導閥14,活塞式閥芯內部的壓力P2減小,趨同于閥門上端出水口的壓力P3,由于活塞式閥芯內部的壓力P2小于閥門下端入水口的壓力P1,活塞式閥芯6被壓力差頂起,從而實現主閥的開啟。無論管道角度如何,只要相應調節閥門中套9上的肋板15角度,就可以保證導向套8和活塞式閥芯6始終處于豎直位置,進而保證活塞式閥芯6正常運動和主閥的啟閉。
[0022]本實用新型,利用閥門內部流體在流經活塞式閥芯6處小孔10時產生的壓力差作為閥門開啟的動力,并通過先導閥14的啟閉控制壓力差的升降,進而控制主閥門的啟閉。適用于管徑較大的高壓管路系統,并且具有機構簡單、節省成本、降低能耗的優點。
[0023]將導向套8用肋板15結構固定在閥體中套9內部,進而在導向套8上安裝閥體上蓋1、活塞式閥芯6、導管等零件。閥體中套9的肋板15結構使得閥門主要部件活塞式閥芯
6、活塞式閥芯蓋3等獨立地處于管道內部,通過改變中套肋板15的尺寸參數,可以改變導向套8和活塞式閥芯6在閥體中套9內部的位姿,從而可以實現在不同角度的管道中安裝均可保持活塞的豎直運動,充分利用活塞自身重力,避免活塞式閥芯6與導向套8過多的摩擦,提高節能效率。
[0024]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說明,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對本實用新型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適應垂直管路的先導活塞式截止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閥體上蓋(I)、閥體中套(9)、閥體下蓋(12)、活塞式閥芯(6)、閥座(11)、先導閥(14)和緩沖套(7),所述閥體上蓋(I)、閥體中套(9)、閥體下蓋(12)從上到下依次連接,所述閥體中套(9)內部安裝有導向套(8),導向套(8)與活塞式閥芯(6)通過肋板(15)相連接,肋板(15)徑向均布設置;所述活塞式閥芯¢)內安裝有彈簧(2)和緩沖套(7),彈簧(2)位于緩沖套(7)上端;所述先導閥(14)安裝在閥體上蓋(I)的一側,導向套(8)上部安裝有活塞式閥芯蓋(3),活塞式閥芯蓋(3)通過先導管(13)與先導閥(14)相連接;所述閥體下蓋(12)底部設有進水口,閥體上蓋⑴頂部設有出水口。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應垂直管路的先導活塞式截止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閥芯(6)在導向套(8)中始終處于豎直狀態,活塞式閥芯(6)與閥座(11)之間硬密封。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應垂直管路的先導活塞式截止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閥芯(6)、導向套⑶均放置在閥體中套(9)內部。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應垂直管路的先導活塞式截止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閥芯(6)底部開有小孔(10),進水口與出水口通過小孔(10)與先導閥(14)相連通。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應垂直管路的先導活塞式截止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閥芯蓋(3)的中央開有螺紋孔,活塞式閥芯蓋(3)的螺紋孔上安裝有細管,活塞式閥芯蓋(3)通過細管與先導閥(14)相連接。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應垂直管路的先導活塞式截止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閥芯蓋(3)內安裝有壓板(5),壓板(5)位于彈簧(2)和緩沖套(7)之間。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適應垂直管路的先導活塞式截止閥,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5)上安裝有限位蓋(4),緩沖套(7)與限位蓋⑷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應垂直管路的先導活塞式截止閥,包括閥體上蓋、閥體中套、閥體下蓋、活塞式閥芯、閥座、先導閥和緩沖套,所述閥體上蓋、閥體中套、閥體下蓋從上到下依次連接,所述閥體中套內部安裝有導向套,導向套與活塞式閥芯通過肋板相連接,肋板徑向均布設置;所述活塞式閥芯內安裝有彈簧和緩沖套,彈簧位于緩沖套上端;所述先導閥安裝在閥體上蓋的一側,導向套上部安裝有活塞式閥芯蓋,活塞式閥芯蓋通過先導管與先導閥相連接;所述閥體下蓋底部設有進水口,閥體上蓋頂部設有出水口。本實用新型采用活塞式閥芯,以豎直內置于閥體的形式,解決了此類先導式截止閥無法實現垂直使用的問題,擴大了該類截止閥的適用范圍。
【IPC分類】F16K31/383, F16K1/00, F16K27/02
【公開號】CN204784742
【申請號】CN201520408278
【發明人】金志江, 劉步展, 錢錦遠, 高曉斐, 魏琳
【申請人】浙江大學
【公開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6月12日